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于娣 龙玲 赵鹤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肠内营养(EN)是有肠道功能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具有预防黏膜萎缩、维持肠道结构完整性及提高免疫力等优点。指南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高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可降低EN的耐受性,应停止EN。脓毒症休克时内脏灌注减少,不同... 肠内营养(EN)是有肠道功能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具有预防黏膜萎缩、维持肠道结构完整性及提高免疫力等优点。指南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高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可降低EN的耐受性,应停止EN。脓毒症休克时内脏灌注减少,不同的血管活性药物对内脏灌注的影响也有差异,既可增加灌注也可减少灌注。胃肠灌注不足时给予EN可增加临床罕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文总结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EN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从而为EN的早期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血管活性药物
原文传递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胃肠外科ERAS术中容量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翔 周婷 +5 位作者 方嘉凯 梁启波 许睿 张鸿飞 徐世元 雷洪伊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评价在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术中容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成年患者,术中采用GDFT策略通过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目的评价在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术中容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成年患者,术中采用GDFT策略通过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和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液体治疗,观察术中各时间点气管插管后(T1)、切皮时(T2)、气腹后60 min(T3)、开腹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O、CI、SV和SVV等各项指标变化,记录术中补液量(晶/胶体液)、出血量、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疼痛、镇静评分;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1相比,T2~T5时MAP明显升高(P<0.05),T2、T3时CO明显降低,T4、T5时CO明显升高(P<0.05),T3~T5时SV明显升高(P<0.05);与T2相比,T1与T3~T5时HR、CI明显升高(P<0.05);与T3时比较,T1、T2、T4、T5时SVV明显降低(P<0.05),T4、T5时CO、SV明显升高;56%患者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出血量(81.87±41.48)mL,尿量(294.37±210.33)mL,补液量(1 129.68±227.04)mL;术后住院时间(4.6±2.17)d。结论 ERAS理念下GDFT有助于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术中的容量管理,术后恢复良好。注意气腹及术中的体位对GDFT中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量变异度 心脏指数 气腹 补液量 血管活性药物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秦嫣然 刘成军 +2 位作者 许峰 李静 熊小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8例)和高VIS组(39例)。计算所有患儿24 h VIS max和第1个24 h VIS 平均值(24 h VISmean),并对VIS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死亡组 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及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和24 h后的乳酸以及24 h 后的pH对于脓毒性休克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以24 h VIS 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高VIS组的死亡人数、PRISM Ⅲ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低VIS组(P<0.05)。结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有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越高,病情越危重,病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PRISM Ⅲ评分 儿童
原文传递
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文红 高玲 +1 位作者 冯锦茶 杨瑞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4期4388-439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的心脏术后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或盐酸肾上腺素)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 目的探讨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的心脏术后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或盐酸肾上腺素)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采用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对药物续泵更换,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泵法进行药物更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更换药物前后血压波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更换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更换后30 s传统双泵组患者平均血压高于智能微量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内比较发现,更换药物后30 s和1 min传统双泵组患者血压波动大于智能微量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药物续泵更换过程中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方面具有较好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微量泵 自动化 血管活性药物 应用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病人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鹏兰 张智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病人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重症监护室(ICU)及急诊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老年病人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病人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重症监护室(ICU)及急诊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老年病人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43例老年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43例老年病人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得分为(0.39±0.23)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得分为(0.65±0.36)分];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人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病人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老年人 血管活性药物 不良反应 满意度 护理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处理 被引量:8
6
