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44
1
作者 George Sgourakis Ines Gockel Hauke L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9期1424-1437,共14页
AIM: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 for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 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METHODS: A thorough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Pubmed and Cochrane... AIM: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 for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 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METHODS: A thorough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from 1997 up to January 2011 was performed. A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pooling the effects of outcomes of 4241 patients enrolled in 80 retrospective studies. For comparisons across studies, each reporting on only one endoscopic method, we used a random effects meta-regression of the log-odds of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each study. "Neural networks" as a data min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rediction model of lymph node status in superficial submucosal esophageal carcinoma. Another data mining technique, the "feature sel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chronous cancer development in endoscop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and lymph node positivity in squamous carcinoma (SCC) and adenocarcinoma (ADC) separately in surg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RESULTS: Endoscop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Low grade dysplasia was observed in 4% of patients, high grade dysplasia in 14.6%, carcinoma in situ in 19%, mucosal cancer in 54%, and submucosal cancer in 16% of patie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for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complications, patients submitted to surgery, positive margins, lymph node positivity,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chronous cancer. With regard to piecemeal resection, ESD performed better since the number of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coefficient: -7.709438, 95%CI: (-11.03803, -4.380844), P < 0.001]; hence local recurr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efficient: -4.033528, 95%CI: (-6.151498, -1.915559),P < 0.01]. A higher rate of esophageal stenosis was observed following ESD [coefficient: 7.322266, 95%CI: (3.810146, 10.83439), P < 0.001].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 of SCC patients 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ENDOSCOPIC resection Mucosal infiltration SUBMUCOSAL involvement Recurrent tumor Controversies in treatm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Lymphatic invasion vascular invasion SUBMUCOSAL LAYER SUPERFICIAL SUBMUCOSAL LAYER Middle third SUBMUCOSAL LAYER Deep third SUBMUCOSAL LAYER ESOPHAGEAL cancer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procedures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Dysplasia
下载PDF
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静怡 李浩 +7 位作者 蒋璟璇 赵金丽 李敏达 花烨 张青 顾红梅 李跃华 田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图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1月-2021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术前行DCE-MRI检查的1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图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1月-2021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术前行DCE-MRI检查的1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总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72例)和验证集(37例)。在DCE-MRI定量参数图[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转运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上基于全肿瘤容积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采用Lasso-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降维及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ROC曲线对此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的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降维和筛选,共7个影像组学特征与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情况相关(P值均<0.05)。这7个组学特征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脉管浸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在验证集中为0.891。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构建的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对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子宫内膜癌 脉管浸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戴仕芬 谢玉珍 +1 位作者 陈秋燕 陈启城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70-374,383,共6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同时纳入相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roMis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同时纳入相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roMis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比较组别间ProMisE分子分型情况以及后者对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OLE突变型16例(26.67%),dMMR共17例(28.33%)、p53 wt型51例(85.00%),p53 abn亚型9例(15.00%)。4种分子分型患者中,只有P53表达状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0),而dMMR状态与脉管浸润有关(P=0.000),4种分子分型与浸润深度(P=0.037)、分化程度(P=0.010)、临床分期(P=0.016)有较大相关,但与年龄、肿瘤大小等无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dMMR型(OR=15.112,95%CI:6.233~47.120,P=0.001)、p53突变型(OR=10.631,95%CI:8.164~48.121,P=0.003)、浸润深度(OR=6.633,95%CI:1.699~10.122,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为p53突变型和dMMR型者患者,具有较高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临床应参考ProMisE分子分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roMisE分子分型 脉管浸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p53在退变椎间盘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坚 何榕真 +1 位作者 邱惠斌 杨春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实验分两组:正常组(为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患者受累椎间盘髓核组织,n=20)、退变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n=56);通过Thompson分级法将髓核分为五...