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郝俊萍 张秋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其次,选取2017年1月~4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VAP、人血白蛋白含量低、存在焦虑等。观察组HAMA评分、VAP发生率及呼吸机依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机械通气的心理应对能力,减轻了焦虑,从而有效降低了呼吸机依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呼吸机依赖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海波 钟碧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6期2453-2456,共4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辅助抗生素应用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重症 VAP 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42例)和对照组(n =42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辅助抗生素应用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重症 VAP 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42例)和对照组(n =42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常规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支镜肺泡灌洗+抗生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血清降钙素(PTC)水平,测量两组灌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如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及气道阻力(Raw),并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3、5、7 d CPIS 评分[(6.37±1.31)分、(5.42±1.13)分、(3.52±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72±1.56)分、(7.14±1.33)分、(5.13±0.94)分,t =4.295、6.387、5.821,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3、5、7 d PCT[(4.71±0.85)μg/L、(2.65±0.61)μg/L、(0.62±0.2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5.10±0.92)μg/L、(3.96±0.72)μg/L、(1.31±0.43)μg/L](t =4.295、6.387、5.821,均 P <0.05);观察组灌洗1、4 h 后 Cdyn[(35.39±6.39)mL/cmH2 O、(35.59±5.83)mL/cmH2 O]高于对照组[(26.82±4.63)mL/cmH2 O、(25.64±4.28)mL/cmH2 O,t =7.038、-10.462;均 P <0.05];观察组灌洗1、4 h后 WOB (0.50±0.13)J/L、(0.36±0.07)J/L、Raw (10.08±0.45)cmH2 O/(L ×S )、(8.10±0.38)cmH2 O/(L ×S)、PIP(21.28±2.76)cmH2 O、(15.29±1.67)cmH2 O,低于对照组的 WOB (0.63±0.17)J/L、(0.49±0.12)J/L、Raw(13.49±0.50)cmH2 O/(L ×S)、(11.42±0.42)cmH2 O/(L ×S)、PIP (27.38±3.10)cmH2 O、(23.44±2.60)cmH2 O(1 h:t =9.681、3.937、32.853,均 P <0.05;4 h: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肺泡灌洗 呼吸力学
原文传递
ICU患者呼吸机依赖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月霞 李兆兰 +4 位作者 夏娟娟 刘文玉 刘莹莹 魏肖星 刘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影响因素和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于该院进行治疗,并且由于呼吸衰竭而接受呼吸机治疗的ICU患者150例,将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 目的探讨ICU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影响因素和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于该院进行治疗,并且由于呼吸衰竭而接受呼吸机治疗的ICU患者150例,将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1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血液指标及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肌肉神经疾病的比例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撤机时间及用药量等指标都均显著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所患病情的轻重程度决定着其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对于产生脱机依赖并且脱机困难的重症患者来说,更容易患甲状腺功能低下、蛋白血症或神经肌疾病等病症,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密切的留意和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治疗。同时,注意对ICU重症患者减少镇定剂或肌松剂等药物的大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呼吸机依赖 护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槐永军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欣欣 马壮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130例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依赖33例,既往...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130例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依赖33例,既往COPDⅢ级以上、急性加重次数每年≥3次、心功能≥3级、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应激性溃疡、体质量指数<18与呼吸机依赖关系密切。结论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应尽早脱机行有创-无创通气序贯治疗,避免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积极改善心功能,保护胃黏膜,加强营养支持,可最大限度减少呼吸机依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机依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俊红 王丛欢 +3 位作者 李坤 武丽萍 宇文霞 周彩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机治疗与呼吸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机治疗与呼吸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脱机情况,呼吸、血气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1周、2周成功脱机率(70.0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0%、70.00%),脱机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5.00;t=4.04;P〈0.05)。两组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t(实验组)=11.23,9.92,11.33,-11.56;t(对照组)=8.22,7.75,10.40,-10.48;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显著较低,PaO2明显较高(t=-8.79,-5.26,-8.18,3.11;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实验组)=11.41,11.61;t(对照组)=9.98,10.82,P〈0.01),但实验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5,-4.59;P〈0.01)。结论: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有助于缩短脱机时间、短期内提高脱机成功率,并对改善呼吸、血气及负面情绪状态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 脱机 心理干预 呼吸康复训练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呼吸机依赖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米玉红 肖利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75-576,共2页
