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及术后反应观察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学军 黄赛瑜 +4 位作者 高金建 倪丽艳 凡启军 张初琴 陈波蓓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儿童鼾症患者应激反应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鼾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窥镜下低温...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儿童鼾症患者应激反应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鼾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接受腺样体刮除术以及扁桃体剥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程度以及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1手术指标: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疼痛程度:术后6、24、48和72 h时,实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应激反应:术后24 h时,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 PG)和硝基酪氨酸(3-N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通气功能:术后6个月,实验组呼吸紊乱指数(AHI)和氧减指数(ODI)、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所占睡眠时间百分比(SLT90%)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明显低于对照组,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Sa O)明显高于对照组(2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改善通气功能,是治疗儿童鼾症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鼾症 应激反应 通气功能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海波 郭志松 +3 位作者 李敏 代荣钦 朱文亮 秦秉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指标水平(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后第14天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值。结果 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为20.00%,C组为22.00%,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B、C组;第3天A、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均较C组低;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PCT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腹胀(8.00%)、腹泻(4.00%)、胃潴留(4.00%)的发生率均为三组最低。治疗后第14天A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最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感染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缪艳翎 恽文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53例、对照组(2017...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53例、对照组(2017年7-12月)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同时给予早期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肌肉功能、肺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进、社会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EF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0,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ICU机械通气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量化评估 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功能 重症护理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振动排痰法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兰婷婷 詹璐 +2 位作者 邓全敏 黄琴 伍俐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82-589,共8页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振动排痰法救治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振动排痰法救治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接受救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BAL组和联合组,每组均6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BAL组给予BAL治疗,灌洗期间密切生命体征监测;联合组给予BAL联合高频振动排痰治疗,高频振动排痰在BAL治疗前20 min进行。观察两组患儿BAL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和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 h后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ydn)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2 h后上述指标均较BAL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5 d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5 d后血清PCT、CRP显著低于BAL组(P<0.05);联合组BAL排痰量多于BAL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短于B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28 d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BAL组的85.00%(P<0.05)。结论:BAL联合振动排痰法可帮助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充分排痰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增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患儿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振动排痰法 气道管理 呼吸功能 近期预后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玉 李胜玲 +3 位作者 孙彩霞 刘艳红 费英山 高丹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无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理指标,撤机后24h内的血气分析值,...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无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理指标,撤机后24h内的血气分析值,撤机后7d内的撤机失败率及无创呼吸机带机时间。结果干预组在第1、3、5、7天实施袋鼠式护理2h时的呼吸、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撤机后24h内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及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带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氧合能力,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带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无创机械通气 袋鼠式护理 呼吸功能 撤机失败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舒利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金巍 徐靖华 +2 位作者 刘建光 李跃飞 王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6期5085-5087,5144,共4页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及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FVC,PEFR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_2与pH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而PaO_2与p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R及FEV1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贾仕艳 何忠杰 +2 位作者 滕佳慧 丰艳 徐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进入ICU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进入ICU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及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分别于气管插管拔管时、转出ICU时以及出院时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M)对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进行评价,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气管插管拔管时观察组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功能及总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出ICU时和出院时观察组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进、交流、社会认知及总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可有效者提高ICU患者自理能力,加速患者意识的恢复,使患者更早的脱机,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神经肌肉功能
原文传递
