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汪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小说 叙事方式 转型
下载PDF
叙述的权力:先锋小说的政治美学阐释 被引量:5
2
作者 骆冬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先锋小说以非政治化为诉求的话语变革,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重要现象。在先锋小说的叙事话语之中隐含着政治话语,叙述艺术表现了特殊的政治美学。先锋小说对“意识流”的发现,揭示了一个政治无法彻底统治的内心世界的存在,颠覆了政治的... 先锋小说以非政治化为诉求的话语变革,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重要现象。在先锋小说的叙事话语之中隐含着政治话语,叙述艺术表现了特殊的政治美学。先锋小说对“意识流”的发现,揭示了一个政治无法彻底统治的内心世界的存在,颠覆了政治的理性统治。存在的探索和存在感的凸显,还原了现实政治的真相,表现了特别的政治精神。先锋小说的“卑微观点”,则从“小”角度解构政治意识形态的“大话”。叙事视点本身的显现,构成了小说叙事话语的自赎,是对叙事权力本身的反思和反叛。先锋叙事的政治智慧,也可以反观政治美学的深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叙述 政治美学 中国
下载PDF
人大课堂与八十年代文学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光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马原 先锋小说 西藏 前史 文人圈子
下载PDF
形式的意味——论先锋小说的形式探索
4
作者 陈慧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27-32,共6页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由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叙事革命”所引发的先锋小说运动 ,实际上是从形式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小说的发展道路。小说形式之重要在于文学作为广义艺术之一种 ,它的形式无法与内容剥离 ,而决定一种文体的存在和...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由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叙事革命”所引发的先锋小说运动 ,实际上是从形式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小说的发展道路。小说形式之重要在于文学作为广义艺术之一种 ,它的形式无法与内容剥离 ,而决定一种文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恰恰是它的形式而非内容。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 ,叙事乃是“小说的实际构造” ,所以 ,小说形式的革命 ,其焦点在于“叙事革命”。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现代小说 形式 艺术技巧 叙述方式 马原 格非 孙甘露 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景观与当代中国文学
5
作者 杨绍军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11,共6页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 ,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朝着两个新的极致而各自发展 ,一极是朝着更为精致的复杂 ,对传统文学和现代经典更为激烈的反叛 ,代表便是先锋小说和先锋批评 ;另一极则面对整个商业化的社会 ,趋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 ,代表...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 ,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朝着两个新的极致而各自发展 ,一极是朝着更为精致的复杂 ,对传统文学和现代经典更为激烈的反叛 ,代表便是先锋小说和先锋批评 ;另一极则面对整个商业化的社会 ,趋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 ,代表便是新写实小说和消费文学 ,作者对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听上述四种文学景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当代 中国文学 先锋小说 写实小说 消费文学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
6
作者 胡军 陈敢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神秘主义是先锋小说的普遍倾向,其中包含了先锋作家对世界终极意义、真实性、人类理性深刻的质疑,由此流露出极强的悲观色彩。但其虚无主义价值观使其割断了与人文精神的联系,先锋精神就此被放逐。
关键词 先锋小说 神秘主义
下载PDF
当代先锋小说语言变异的重新检视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廷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语言变异
下载PDF
浅析叶兆言“先锋小说”对理想精神的解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春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叶兆言早期作品由于执着于对理想精神的解构和"零度情感"的介入通常被划入"先锋小说"一类。在文学观念上,叶兆言放弃了对宏大叙事和传统历史本真的追寻,颠覆了习惯上小说社会意义的表达和历史真实观的反映,其散乱... 叶兆言早期作品由于执着于对理想精神的解构和"零度情感"的介入通常被划入"先锋小说"一类。在文学观念上,叶兆言放弃了对宏大叙事和传统历史本真的追寻,颠覆了习惯上小说社会意义的表达和历史真实观的反映,其散乱、破碎、戏谑、反讽、平面化的叙述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虽然叶兆言先锋小说放逐了小说意义的表达,但他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向度。毫无疑问,叶兆言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技巧,把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们的精华融入了本民族特色的内容之中,将读者引进了一个全新的虚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兆言 先锋小说 理想精神 零度情感 解构
下载PDF
恶作剧与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6,135,共12页