目的研究导致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因素及可能的药物性因素。方法比较近5年来收治的因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析呼吸机依赖患者与成功脱机组患者资料。结果成功脱机组139例,呼吸机依赖组16例;入院时两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性差... 目的研究导致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因素及可能的药物性因素。方法比较近5年来收治的因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析呼吸机依赖患者与成功脱机组患者资料。结果成功脱机组139例,呼吸机依赖组16例;入院时两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PaO2/F iO2、PaCO2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咪达唑仑、哌库溴铵、白蛋白量在两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机依赖组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多于成功脱机组。结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会决定脱机的难易;对于脱机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警惕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神经肌肉疾病;尽可能减少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 甲状腺功能低下 神经肌肉疾病 药物相关因素
下载PDF
呼吸机依赖患者痰液中SP-A与动脉血氧合指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扬嘉 吴倩 +2 位作者 魏裕红 杜磊 付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72-2573,2576,共3页
目的测定呼吸机依赖患者痰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研究SP-A与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呼吸机依赖组(A组)和顺利脱机组(B组),收集患者上呼吸机不同阶段上机当天及上机后2、7d的痰... 目的测定呼吸机依赖患者痰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研究SP-A与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呼吸机依赖组(A组)和顺利脱机组(B组),收集患者上呼吸机不同阶段上机当天及上机后2、7d的痰液标本,应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痰液上清液中SP-A水平和相应时段的动脉氧分压。结果上机当天A组SP-A水平、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低于B组(P<0.05);A组上机2d痰液中SP-A水平低于上机当天,上机7d低于上机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机2d氧合指数及氧分压高于上机当天(P<0.05),上机后7d氧合指数、氧分压与上机后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痰液中SP-A水平可早期判断呼吸机依赖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可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血气分析 呼吸机依赖
下载PDF
因时生理康复联合主动心理调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蝶绵 黄宇筠 邱淑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4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因时生理康复联合主动心理调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12月收治于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目的观察因时生理康复联合主动心理调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12月收治于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因时生理康复联合主动心理调适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应用呼吸机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依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因时生理康复联合主动心理调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呼吸机依赖预防干预,可获得较好的呼吸机依赖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时生理康复 主动心理调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机依赖
下载PDF
一例无创机械通气致呼吸机依赖嗜铬细胞瘤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沈悦好 刘素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4期2062-2064,共3页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持续或间断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可伴器官功能损害及代谢紊乱。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人群中...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持续或间断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可伴器官功能损害及代谢紊乱。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的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术后血压很快降至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因肺部感染或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预后欠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或呼吸困难、喘憋和胸闷等[2]。麻醉和手术可促进 COPD 患者病情进展,尤其是腹部手术后,膈肌的功能改变导致肺容积和呼气流量的减低,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3]。有关合并 COPD 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文献鲜有报道。本例合并 COPD 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产生严重呼吸机依赖,应用降压间断脱机治疗的方法,效果良好,现将护理内容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机依赖 降压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预防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红伟 左妙宇 时逢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预防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9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组(n=46)和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预防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9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组(n=46)和常规护理组(n=47),均持续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焦虑及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呼吸机依赖发生率分别为4.35%和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预见性护理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力衰竭、睡眠呼吸障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且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机依赖 预见性护理 风险预警理念
下载PDF
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兴鹏 樊楚明 +1 位作者 杨欣悦 任靖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190-191,共2页