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韩云 张燕 +1 位作者 谢东平 翁燕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4-81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及调肠法对无创通气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AECOPD合并呼衰... 目的观察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及调肠法对无创通气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AECOPD合并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调肠法(电针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丰隆、曲池穴,中药"宣白大承气汤"灌肠)。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TP、ALB、HGB)、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CH50、CD3、CD4、CD8、CD4/CD8)、通气指标(最高PS和PEEP、无创通气时间)及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P、ALB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GB水平则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gG、IgA、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IgG、IgA、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腹胀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而治疗组腹胀、嗳气及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可有效降低无创通气过程中的最高PS和PEEP,减少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中医调肠法有助于改善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提高无创通气效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无创通气腹胀、嗳气、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中医药治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评分与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锋 张楚明 +2 位作者 王晨 罗建华 李俏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945-3947,共3页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临床意义及感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VAP患者的临...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临床意义及感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同时将接受机械通气未并发VAP的150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医院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分型,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住院期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累积病死率。结果感染组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52.5%、革兰阳性菌31株占38.75%,真菌7株占8.75%;感染组患者FEV1、FVC、FEV1/FVC及FEV1%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PaO2及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IL-6及PaCO2水平显著升高,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病死率(31.2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死亡患者CPIS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可导致VAP患者肺功能下降,病死率显著增加,CPIS分值高提示此类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肺功能 病原菌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原文传递
SIMV+PSV机械通气模式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玲 周青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观...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观察组以SIMV+PSV模式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肺功能、血气分析、氧代谢三组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氧代谢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氧代谢指标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MV+PSV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提升肺通气功能、改善机体供氧、纠正体内酸碱平衡方面的疗效均优于BiPAP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肺功能 氧代谢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鼾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其临床症状与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文婷 刘仑 蔡克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鼾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其临床症状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治疗的98例鼾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2组。对照...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鼾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其临床症状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治疗的98例鼾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2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术后第1、2、3、4、5天的疼痛状况及术前、术后出院时的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13.79±2.85) m L低于对照组[(25.86±5.11) m L],且手术操作时长、住院时间分别为(31.72±5.20) min、(6.86±1.15) d均短于对照组[(39.88±5.17) min、(9.03±1.2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4、5天的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15±0.52)、(5.06±0.51)、(4.11±0.37)、(3.05±0.25)、(2.57±0.26)分,均低于对照组[(8.02±1.11)、(7.00±0.63)、(5.27±0.59)、(4.67±0.40)、(4.03±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82.68±8.11) O_(2)/s高于对照组[(72.75±7.38) O_(2)/s],同时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氧减指数分别为,(10.10±3.17) h、(19.95±4.67) s、(10.15±4.05) h,均低于对照组[(18.85±5.27) h、(23.51±5.11) s、(16.85±5.2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鼾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指标,缓解疼痛程度,并且促进患儿通气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鼾症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临床疗效 疼痛程度 通气功能
下载PDF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伍春燕 黄宏 +5 位作者 朱辉严 刘滨 莫建伟 邹宇君 叶先钦 钟穂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ICU住院符合COPD临床诊断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例45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19例(观察组)与...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ICU住院符合COPD临床诊断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例45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19例(观察组)与撤机失败组2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自主呼吸试验(SBT)中0 min、5min以及30 min的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然后分析以上膈肌功能指标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DE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观察组DE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SBT中DE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745。其中DE>1.14 m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00%、92.31%和95.56%。两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对照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861。其中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42%、92.31%和95.56%。结论超声膈肌功能相关指标中的DE、膈肌收缩速度对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DE>1.14 mm、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具有更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机械通气 超声 膈肌功能
下载PDF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神经功能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欣 安静 +2 位作者 唐利 姬明礼 柴瑞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 探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循序渐进式康复... 目的 探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61例.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组除了常规护理外,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和恢复情况制定康复护理方式,由床上训练逐步过渡到独立行走;常规护理组给予排痰吸痰、湿化气道、口腔和呼吸道护理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分、肌力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PaO_(2)、Sp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aCO_(2)和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以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组的变化更显著〔Barthel指数评分(分):37.62±5.70比26.48±4.89,PaO_(2)(mmHg,1 mmHg≈0.133 kPa):67.55±6.31比54.55±6.29,SpO_(2):0.99±0.03比0.95±0.03,PaCO_(2)(mmHg):40.12±2.05比44.62±1.90,神经功能评分(分):15.32±5.85比24.56±5.24,均P<0.05〕.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分:18.62±4.17比9.58±3.68,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d):5.68±2.74比9.52±2.29,ICU住院时间(d):9.35±2.79比15.78±2.10,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26.2%(16/61)比11.5%(7/61),P<0.05〕.结论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肌力,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术后 机械通气 神经功能 感染
下载PDF
