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春玲 陈阿娣 +7 位作者 秦阳 戴能 马林秀 王雨峰 孙纪荣 袁晓明 陈礼斌 田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8-10,共3页
丹参是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材之一,近年研究表明,丹参提取物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本文主要综述了丹参提取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减轻血管... 丹参是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材之一,近年研究表明,丹参提取物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本文主要综述了丹参提取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局部微循环、强效抗炎及调节糖、脂代谢等,以期为临床科学使用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 植物提取物 药理作用 内皮 血管 血小板聚集 综述
下载PDF
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减轻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跃忠 骆苏芳 +1 位作者 张佩文 余传林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模型.结果:Pol iv 5或10 mg·kg^(-1)均可显著减少血栓湿重(P<0.05,P<0.01)并... 目的: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模型.结果:Pol iv 5或10 mg·kg^(-1)均可显著减少血栓湿重(P<0.05,P<0.01)并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P<0.01).Pol 0.30—1.15 mmol·L^(-1)抑制血小板TXA_2生成(P<0.05,P<0.01),不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成PGI_2.结论:Pol具有抗血栓作用;不减少PGI_2,选择性抑制TXA_2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DATIN 葡萄糖苷 血栓素A2 抗血栓形成 动脉
原文传递
高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聚集和肝素辅助因子活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广森 赵红霞 张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揭示高半胱氨酸( Hcy) 致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 ①免疫荧光分析血管内皮细胞凝血酶调节蛋白( T M) 抗原分布;②发色基质法测定肝素辅助因子Ⅱ( H CⅡ) 活性。结果 ① Hcy 可下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T M 的表... 目的 揭示高半胱氨酸( Hcy) 致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 ①免疫荧光分析血管内皮细胞凝血酶调节蛋白( T M) 抗原分布;②发色基质法测定肝素辅助因子Ⅱ( H CⅡ) 活性。结果 ① Hcy 可下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T M 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② Hcy 对 A D P 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影响;③在正常人血浆体系中, 以肝素和硫酸皮肤素( D S) 为激动剂, Hcy 对血浆 A TⅢ和 H CⅡ的抗凝血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在纯化的 A TⅢ体系, Hcy 对 A TⅢ的抗凝血酶作用也无影响。结论  Hcy 的致血栓效应与其对内皮细胞 T M 表达调节有关,且独立于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肝素辅助因子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血小板聚集 血管内皮细胞 HCⅡ
原文传递
莪术组分涂层支架预防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福海 刘剑刚 +5 位作者 王欣 张大武 王培利 张蕾 杜建鹏 史大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通过中华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中药莪术组分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殖的有效性。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莪术组分涂层支架组(ZES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SES组)及金属裸支架组(BMS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前降支、左回... 目的通过中华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中药莪术组分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殖的有效性。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莪术组分涂层支架组(ZES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SES组)及金属裸支架组(BMS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同一种支架各1枚。术后30 d冠状动脉造影后将猪处死,观察支架血管段的病理形态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30 d时,与BMS组比较,ZES组和SES组平均管腔直径和平均管腔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明显减小(P<0.05);与SES组比较,ZES组和BMS组炎症积分明显降低,内皮化积分明显升高(P<0.05);3组损伤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扫描电镜观察,SES支架组30 d时可见部分支架节段内皮化不全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ZES支架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内膜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平滑 血管 血小板聚集 莪术
下载PDF
孤立性实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良恶性病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亚平 褚玉静 +1 位作者 李昌帅 耿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实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CT检查发现并行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50例孤立性实性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良性结节22例,肺癌结节28例,通过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实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CT检查发现并行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50例孤立性实性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良性结节22例,肺癌结节28例,通过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MPR)重建观察恶性和良性肺实性结节不同影像征象的比例情况,主要包括病灶形态、边缘、内部钙化、胸膜牵拉、血管聚集及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病灶形态、血管聚集、胸膜牵拉征、结节与血管的关系良恶性结节CT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部钙化出现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MPR可显示肺结节的细微结构,为诊断肺孤立性实性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依据,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孤立性肺结节 血管集束征
原文传递
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AngⅡ、TXB2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鹏 温杰 +3 位作者 崔友祥 王传尊 刘国华 胡方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8期747-752,共6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中风先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者为研究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中风先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者为研究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项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合酶(iN 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 CAM)-1、血小板黏附性(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患者头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血清NSE、iNOS、TXB2、AngⅡ、PAgT、PAdT、sVCAM-1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BDNF、NO和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I、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可降低NSE、iNOS、TXB2和AngⅡ水平,提高BDNF水平,减少神经损伤,控制血小板聚集,提升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中风先兆 血管内皮 血栓素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肌氨肽苷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斌 董晓雁 +1 位作者 汪建高 王丽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4-516,共3页