恶作剧诗学的提出,不是要机械地否定先锋小说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而是为最大程度、最大可能地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真实的复杂性。本文将先锋文学以降的当代文学,视为其艺术革命发生后的"第二天"。先锋文学从小说形式入手,秉持&qu... 恶作剧诗学的提出,不是要机械地否定先锋小说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而是为最大程度、最大可能地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真实的复杂性。本文将先锋文学以降的当代文学,视为其艺术革命发生后的"第二天"。先锋文学从小说形式入手,秉持"怎么写"高于"写什么"的理念,隐含的策略选择是:怎么写的实际意图是寻获怎么写都可以的充分自由,当形式自由成为事实后,内容禁忌也开始遭到瓦解。恶作剧诗学,是小说形式自由、内容松动的极端发挥和趣味偏见,是革命"第二天"出现的问题的辩证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作剧 当代文学 先锋小说 辩证
下载PDF
论余华先锋小说的死亡意象——兼及先锋小说的意象化及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淑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1-85,93,共6页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理化探寻三个方面赋予死亡意象以丰富的寓意。从先锋小说整体来看,追求意象的营造对当代小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意象化 余华 死亡意象
下载PDF
身体、历史与记忆的侦探——《追忆乌攸先生》的文本分析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志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追忆乌攸先生》是当代先锋作家格非的处女作,它在叙事形式上融合追忆体和侦探体的文体特征,对身体之殇与历史迷魅展开记忆的侦探,而在主题层面上又是一部有关文革记忆的历史寓言。追忆和冥想是格非小说创作的叙事起源,追忆历史是为了... 《追忆乌攸先生》是当代先锋作家格非的处女作,它在叙事形式上融合追忆体和侦探体的文体特征,对身体之殇与历史迷魅展开记忆的侦探,而在主题层面上又是一部有关文革记忆的历史寓言。追忆和冥想是格非小说创作的叙事起源,追忆历史是为了寻找失去的时间,冥想幽魅则是为了探寻存在的隐秘。通过叙事重建记忆,这实际上是先锋小说形式创新背后的精神动力,这一意义上,《追忆乌攸先生》不仅是格非小说叙事历险的重要起点,而且也是先锋小说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的精神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格非 叙事 记忆 身体 历史寓言
下载PDF
真实的追寻——析先锋小说的真实观
12
作者 王凤玲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先锋小说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进行质疑,重构了文学的真实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彻底颠覆。
关键词 先锋小说 真实 心灵真实 主观真实
下载PDF
先锋小说的辉煌与衰落
13
作者 卜繁燕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63-65,共3页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并占据当时文学主流地位的先锋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潮流中滑向边缘,成为某种被压抑的边缘文化。80年代的辉煌是由于当时形式主义、新批评主义、结构主义的涌入,"文学主体性"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进...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并占据当时文学主流地位的先锋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潮流中滑向边缘,成为某种被压抑的边缘文化。80年代的辉煌是由于当时形式主义、新批评主义、结构主义的涌入,"文学主体性"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与市场的疏远迫使作家迁就市场的运作法则、审美规范和寻求刺激的阅读趣味,维护"文本纯洁性"的先锋作家不得不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意识形态 新启蒙 大众文化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人工合成的“纯文学”——重返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
14
作者 赵振杰 贺姗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5-90,共6页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经历了一个"去粗存精"的人为筛选过程。这种所谓的"纯文学"其实是当时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据特定历史语境需要而人为建构起的"文学史共识"。先锋作家们的自我确立...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经历了一个"去粗存精"的人为筛选过程。这种所谓的"纯文学"其实是当时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据特定历史语境需要而人为建构起的"文学史共识"。先锋作家们的自我确立意识和寄生性写作姿态及其与上海"新潮批评圈子"的共谋关系,使得"先锋小说"日趋统一和规整。"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上获取合法地位的同时也在悄然建立新的话语霸权。现在的文学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先锋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趣味和评价标准建构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批评圈子 先锋作家 寄生性写作
下载PDF
《新课标》中先锋小说语言解读与层次教学法
15
作者 江南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先锋小说作为当代小说的开拓者,对其解读千差万别,有时连文学批评家也束手无策。著名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入选高中《新课标》教材后,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小的挑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这类作品最大的问题主要是语言问题,引入... 先锋小说作为当代小说的开拓者,对其解读千差万别,有时连文学批评家也束手无策。著名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入选高中《新课标》教材后,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小的挑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这类作品最大的问题主要是语言问题,引入"层次教学法",按照文学语言自身的层次规律分析语言,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教材 先锋小说 层次教学法 余华 远行
