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PES_Meso V4.0主要技术改进和预报效果检验 被引量:84
1
作者 黄丽萍 陈德辉 +4 位作者 邓莲堂 徐枝芳 于翡 江源 周非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7,共13页
针对GRAPES_Meso V3.0存在的降水量偏大、模式运行不稳定、近地面温度预报偏差较大、可同化资料偏少以及分辨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改进工作:引入变分质量控制以及探空湿度的偏差订正,实现了GPS/PW资料、FY-2E云导风资料以及无线... 针对GRAPES_Meso V3.0存在的降水量偏大、模式运行不稳定、近地面温度预报偏差较大、可同化资料偏少以及分辨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改进工作:引入变分质量控制以及探空湿度的偏差订正,实现了GPS/PW资料、FY-2E云导风资料以及无线电掩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提高了模式分辨率,引入四阶水平扩散方案,调整了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与动力框架的耦合方案,完善了地面辐射能量平衡方程以及优化了后处理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的诊断方案,并集成所有改进成果形成新的业务化GRAPES_Meso V4.0。批量试验结果表明:GRAPES_Meso V4.0降水ETS评分普遍提高,同时预报偏差明显降低,月平均降水更接近实况,且能够较好地刻画雨带细节;2 m温度预报偏差有较为显著的改善,大部分地区24 h预报有1~2℃左右的降低,有些地区有3~5℃的降低;GRAPES_Meso V4.0对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的改进效果比较显著,500 hPa的温度、风速、位势高度场的相关系数均有显著提高,850 hPa的均方根误差也明显降低,整体性能明显高于GRAPES_Meso V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_MesoV4.0 FY-2E资料同化 物理过程参数化 变分质量控制 模式分辨率
下载PDF
变分质量控制在区域GRAPES-3DVAR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郝民 张华 +1 位作者 陶士伟 龚建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数值预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方案的好坏影响到数值预报分析系统中观测资料的使用,影响数值模式初始分析场的效果,还直接影响模式预报的结果。本文将变分质量控制方案应用于我国的区域GRAPES三... 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数值预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方案的好坏影响到数值预报分析系统中观测资料的使用,影响数值模式初始分析场的效果,还直接影响模式预报的结果。本文将变分质量控制方案应用于我国的区域GRAPES三维变分(3DVAR)同化系统中,改善了该系统分析与预报效果,并对2009年7月2日00:00(北京时)-3日00:00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及2009年夏季(6-8月)3个月的连续试验。个例试验和连续试验结果均表明,应用变分质量控制后的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尽管对高度场和风场的分析结果改变不显著,但湿度场的分析结果得到改善,水汽输送强度得到调整,更加合理且接近实况;对预报模式初值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模式对降水落区、强度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质量控制 GRAPES 变分同化 数值试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域资料同化的变分质量控制研究:参数优化及其有效同化
3
作者 杨嘉瑞 和杰 +2 位作者 马旭林 郝冰洁 张彤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8,共16页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区域天气系统变化对其周围及下游区域的数值天气预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高原区域质量偏低且稀少的观测资料严重制约了同化分析效果和预报质量。变分质量控制方案(VarQC)具有合理利用不同质量观测资料改善同化分...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区域天气系统变化对其周围及下游区域的数值天气预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高原区域质量偏低且稀少的观测资料严重制约了同化分析效果和预报质量。变分质量控制方案(VarQC)具有合理利用不同质量观测资料改善同化分析性能的良好能力。鉴于此,在对高原区域观测误差非高斯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高原区域观测误差特征的“高斯分布+均匀分布”的变分质量控制方案(Flat-VarQC),优化了其关键参数,使其能更准确地基于同化新息向量调整观测对同化分析的影响权重,从而提高高原区域稀少观测资料的有效同化率,改善高原区域的同化分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高原区域观测误差具有更明显的“厚尾分布”特征,同化过程中单纯的高斯分布假设将导致观测资料的有效同化率偏低,从而降低了高原区域有限观测资料对同化分析的贡献;适用于高原区域资料特点的变分质量控制关键参数优化是充分发挥高原区域FlatVarQC改善同化分析质量的关键;Flat-VarQC能够明显提升高原区域常规资料的有效同化率,吸收更多“有益”资料信息,剔除“有害”资料信息,从而提高观测资料对同化分析的正贡献。这对于高原区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同化分析和强降水预报具有更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资料同化 变分质量控制 新息向量 观测误差
下载PDF
在数值预报中应用卫星反演资料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华宏 沈桐立 王曼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资料变分同化作为提高数值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分辨率较高的卫星资料应用到数值预报中,弥补常规观测网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成为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以1996年6月28—29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 资料变分同化作为提高数值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分辨率较高的卫星资料应用到数值预报中,弥补常规观测网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成为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以1996年6月28—29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为例,依据其中尺度场和能量场特征,分别以低云量、急流、湿静力能为标准设计了三套质量控制方案。将质量控制后的反演湿度场变分同化并应用到中尺度MM5模式中,结果表明:经质量控制后,可以明显地改善降水区域及降水量的预报;对降水预报,特别是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该质量控制方案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卫星资料 质量控制 资料变分同化
