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涛 钱永 +2 位作者 刘韦淞 邓达 赵方腾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治疗的4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种、年龄、缺损部位、修复方式、组织瓣成活情况等...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治疗的4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种、年龄、缺损部位、修复方式、组织瓣成活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450例患者中,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210例(46.7%),带蒂组织瓣修复172例(38.2%),随意皮瓣修复48例(10.7%),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2例(0.4%),其他皮瓣修复18例(4.0%)。210例血管化游离组织瓣可分为前臂桡侧(尺侧)皮瓣89例、腓骨肌皮瓣60例、股前外侧皮瓣41例及背阔肌皮瓣20例,其中前臂桡侧(尺侧)皮瓣实际应用最多,失败率最低,患者适用年龄范围最广。按缺损部位分类,210例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治疗患者口腔颌面部缺损包括舌缺损87例、口咽及颊缺损20例、口底缺损11例、上颌骨缺损31例、下颌骨缺损41例、偏面萎缩20例;210例游离组织瓣中2例游离腓骨肌皮瓣、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临床总成功率为97.6%(205/210)。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形态,促进其口腔功能的恢复,方案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缺损 肿瘤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
下载PDF
内镜下颅底修复的带蒂鼻中隔瓣的解剖测量 被引量:6
2
作者 程付伟 殷善开 +1 位作者 Djamaldine Mohamed Sambi 张维天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741-744,共4页
目的:我们在尸头标本上实践获取和转移鼻中隔黏骨膜瓣技术,另外采用放射解剖学方法测量内镜经中线颅底手术入路可能造成的颅底缺损的尺寸,根据缺损的测量结果,对鼻中隔黏骨膜瓣进行设计。期望结果有助于改进亚裔人群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设... 目的:我们在尸头标本上实践获取和转移鼻中隔黏骨膜瓣技术,另外采用放射解剖学方法测量内镜经中线颅底手术入路可能造成的颅底缺损的尺寸,根据缺损的测量结果,对鼻中隔黏骨膜瓣进行设计。期望结果有助于改进亚裔人群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设计,提高修复成功率。方法:首先在尸头标本上进行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获取和转移,接着在20例成人鼻窦颅底区域的CT扫描图像上,利用工作站进行测量。从准备采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缺损的角度出发,测量中线颅底的3个区域[两眶之间的前颅底区(经筛板入路);蝶骨平台区(鞍区);斜坡区]缺损的最大面积以及相关长度与宽度,再以这些数据指导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设计并预测组织瓣是否能够对缺损提供充足的覆盖。应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时,需要将蝶腭孔的投射点到相关颅底区域的距离与相关颅底区域的前后长度相加,以获得所需要的鼻中隔黏骨膜瓣的长度数据。结果:使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中线颅底缺损时,由蝶腭孔的投射点到前颅底、蝶骨平台区/鞍区及斜坡尾端的平均长度分别为49.56、57.47、67.19 mm;上述3个颅底区域分别完全切除后的缺损面积分别为16.13、14.03、13.12 cm2。鼻中隔黏骨膜瓣可以提供的瓣长度为64.71~65.93 mm,宽度为28.57~30.59 mm,平均面积为22.95 cm2。结论:一侧完全的鼻中隔黏骨膜瓣可以分别为颅底中线的前颅底和蝶骨平台区/鞍区提供足够的覆盖面积;而其由于长度的限制,对于斜坡区缺损不能完全覆盖,术前要特别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黏骨膜瓣 带血管蒂组织瓣 内镜颅底手术 颅底重建 放射解剖测量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组织瓣修复复杂或慢性创面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纵彬 罗旭松 杨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54-155,180,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术前准备阶段协助组织瓣修复复杂或慢性创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用此方案治疗的8例复杂或慢性创面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面血运差、骨或其他深部组织外露和顽固感染,一期先行清创手术...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术前准备阶段协助组织瓣修复复杂或慢性创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用此方案治疗的8例复杂或慢性创面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面血运差、骨或其他深部组织外露和顽固感染,一期先行清创手术后使用VSD持续负压吸引创面治疗,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丰富后,二期行组织瓣(包括带蒂组织瓣和游离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结果应用VSD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6个月,无慢性感染、溃疡和窦道存在,效果满意。结论术前正确应用VSD技术,可使创面准备相对简便和快捷.可有效地协助组织瓣修复复杂或慢性创面.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软组织缺损 创面 组织瓣
下载PDF
应用股骨内侧髁骨膜瓣治疗距骨巨大缺损的基础研究
4
作者 郑加法 于鹤 宋秀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4期35-37,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股骨内侧髁的解剖测量,寻找最佳的骨膜瓣,为临床治疗距骨巨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尸体标本上解剖膝降动脉及其分支,测量距骨各个关节面的面积及股骨内侧髁的解剖数据,设计带有膝降动脉终末支的骨膜瓣,适当修整骨膜瓣,将... 目的通过对股骨内侧髁的解剖测量,寻找最佳的骨膜瓣,为临床治疗距骨巨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尸体标本上解剖膝降动脉及其分支,测量距骨各个关节面的面积及股骨内侧髁的解剖数据,设计带有膝降动脉终末支的骨膜瓣,适当修整骨膜瓣,将其置于距骨巨大缺损处,同时将膝降动脉端侧吻合于胫后动脉。观察以膝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的解剖形态,寻找骨膜瓣与距骨缺损的最佳匹配方式。结果膝降动脉及其分支相对比较恒定,距骨滑车面积(11.36±1.72)cm2,距骨内踝关节面面积(2.04±1.72)cm2,外踝关节面面积(3.19±0.52)cm2,股骨内侧髁骨质丰富,所取带血管蒂的骨膜瓣足够修复距骨巨大缺损,且股骨内侧髁骨膜瓣与距骨的外形匹配度良好。结论通过基础解剖及模拟手术操作,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瓣可以用于治疗距骨巨大缺损,为临床距骨巨大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瓣修复 带血运组织瓣 解剖结构 距骨缺损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彭歆 章文博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9期545-553,共9页