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实验分两组:正常组(为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患者受累椎间盘髓核组织,n=20)、退变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n=56);通过Thompson分级法将髓核分为五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切片;通过t检验比较VEGF和p53在正常组和退变组的阳性染色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椎间盘退变等级与VEGF、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退变组38例(67.86%)有血管浸润现象.退变组中VEGF、p53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1.43%(40/56)、60.71%(34/56),共表达率为55.36%(3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20例正常椎间盘组织VEGF、p53均无阳性表达.血管浸润的退变椎间盘组织中VEGF、p53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4.21%(32/38)、63.16%(24/38);无血管浸润的退变椎间盘组织中,VEGF、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4%(8/18)、55.56%(1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p53在血管浸润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浸润组织.椎间盘退变等级与VEGF、p53的表达均为正相关.结论退变椎间盘组织中VEGF和p53基因协同表达,它们共同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浸润,加快椎间盘组织退变;VEGF和p53基因的表达量与椎间盘退变等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 退变椎间盘组织 血管浸润
原文传递
MRI纹理特征评估乳腺癌脉管浸润及其对病理信息缺失的填充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剑榕 陈宋全 +2 位作者 李毓安 黄清存 曾凤仙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87-393,共7页
目的 探讨MRI纹理特征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脉管浸润的价值,及其对缺失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细胞角蛋白5/6基因表达信息的填充。方法 将114例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分为训练组(n=51)、内部验证组(n=30)、外部验证组(n=33)。... 目的 探讨MRI纹理特征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脉管浸润的价值,及其对缺失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细胞角蛋白5/6基因表达信息的填充。方法 将114例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分为训练组(n=51)、内部验证组(n=30)、外部验证组(n=33)。根据临床病理特征与MRI征象观察脉管浸润独立危险因素,构建MRI征象模型和纹理特征模型,评估2种模型的诊断效能估。采取交叉验证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法进行纹理特征选择,结合乳腺癌患者病理信息,建立非负矩阵分解(NMF)模型与协同过滤模型,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填充性能评价。结果 3组患者瘤周胸肌前水肿、淋巴结转移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纹理特征模型诊断乳腺癌脉管浸润的曲线下面积高于MRI征象模型(P<0.05)。在缺失率为20%~40%时,NMF法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协同过滤法(P<0.05);在特征数为140时,NMF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协同过滤模型(P<0.05)。使用影像组学特征NMF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不使用影像组学特征NMF模型(P<0.05)。结论 MRI纹理特征可在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填充缺失的分子分型以及细胞角蛋白5/6基因表达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纹理特征 乳腺癌 脉管浸润 非负矩阵分解 矩阵填充
下载PDF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猛 梁小明 +2 位作者 何淑琴 黄璠 罗二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7-159,164,共4页
目的评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方法以家兔红细胞作为体外受试对象检测PCC的溶血性,分别加入0. 1、0. 2、0. 3、0. 4、0. 5 m L的供试品(8 IU/m L),观察3 h内的细胞溶血... 目的评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方法以家兔红细胞作为体外受试对象检测PCC的溶血性,分别加入0. 1、0. 2、0. 3、0. 4、0. 5 m L的供试品(8 IU/m L),观察3 h内的细胞溶血和红细胞凝聚情况,同时设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和阳性对照组(纯化水)。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法检测PCC的血管刺激性,右侧耳缘静脉给予浓度为8 IU/m L的供试品溶液,左侧耳缘静脉给予0. 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采用注射泵给药,每次10 mL/kg,1次/d,连续给药3 d,观察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症状,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阴性对照管未见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现象,阳性对照管始终呈溶血状态,各剂量供试品管3 h内均未出现溶血及红细胞凝聚。各组动物两侧耳缘部真皮内均见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相似,为非特异性病理改变,与供试品刺激无关。结论 8 IU/mL的PCC注射液对家兔未产生溶血性和血管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溶血性 血管刺激性 炎性侵润
原文传递
胆管癌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东志 常媛媛 +2 位作者 曹哲丽 李国东 赵雅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胆管癌患者92例(胆管癌组)和体检健康者92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4例,患者死亡)和预后...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胆管癌患者92例(胆管癌组)和体检健康者92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4例,患者死亡)和预后良好组(48例,患者存活)。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比较对照组与胆管癌组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胆管癌患者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MEG3对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胆管癌组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血管浸润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胆管癌患者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呈负相关(均P<0.05)。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血清lncRNA MEG3低表达是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lncRNA MEG3预测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截断值为0.620,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70.80%。结论:胆管癌患者血清lncRNA MEG3呈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预测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预后 肿瘤分化程度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血管浸润
下载PDF
