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与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左动脉插管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江雄鹰 罗荣光 +2 位作者 黄金华 苗碧建 王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鞘管置入,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分析兔腹腔动脉主要分支走行及肝脏肿瘤的DSA表现,再行肝左动脉插管及肝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0只实验兔肝肿瘤种植全部成功;股动脉鞘管置入的成功率为97.5%(39/40)。在此基础上腹腔动脉、胃肝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100%(39/39)、100%(39/39)、94.9%(37/39)、71.2%(28/39)。每只实验兔的X线透视时间为(6.9±3.0)min。结论开腹直视下经穿刺针瘤组织块注入法是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经兔股动脉鞘管置入微导管肝动脉插管技术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兔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有效的解决了兔VX2肝癌动脉介入治疗时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VX2肿瘤 血管介入 动脉插管
下载PDF
Fogarty取栓导管在急性瘘管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保春 陈玉 +3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付鹏 于光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7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Fogarty取栓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切开瘘管,以F3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后,注入肝素盐水使导管球囊向近侧插入,然后充起球囊导管,逐渐拉出导管,使血栓或栓子一起摘除。结果... 目的观察应用Fogarty取栓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切开瘘管,以F3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后,注入肝素盐水使导管球囊向近侧插入,然后充起球囊导管,逐渐拉出导管,使血栓或栓子一起摘除。结果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18例,15例使用效果良好,血流量可达250ml/min以上,完全可满足血液透析需要,3例患者透析血流量不足,6例患者重新栓塞,12例长期使用,最长26月。结论Fogarty取栓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效果令人满意,尤其是有利于保存患者的原瘘管血管,延长瘘管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通路 血栓 FOGARTY导管
下载PDF
Vascular access today 被引量:9
3
作者 Konstantinos Pantelias Eirin Grapsa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2年第3期69-78,共10页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quir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has increased world-wide. The most common replacement therapy is hemo-dialysis (HD). Vascular access (VA) has a key role for ...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quir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has increased world-wide. The most common replacement therapy is hemo-dialysis (HD). Vascular access (VA) has a key role for successful treatment. Despite the advanc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eld of the HD procedure, few things have changed with regards to VA in recent years. Ar-teriovenous fstula (AVF), polytetrafuoroethylene graft and the cuffed double lumen silicone catheter are the most common used for VA. In the long term, a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may present and more than one VA is needed during the HD lif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for all of VA types are thrombosis, bleeding and infection,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morbidity in these patients.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VA dysfunc-tion is responsible for 20% of all hospitalizations. The annual cost of placing and looking after dialysis VA in the United States exceeds 1 billion dollars per year. A good functional access is also vital in order to deliver adequate HD therapy. It seems that the native AVF that Brescia and Cimino described in 1966 still remains the frst choice for VA. The native forearm AVFs have the longest survival and require the fewest interventions. For this reason, the forearm AVF is the frst choice, fol-lowed by the upper-arm AVF, the arteriovenous graft and the cuff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s the final choice. In conclusion, VA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issue for patients on HD and despite the technical im-provements,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complications have to be re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Arteriove-nous fstula Arteriovenous graft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uff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欣欣 蔡娟 +3 位作者 魏静 宋宏 赵海燕 谢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9-24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抗菌治疗方式等,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临床收治的重症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导致感染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抗菌治疗方式等,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临床收治的重症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ICU 252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导管感染44例,感染率为17.46%;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时间、合并症种类、昏迷时间和感染史等因素是导致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11株占21.57%,真菌4株占7.84%;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0,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 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时间、合并症种类、昏迷时间和感染史等因素是导致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综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管导管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吲哚布芬对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韩迎迎 李敏 +1 位作者 王恺 袁保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对使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功能、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98例使用TCC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血管通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对使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功能、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98例使用TCC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血管通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治疗。