下载PDF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综述
16
作者 方会莉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53-56,共4页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大致归纳为叙事研究,结构形式研究,语言、修辞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从元叙事、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这三个关键性的文体特征进行叙事研究;在结构形式上,先锋小说的时空结构遵循的不是传统的故事逻辑,而是一种反传统...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大致归纳为叙事研究,结构形式研究,语言、修辞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从元叙事、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这三个关键性的文体特征进行叙事研究;在结构形式上,先锋小说的时空结构遵循的不是传统的故事逻辑,而是一种反传统的叙述逻辑,呈现出"迷宫"式结构,其文体特征与模糊性的语言特色和大胆的修辞技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文体研究 叙事时间 结构形式
下载PDF
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理念的现实主义内质
17
作者 郑夜白 吴玉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关于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小说创作存在先锋和现实主义两种说辞。这是文学批评标准不一致造成的悖谬现象。余华自认为其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先锋不过是其隐喻创作的虚伪形式。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内质的自我表述,消解学术界对... 关于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小说创作存在先锋和现实主义两种说辞。这是文学批评标准不一致造成的悖谬现象。余华自认为其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先锋不过是其隐喻创作的虚伪形式。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内质的自我表述,消解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矛盾说辞。余华的隐喻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文本形式虚伪、道说寓居世界方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隐喻 现实主义内质 内在真实 虚伪形式
下载PDF
“民间化”:“先锋小说”创作的一种存在主义表征
18
作者 杨经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5-171,310,共7页
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化"创作不同,"先锋小说"的"民间化"建构在存在论美学根基上。"先锋小说"的"民间"是一种审美化的"想象的共同体",而返回"民间"等同于海德格... 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化"创作不同,"先锋小说"的"民间化"建构在存在论美学根基上。"先锋小说"的"民间"是一种审美化的"想象的共同体",而返回"民间"等同于海德格尔的融入"大地","大地"则是人的意义世界的存在论基础;在"民间"与"大地"互为隐喻的哲学(美学)表述中,"先锋小说"在存在主义诗学层面完成了民间本体论和艺术创造论的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民间化” 存在主义
下载PDF
先锋小说的多重叙事——以苏童小说《罂粟之家》为个案
19
作者 王丽琼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4-85,83,共3页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的先锋性有别于以往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在小说叙事的多重性上。苏童小说《罂粟之家》是该类小说的典型作品。表现为:以平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故事的发展;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却又置身于故事之外,以种...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的先锋性有别于以往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在小说叙事的多重性上。苏童小说《罂粟之家》是该类小说的典型作品。表现为:以平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故事的发展;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却又置身于故事之外,以种种客观的人和物将故事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苏童 《罂粟之家》 多重叙事 当代文学
下载PDF
论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功能观
20
作者 董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4-112,共9页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先锋小说"创作潮流,是中国小说观念的一次重大革新。"先锋小说"所体现的对小说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崭新叙说来看,主要表现在它超越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功利性文学观,而强调小...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先锋小说"创作潮流,是中国小说观念的一次重大革新。"先锋小说"所体现的对小说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崭新叙说来看,主要表现在它超越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功利性文学观,而强调小说自身的审美价值;也不再致力于被动、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要探索属于全人类的普遍的生存困境和存在本质;它甚至还极力彰显很长时间以来备受压抑和遮蔽的"娱乐"和"游戏"功能,提供了另一种崭新意义的"启蒙",这对中国小说后来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明显影响。思潮意义上的"先锋小说"虽然已成为过往的一段历史,但"先锋精神"和"先锋意识"仍将继续影响和激励后来的作家去探索小说的一切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价值功能 审美 存在 严肃的游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