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旅行时间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郭强 谢秉磊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随机旅行时间的车辆路径问题在实际中经常会出现,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难度以及人们重视不足,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在Laporte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考虑车辆容量的机会约束模型,并构造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遗传算法 随机旅行时间 机会约束模型 组合优化问题
下载PDF
考虑出行时间窗的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法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健 曹阳 王运豪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50,共8页
为提高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带乘客出行时间窗约束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法。给出了乘客出行站点合并方法,将公交车早到、晚到站点所造成的乘客损失转变为当量运营里程,以多辆公交车总运营里程最小为目标,考虑乘客的站... 为提高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带乘客出行时间窗约束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法。给出了乘客出行站点合并方法,将公交车早到、晚到站点所造成的乘客损失转变为当量运营里程,以多辆公交车总运营里程最小为目标,考虑乘客的站点约束、公交车容量约束以及乘客的出行时间窗,建立了定制公交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其次分析了乘客出行起点、终点对模型求解的影响,通过提出虚拟源站点,将多辆定制公交车的调度问题转换为多旅行商问题;基于后向推导原则设计贪心算法求得模型的可行解;之后基于遗传算法,采用自然数编码机制,将每个站点作为基因位,按照访问次序排列成染色体对应问题的解;最后给出了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流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定制公交线路为例对建模过程和模型的求解过程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输出合理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案,不仅可以给出每辆定制公交的途经站点、运营里程,还可以给出每个站点的准点程度以及由于公交早到、晚到折算得到的当量运营里程;在求解算法质量方面,与可行解相比,相对最优解输出的方案能够使综合运营里程降低10.4%;模型求解时间为30.3s,可以满足定制公交企业的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定制公交 贪心算法 车辆调度 遗传算法 运营里程 时间窗
原文传递
移动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静 蔡伯根 吴建平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0-83,共4页
移动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获取交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移动检测技术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当前移动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检测车辆占车流的百分比,利用移动检测技术估计和预测的交通指标以及估计、预测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移动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获取交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移动检测技术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当前移动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检测车辆占车流的百分比,利用移动检测技术估计和预测的交通指标以及估计、预测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如何确定检测车在车流中所占百分比,利用该技术对旅行速度、旅行时间进行估计和预测,以及基于链路的估计、预测方法优于基于路段的估计、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检测车 智能交通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旅行时间 旅行速度
下载PDF
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离散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魏明 靳文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91,共5页
考虑车辆行驶时间和顾客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以车辆配送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将其进行清晰化处理,使之转化为一类确定性数学模型,并构造了求解该问题的一种离散粒子群算法。算法重新定义了粒子的运动方程及其相关... 考虑车辆行驶时间和顾客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以车辆配送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将其进行清晰化处理,使之转化为一类确定性数学模型,并构造了求解该问题的一种离散粒子群算法。算法重新定义了粒子的运动方程及其相关离散量运算法则,并设计了排斥算子来维持群体的多样性。与标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比较,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模糊旅行时间 离散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路况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章威 徐建闽 王海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1期43-49,共7页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信息(路况信息)的准确、实时的获取和处理是交通诱导、交通控制等应用的基础.而路况信息一般用路段平均通过时间和平均速度来表示.本文在分别对基于平均速度和基于平均通过时间的算法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信息(路况信息)的准确、实时的获取和处理是交通诱导、交通控制等应用的基础.而路况信息一般用路段平均通过时间和平均速度来表示.本文在分别对基于平均速度和基于平均通过时间的算法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路况计算方法.并利用广州市出租车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的浮动车数据,结合车牌计时和跟车测试等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且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路况 浮动车 平均速度 行驶时间
下载PDF
带时间窗和随机时间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和算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相勇 田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90,共10页