目的 评价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 14 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肌氨酞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各组又分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不稳定型心绞痛 (... 目的 评价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 14 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肌氨酞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各组又分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及稳定型心绞痛 (SA) 4个亚组。对照组 2 0例。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PAGTmax)、血栓素B2 (TXB2 )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 ,各AMI组与UA组的血浆ET、PAGTmax及TXB2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NO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OMI及SA组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2 .肌氨肽苷治疗后AMI组与UA组的血浆ET、PAGTmax及TXB2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NO呈显著性增高(P <0 .0 5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ET下降值分别与PAGTmax、TXB2 的变化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值与治疗前比较虽有变化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氨肽苷 血管内皮 血小板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岩 张小平 +4 位作者 邹积艳 佟晓红 宫桂兰 朱凤全 张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 :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分泌功能及抗凝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生长在 2 4孔培养板中呈融合状态的内皮细胞加入 2 0 %( V/V)妊娠血清 ,其中重度妊高征血清 1 6例 (妊高征组 ) ,正常妊娠... 目的 :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分泌功能及抗凝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生长在 2 4孔培养板中呈融合状态的内皮细胞加入 2 0 %( V/V)妊娠血清 ,其中重度妊高征血清 1 6例 (妊高征组 ) ,正常妊娠血清 1 6例 (对照组 ) ,共同培养 48h,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内皮素 1 ( ET- 1 )、6-酮前列腺素 F1α( 6- Keto- PGF1 )、亚硝酸盐 ( NO-2 )、假性血友病因子 ( VWF)、内皮细胞表面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纤维粘连蛋白 ( FN)的变化以及观察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加入重度妊高征血清组 ET- 1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6-酮前列腺素F1 α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NO-2 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VWF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加入重度妊高征血清后内皮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0 .0 1 ) ;显微镜下观察 ,两组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毒症 EPH 血管内皮细胞 脐静脉 血管活性肠肽 血小板聚集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对血管内皮前列环素的影响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佩文 余传林 +3 位作者 王耀忠 骆苏芳 孙莉莎 李锐松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其使血管内皮释放前列环素作用间的关系.方法:Pol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酶消化法)孵育为内皮组,无VEC为对照组,移细胞培养液至兔血小板(洗涤法),... 目的:探讨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其使血管内皮释放前列环素作用间的关系.方法:Pol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酶消化法)孵育为内皮组,无VEC为对照组,移细胞培养液至兔血小板(洗涤法),测凝血酶诱聚后血小板聚集率(PAR,比浊法)及上清液6-酮-前列环素F_(1alpha)(6-keto-PGF_(1α)),血栓烷B_2(TXB_2)含量(放免法).结果:无VEC组Pol不减少PAR;VEC组0.41 mmol·L^(-1)10 minPAR减少(-10±10),6-keto-PGF_(1α)增加(108±30 ng·L^(-1))(各与蒸馏水组之2±12,54±20ng·L^(-1)比).结论:Pol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其增加VEC前列环素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 葡萄糖苷 血管内皮 血小板聚集 前列环素
原文传递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血管刺激和溶血与凝聚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焉媛媛 丁晓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血管刺激和溶血的检查方法。方法确定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稀释液对家兔耳静脉血管的刺激作用和溶血与凝聚的检查方法。结果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稀释液对家兔血管无刺激现象,同样也无溶血与凝聚反应。结论注射... 目的建立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血管刺激和溶血的检查方法。方法确定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稀释液对家兔耳静脉血管的刺激作用和溶血与凝聚的检查方法。结果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稀释液对家兔血管无刺激现象,同样也无溶血与凝聚反应。结论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0.24 mg/mL可用于静脉注射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家兔血管刺激 溶血与凝聚
下载PDF
切痂植皮修复关节部位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文川 吴贞天 +1 位作者 汤俊 丁若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切痂植皮修复关节部位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82例严重性关节烧伤需要进行切痂植皮修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切痂植皮手术,对比患者手术前与手... 目的:研究切痂植皮修复关节部位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82例严重性关节烧伤需要进行切痂植皮修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切痂植皮手术,对比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1、2、3周创面美观性;对比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3、7、12d微循环功能。结果:患者创面美观性在手术后逐渐开始恢复,并恢复至正常;患者手术后1、2、3周关节周径显著高于手术前;患者手术后3周关节周径显著高于手术后1、2周,手术后2周关节周径显著高于手术后1周(P<0.05);手术后3、7、12d血管无聚集人数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后第7、12天血管无聚集人数显著高于手术后第3天,手术后第12天血管无聚集人数显著高于手术后第7天(P<0.05);手术后3、7、12d血管清晰人数和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后第7、12天血管清晰人数和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手术后第3天,手术后第12天清晰人数和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手术后第7天(P<0.05)。结论:切痂植皮能够明显恢复严重性关节烧伤患者的创面美观性,恢复关节周径,改善患者关节局部微循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痂植皮 严重性关节烧伤 创面美观性 微循环功能 血管聚集度
下载PDF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春波 胡大一 +3 位作者 史旭波 朱正炎 朱晶岩 杨进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 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4 d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 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4 d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ASR发生率为27.4%.与AS相比,AR+ASR中以女性、高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较多,吸烟者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相对比值比(OR)=0.953,95%可信区间(CI)0.323~0.876,P=0.013]和高血压病(OR=0.610,95%CI 0.376~0.991,P=0.045)是发生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OR=2.231,95%CI 1.182~4.210,P=0.013).结论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发生AR与ASR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抵抗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三七中人参三醇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健文 谭敏谊 +4 位作者 向秋玲 马仁强 李承 李靖 刘培庆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中人参三醇皂苷(PTS)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实时监测犬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心率、平均动脉血压,检测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检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结果:PTS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 目的:观察三七中人参三醇皂苷(PTS)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实时监测犬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心率、平均动脉血压,检测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检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结果:PTS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脑循环,PTS注射液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结论:PTS具有良好的活血化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三醇皂苷 脑血流量 脑血管阻力 血小板聚集 血栓