作者 齐猛 冯鲲鹏 +4 位作者 刘洋 李茗初 郭宏川 陈革 梁建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监测,分为无TCR组63例和TCR组16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的差异。分析术中发生TCR患者的处理措施及近期预后。结果 (1)TCR组高血压病史比例31.2%(5例)高于无TCR组的7.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2)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过程中,TCR组16例患者共出现TCR 19次。操作前基线心率(74±10)次/min,TCR发生时心率降至(51±6)次/min;基线平均动脉压为(102±13)mm Hg,TCR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为(74±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R出现后停止操作,患者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4例次,应用药物15例次,其中应用阿托品12例次,剂量为0.2~0.5 mg;应用麻黄素3例次,剂量5~10 mg。患者心率及血压在20 s内或给药后20 s内恢复至基线水平;患者术后至出院时,无TCR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若发生TCR,需尽早选择性使用抗胆碱能类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TCR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 三叉-心脏反射 抗胆碱能类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 预后
下载PDF
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立青 马嘉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关护理干预,监测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判定其临床疗效,并采用清远市人民医院ICU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O、CI、EF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CI、EF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护理总满意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联合相应护理干预重症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对满意度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血管活性药物 心电监护 微量泵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循环障碍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巍 刘春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危重儿童循环障碍的识别和治疗始终是儿童重症医学的重要内容。改善循环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是关键。不同的循环障碍类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尽相同。充足液体复苏后的低血压和... 危重儿童循环障碍的识别和治疗始终是儿童重症医学的重要内容。改善循环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是关键。不同的循环障碍类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尽相同。充足液体复苏后的低血压和器官低灌注,启用血管活性药物。选择血管活性药物的关键是明确治疗的目的。尽管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很复杂,了解休克的病理改变,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的现状对临床比较正确地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儿童 血管活性药物 儿茶酚胺类药物
原文传递
脓毒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颜霞 李统慧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0-435,共6页
在脓毒性休克的救治中,常面临液体复苏无法纠正休克而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脓毒性休克时常合并血管舒缩障碍和心功能障碍,且呈动态变化过程,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对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对临床医师也具有很大... 在脓毒性休克的救治中,常面临液体复苏无法纠正休克而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脓毒性休克时常合并血管舒缩障碍和心功能障碍,且呈动态变化过程,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对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对临床医师也具有很大挑战性。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评估方法,以及血管活性药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药 正性肌力药 儿童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长喜 茆庆洪 李青 《交通医学》 2013年第3期260-262,265,共4页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时,A、B、C、D 4组分别以0.4μg.kg-1.min-1、0.5μg.kg-1.min-1、0.6μg.kg-1.min-1、0.7μ...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时,A、B、C、D 4组分别以0.4μg.kg-1.min-1、0.5μg.kg-1.min-1、0.6μg.kg-1.min-1、0.7μg.kg-1.min-1的速度输注瑞芬太尼。2分钟后静注异丙酚1.5mg.kg-1,过1.5分钟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再过1.5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同时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均为0.1μg.kg-1.min-1,并以4mg.kg-1.h-1的速度输注异丙酚。记录不同时间SBP、DBP、MAP、HR以及有无呛咳、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4组患者在插管前即刻MAP及HR较诱导前基础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D组HR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插管后A组MAP和HR立即上升超过诱导前基础值(P<0.05),且持续到插管后2分钟(T5);插管后B、C组MAP和HR恢复,与诱导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D组MAP仍然低于诱导前基础值(P<0.05),且持续到插管后5分钟(T8);A组和D组分别有10例(50%)和8例(40%)患者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高于B组2例(10%)和C组0例(0%)(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呛咳及影响通气的肌肉僵直。结论: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5分钟能够呈剂量相关地抑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呛咳和影响通气的肌肉僵直,当复合异丙酚1.5mg.kg-1时,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以0.5~0.6μg.kg-1.min-1为佳,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反应 血管活性药物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在新生儿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保干 石文静 陈超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9年第9期530-534,共5页
休克是新生儿常见急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是纠正新生儿休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生儿难治性休克治疗方面,血管加压素、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适于长期用药的多巴胺及去... 休克是新生儿常见急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是纠正新生儿休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生儿难治性休克治疗方面,血管加压素、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适于长期用药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也有了一些新认识。血管活性药物用于新生儿休克治疗的临床进展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下载PDF