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恒 王钢乐 +2 位作者 董懿 纪楠 曹技磊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5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91例患者发生了脉管浸润。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91例患者发生了脉管浸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水平和分子分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脉管浸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3个、TNM分期为Ⅲ期、分子分型为LuminalB型、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型、分子分型为三阴性均是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3个、TNM分期为Ⅲ期、分子分型为LuminalB型、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型、分子分型为三阴性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风险较高,因此要对该部分患者重点关注,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脉管浸润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脉管浸润 淋巴结转移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志 熊欢 +2 位作者 谈运长 汪峰 孙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后出现吻合口瘘(AL)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TME术治疗23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腹腔镜TM...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后出现吻合口瘘(AL)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TME术治疗23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腹腔镜TME术后AL发生率为10.34%(24/232);单因素分析显示,AL组与非AL组在年龄、性别、距肛缘距离、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与新辅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距肛缘距离<7 cm、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新辅助治疗均为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与年龄、性别、距肛缘距离、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新辅助治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吻合口瘘 血管浸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血管炎症损伤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10
作者 关明丹 王庆峰 +1 位作者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和其后续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们这个时代紧迫的公共医疗问题。该文概述了MetS和CVD都应被视为炎症疾病,重点聚焦于代谢性炎症所引发的早期血管性损伤,阐...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和其后续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们这个时代紧迫的公共医疗问题。该文概述了MetS和CVD都应被视为炎症疾病,重点聚焦于代谢性炎症所引发的早期血管性损伤,阐述了MetS引发CVD过程中的血管损伤机制,指出MetS所诱发的全身慢性炎症介导免疫环境的改变贯穿于MetS血管损伤全过程,强调了慢性炎症标志物在代谢性炎症引发的血管损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旨在呼吁早期积极干预的重要性。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理论基础指导下,针对MetS早期血管损伤的防治极具特色,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中医药治疗MetS及其血管炎症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MetS的本因在脾虚,核心在于肝郁气滞,而三焦气化功能失司则是其发生的重要基础,中医药重点聚焦于早期的防治工作,坚持关口前移,对于MetS及所引发血管损伤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管损伤 慢性炎症 免疫浸润 中医药
下载PDF
胃癌伴跳跃式脉管浸润一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鹏 戴一菲 +2 位作者 吴尚 刘汉忠 陈军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跳跃式脉管浸润对胃癌TNM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伴跳跃式脉管浸润的胃癌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58岁,上腹痛1月余,胃镜示胃角溃疡,病检示腺癌,行胃癌根治术。大体所见胃体小弯侧一溃疡性肿物、大小1.5 cm... 目的探讨跳跃式脉管浸润对胃癌TNM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伴跳跃式脉管浸润的胃癌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58岁,上腹痛1月余,胃镜示胃角溃疡,病检示腺癌,行胃癌根治术。大体所见胃体小弯侧一溃疡性肿物、大小1.5 cm×1.6 cm。镜下见癌灶由低黏附性癌和管状腺癌组成,癌组织侵至黏膜下层,浆膜下见多处脉管内癌栓,其中一处癌栓穿透淋巴管壁至浆膜下间质内。检出胃周小弯侧淋巴结29枚,5枚见癌转移。临床病理分期:T3N2M0,ⅢA期。术后1年,发现癌组织骨髓转移,随访1.3年,患者一般情况差。结论跳跃式脉管浸润不参与胃癌TNM分期,但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当脉管内癌栓穿透脉管壁至间质内,则参与TNM分期,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跳跃 脉管浸润 TNM分期
下载PDF
探讨宫颈鳞癌ⅠB1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黄莉声 林燕莺 刘国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3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ⅠB1期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18年7月接受早期宫颈癌根治手术的ⅠB1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数据。主要从病理分化程度、脉管浸润与否、宫体侵犯与否、病灶浸润深度、手术路径...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ⅠB1期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18年7月接受早期宫颈癌根治手术的ⅠB1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数据。主要从病理分化程度、脉管浸润与否、宫体侵犯与否、病灶浸润深度、手术路径方面探讨其与宫颈鳞癌患者ⅠB1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从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脉管浸润与否、宫体侵犯与否、病灶浸润深度、手术路径方面探讨了其与宫颈癌患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的脉管浸润率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的脉管浸润率(51.85%vs.15.40%,P<0.001)。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病灶浸润深度≥5 mm发生率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81.48%vs.68.41%,P=0.029)。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的宫体侵犯率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25.93%vs.8.88%,P=0.012)。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脉管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单因素分析中,复发组的病灶浸润深度≥5 mm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85.37%vs.68.56%,P=0.026)。复发组的宫体侵犯率高于无复发组(19.51%vs.8.94%,P=0.049)。复发组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复发组(17.07%vs.5.42%,P=0.012)。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ⅠB1期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脉管浸润、宫体侵犯、病灶浸润深度有关,其中脉管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鳞状细胞癌ⅠB1期患者复发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宫体侵犯、病灶浸润深度有关,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脉管浸润 宫体侵犯 复发 手术途径
下载PDF