比较两组TCC血流量、静脉压、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导管首次血栓形成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计数、凝血功能以及抗PLT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置管半年时,观察组导管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导管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C血栓首次形成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置管半年时,两组PLT水平高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APTT水平低于入组时(P<0.05),两组PLT水平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吲哚布芬能有效改善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功能,降低导管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维持性血液透析 吲哚布芬 导管功能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丁玲华 吴军 +3 位作者 王天义 谢明媚 吴腾南 严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溶栓组(n=32,采用置管...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溶栓组(n=32,采用置管溶栓治疗)和手术组(n=38,采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内瘘开通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段内径与血流量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48、72 h,手术组患者内瘘开通率均高于溶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再次造瘘率为15.79%(6/38),低于溶栓组患者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狭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手术组患者狭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高于溶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6%(5/38),与溶栓组患者的28.13%(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合并血管狭窄可提高内瘘再通率,降低再次造瘘率,有效扩张狭窄血管内径,提高狭窄血管血流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狭窄 置管溶栓 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德生 张红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患者都实施血管导...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患者都实施血管导管操作,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医护人员定期监测对患者的情况并做记录,再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其感染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抗菌疗效,将处理后的结果做出反馈。结果在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一共发生医院感染的有4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15%,例次发病率为20.56%,患者日感染发病率16.89‰。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中心静脉、导尿管平均留置使用率分别是52.92%、65.51%和75.91%,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导管留置率有所下降,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导管留置率有所上升。住院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分别是8.82%、3.64%和2.22%,相关导管感染程下降趋势。在感染的45例患者中,一共检测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总69.09%。检查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检查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血管导管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的原则,要根据每位患者对药物敏感性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防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管导管感染情况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管导管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治疗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解剖变异及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全 谢冰莹 +7 位作者 冯仲林 陶一鸣 余枫 谢剑腾 梁华般 李锐钊 梁馨苓 叶智明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2-669,共8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分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后的狭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3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分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后的狭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3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透析组(n=187)和对照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n=48)。收集患者年龄、原发病、深静脉置管病史、导管留置时间、透析龄等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所有患者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位置关系,测量不同颈部解剖平面颈内静脉的横截面积,分析透析组颈内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有无导管留置史、导管留置时间、透析龄、有无糖尿病肾病等亚组间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35例入选者中,在颈部平甲状软骨平面和锁骨上三角顶点平面,以颈总动脉为中心,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有4种: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侧、前外侧、前侧、内侧,分别占16.23%、36.52%、41.11%、3.14%。左右两侧、不同解剖平面及不同年龄段患者间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7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狭窄率为47.1%,年龄<65岁组(n=128)及年龄≥65岁组(n=59)的右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6.4%和44.1%(P=0.004);有导管留置史组(n=151)与无导管留置史组(n=36)的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32.8%(P=0.018)。将年龄、有置管史2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有置管史是发生颈内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OR=1.668,95% CI:1.083~2.568,P=0.020)。结论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存在变异性,颈内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颈内静脉置管病史是影响颈内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颈静脉 解剖变异 血管狭窄 留置导管
原文传递
庆大霉素联合莫匹罗星治疗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宝华 孙大炜 赵凌怡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在防治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使用永久性带cuff导管留置术的透析患者中,有穿刺口红肿、疼痛,皮下隧道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庆大霉素...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在防治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使用永久性带cuff导管留置术的透析患者中,有穿刺口红肿、疼痛,皮下隧道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庆大霉素+莫匹罗星换药,对照组采用酒精湿敷。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莫匹罗星换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莫匹罗星软膏 皮下隧道 血管通路 导管口感染
下载PDF