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及临床转归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浩 蔡及明 +2 位作者 徐卓明 张海波 郑景浩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方法及变化特点,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1岁组...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方法及变化特点,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1岁组(65例)和>1岁组(43例)。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期直径(LVEDD)Z值描述术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总结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点,采用血管药物评分(VIS)反映术后心功能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程度,间接反映心功能状况;总结术后启用和终止机械辅助以及停止机械通气的指征。结果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虽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未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第5天两组LVEF分别为0.42、0.45,LVEDD的Z值分别为3.47、2.74。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以同时兴奋α、β受体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VIS评分较高。机械循环辅助18例。全组死亡12例(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仍处于较低水平,依赖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和必要的机械辅助。我们推荐撤离呼吸机和机械辅助的指征分别为LVEF>0.40和LVEF>0.35,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术前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血管活性药物 机械循环辅助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VARIOUS VASOACTIVE AGENTS ON TUMOR BLOOD FLOW IN RAT
13
作者 李玉林 于洪藻 +2 位作者 张丽红 李浩川 金松杰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1-46,共6页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and other six vasoactive agents on tissue blood flow of Yoahida rat ascites hepatoma AH109A and normal liver were measured by the hydrogen clearance method. The mean blood flow in the tumor p...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and other six vasoactive agents on tissue blood flow of Yoahida rat ascites hepatoma AH109A and normal liver were measured by the hydrogen clearance method. The mean blood flow in the tumor peripheral part under normal tension was 11. 9±8. 2ml/ min/100g tissue and was not influenced by tumor size. Tumor blood flow was mo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nfusion angiotensin Ⅱthan 0.5mg/ ml methoxamine, however, normal liver blood flow of tumor-bearing rats was unchanged in contrast to an Increase seen in the tumor. A pronounced reduction of tumor blood flow was foun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epinephrine, norepinephrin and ethylphenylephrine. In addition, metaraminol and phenyleprine as well as 1. 0 and 2. 5mg/ ml methoxamine were not found to significantly change blood flow of the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blood flow vasoactive agents Anglotensin Induced hypertension chemotherapy Rat ascites hepatoma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波 李茜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本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共51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畸形矫治手术回到恢复室后,输入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情况下,为维持循环功能稳定而使用的血管活... 目的: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本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共51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畸形矫治手术回到恢复室后,输入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情况下,为维持循环功能稳定而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及维持时间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种类、术前心功能等级、射血分数、术前肺动脉高压程度、体外循环时间、停跳液种类、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等因素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与性别、年龄无关;受体重、疾病种类、术前心功能、术前肺动脉压力、停跳液种类、是否深低温停循环等因素影响较大,与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具有相关性。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术后恰当选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循环功能,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血管活性药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泉 唐秀文 +2 位作者 钟书 庞刚 曾敬初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及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测定SAH病人血浆TXB2 、6 -酮及血浆和脑脊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的活性 ,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 ;在观察临床病情发展的同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及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测定SAH病人血浆TXB2 、6 -酮及血浆和脑脊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的活性 ,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 ;在观察临床病情发展的同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病人脑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 (Vm)。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病人组血浆TXB2 、6 -酮含量有显著差异 ;脑脊液ACE活性显著升高 ;Vm在SAH后 4~ 5天增快明显 ;病情于SAH后 3~ 7天较为严重。结论 :SAH后血浆TXB2 、6 -酮、脑脊液ACE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结合TCD检测结果和临床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血管活性物质 TXB2 6-酮 ACE 测定
下载PDF
休克小肠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Ⅲ.血管活性药物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唐朝枢 苏静怡 张恩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1-3,共3页
结扎家兔SMA 1小时后,颈动脉血流经灌流泵以90mmHg压力再灌注SMA 2小时。使用NE显著加重组织再灌注损伤,而使用POB虽然SMA血流量增加到原水平的146.5±3.7%,但仍发生了严重的小肠出血水肿,绒毛坏死等再灌注损伤。本文讨论了晚期休... 结扎家兔SMA 1小时后,颈动脉血流经灌流泵以90mmHg压力再灌注SMA 2小时。使用NE显著加重组织再灌注损伤,而使用POB虽然SMA血流量增加到原水平的146.5±3.7%,但仍发生了严重的小肠出血水肿,绒毛坏死等再灌注损伤。本文讨论了晚期休克时血管活性剂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O休克 休克小肠 再灌注损伤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酚苄明
下载PDF