甲胎蛋白升高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王晓辉 张威 +6 位作者 郭玉霖 张逸飞 高崇崇 张钰鹏 曹锋 李昂 李非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升高型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进行D2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3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升高型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进行D2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3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所有AFPGC患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30μg/L]为AFP升高胃癌组(22例),根据匹配原则另择同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22例AFP水平正常的胃癌患者为AFP正常胃癌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5年总生存率。分析影响AFPGC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AFPGC的比例为4.14%(22/531)。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FP升高胃癌组患者的脉管浸润、同时性肝转移比例均显著高于AFP正常胃癌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FP升高胃癌组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AFP正常胃癌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GC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与术前血清AFP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同时性肝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FP水平升高是影响AFPGC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FPGC患者易发生脉管浸润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往往较差,且术前血清AFP水平升高是AFPG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升高型胃癌 脉管浸润 同时性肝转移 预后
下载PDF
Electrospun silk fibroin/poly(L-lactide-ecaplacton)graft with platelet-rich growth factor for inducing smooth muscle cell growth and infiltration 被引量:2
14
作者 Anlin Yin Gary L.Bowlin +3 位作者 Rifang Luo Xingdong Zhang Yunbing Wang Xiumei Mo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2016年第4期239-245,共7页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ooth muscle layer for blood vessel through electrospinning method plays a key role in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However,smooth muscle cells(SMCs)penetration into the electrospun graft to 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ooth muscle layer for blood vessel through electrospinning method plays a key role in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However,smooth muscle cells(SMCs)penetration into the electrospun graft to form a smooth muscle layer is limited due to the dense packing of fibers and lack of inducing factors.In this paper,silk fibroin/poly(L-lactide-e-caplacton)(SF/PLLA-CL)vascular graft loaded with platelet-rich growth factor(PRGF)was fabricated by electrospinning.The in vitro results showed that SMCs cultured in the graft grew fast,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PRGF could induce deeper SMCs infiltrating compared to the SF/PLLA-CL graft alone.Mechan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PRGF-incorporated graft had proper tensile stress,suture retention strength,burst pressure and compliance which could match the demand of native blood vessel.The success in the fabrication of PRGF-incorporated SF/PLLA-CL graft to induce fast SMCs growth and their strong penetration into graf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for tissue-engineered blood vess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graft PRGF smooth muscle cell infiltration electrospinning
原文传递
Collagen-based biological glue after Appleby operatio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1
15
作者 Gianluca Baiocchi Nazario Portolani +1 位作者 Federico Gheza Stefano M Giuli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5期4044-4047,共4页
Pancreatic fistul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stal pancreatectomy; although var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proposed, no clear advantage is evident for a single technique. We herein report the case of a 38-ye... Pancreatic fistul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stal pancreatectomy; although var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proposed, no clear advantage is evident for a single technique. We herein report the case of a 38-year-old patient affected by an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infiltrating the pancreas body, with exten- sive nodal metastases involving the celiac trunk, who underwent total gastrectomy with lymphadenectomy, distal pancreatectomy and resection en bloc of the celiac trunk (Appleby ope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demolitive phase, the pancreatic stump and the aorta at the level of the celiac ligature were covered with a layer of Tachosil, a horse collagen sponge made with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s (fibrinogen and thrombin). Presenting this case, we wish to highlight the possible sealing effect of this product and hypothesize a role in preventing pancreatic fistula and postoperative lymphorrhagia from extensive nodal dis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Pancreatic fistula vascular infiltration Biologic sealant
下载PDF
脉管浸润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杜广金 高振武 廉恩英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8-34,共7页
目的评价脉管浸润在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上县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行胃癌根治术的303例患者(脉管浸润阳性组129例,脉管浸润阴性组17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脉管浸润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 目的评价脉管浸润在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上县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行胃癌根治术的303例患者(脉管浸润阳性组129例,脉管浸润阴性组17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脉管浸润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和预后。结果脉管浸润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肿瘤大小、pT分期、p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示,脉管浸润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33.3%(43/129),脉管浸润阴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6.9%(99/17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脉管浸润、pN分期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管浸润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脉管浸润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10例病例分析
