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6
1
作者 李宝江 朱志华 +8 位作者 王军业 侯景辉 赵进明 张蓬原 姚广裕 王曦 龙浩 杨名添 戎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1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其他生物学指标的... 背景与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1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8%(113/151)。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性相关(P>0.05);Ki67表达与P53、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VEGF表达无显著性相关;Ki67和VEGF的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Ki67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VEGF检测更有助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乳腺癌组织 表达 vegf 临床分期 C-ERBB-2 临床病理因素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下载PDF
川芎嗪和丹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1
2
作者 陈刚 徐晓玉 +1 位作者 严鹏科 廖端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 (TMP)、丹参注射液对小鼠 L 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 C57BL小鼠 L ewis肺癌模型 ,分别 ip TMP 5 0 ,10 0 ,2 0 0 mg/(kg· d) ,丹参注射液 5 ,10 ,2 0 g/(kg· d) ,共2 1d,...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 (TMP)、丹参注射液对小鼠 L 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 C57BL小鼠 L ewis肺癌模型 ,分别 ip TMP 5 0 ,10 0 ,2 0 0 mg/(kg· d) ,丹参注射液 5 ,10 ,2 0 g/(kg· d) ,共2 1d,检测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TMP组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 MVD和 VE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丹参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MP可抑制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 VEGF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有关。丹参对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丹参 LEWIS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VEGF、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0
3
作者 江从庆 刘志苏 +3 位作者 钱群 何跃明 袁玉峰 艾中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而产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而产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 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大肠腺癌组织HIF-1α mRNA阳性表达率为67.8%(42/62),腺瘤组织为44.4%(8/18)。腺癌组织从Dukes’A期到Dukes’C+D期HIF-lα 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HIF-1α mRNA表达平均阳性率为:腺瘤44.4%;腺癌Dukes’A期41.2%,Dukes’B期72.2%,Dukes’C+D期81.5%。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组(59.7% vs 33.3%,P<0.005).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r_s=0.768,P<0.01),与MVD呈正相关(r_s=0.683,P<0.05)。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 VEGF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这在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腺癌组织 缺氧诱导因子-1Α vegf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肺岩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长转移和血清VEGF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徐振晔 王中奇 +6 位作者 朱晏伟 周卫东 张晖 邓海滨 张铭 高虹 姜维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22,共5页
观察中药肺岩宁 (黄芪、白术等 )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分泌的影响及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临床疗效。将 ( 91例 )病例分为化疗组 ( 3 1例 )、肺岩宁 +化疗组 (综合组 3 2例 )、肺岩宁组 ( 2 8例 )。化疗组化疗后对症治疗 ,... 观察中药肺岩宁 (黄芪、白术等 )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分泌的影响及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临床疗效。将 ( 91例 )病例分为化疗组 ( 3 1例 )、肺岩宁 +化疗组 (综合组 3 2例 )、肺岩宁组 ( 2 8例 )。化疗组化疗后对症治疗 ,综合组化疗前后服肺岩宁方 ,肺岩宁组单纯服用肺岩宁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VEGF水平 ,观察患者原发瘤灶、转移灶变化和新转移灶出现情况 ,评价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疗程 3~ 4个月。结果 :治疗后原发病灶瘤体综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转移灶瘤体综合组治疗后转移灶的增大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新转移灶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治疗前后相比 ,化疗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表现出上升趋势 ,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实验采用C5 7BL/ 6小鼠 ,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 ,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岩宁组、综合组。实验结果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切片的VEGF表达 ,小鼠肿瘤VEGF的表达。结论 :益气养精、解毒抗癌的肺岩宁具有抗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 ,减少VEGF分泌 ,抑制血管生成 ,可能是肺岩宁抗肺癌生长转移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岩宁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肿瘤侵袭转移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k1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刘柏炎 蔡光先 +1 位作者 刘维 陈雪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VEGF、Flk1的表达和蛋白水平,同时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在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VEGF和Flk1阳性细胞,脑缺血后VEGF和Flk1阳性细胞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补阳还五汤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强VEGF和Flk1的表达,提高VEGF蛋白水平(P<0.05);于7、14d补阳还五汤作用强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Flk1的表达和提高VEGF蛋白水平,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局灶性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康从民 王大伟 +1 位作者 吕英涛 张媛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7-1274,共8页