下载PDF
多源卫星观测数据在全球四维变分同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小群 宋君强 +1 位作者 张卫民 皇群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2-107,共6页
首先描述高分辨率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的基本软件框架,并对多源卫星资料同化的关键技术作阐述;其次通过统计分析,说明新型卫星观测数据的引入不但能够增加同化系统中的信息量,而且能够提高其他类型观测数据的利用率;然后通过一个... 首先描述高分辨率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的基本软件框架,并对多源卫星资料同化的关键技术作阐述;其次通过统计分析,说明新型卫星观测数据的引入不但能够增加同化系统中的信息量,而且能够提高其他类型观测数据的利用率;然后通过一个月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距平相关还是均方根误差而言,在有效同化无线电掩星和卫星风资料后,高分辨率同化预报系统预报技巧的提高是十分明显的;最后,通过一个强降水个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新的初始场全球模式降水预报准确性较高,就强降水中心区域的预报而言,模式预报和观测实况较为一致,优于国外模式降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观测 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切线性/伴随方程 变分偏差订正 质量控制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Y-2C Cloud Drift Winds in a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6
作者 李华宏 王曼 +1 位作者 薛纪善 杞明辉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0年第6期740-748,共9页
Statistical tests and error analysis of cloud drift winds(CDWs) from the FY-2C satellite were made by using radiosonde observations.According to the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W,a bias correction using the therm... Statistical tests and error analysis of cloud drift winds(CDWs) from the FY-2C satellite were made by using radiosonde observations.According to the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W,a bias correction using the thermal wind theory was applied in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The CDW data were then assimilated into the GRAPES-meso model via the GRAPES-3DVar.A torrential rain event that occurred 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1-2 July 2005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DW data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above 500 hPa and the largest amount of data were at 250 hPa.The CDW data below 500 hPa had errors in both the wind direction and wind spee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rrors was irregular,so these data were discarded.The CDW data above 500 hPa had smaller errors,which presented a Gaussian distribution,so these data were adopted.With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CDW data,the southwest airflow near the torrential rain area became stronger in the initial wind field,which intensified the moisture transport and water vapor flux convergence,and finally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 the 24-h forecast of the torrential rain in both rain intensity and rain areal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drift wind(CDW) quality contro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torrential rain forecast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地面分析系统
7
作者 彭卫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0-247,共8页
介绍了新近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小时10km格距分辨率的地面分析系统,并用变分方法调整初步分析得到的地面流场和气压场。个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供较好的中尺度信息。
关键词 地面分析 变分 质量控制 数值预报
下载PDF
观测资料的四维质量控制:变分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0-487,共8页
利用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技术,定义了观测资料的误差均差比,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利用误差均差比来判断资料中重大误差(grosserror)的合理性。利用简单的Lorenz模式进行了一些数值试验,以检验质量控制方案。
关键词 大气 观测数据 质量控制 变分法
下载PDF
卫星云图反演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在暴雨模拟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赖绍钧 沈桐立 +1 位作者 何芬 孙桂平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1-559,共9页