17
作者 郝璐瑶 赵倩 +2 位作者 李琳 马姝琦 郭瑞霞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后的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共150例,其中10例(6.67%,10/150)术后发生肺部...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后的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共150例,其中10例(6.67%,10/150)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转移的临床特征;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果①临床特征: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部转移患者。其中,单纯肺转移患者7例,伴肺外转移患者3例,均经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穿刺病理活检确诊。②组织学分型:3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现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43个月(3~68个月)。④6例患者为肺部多发结节,3例为单发结节或肿块,1例为多发结节合并胸腔积液,伴囊性变。⑤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分期、脉管浸润与术后发生肺转移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是影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⑥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生存状态分析: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随访最终结局中,其中,死亡3例,存活7例。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肺转移多发生在3年以上,中晚期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肺转移,伴肺外多脏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针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应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肺转移 组织分型 脉管浸润
原文传递
光谱CT量化的细胞外容积评估结直肠癌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浸润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文霞 王莉莉 +6 位作者 陈杏彪 郑小霞 崔雅琼 马颖 魏照坤 梁小芹 黄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6-9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密度测量的细胞外容积(ECV)评估结直肠癌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浸润的可行性及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1年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癌的95例(结肠癌22例,直肠癌73例)患者的基... 目的探讨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密度测量的细胞外容积(ECV)评估结直肠癌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浸润的可行性及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1年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癌的95例(结肠癌22例,直肠癌73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检查,检查前均采集红细胞压积,扫描后测量病灶及正常肠壁的静脉期、延迟期碘密度及同层面腹主动脉或髂血管碘密度,计算ECV;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病理切片疑有血管、淋巴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者行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ECV术前诊断结直肠癌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浸润的效能。结果血管侵犯阳性组40例,阴性组55例;淋巴管侵犯阳性组37例,阴性组58例,神经侵犯阳性组51例,阴性组44例。神经、血管、淋巴管浸润阳性组及阴性组静脉期E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41、1.646、1.543,P均>0.05)。神经、血管、淋巴管浸润阳性组及阴性组间延迟期E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63、5.806、6.663,P均<0.001)。静脉期、延迟期结直肠癌的ECV与正常肠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61、17.317,P均<0.001)。静脉期、延迟期ECV对于免疫组化的AUC分别为:血管侵犯0.576、0.798,淋巴管侵犯0.575、0.838;神经侵犯0.584、0.759。结论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延迟期碘密度量化的ECV分数可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的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浸润情况,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术前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结直肠癌 碘密度 细胞外容积 神经及血管淋巴管浸润
下载PDF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晓慧 李敏 颜士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7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ⅠA2-ⅡA。观察术后病理LVSI,随访终点为死亡。分析LVSI与临床、病理及总生存率关系。结... 目的: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ⅠA2-ⅡA。观察术后病理LVSI,随访终点为死亡。分析LVSI与临床、病理及总生存率关系。结果:98例中LVSI阳性48例,LVSI阳性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患者失访7例(LVSI阳性3例、阴性4例),随访率92.9%,随访中位时间68个月(50~86个月),5年生存率71.4%,LVS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60.0%)低于LVSI阴性者(82.6%)(P<0.05)。Kaplan-Meier分析,LVSI阳性患者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P<0.05)。LVSI、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侵润深度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LVSI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LVSI阳性患者生存率低,预后差,LVSI可能成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5年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脉管间隙及宫旁浸润危险因素1245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熊莉莉 张涛红 +5 位作者 余慧 胡娇娇 王伟红 王小伟 刘英 安瑞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及宫旁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124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及宫旁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124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是否LVSI及宫旁浸润分为LVSI组、无LVSI组和宫旁浸润组、无宫旁浸润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脉管及宫旁浸润危险因素。结果:1245例LVSI率14.1%(175/1245),宫旁浸润率1.85%(23/1245)。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的发生与病灶类型、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子宫颈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切缘阳性、宫旁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淋巴转移情况分层分析发现,在淋巴未转移组LVSI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灶类型、病理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病理为鳞癌、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非鳞癌、子宫颈浸润浅肌层、无淋巴转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旁浸润与病灶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累及阴道、累及宫体下段、切缘阳性、淋巴转移、LVSI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未累及宫体下段、无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内生型的子宫颈鳞癌患者更可能发生LVSI;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的患者更可能发生宫旁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脉管浸润 宫旁浸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