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德刚 李真保 +5 位作者 赵心同 赖年升 刘佳强 盛斌 袁金龙 方兴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使用技术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12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使用Navien导管的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术中均使用同轴...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使用技术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12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使用Navien导管的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术中均使用同轴系统,观察Navien导管能否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并运用单纯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相应部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评价,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15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迂曲,Navien导管能顺利通过弯曲血管并能到达目标位置,对9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和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均准确释放到位,无移位。动脉瘤即刻栓塞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15例。术中1例出现颈内动脉痉挛,予以罂粟碱后好转,其余无术中脑血管痉挛、血管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对5例进行DSA随访3~6个月,动脉瘤未见复发、支架无狭窄及移位,无再出血和脑缺血。结论对于存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的患者,使用Navien导管能克服动脉迂曲等不利因素,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血管迂曲 Navien导管
下载PDF
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国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探析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7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过程中均给予血管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 探析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7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过程中均给予血管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检查,157例PICC置管患者中,0级血管102例,Ⅰ级血管35例,Ⅱ级血管12例,Ⅲ级血管8例;经超声检查显示,显示为颈内静脉导管异位15例,未显示颈内静脉导管异位142例。结论 在PICC置管中应用血管超声检查可检测出导管异位的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检查 PICC置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Fogarty球囊导管在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翼金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22-523,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对4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进行取栓术。结果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4例,1例患者重新栓塞,3例仍在使用,最长22个月。结论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 目的观察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对4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进行取栓术。结果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4例,1例患者重新栓塞,3例仍在使用,最长22个月。结论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尤其有利于保存患者的原瘘管血管,延长瘘管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通路 血栓 FOGARTY球囊导管
下载PDF
体表定位法留置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新文 张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体表定位留置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带涤纶套右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体表定位下置管组和数字减影下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即刻血流... 目的研究体表定位留置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带涤纶套右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体表定位下置管组和数字减影下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即刻血流量、术中导管调整率、术后导管调整率,术后胸片导管有无打折及导管尖端位置情况.结果共置管50例,体表定位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2%,管尖到位率为92%;数字减影下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6%,管尖到位率为100%,2组术后导管均无打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定位法置入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涤纶套导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正、反向交替使用palindrome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丽娜 彭桂香 杜丽冰 《新医学》 2014年第7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palindrome导管正、反向交替使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4例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palindrome导管组(治疗组,13例)和quinton导管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先正向连接palindrome导管行透析3个月,再正... 目的探讨palindrome导管正、反向交替使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4例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palindrome导管组(治疗组,13例)和quinton导管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先正向连接palindrome导管行透析3个月,再正、反向交替连接palindrome导管透析3个月;对照组测量正、反向连接的quinton导管流量及再循环率后正向使用quinton导管6个月。比较2组血栓、感染、再循环和透析充分性、营养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正、反向导管血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反向血流量明显小于正向(P<0.01),对照组反向使用有4例血流量<200 ml/min;治疗组正、反向再循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反向再循环率明显高于正向(P<0.01),治疗组正、反向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反向交替使用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营养及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反向交替使用palindrome导管能明显提高透析效能,降低导管再循环率及血栓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palindrome导管
下载PDF
Robust and Real-Time Guidewire Simulation Based on Kirchhoff Elastic Rod for Vascular Intervention Training
15
作者 罗买生 谢洪智 +2 位作者 谢叻 蔡萍 顾力栩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4年第5期624-629,共6页