本文以2003年7月9~10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为例,应用FY-2B卫星红外云图灰度资料,利用统计回归的反演方法求出高分辨率的温度和湿度的反演场用于改进预报的初始场.设计和对比了几种质量控制方案,再将控制后的反演场与常规资料进... 本文以2003年7月9~10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为例,应用FY-2B卫星红外云图灰度资料,利用统计回归的反演方法求出高分辨率的温度和湿度的反演场用于改进预报的初始场.设计和对比了几种质量控制方案,再将控制后的反演场与常规资料进行同化,最后用MM5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式的初始场中引入卫星云图反演场能反映出更为细致的中尺度结构,有效地增强了对降水有重要影响的高湿区;锋生函数质量控制方案改善模式的初始场,从而改善了MM5模式降水预报的落区和强度,提高了降水预报准确性及T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反演 资料变分同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四川“7·3”暴雨的变分同化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银 朱克云 +1 位作者 张杰 戴昌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针对2011年7月3日四川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以NECP/NCAR 1°×1°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场,采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3DVAR,同时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进行了三维变分同化对暴雨模拟... 针对2011年7月3日四川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以NECP/NCAR 1°×1°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场,采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3DVAR,同时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进行了三维变分同化对暴雨模拟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化了雷达资料后的初始场能够更加精细的刻画初始风场和水汽通量场的分布与数值,能展现出风场的辐合辐散区域,对水汽通量的中心位置有较大影响,大风速区域和水汽通量高值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化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后能较为明显的改变降雨落区及强度的预报精度,前6h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改善作用逐渐减小,前9小时改进作用仍很明显,对比24小时实况降雨仍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雷达资料对暴雨预报的改善作用要优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雷达资料以及每隔一小时加入一次雷达资料要优于每隔半小时加入雷达资料对于暴雨预报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资料同化 暴雨 三维变分同化 径向速度 反射率因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GPS掩星一维弯曲角算子在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孟斌 张卫民 曹小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38-545,共8页
GPS无线电掩星资料的良好特性使其作为十分重要的观测资料在欧洲及美国数值天气预报中效果明显.本文设计了一维弯曲角算子在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和质量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一维弯曲角正演算子及其切线性/伴随算子在全球四... GPS无线电掩星资料的良好特性使其作为十分重要的观测资料在欧洲及美国数值天气预报中效果明显.本文设计了一维弯曲角算子在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和质量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一维弯曲角正演算子及其切线性/伴随算子在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实现步骤和过程,其中折射率计算中采用Rüeger的折射率最佳平均因子的三项表达式,计算出更加精确的折射率值.对2012年8月份的GPS无线电掩星资料进行了观测误差统计,引入了更加符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实际情况的一维弯曲角观测误差模型和质量控制策略.同时,对比了观测误差统计试验中同化GPS无线电掩星资料的模式背景场和未同化GPS无线电掩星资料的背景场的观测误差统计结果,发现同化GPS无线电掩星资料之后的观测误差统计结果在全球区域正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中低纬度地区,高度在10 km以上的区域观测误差减小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无线电掩星 一维弯曲角算子 四维变分同化系统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范围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晓彦 陈佳 +3 位作者 朱莉莉 赵熠琳 闫慧 李健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是环境信息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城市24 h空气质量指数预报为例,探讨了其范围预报方法,并通过均方差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典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实况数据的波动范围以及预报与实况偏差,针对不同空气质量级...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是环境信息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城市24 h空气质量指数预报为例,探讨了其范围预报方法,并通过均方差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典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实况数据的波动范围以及预报与实况偏差,针对不同空气质量级别提出建议性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变化幅度修正范围,并对预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范围预报 变化幅度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28
13
作者 任永利 刘涛 梁锡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50,共5页