血管新生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发生的重要机理.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 血管新生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发生的重要机理.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节途径.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和通透性的改变,促进血管的新生.VEGF与VEGFR-2的胞外区特异性结合后,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和自身的交互磷酸化,使胞内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下游信号蛋白可以通过其Src同源结构域-2(SH2)与VEGFR-2结合,随后激活下游的效应蛋白,调控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此外,VEGF/VEGFR-2信号通路还可以下调树突细胞(DC)的活性.对VEGF/VEGFR-2信号通路作用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管新生 肿瘤 树突细胞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中VEGF、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前德 时彦标 +1 位作者 谈文峰 王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2-905,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RA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后,以不同剂量TP干预,酶联免疫吸...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RA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后,以不同剂量TP干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VEGF、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及MMP-9分泌不同程度增加。TP各剂量组(1、5、25、75μg/ml)在不同时间点(24、48、72h)均可以明显下调培养上清液中MMP-9和VEGF的水平,与地塞米松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血管新生有关细胞因子VEGF、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8
作者 徐建龙 马青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301-306,共6页
为探讨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168例(21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106眼)。对照组给... 为探讨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168例(21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10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光凝治疗间隔为1周,持续4周完成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情况,以及血清VEGF和ET-1水平。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ET-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VEGF、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眼压升高、黄斑水肿明显增加或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表明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安全有效,有助于促进视网膜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降低VEGF水平,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改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缺氧和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姚毅 关明 +1 位作者 赵秀琴 黄一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 探讨缺氧和高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实验性研究在氧正常或缺氧 (1%O2 )加或不加高浓度葡萄糖的条件下 ,培养的人RPE细胞 ,通过反转录... 目的 探讨缺氧和高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实验性研究在氧正常或缺氧 (1%O2 )加或不加高浓度葡萄糖的条件下 ,培养的人RPE细胞 ,通过反转录PCR和实时定量分析检测PEDF和VEGF的表达 ,使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PEDF和VEGF蛋白水平。结果 缺氧情况下 ,VEGF表达和蛋白水平增加 (P =0 .0 0 1) ;缺氧加 2 5mmol/L葡萄糖后增加更加明显 (P <0 .0 0 1)。缺氧情况下PEDF表达水平与正常氧环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2 5 1) ;但加葡萄糖后PEDF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在缺氧条件下PEDF表达降低不明显 ,这提示缺氧间接影响体外RPE细胞的PEDF下调 ,高葡萄糖直接下调PEDF的表达 ,同时增加VEGF的表达 ,这可能支持体内高血糖是糖尿病最危险的“糖毒性”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葡萄糖 体外培养 人视网膜色素 上皮衍生因子 表达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芳 张雅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是VEGF家族成员之一,是惟一可与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VEGFR-3(即fms-liketyrosinekinase-4,Flt-4)结合并调节淋巴管生理功能的因子。目前发现VEGF-C/Fl...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是VEGF家族成员之一,是惟一可与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VEGFR-3(即fms-liketyrosinekinase-4,Flt-4)结合并调节淋巴管生理功能的因子。目前发现VEGF-C/Flt-4系统在多种肿瘤的转移中起调控作用,但对该系统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本实验旨在探讨VEGF-C/Flt-4在乳腺癌增殖及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1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Flt-4、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1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93.1%(94/101),Flt-4阳性率为86.1%(87/101),且Flt-4阳性指数随VEGF-C表达的增强而增加(r=0.816,P<0.001);PCNA的阳性率为88.8%(89/101),且随着VEGF-C表达强度增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也随之增强(r=0.673,P<0.001)。VEGF-C阳性指数在转移组(61.89±17.79)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4.28±17.87)(P<0.05)。随着癌细胞VEGF-C表达强度增强,Flt-4阳性脉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腺癌中Flt-4阳性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5.55±3.63)明显高于未转移组(10.71±2.90)(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Flt-4在人乳腺癌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LT-4 乳腺癌 癌细胞增殖 癌细胞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HIF-1α介导的VEGF mRNA表达探讨膈下逐瘀汤抗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机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兰羽 马继征 +1 位作者 刘咏梅 张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9-456,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纤维化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 RNA表达及膈下逐瘀汤对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改善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 目的通过研究肝纤维化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 RNA表达及膈下逐瘀汤对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改善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及膈下逐瘀汤高(GD)、中(GZ)、低(GX)剂量组,每组18只。