下载PDF
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晓麒 冯伟科 +1 位作者 辛丹 郭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530-533,共4页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功能成分之一,诸多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川芎嗪有活血化瘀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通过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川芎嗪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增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抗炎5个...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功能成分之一,诸多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川芎嗪有活血化瘀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通过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川芎嗪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增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抗炎5个方面对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川芎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参考文献3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活血化瘀 钙离子通道 血管平滑肌 血小板凝集 自由基 抗炎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洪光 薄其秀 王竹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8-1681,1688,共5页
目的:探讨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在食品中添加α-亚麻酸,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血... 目的:探讨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在食品中添加α-亚麻酸,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血糖(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检测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结果:试验组BS、TG、TC、TNF-α、hs CRP GMP-140、TXB2、ET-1和IL-6较治疗前降低(P<0.05);6-K-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D和GTN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α-亚麻酸能够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和内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性等多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原发性高血压病 老年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聚集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 被引量:10
16
作者 涂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2期214-219,232,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发生原因分为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和继发性出血性转化。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即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10%(文献报告)或1.4%-7.3%(多项研究证实)或0-3.4%(汇总分析),溶栓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9%-12%(头颅C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发生原因分为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和继发性出血性转化。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即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10%(文献报告)或1.4%-7.3%(多项研究证实)或0-3.4%(汇总分析),溶栓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9%-12%(头颅CT证实)或10.0%-19.8%(多项研究证实),血管介入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8.1%-37.0%,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0%-5.3%,和1.4%-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转化 自发性出血性转化 继发性出血性转化 溶栓 血管介入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抗凝治疗 机械取栓术
原文传递
降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晓燕 康玲 +3 位作者 韩淑芳 高玉琪 张华丽 耿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34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共同标记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34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共同标记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合并组)4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CD34及VEGFR 2双阳性的EPC(CD34^+/VEGFR-2^+EPC)水平;合并组患者降糖治疗,血糖稳定4周后门诊随访,观察外周血CD34^+/VEGFR-2^+EPC水平的变化。结果合并组外周血CD34^+/VEGFR-2^+EPC水平较冠心病组明显降低(P<0.05);合并组治疗后外周血CD34^+/VEGFR-2^+EP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EPC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5)。结论降糖治疗可减轻高血糖水平对CD34^+/VEGFR-2^+的影响,使EPC耗损减少,有利于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降血糖药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卒中光化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杰文 甘红珍 +2 位作者 李红戈 张茂悦 童萼塘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4,共3页
本文基于光化学反应机理,对大鼠缺血性卒中光化学模型进行研究,指出光化学反应诱导VEC功能异常,从而加速了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栓塞。该模型制作简单,相对非侵害,有可能替代大脑动脉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模型。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脑梗塞 VEC 血小板聚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VEGF、CD 62P和PMA与SLE患者易栓状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斌 顾健 +2 位作者 石建霞 孙梅 张育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新生、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果SLE活动期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水平明显...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新生、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果SLE活动期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稳定期该类闪子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SLE患者治疗后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程度抑制,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易于发生动静脉血栓事件,早期发现临床征象可以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易栓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血小板表面CD 62p 血小板-单核细 胞聚合体(PMA)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动物脑循环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人明 冯英菊 +1 位作者 陈春梅 张小利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6期7-9,共3页
独活寄生汤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狗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等作用。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脑血流 脑血管阻力 家兔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