重症超声指导脓毒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纯义 金萍 +3 位作者 刘晓萍 罗勇 许锦姬 周涛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10年~2021年改良的重症经胸超声检查(advanced critical care chest ultrasonic examination,A-CCUE)方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PICU推广应用前后,危...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10年~2021年改良的重症经胸超声检查(advanced critical care chest ultrasonic examination,A-CCUE)方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PICU推广应用前后,危重症评分<80分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2010年~2015年A-CCUE方案尚未应用,此阶段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对照组(n=16)。2016年PICU的4位医生先后接受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A-CCUE方案逐渐被应用到我科的临床实践。2017年~2021年具有资质的PICU医生应用A-CCUE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儿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并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精细化调整,此阶段患儿作为A-CCUE组(n=15)。两组患儿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策略。A-CCUE组患儿入PICU后1h内接受A-CCUE方案评估,由操作医生负责将评估结果按照表单进行填写,之后根据病情每天动态进行A-CCUE流程评估。基于2个切面确定一个结果或者2位医生共同检查印证后确定的原则。结果A-CCUE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类型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UE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平均时间(4d)短于对照组(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无差异。两组患儿6h复苏目标达成指标包括血压恢复正常,乳酸正常及尿量(1mg/kg·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并发心力衰竭者,A-CCUE组患儿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如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胃肠损(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发生,两组无差异。A-CCUE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PICU时间、PICU死亡率及28d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重症经胸超声检查 脓毒性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原文传递
严重多发伤损伤控制医疗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的意义
18
作者 郝江 边革元 +3 位作者 罗积慎 扬明浩 张萍 刘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总结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多巴胺、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的治疗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ISS≥17分的严重多发伤,有心肺功能不全或ARDS、ALI,或CVP>8 cmH2O、SBP(收缩压)>90 mm Hg,有微循环灌注不良,年龄大,原有慢性心肺病患... 目的探讨总结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多巴胺、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的治疗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ISS≥17分的严重多发伤,有心肺功能不全或ARDS、ALI,或CVP>8 cmH2O、SBP(收缩压)>90 mm Hg,有微循环灌注不良,年龄大,原有慢性心肺病患并发肺部感染者,予以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酚妥拉明微量泵持续泵入,同时监测CVP、呼吸、心率及动脉血气等。结果多发伤后早期急性心肺功能不全的检出率分别达42.3%及51.9%;血管活性药可改善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减慢过快呼吸、心跳,提高PaO2及SaO2,有效率达93.0%。结论严重创伤导致过度应激反应,以外周血管收缩为伤后儿茶酚胺释放的主要特征,小剂量多巴胺及酚妥拉明类血管活性药,可增强创伤后不同基础患者心肺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创伤 血管活性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等在救治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勤 赵荣 +5 位作者 郑霄 金振晓 王红兵 周更须 魏旭峰 刘松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702-1704,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等强效正性血管活性药物对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作用.方法: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19例,在床旁心电、呼吸、有创血压、CVP监护、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血流动力学严密监测下,应用肾上腺素(AD)...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等强效正性血管活性药物对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作用.方法: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19例,在床旁心电、呼吸、有创血压、CVP监护、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血流动力学严密监测下,应用肾上腺素(AD)等强效正性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其中NE0.02~1.0μg/(kg·min)或间羟胺0.5~5μg/(kg·min),AD0.02~1.0μg/(kg·min),多巴胺(DA)5μg/(kg·min),多巴酚丁胺(DOB)各5μg/(kg·min).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HR)、心排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肌酐(Cr)、尿素氮(Bun)变化以及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如pH值,HC03-,BE,K+、血氧饱和度(SaO2),同期观察尿量(UV)变化.结果:19例循环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状况明显改善,MAP,SVR显著增加(P<0.01),HR,CVP,CI,PVR,Cr,Bun,酸碱平衡、电解质无明显改变,而UV显著增加(P<0.01).康复17例,死亡2例.结论:NE等强效正性血管活性药物对体外循环术后循环功能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救治作用,应用恰当,对肾功能、酸碱平衡无明显影响,是安全有效的危重患者救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血管活性药物 循环功能衰竭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缪鋆鋆 葛静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742-744,共3页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医以"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在改善临床症状,阻止DPN进一步恶化,减少截肢率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西医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弥补了中药不能快速降糖降压之不足,对防止DPN的发生和发展起...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医以"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在改善临床症状,阻止DPN进一步恶化,减少截肢率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西医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弥补了中药不能快速降糖降压之不足,对防止DPN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加强实验研究,明确中医药作用机理,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基础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 抗氧化剂 神经营养药物 辨证治疗 专方治疗 针灸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