Virtual reality(VR) based vascular intervention training is a fascinating innovation, which helps trainees develop skills in safety remote from patients. The vascular intervention training involves the use of flexible... Virtual reality(VR) based vascular intervention training is a fascinating innovation, which helps trainees develop skills in safety remote from patients. The vascular intervention training involves the use of flexible tipped guidewires to advance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catheters into a patient's vascular anatomy. In this paper, a real-time physically-based model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complicated behaviors of guidewires and catheters based on Kirchhoff elastic rod. The slender body of guidewire and catheter is simulated using more efficient special case of naturally straight, isotropic Kirchhoff rods, and the short flexible tip composed of straight or angled design is modeled using more complex generalized Kirchhoff rods. We derive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guidewire and catheter with continuous elastic energy, and then they were discretized using a linear implicit scheme that guarantees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In addition, we apply a fast-projection method to enforce the inextensibility of guidewire and catheter, while an adaptive sampling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efficiency without reducing accuracy.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our guidewire simulation method is both robust and efficient in a real-tim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intervention Kirchhoff elastic rod physically based simulation guidewire and catheter
原文传递
Ileus caused by 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zation: A case report
16
作者 Shunjiro Azuma Maiko Ikenouchi +4 位作者 Takuji Akamatsu Takeshi Seta Shunji Urai Yoshito Uenoyama Yukitaka Yamashi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2期3502-3505,共4页
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zation(CCE) is a rare systemic embolism caused by formation of cholesterol crystals from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CE usually occurs during vascular manipulation, such as vascular surgery or ... 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zation(CCE) is a rare systemic embolism caused by formation of cholesterol crystals from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CE usually occurs during vascular manipulation, such as vascular surgery or endovascular catheter manipulation, or due to anticoagulation or thrombolytic therapy.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spontaneous CCE. An 81-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was admitted for complaints of abdominal pain, bloating, and anorexia persisting for 4 mo. An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intestinal ileus. His symptoms were immediately relieved by an ileus tube insertion, and he was discharged 6 d later. However, these symptoms immediately reappeared and persisted, and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was performed. A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dicated that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 was caused by CCE. At the 12-mo follow-up, the patient showed no evidence of CCE recurrence. Thus, in cas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CE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zation ILEU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vascular manipulation catheter manipulation
下载PDF
血管创伤影像学检查合理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兆熊 张纪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133,共3页
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无创影像学诊断设备,但有创动脉造影仍是外周动脉疾病非常可靠的诊断工具。动脉造影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选择性、实时动态性和延时显影对靶血管影像增强的特性。而且,随着口径更小的鞘、导管以及低毒性造影剂的... 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无创影像学诊断设备,但有创动脉造影仍是外周动脉疾病非常可靠的诊断工具。动脉造影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选择性、实时动态性和延时显影对靶血管影像增强的特性。而且,随着口径更小的鞘、导管以及低毒性造影剂的使用,动脉造影的副反应将会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创伤 CT血管造影 导管动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血管栓塞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54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燕冰 李文瑜 陈丽姗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血管栓塞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Fogarty导管对54例血管栓塞患者进行取栓术,并给予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2例动脉栓塞的肢体血运恢复,功能恢复良好;1例动脉栓塞术后效果欠佳,给予3次取栓...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血管栓塞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Fogarty导管对54例血管栓塞患者进行取栓术,并给予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2例动脉栓塞的肢体血运恢复,功能恢复良好;1例动脉栓塞术后效果欠佳,给予3次取栓。41例静脉栓塞的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血管栓塞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 FOGARTY导管 取栓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Fogarty导管联合内膜剥脱和内瘘限流术建立老年人复杂内瘘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蓓 裴小华 +3 位作者 高飞 郭露露 杨宏宇 赵卫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66-468,共3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本文采用多元化手段处理复杂内瘘,为复杂血管通路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新思路。选择病例为80岁老年男性,选择左侧肘部行内瘘手术。第1次手术顺利,术后1h内瘘杂音和振颤突然减弱,急诊...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本文采用多元化手段处理复杂内瘘,为复杂血管通路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新思路。选择病例为80岁老年男性,选择左侧肘部行内瘘手术。第1次手术顺利,术后1h内瘘杂音和振颤突然减弱,急诊B超提示瘘口近端动脉血栓形成。二次手术先用Fogarty导管取栓,将肱动脉瘘口周围血管粥样硬化的内膜仔细剥脱,再次吻合发现远端肱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再予缩窄贵要静脉,形如“戴戒”。缩窄后瘘口仍可扪及振颤,肱动脉远端搏动明显加强。术后监测内瘘血流量良好。6周后内瘘穿刺,使用至今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希望通过学习本病例,提高国内各科医师对复杂内瘘的认识水平,以利于本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通路 复杂内瘘 FOGARTY导管 窃血综合征
下载PDF
普通血管造影导管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何云峰 张雄军 +5 位作者 邓志春 合嫒杰 何勇 朱春红 徐欣 刘明辉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小肠病变的发现率及检出率。方法将普通血管造影导管拓展运用到小肠造影中。结果可以在X线透视下可视置管。结论这样既不用胃镜引导,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小了患者痛苦,并降低了检查的费用,易被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 小肠疾病 血管造影导管 小肠造影 双对比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