研究带随机车辆旅行时间、服务时间以及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首先给出了问题的两种数学模型描述:机会约束规划和带修正的随机规划模型.为了有效地求解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考虑了问题的随... 研究带随机车辆旅行时间、服务时间以及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首先给出了问题的两种数学模型描述:机会约束规划和带修正的随机规划模型.为了有效地求解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考虑了问题的随机特性.在实验部分,首先给出了产生测试问题的方法,然后基于产生的测试问题给出了算法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随机旅行时间 随机服务时间 时间窗 禁忌搜索
原文传递
时变网络下考虑碳排放的车辆路径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金环 戢守峰 沈贵财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4,共8页
针对城市配送中的车辆调度与路径分配问题,以时变网络下旅行速度的变化为关键变量,建立考虑旅行时间和碳排放量的多目标车辆路径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并以"城市货的"... 针对城市配送中的车辆调度与路径分配问题,以时变网络下旅行速度的变化为关键变量,建立考虑旅行时间和碳排放量的多目标车辆路径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并以"城市货的"的实际配送数据为例进行数值实验,分析时变网络的优越性,以及客户满意度和车辆容量对Pareto结果的影响,为考虑碳排放的城市配送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时变网络 碳排放量 旅行时间 PARETO优化
原文传递
无线定位技术应用于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明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研究基于无线定位的浮动车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构建由无线定位、地图匹配和交通信息获取组成的技术框架.以较高定位精度和实用性为原则,指出TDOA,A-GPS和GPSOne是适合于交通信息采集的无线定位技术,推导其定位方程.研究了点到点、点... 研究基于无线定位的浮动车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构建由无线定位、地图匹配和交通信息获取组成的技术框架.以较高定位精度和实用性为原则,指出TDOA,A-GPS和GPSOne是适合于交通信息采集的无线定位技术,推导其定位方程.研究了点到点、点到线和线到线的地图匹配技术,给出相关算法.提出单路段和多路段情形的平均旅行时间和平均速度的估计算法,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置信区间和样本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定位技术 实时交通信息采集 浮动车 旅行时间 地图匹配
下载PDF
VNS中动态行程时间与多端动态最短路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苏永云 晏克非 +2 位作者 杨晓光 覃煜 朱培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7-99,103,共4页
对车辆导航系统中路径引导信息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 ,提出了最短路划分方法与多端动态最短路问题 。
关键词 车辆导航系统 动态行程时间 多端动态最短路 改进矩阵算法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应急车辆行程时间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杨 沈海州 彭国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6期973-975,共3页
消防、救护等应急车辆的行程时间直接影响救援的质量.在分析影响应急车辆行程时间的因素基础上,选取了行驶距离和出发时刻两个影响因素,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应急车辆行程时间计算模型,求取了影响因素对行程时间的影响重要度因子.... 消防、救护等应急车辆的行程时间直接影响救援的质量.在分析影响应急车辆行程时间的因素基础上,选取了行驶距离和出发时刻两个影响因素,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应急车辆行程时间计算模型,求取了影响因素对行程时间的影响重要度因子.为应急车辆的选址和调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车辆 行程时间 神经网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随机旅行时间局内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杨 黄庆 卜祥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82-84,103,共4页
人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随机旅行时间的局内车辆路径问题,如现实物流配送中的交通堵塞现象。文章在Laporte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考虑堵塞点动态产生、一个个遇到,堵塞时间为随机变量的模型,并构造了求解该模型的算法。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局内问题 随机旅行时间 模型 算法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浮动车与线圈检测数据融合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文华 徐建闽 林思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5-238,共4页
浮动车技术和线圈检测技术在获取交通数据方面各有所长,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数据,需要对GPS浮动车数据与线圈检测数据进行融合。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融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初始数据产生模块、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模块... 浮动车技术和线圈检测技术在获取交通数据方面各有所长,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数据,需要对GPS浮动车数据与线圈检测数据进行融合。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融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初始数据产生模块、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模块和融合结果分析模块。模型的输入参数为线圈检测模块的行程时间、交通量和GPS浮动车检测模块的行程时间、浮动车数量,输出结果为融合后的行程时间。通过仿真试验对融合模型进行了评价,融合后的行程时间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较高,表明数据融合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网络 数据融合 浮动车 行程时间 仿真
下载PDF
随机行程时间的电动公交调度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巫威眺 林越 +2 位作者 李余 靳文舟 李成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5-253,共19页