针对目前中国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差、合格率低的缺点,从调查超过30个合同段沥青路面集料加工所用筛孔和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入手,找到并利用一组标准化筛孔的筛网进行大规模集料加工。给出了集料加工用筛孔与应控制的标准筛筛... 针对目前中国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差、合格率低的缺点,从调查超过30个合同段沥青路面集料加工所用筛孔和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入手,找到并利用一组标准化筛孔的筛网进行大规模集料加工。给出了集料加工用筛孔与应控制的标准筛筛孔的关系、集料规格与集料加工用筛孔的关系、混合料类型与集料规格的关系;指出了集料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正确选定加工用筛孔尺寸,准确调试和监控破碎机反击板与板锤之间的间隙。应用结果表明,集料加工合格率达到100%,集料级配的变异系数小于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集料加工 级配变异性 标准化筛孔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临床路径变异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顺萍 刘豫瑞 +1 位作者 蒋文欣 郑振佺 《中国病案》 2016年第1期18-21,36,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临床路径病例的变异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路径变异的干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持。方法对197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变异来源和变异管理难易程度调查变异发生情况,并应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 目的分析胃癌临床路径病例的变异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路径变异的干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持。方法对197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变异来源和变异管理难易程度调查变异发生情况,并应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退出路径的变异危险因素。结果完成路径组疾病转归因素占32.93%,患者需求因素占2.24%,医护因素占54.31%,医院系统因素占10.52%;其中可控变异为64.83%,不可控变异为35.17%。退出路径组疾病转归因素占61.29%,患者需求因素占22.58%,医护因素为16.13%;其中不可控变异83.87%,可控变异16.13%。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分期(OR 72.74,P<0.001)、患者配合程度(OR 12.37,P<0.001)以及严重术后并发症(OR 4.29,P<0.05)是胃癌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胃癌临床路径完成组以可控变异为主,可通过完善路径文本、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并制定长期有效的监督检查及奖惩措施,同时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可控变异;退出组以不可控变异为主,可通过"择日住院"、加强医患沟通以及"分支路径"等措施减少导致退出路径的严重变异,最终达到临床路径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变异 质量控制 对策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镜 刘振杰 +6 位作者 来金欣 何志亮 蔡秀萍 赵清 陈智湘 龙彩云 赵可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和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在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根据Westgard生物学变异数据库提供的质量规范,对28个临床生化项目计算西格玛(σ)值;允许不精密度[百分变异系数(CV%)表示]的数据是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和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在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根据Westgard生物学变异数据库提供的质量规范,对28个临床生化项目计算西格玛(σ)值;允许不精密度[百分变异系数(CV%)表示]的数据是采用本实验室2018年3-9月室内质控数据;百分偏倚(bias%)的数据是采用2018年第二次卫生部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比对的偏倚数据;根据σ值和功效函数图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以及根据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出不合格项目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果28个临床生化项目中,有2个、9个和15个项目分别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CV%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和Mg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12个和10个选择了合适和最佳的bias%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Cl、Ca、ALB、TP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5个、11个和4个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允许总误差(TEa)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GLU、Ca、TP、Na、Cl、Mg、ApoA1、ApoB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的项目,通过计算QGI值发现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的项目占87.5%。结论运用生物学变异不同水平的质量规范和6σ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水平,是临床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变异 六西格玛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规范
下载PDF
应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肿瘤标志物性能及质控方案选择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先恋 何月娟 +2 位作者 鄢仁晴 韩妮薇 杜文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采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肿瘤标志物性能及选择合适的质控方案。方法收集实验室2015年6~12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 目的采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肿瘤标志物性能及选择合适的质控方案。方法收集实验室2015年6~12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室内质控数据和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数据,计算不精密度(CV%),不准确度(Bias%)和σ值,σ=(TEa%-Bias%)/变异系数(CV),质量目标为临床化学和分子病理学协会提供的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合适"和"理想"TEa。对于没有达到6σ水平的单个项目计算QGI,查找原因和需改进内容。依据质控软件QCeasy对未达到6σ质量水平项目计算质量水平,可确定选用合适的质控规则及质控品水平的数量。结果依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合适"TEa时,CA199、CA125、TPSA、AFP各水平σ值大于4,FPSA在两个水平水平σ值大于4,CEA在两个水平σ值大于3。生物学变异确定的"理想"TEa时,CA199、CA125各水平σ值大于4,CEA、AFP在两个水平σ值大于3。QGI质控方案显示大多数项目需优先改进精密度,AFP、CEA还需改进准确度。AFP、CEA、FER、CA199、FPSA质量水平达到2~3σ,如果要求大于4σ,依据QCeasy提供方案可选用13s/22s/R4s/8X/41s等质控规则,AFP、CEA、FER质控品需4个水平,CA199、FPSA质控品需2个水平。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该实验室检验项目的质量水平,提供改进方案,同时6σ质量目标还可以约束现行的Westgard质控规则,降低假失控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生物学变异 允许总误差 质控规则