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广晓 陈勉 +1 位作者 洗丽娜 陈洪娇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院内早期肺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行机械通气的4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院内早期肺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行机械通气的4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进行两次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床旁坐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出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住院总费用和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APACHEII评分、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0.0±2.8)分、13.0%,对照组分别为(9.9±3.0)分、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床旁坐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6.2±1.7)d、(6.2+2.3)d、(11.5±3.8)d、(10.7±2.1)万元,较对照组的(12.5±4.6)d、(8.1±3.2)d、(14.7±4.2)d、(13.7±3.5)万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严格适应证的情况下,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肺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肺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肺功能
下载PDF
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磊峰 江枫 +2 位作者 邱海涛 李飞 姚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研究组则行鼻内镜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角色(RE)以及心理健康(MH)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术 鼻息肉摘除术 鼻窦炎 鼻息肉 鼻腔通气功能 嗅觉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镇静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杰 康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7-860,共4页
镇痛镇静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使患者舒适安全地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从而改善人机对抗,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氧耗和减少应激,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 镇痛镇静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使患者舒适安全地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从而改善人机对抗,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氧耗和减少应激,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虽然镇静治疗可以保护患者肺功能,但同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也较大.基于国内外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镇静治疗、不同镇静药物及不同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探讨镇静治疗改善人机协调性、保护肺功能等作用及同时存在的自主呼吸功能抑制、延迟拔管等问题,为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燕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时,对pH值、PaO2、PaCO2及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明确诊断为重度支气管哮...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时,对pH值、PaO2、PaCO2及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明确诊断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口鼻面罩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h后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和PaCO2)的变化及治疗7d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和PEF)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2h后pH值、PaO2值升高和PaCO2值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7d后FEV1%pred、FEV1/FVC%和PEF值的提高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可改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无创通气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对慢阻肺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学红 李亚楠 +2 位作者 于洋 陈晓萌 董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COPD急性期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临床资料,按呼吸肌训练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分析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COPD急性期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临床资料,按呼吸肌训练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膈肌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呼吸肌训练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VC)及FEV1/FVC指标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对照组)=3.557,t=3.513,t=3.038;t_(观察组)=8.665,t=6.650,t=5.753;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t=4.255,t=2.389;P<0.05)。呼吸肌训练后两组患者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对照组)=2.209,t=10.628;t_(观察组)=6.865,t=18.986;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5.684,t=9.740;P<0.01)。呼吸肌训练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O_2)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氧分压(PCO_2)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对照组)=3.120,t=2.385,t=3.211;t_(观察组)=6.509,t=4.176,t=8.351;P<0.05),且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3.414,t=2.679,t=8.101;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2.518,t=10.338;P<0.01)。结论:超声监测下对COPD急性期患者行呼吸肌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增加膈肌厚度,改善患者缺氧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监测 呼吸肌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孔铭颢 王建忠 +2 位作者 秦宗豪 罗璧君 毛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4期3791-379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90例,按照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5例。观察2组机械通气时间、2周内撤机成功率、入住ICU...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90例,按照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5例。观察2组机械通气时间、2周内撤机成功率、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淋巴细胞总数(TLC)、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的变化。结果 EN组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明显低于PN组(P均<0.05),2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而VAP和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N组(P均<0.05)。2组腹泻、腹胀和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PN组白蛋白、Hb、PA、TF、IL-2、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和EN组明显降低(P均<0.05),而CPIS、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EN组(P均<0.05),TLC和NK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EN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PN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低于EN组(P均<0.05),CD8+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结论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机体恢复,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机械通气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ICU肺部感染病人吸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应德琴 徐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对比2种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吸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260例,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45)。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 目的:对比2种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吸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260例,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45)。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吸痰情况及吸痰前后1 min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排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肺部啰音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吸出痰液中或吸痰管管壁有新鲜血液及吸痰时有痰液喷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升高(P<0.05和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0.01);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P<0.05和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0.05)。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对照组呼吸频率、吸气末呼吸道平台压、呼吸道峰压均明显增加(P<0.01),潮气量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或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改善吸痰后病人血气指标,同时不影响病人呼吸功能,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