在低碳发展政策指引下,全国各地已开始普及电动公交。然而,由于电动公交车技术性能和运营环境的特点,如续驶里程、充电时长约束、随机路网环境等,为电动公交车辆和充电调度带来新的挑战。随机行程时间导致车次衔接中存在延误,由于连续... 在低碳发展政策指引下,全国各地已开始普及电动公交。然而,由于电动公交车技术性能和运营环境的特点,如续驶里程、充电时长约束、随机路网环境等,为电动公交车辆和充电调度带来新的挑战。随机行程时间导致车次衔接中存在延误,由于连续车次任务的相依性,上游车次延误可能造成下游车次晚点,引发车次延误传播的“连锁反应”,致使车次和充电计划的风险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弱,电动公交调度的效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考虑电动公交调度问题中的车次延误传播效应,在分析随机行程时间对电动公交车次与充电计划影响的基础上,从单线调度到区域调度模式建立优化模型获得经济可靠的公交调度方案。首先,运用网络流模型描述电动公交调度过程,并引入马尔科夫过程刻画延误传播效应。在此基础上,计算期望等待时间、期望延误时间等服务质量指标并纳入到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运用多商品流模型,将单线调度模型拓展为通用的区域调度模型,设计“延误状态层”用以计算延误时间分布并提高计算效率。最后,以广州市的2条电动公交线路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调用商业求解器Gurobi获得精确解。结果表明:充电计划的最优时间窗间隔为40 min;在最优调度方案下,车辆能充分利用日间运营的闲暇时段进行充电,且这一特性不受时间窗间隔大小的影响;随着延误惩罚系数的增加,期望延误时间均值先减少后保持波动,当延误惩罚系数大于2元·min-2时,期望延误时间均值小于15 s,相较传统模型降低幅度超过50%,说明模型能有效降低行程延误;随着延误惩罚系数的增加,期望等待时间均值先增加后保持波动,说明模型可以智能调整车次之间的衔接顺序,增加等待时间作为缓冲时间,从而减少延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 混合整数规划 车辆调度问题 随机行程时间 延误传播
原文传递
可获知偶发拥堵持续时间的动态车辆路径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嫚嫚 陆建 郭文倩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2,共8页
考虑真实交通路网,探讨了可获知偶发拥堵持续时间的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在利用改进的Dijksta算法将路段行驶时间转化为客户点间最短行驶时间的基础上,根据常发拥堵信息,通过遗传算法安排车辆初始配送路径,根据实时获知的偶发拥堵因素影... 考虑真实交通路网,探讨了可获知偶发拥堵持续时间的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在利用改进的Dijksta算法将路段行驶时间转化为客户点间最短行驶时间的基础上,根据常发拥堵信息,通过遗传算法安排车辆初始配送路径,根据实时获知的偶发拥堵因素影响下的路段行驶时间和其持续时间,以2-opt和insertion方法更新车辆配送路径,通过车载导航系统实时指导车辆行驶路线。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根据偶发拥堵信息更新车辆配送路线,以避开偶发拥堵影响路段,缩短总配送时间0.65~13.18min;获知偶发拥堵持续时间帮助多节省了配送时间-0.16~4.17min。节省的时间随偶发拥堵因素对路网影响的加剧而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辆路径 动态行驶时间 DIJKSTRA算法 启发式算法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出行特征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建 王晓霞 +1 位作者 徐志远 王山东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5期46-48,53,I0005,I0006,共6页
浮动车数据是一种常用的实时和动态监测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信息的数据资源,具有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时间空间相关等特性。以浮动车数据为源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模式识别、关联分析等知识发现技术,计算了城市道路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路段... 浮动车数据是一种常用的实时和动态监测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信息的数据资源,具有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时间空间相关等特性。以浮动车数据为源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模式识别、关联分析等知识发现技术,计算了城市道路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路段通行频率、道路等级3个重要交通出行特征因素;构建了车辆出行特征分析模型库,对车辆的路径选择行为进行模拟,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特征分析 浮动车数据 平均行程时间 通行频率 交通规划
下载PDF
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时间预测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枫 张丽平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年第6期238-243,共6页
为了实现利用视频车辆检测器数据计算和预测路段行程时间,将排队长度数据应用到路段行程时间的计算中,采用改进粒子群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时间序列分析对路段进行实证研究.将排队长度加入计算得到的决定系数为93.36%,比只有流量数据的BP... 为了实现利用视频车辆检测器数据计算和预测路段行程时间,将排队长度数据应用到路段行程时间的计算中,采用改进粒子群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时间序列分析对路段进行实证研究.将排队长度加入计算得到的决定系数为93.36%,比只有流量数据的BP神经网络算法改善了41.03%,比BPR(bureau of public roads)路阻函数算法改善了23.37%.利用实时的路段行程时间对后续行程时间预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得到相对误差为0.06,预测下个时段和下个周期的路段行程时间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4、0.15.结果表明排队长度对于路段行程时间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城市道路交通时间的预测,并能有效为智能交通算法的其他指数计算提供思路,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车辆检测器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排队长度 行程时间
下载PDF
基于季节特性能耗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
17
作者 熊俊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针对城市内电动汽车出行能耗与充电决策问题,考虑季节特性与分时电价,提出一种基于季节特性的电动汽车动态能耗模型以及随充电负荷变化的分时电价引导电动汽车充电策略。首先,采用马尔可夫路径决策过程理论模拟城市内电动汽车出行链,描... 针对城市内电动汽车出行能耗与充电决策问题,考虑季节特性与分时电价,提出一种基于季节特性的电动汽车动态能耗模型以及随充电负荷变化的分时电价引导电动汽车充电策略。首先,采用马尔可夫路径决策过程理论模拟城市内电动汽车出行链,描述其出行路径、电池容量和时空分布;其次,在电动汽车电池最大载电量、里程和车载空调耗电量模型中考虑季节的影响,构建随温度变化的电动汽车动态能耗模型以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最后,采用以城市内整体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变化的分时电价引导电动汽车车主有序充电策略,仿真验证所构建模型和充电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出行链 季节特性 能耗模型 分时电价 负荷预测
下载PDF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的车辆延误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方宜 李铁柱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149,共11页