机械通气技术是重症医学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功的救治了众多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但是呼吸机依赖作为机械通气技术的并发症之一,仍是临床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针对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针... 机械通气技术是重症医学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功的救治了众多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但是呼吸机依赖作为机械通气技术的并发症之一,仍是临床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针对呼吸机依赖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为临床降低呼吸机依赖发生率及出现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改善预后提供相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 呼吸衰竭 相关原因 重症
下载PDF
慢阻肺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与呼吸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谷未强 刘淼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及其与呼吸机依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采用呼吸机治疗的163例患者,并选取同期165例健康体检者,对比2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根据慢阻肺患...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及其与呼吸机依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采用呼吸机治疗的163例患者,并选取同期165例健康体检者,对比2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根据慢阻肺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机依赖分为依赖组与非依赖组,对比2组患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与呼吸依赖之间的关系。结果慢阻肺组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依赖组与非依赖组治疗2周时白蛋白水平较1周时显著下降,且依赖组显著低于非依赖组(P<0.05);依赖组与非依赖组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依赖组低于非依赖组(P<0.05);影响呼吸机依赖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白蛋白水平<30g/L、前白蛋白水平<200 mg/L、呼吸机连续使用时间≥7 d、体质量指数<18 kg/m^2、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急性加重次数≥3次/年。结论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在慢阻肺患者中较低,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表达水平更低,是影响呼吸机依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呼吸机连续使用时间长、体质量指数小、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急性加重次数多也可增加呼吸机依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蛋白 前白蛋白 呼吸机依赖 呼吸机相关肺炎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淑苗 陈丹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与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分析44例使用呼吸机>48h的COPD患者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根据是否存在呼吸机依赖,将患者分为呼吸机依赖组和非呼吸机依赖组,对两组病... 目的:探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与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分析44例使用呼吸机>48h的COPD患者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2周时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根据是否存在呼吸机依赖,将患者分为呼吸机依赖组和非呼吸机依赖组,对两组病例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均值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病例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与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周时两组白蛋白水平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时两组白蛋白水平均下降,呼吸机依赖组白蛋白降低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非呼吸机依赖组前白蛋白水平无明显降低,呼吸机依赖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均下降,呼吸机依赖组前白蛋白降低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COPD患者呼吸机依赖存在相关性,但前白蛋白能更敏感、更早期对COPD患者营养不良造成呼吸机依赖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前白蛋白 COPD 呼吸机依赖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后长期机械通气依赖性呼吸衰竭的预后因素
14
作者 徐振华 郑为娜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后长期机械通气依赖性呼吸衰竭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接受减压手术治疗的41例颈脊髓损伤(C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成功脱机,将患者分为长期机械通气依赖(MVDC)和成功脱机两组,观察...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后长期机械通气依赖性呼吸衰竭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接受减压手术治疗的41例颈脊髓损伤(C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成功脱机,将患者分为长期机械通气依赖(MVDC)和成功脱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MVDC的风险因素。结果MVDC组和成功脱机组患者的长期机械通气方式和最终通气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C组患者长期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显著长于成功脱机组患者,生存率低于成功脱机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长期机械通气脱机的不利因素包括较高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和完全性脊髓损伤(P<0.05)。MVDC组患者和成功脱机组患者的最大脊髓压缩水平、损伤节段、最大椎管占位率(MC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WI信号变化节段数、形态学+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评分、下颈椎损伤分类(SLIC)评分、MR表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完全性脊髓损伤、C_(3)-C_(6)节段损伤、MCC≥50.83%是影响MVDC的风险因素(P<0.05)。MCC预测MVDC的灵敏度为0.833,特异性为0.826,截断值为50.83%,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为0.690~0.934。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MCC、C_(3)-C_(6)损伤是颈脊髓损伤术后MVDC的重要因素,有助于预测其呼吸功能恢复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呼吸机依赖
下载PDF