下颌骨是面下1/3主要的骨性支架,由于肿瘤切除、炎症及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下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与功能。以腓骨瓣为代表的血管化游离骨组织瓣是目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传统的下颌骨重建手术,主要依赖术者经验进行,缺乏... 下颌骨是面下1/3主要的骨性支架,由于肿瘤切除、炎症及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下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与功能。以腓骨瓣为代表的血管化游离骨组织瓣是目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传统的下颌骨重建手术,主要依赖术者经验进行,缺乏个性化的术前设计与精确的术中引导,难以达到精确重建的目标。近年来,虚拟设计、快速成型、手术导航等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重建手术中:术前在数字化软件中对下颌骨肿瘤的切除及下颌骨缺损的重建手术进行精确的个性化设计;术中使用手术导板或手术导航技术辅助将术前设计转化为现实。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可显著提高下颌骨缺损重建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作者课题组临床实践经验,对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数字化外科技术 血管化骨组织瓣 手术导航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宾志文 王方 侯劲松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0期711-715,共5页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从远期效果看,自体骨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青少年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病例在术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潜力;肋软骨修复髁状突病例恢复了正常咬合关系并具有长期稳定效果。牵张成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长期效果尚不确切。此外,其他组织工程技术对于青少年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有待于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口腔颌面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 骨移植 牵张成骨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双软组织血管瓣填塞乳突术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少华 孙一帆 卢标清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7,13,共3页
目的探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98例(98耳),在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基础上,治疗组52例(52耳)应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填塞乳突腔;对照组46例(46耳)应用带血... 目的探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98例(98耳),在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基础上,治疗组52例(52耳)应用耳后双软组织血管瓣填塞乳突腔;对照组46例(46耳)应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填塞乳突术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干耳时间分别为(17.07±1.28)d和(22.96±6.21)d,治疗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区双软组织血管瓣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有以下优点:①面积更宽广,可最大限度地覆盖术腔骨面;②可加快术腔上皮化,缩短术后干耳时间;③术后基本无需乳突术腔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软组织血管瓣 术腔填塞
原文传递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8
作者 冯琼华 张远金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54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34例,应用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20例。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7例...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54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34例,应用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20例。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7例皮瓣远端皮缘水疱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均经换药后伤口愈合;45例组织瓣一期成活。创面愈合时间:急诊手术者为10~22(14±6)d,择期手术者为9~18(12±5)d。无感染。54例均获随访,时间10~22(16±6)个月。小腿内侧及足底感觉麻木均在术后1年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患者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优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小腿损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邹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5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行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 目的:分析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行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皮瓣存活率,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血管游离组织瓣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