大鼠ip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L/kg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9周。各组于造模同时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ig无菌水10 mL/kg,NAC组ig给予NAC 0.1 g/kg;GD、GZ、GX组分别ig给予膈下逐瘀汤生药饮片浓煎液26.0、7.8、3.9 g/kg,每日给药1次。在第3、6、9周时间点,各组分别随机选取大鼠处死,Masson染色制作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IV型胶原(collage type IV,Col-IV)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HIF-1a、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AC、GD在给药第9周时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细胞外基质LN表达(P<0.05);在给药第6、9周,NAC、GD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细胞外基质Col-IV表达(P<0.05),NAC、GD及GZ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组织HIF-1α表达(P<0.05);在给药第6、9周,NAC和GD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组织VEGF mRNA表达(P<0.05);膈下逐瘀汤各剂量和NAC均能抑制大鼠肝组织VEGF、VEGFR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对HIF-1α介导的VEGF mRNA表达有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肝纤维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Ⅳ型胶原 层黏连蛋白
原文传递
胎盘绒毛血管生成状况及VEGF、MMP-2和MMP-9表达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26
12
作者 谭兵兵 王乾兴 +1 位作者 谭晓珊 刘华庆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VEGF、MMP2和MMP9表达变化对胎盘绒毛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用CD34作为微血管标记物,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病例(自然流产组)和20例早期人工流产病例(人工流产组)胎盘绒毛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探讨VEGF、MMP2和MMP9表达变化对胎盘绒毛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用CD34作为微血管标记物,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病例(自然流产组)和20例早期人工流产病例(人工流产组)胎盘绒毛微血管密度(MVD);RT-PCR检测胎盘绒毛VEGFmRNA的表达;酶谱分析法测定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自然流产组VEGF121mRNA表达及MVD均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组中VEGF121mRNA相对表达量与MVD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θ=0.9794,rλ=0.9183)。自然流产组酶原型MMP-9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激活型MM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孕期胎盘绒毛内VEGF121mRNA低表达所致的血管生成障碍以及MMP-2和MMP-9表达失调可能共同参与了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胎盘绒毛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下载PDF
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乔林 侯树勋 +2 位作者 李文峰 高亚兵 宋占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微循环检测仪、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固定组和微动组动物骨折端血流量、VEGF蛋白表达。结果微动组骨折端血流...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微循环检测仪、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固定组和微动组动物骨折端血流量、VEGF蛋白表达。结果微动组骨折端血流量在骨折后2、3、4、5周较固定组有显著增加。骨折后3、4、5周微动组骨折端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均较固定组增强。结论微动可以增加VEGF表达,使毛细血管再生增加,促进骨痂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骨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循环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建民 王兆朋 王恒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0-925,共6页
[目的]利用兔骨折动物模型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三者在骨折愈合中的相互关系及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将其分为... [目的]利用兔骨折动物模型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三者在骨折愈合中的相互关系及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骨折局部注射BMP-2,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X线片、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折愈合局部BMP-2、TGF-β1及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注射BMP-2的实验组兔的骨痂生长、骨质重建、髓腔再通均早于对照组;两组间影像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造模后1、2周BMP-2、TGF-β1、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BMP-2、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吸光度值实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5、7周时,两组间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MP-2通过促进TGF-β1及VEGF的表达,可促进血管的再生,提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骨折愈合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原文传递
薏苡仁油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及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许健 沈雯 +3 位作者 孙金权 吴晓莉 牟一平 李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4-728,共5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油(康莱特注射液)体外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油作用BxPC-3细胞后,经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 目的研究薏苡仁油(康莱特注射液)体外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油作用BxPC-3细胞后,经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结果薏苡仁油(2 mg/mL,20μL/mL)作用于BxPC-3细胞后,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可见BxPC-3细胞出现特征性凋亡变化,琼脂糖电泳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形条带;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薏苡仁油能影响BxPC-3细胞生长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下调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扩散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 细胞周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多糖促进毛发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健 戚辉 +6 位作者 李金标 易燕群 陈丹 胡小红 王美玲 孙兴力 魏小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多糖(DCP)促毛发生长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CP,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取C57BL/6J小鼠30只,用脱毛膏去除其背部毛发建立脱发模型,分为对照组、阳...