体位管理技术对老年呼吸机依赖病人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佩芝 钟晓琴 +1 位作者 汤洁莹 尹慧仪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8期2248-2251,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技术对老年呼吸机依赖病人撤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体位管理前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8年2月...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技术对老年呼吸机依赖病人撤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体位管理前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6月实施体位管理后的30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体位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和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吸气阻力(RI)、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呼吸频率(RR)、(WOBimp)值低于对照组(P<0.01),第0.1秒气道闭合压(P0.1)和静态肺顺应性(Cst)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位管理技术可以改善老年呼吸机依赖病人呼吸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病人 呼吸机依赖 体位管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呼吸机依赖的终末期肺病三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敏 陈静瑜 +6 位作者 郁震 袁民宇 崔小川 钱秀芬 朱建荣 陆明华 陆国础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病患者的合理选择、围手术期处理、撤机策略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行15例肺移植,其中3例为术前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气肿患者,术前呼吸机依赖89、120、107d。手术行单肺移植1例,非体外...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病患者的合理选择、围手术期处理、撤机策略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行15例肺移植,其中3例为术前呼吸机依赖终末期肺气肿患者,术前呼吸机依赖89、120、107d。手术行单肺移植1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2例。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2、6、11天脱机,第71、41、67天出院,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至今分别存活22、4、2个月。结论肺移植可有效治疗经选择的呼吸机依赖的终末期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移植 呼吸机依赖
原文传递
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燕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困难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脱机措施。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山大学附一院惠亚医院63例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呼吸机依赖组与非依赖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气、血检及BNP、LVEF... 目的探讨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困难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脱机措施。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山大学附一院惠亚医院63例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呼吸机依赖组与非依赖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气、血检及BNP、LVEF等指标情况,对顽固性呼吸机依赖组患者进行强化营养、改善心肺功能、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呼吸功能定时训练,强化心理素质,使其每日定时脱机,最终达到完全性脱机。结果 17例顽固性呼吸机依赖者最终全部脱机。结论营养不良、心肺功能不全、心理等因素是呼吸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强化营养、调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理素质,循序渐进脱机是有效的脱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 呼吸衰竭 心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其影 黄道永 +2 位作者 黄樱菲 蔡婷婷 谢飞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机依赖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和肺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治疗方案,比较两...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机依赖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和肺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氧合指数(P/F)、最大吸气负压(MIP)、咳嗽峰流速(PEF)、膈肌位移(DE)、膈肌增厚分数(DTF)、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4 h再插管率、撤机成功率和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PEF、MIP、DE、DTF均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4 h再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撤机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肺康复策略治疗肺肾气虚型呼吸机依赖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P/F,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膈肌运动度,改善呼吸功能,减少24 h再插管率,提高撤机成功率,还能降低CPIS评分,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 肺肾气虚 中西医结合 集束化肺康复
下载PDF
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琳 段颖 +1 位作者 邓小东 张颖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8-42,64,共6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活动度(DE)]。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膈肌超声参数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价值,卡普兰-迈耶(K-M)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撤机失败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01),心率(HR)、DTee、DTei、DTF、DE均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DTee、DTei、DTF、DE是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失败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膈肌超声参数联合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撤机结局的AUC明显优于四者单一预测价值;K-M曲线分析显示,DTee、DTei、DTF、DE高表达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具有良好评估价值,可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依赖 撤机结局 膈肌超声 生存状况
下载PDF
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泽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8-19,24,共3页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进行膈肌刺激,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进行膈肌刺激,比较各组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位移、氧化应激指标、呼吸效率和疲劳程度。结果研究组膈肌厚度、膈肌厚度比、平静呼吸膈肌位移和深吸气后膈肌位移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GSH和MDA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且SOD显著更高(P<0.05);在治疗后,各组患者的RSBI有所降低,MEP和MIP有所升高,但研究组RSBI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MEP和MIP显著更高,且研究组的F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在常规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膈肌起搏器行膈肌刺激,可改善膈肌功能,提高患者呼吸效率,缓解症状,降低疲劳程度,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刺激 呼吸机依赖 重症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