为了准确评估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的服务水平,改善其交通秩序,提高管理水平,针对送站坪车辆的常规落客行为和违规行为造成的延误,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提取车辆轨迹,通过虚拟线圈的方法获取车辆的运动参数和... 为了准确评估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的服务水平,改善其交通秩序,提高管理水平,针对送站坪车辆的常规落客行为和违规行为造成的延误,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提取车辆轨迹,通过虚拟线圈的方法获取车辆的运动参数和交通流信息,基于车辆运行特征和车流波动理论,提出了落客车辆汇入行车道时等待可穿插间隙的延误模型、行车道车辆受穿插车辆影响的延误模型以及违规行为造成的行车道车辆延误模型等,验证结果表明,延误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近似。针对客运枢纽常见的两车道送站坪的交通特性,将车辆在落客车道的行驶距离、落客时长、速度、加减速度等参数作为自变量,基于高峰期间车辆到达分布推导出了送站坪车辆的平均延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送站坪车辆行程时间的理论推导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例验证结果显示:2个行程时间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平均误差均为13%,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868;减少模型变量,以车辆在落客车道的行驶距离和落客时长为自变量,拟合优度也达到了0.853,表明这2个变量对车辆在送站坪系统的总延误影响最大,它们的值可以基本反映出车辆在送站坪系统的总延误,研究结果可为仿真模型的构建及通行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辆延误 统计分析 送站坪 行程时间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 交通特性
原文传递
随机旅行时间的车辆路径问题及其可靠度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显龙 张倩 温鹏哲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22,共10页
客户"准时达"要求使车辆配送可靠度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而城市道路拥堵增加了其研究难度.因此,考虑交通拥堵对车辆行驶时间的影响,建立基于时变的随机旅行时间车辆路径模型,同时引入可靠度评价模型以评估车辆行程的可靠性,并设... 客户"准时达"要求使车辆配送可靠度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而城市道路拥堵增加了其研究难度.因此,考虑交通拥堵对车辆行驶时间的影响,建立基于时变的随机旅行时间车辆路径模型,同时引入可靠度评价模型以评估车辆行程的可靠性,并设计混合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重庆某超市案例给出详细配送方案和路径可靠度,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交通拥堵 随机旅行时间 可靠度
原文传递
Predicting effects of tunnel throttling of annular freeway vehicular flow by a continuum model
20
作者 Zhongmin Huang M.N.Smirnova +1 位作者 N.N.Smirnov Zuojin Zhu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24年第4期733-746,共14页
Fluid flow throttling is common in industrial and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Similar tunnel throttling of vehicular flow is caused by the abrupt number reduction of roadway lane,as the tunnel has a lower lane numbe... Fluid flow throttling is common in industrial and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Similar tunnel throttling of vehicular flow is caused by the abrupt number reduction of roadway lane,as the tunnel has a lower lane number than in the roadway normal segment.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tunnel throttling of annular freeway vehicular flow,a three-lane continuum model is developed.LaneⅢof the tunnel is completely blocked due to the need of tunnel rehabilitation,etc.There exists mandatory net lane-changing rate from laneⅢto laneⅡjust upstream of the tunnel entrance,which is described by a model of random number generated through a golden section analysis.The net-changing rate between adjacent lanes is modeled using a lane-changing time expressed explicitly in algebraic form.This paper assumes that the annular freeway has a total length of 100 km,a two-lane tunnel of length 2 km with a speed limit of 80 km/h.The free flow speeds on lanesⅠ,ⅡandⅢare assumed to be 110,100 and 90 km/h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three-lane continuum model,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vehicular flows on the annular freeway with such a tunnel are conducted with a reliable numerical method of 3rd-order accuracy.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vehicular flow has a smaller threshold of traffic jam form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 without tunnel throttling.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can be estimated by interpolation with time averaged grid traffic speed and an assumed curve of vehicle performance.The 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is lane number dependent,distributes with initial density concavely,ranging from 5.56 to 8.00 L.Tunnel throttling leads to an earlier traffic jam form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 without tunnel thrott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s of tunnel throttling 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travel time Threshold of traffic jam formation Continuum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