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多糖(DCP)促毛发生长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CP,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取C57BL/6J小鼠30只,用脱毛膏去除其背部毛发建立脱发模型,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DCP组,每日分别涂抹超纯水、米诺地尔酊、DCP(5.0 g·L-1)l次,每次0.2 mL,连续给药21 d,应用小鼠毛发生长情况评分标准对C57BL/6J小鼠给药7,14 d毛发生长情况进行评分,及称量给药21 d C57BL/6J小鼠单位脱毛区域毛发质量评价DCP对C57BL/6J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和RT-PCR法分别评价DCP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和对HaCaT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DCP提取率为29.87%,DCP质量分数为79.65%。DCP组C57BL/6J小鼠的毛发生长平均得分、平均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DCP组HaCaT细胞生存率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结论:DCP具有促毛发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VEGF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DCP) 毛发生长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原文传递
“调心通督”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高音来 田浩梅 +5 位作者 陈楚淘 陈芯仪 何灏龙 郑慧娥 朱钰 谭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观察“调心通督”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随机分为假... 目的:观察“调心通督”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调心通督针刺组,每组6只。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针刺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复制VD模型。造模成功次日开始干预,调心通督针刺组选取“百会”“神庭”“水沟”“大椎”“风府”“命门”“内关”“大陵”“劳宫”进行针刺干预,每次30 min;西药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溶液(0.0625 g/kg)灌胃,均每日1次,共干预2周。造模前、造模2周后及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针刺组大鼠干预后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针刺组大鼠海马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P<0.05)。结论:“调心通督”针刺法能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诱导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调心通督”针刺法 学习记忆能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符寒 和水祥 +3 位作者 徐俊丽 赵刚 王艳丽 任牡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以0.5mg/L终质量浓度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48h的抑制率为72.5%,与未加药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显微镜下经丹参酮ⅡA作用后的肝癌细胞可见凋亡小体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ELISA法检测发现,丹参酮IIA作用组肝癌细胞VEGF表达和培养液中VEGF分泌量明显减少,与未加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下调细胞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肝癌 增殖抑制 凋亡
下载PDF
VEGF蛋白检测对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郭翔 曹素梅 +5 位作者 洪明晃 张昌卿 韩安家 向燕群 侯景辉 闵华庆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1-117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长促进因子,并与多种肿瘤的恶性度及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通过同时检测鼻咽癌组织及血浆中的VEGF蛋白,评价其对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长促进因子,并与多种肿瘤的恶性度及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通过同时检测鼻咽癌组织及血浆中的VEGF蛋白,评价其对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同时收集59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鼻咽癌组织及血清标本,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VEGF蛋白,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VEGF蛋白;并随访了解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分析VEGF蛋白水平与患者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及血清中的VEGF蛋白水平与远处转移均成正相关(均P<0.05)。鼻咽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组患者的3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95.24%、65.19%、58.93%,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93)。血清VEGF蛋白水平<466.78ng/L和≥466.78ng/L组的3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2.57%,59.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11)。多因素分析发现鼻咽癌组织及血清VEGF蛋白水平对鼻咽癌远处转移都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组织及血清中VEGF蛋白检测均可用于判断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蛋白 远处转移 鼻咽癌组织 患者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存率 水平 结论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浓度变化与NIHSS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32
20
作者 金岗生 冯炯 +4 位作者 陈衍 胡浩宇 徐宾 郑水红 金姬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9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初诊的住院患者30例为脑梗死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初诊的住院患者30例为脑梗死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抽空腹肘静脉血2 m L。脑梗死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7、14、28天各抽血1次;对照组健康者抽血1次,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EGF,并对患者各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血VEGF浓度分别为(203.76±47.36)ng/L、(207.35±49.83)ng/L、(214.53±55.87)ng/L、(203.78±42.39)ng/L、(188.34±42.82)ng/L,均高于对照组的(185.97±53.36)ng/L,第7天血VEGF浓度显著增高(t=2.421,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的NIHSS评分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6,P=0012),随着时间的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血VEGF浓度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结果 血清VEGF的浓度变化结合NIHSS评分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诊断和预后疗效的评价指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vegf NIHSS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