下载PDF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初探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蒯文和 吴忠兰 +6 位作者 韩坤 马学平 张薇 杨东智 曹慜 袁芳 赵建华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为优化完善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计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内质控、环境监测质控、检测人员比对质控、试剂验证质控4个层次质量控制的Ct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 目的分析、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为优化完善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计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内质控、环境监测质控、检测人员比对质控、试剂验证质控4个层次质量控制的Ct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中质控品检测靶标N基因有2次超出■±s范围,其变异系数(CV)为7.68%;靶标ORF1ab基因检测中有4次超出了■±s范围,CV为5.29%。环境监测共8份拭子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在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中,N基因CV较大,为7.9%,工作年限>5年组和工作年限≤5年组检测人员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P=0.621)。试剂验证中,低值对照品、中值对照品和高值对照品的两个通道的CV均≤5.0%,判为合格。结论内部质控、环境监测、人员比对和试剂验证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控措施,应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措施 变异系数 质控品
原文传递
制造过程中误差传播问题研究的进展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家黎 郭伟 于鸿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45-449,共5页
总结了制造过程中误差传播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过程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针对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误差传播问题的几种描述形式,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目前对误差传播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制造过程 误差传播 过程质量控制 模型
下载PDF
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阳苹 张莉萍 +2 位作者 李武县 罗疏薇 陈宏础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42-3343,共2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电化学发光测定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方法计算σ值,分别选用以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合适"及"理想"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不精密度(CV%)源于为该室...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电化学发光测定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方法计算σ值,分别选用以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合适"及"理想"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不精密度(CV%)源于为该室室内质控累积CV%,不准确度(Bias%)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肿瘤标志物室间质评结果。结果不同质量目标有不同的σ值及不同的质控方案。结论合理地采用质量目标,结合6σ质量管理理论指导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适合于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允许总误差 生物学变异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在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栗秀芳 张鸿伟 黎海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允许不精密度(CVA)和允许总误差(TEa)质量规范在临床常规化学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评估本实验室现有检测系统性能特征(实际不精密度CV及偏倚Bias)的基础上,把基于生物学变异不同水平的质量...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允许不精密度(CVA)和允许总误差(TEa)质量规范在临床常规化学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评估本实验室现有检测系统性能特征(实际不精密度CV及偏倚Bias)的基础上,把基于生物学变异不同水平的质量规范(CV、Bias、TEa)应用于常规化学分析室内质量控制中,通过对应用后的2013至2014年常规化学TC等23项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在控数据及同年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检测系统分析性是否满足质量规范,根据统计结果比较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量规范。结果:两年来,常规化学23个项目已达最佳期望和最低水平的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的情况:CVA均为22项占95.7%、TEa均为21项占91.3%.Ca、Na项目的TEa和Na项目CVA均不达质量目标要求,这两个项目由于个体间生物学变异较小,和我室选用了Ralibak的质量目标要求是一致的。结论: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对于当前的技术和方法容易满足,对分析质量的提高是有效的,可以根据检测系统的性能特征来确定选用不同水平的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变异 允许不精密度 允许总误差 质量规范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