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林鹏 吴文皋 +3 位作者 邓礼明 熊国祚 戴先鹏 申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32-1737,共6页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犬术后下肢一般情况,比较造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与病理学检查。 结果:9只犬中有8只完成造模。犬造模后均出现跛行,实验侧下肢皮温升高;与术前比较,犬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降低,且以上指标以及实验侧与对照侧腿围差均在术后14 d达峰值,此后缓慢恢复(均P〈0.05);术后28 d的静脉造影与病理学观察均证实慢性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所建立的慢性DVT模型较贴合临床血栓形成病因及形成过程,且可持续行静脉造影检查,可用于DVT慢性期临床治疗及影像诊断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