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晶体的真空紫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洪广言 曾小青 +1 位作者 尤洪鹏 吴雪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初步总结了基质晶体中吸收带位置的规律 ,即氧化物 (CaO∶Eu ,Y2 O3∶Eu ,≈ 2 0 0nm) >多铝酸盐 (BaMgAl1 0 O1 7∶Eu ,≈ 175nm)≥硅酸盐 (Ca2 SiO4 ∶Tb ,160~ 170nm) >硼酸盐 [(Y ,Gd)BO3∶Eu ,15 0~ 160nm]≥钒酸盐 (YVO4 ... 初步总结了基质晶体中吸收带位置的规律 ,即氧化物 (CaO∶Eu ,Y2 O3∶Eu ,≈ 2 0 0nm) >多铝酸盐 (BaMgAl1 0 O1 7∶Eu ,≈ 175nm)≥硅酸盐 (Ca2 SiO4 ∶Tb ,160~ 170nm) >硼酸盐 [(Y ,Gd)BO3∶Eu ,15 0~ 160nm]≥钒酸盐 (YVO4 ∶Eu ,≈ 15 5nm)≈正磷酸盐 [(La,Gd)PO4 ∶Eu ,≈ 15 5nm] >五磷酸盐 (TbP5O1 4∶Eu ,≈ 13 5nm) >二磷酸盐 [Sr3(PO4 ) 2 ∶Eu或K3Tb(PO4 ) 2 ∶Eu ,≈ 12 5nm] >氟化物 (LaF3∶Eu或LiYF4 ∶Eu ,≈ 12 0nm)。基质吸收带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基质的阴离子、阴离子基团 ,以及基质的组成、结构和键能 ,也受基质中阳离子的影响。这一初步规律将有助于人们寻找优质的新型紫外晶体和新型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件用的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晶体 真空紫外光谱 基质吸收带 激发光谱
下载PDF
新型全色发光材料NaCaPO_4∶Dy^(3+)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治涛 王育华 李叶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釆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CaPO4∶Dy3+系列样品,并在紫外(UV)及真空紫外(VUV)区域研究了系列样品的发光性能.紫外激发光谱显示在350nm处有最强的激发峰,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真空紫外激发光谱表明,NaCaPO4∶Dy3+能有... 釆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CaPO4∶Dy3+系列样品,并在紫外(UV)及真空紫外(VUV)区域研究了系列样品的发光性能.紫外激发光谱显示在350nm处有最强的激发峰,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真空紫外激发光谱表明,NaCaPO4∶Dy3+能有效地吸收无汞荧光灯的激发源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系列样品发光均呈现为白色,这种材料有潜力作为全色显示材料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和无汞荧光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磷酸盐 UV光谱 VUV光谱 发光二极管(LED) 无汞荧光灯
下载PDF
氩气环境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检测钢中C、P、S元素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佳伟 吴东升 +2 位作者 周洋 李洋 孙兰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4-2839,共6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实现钢水成分在线分析上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测量钢中非常重要的C、P、S组成元素时,由于其有效的发射谱线无法在空气中远距离传输,这些元素的探测一直是个挑战。该论文工作研究了在1.5 m长探枪下,探枪...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实现钢水成分在线分析上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测量钢中非常重要的C、P、S组成元素时,由于其有效的发射谱线无法在空气中远距离传输,这些元素的探测一直是个挑战。该论文工作研究了在1.5 m长探枪下,探枪中氩气环境对检测钢中C、P、S元素的影响规律,发现氩气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光谱测量,在气流量设置为11 L·min^(-1)时,获得的光谱最稳定且谱线强度最大。使用14个标准钢样本,在最优气流量下对C、P、S三种元素实现了明显检出以及定量分析。通过内标标定后,三种元素获得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9%、0.04%、0.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4%、1.05%、1.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97、0.98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2%、0.02%、0.03%。该论文研究成果验证了该探枪设计的有效性,为实现钢水成分中C、P、S在线分析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真空紫外光谱 长距离 氩气流量 元素检测
下载PDF
乳腺肿瘤组织的真空紫外光谱
4
作者 刘成林 张新夷 张国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00-402,共3页
利用从同步辐射实验装置引出的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乳腺病组织、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和恶性乳腺肿瘤组织产生的真空紫外光谱,分析这些谱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的组织,它们的真空紫外光谱是不相同的。用133 nm的波长激发时出现了双峰的结构;... 利用从同步辐射实验装置引出的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乳腺病组织、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和恶性乳腺肿瘤组织产生的真空紫外光谱,分析这些谱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的组织,它们的真空紫外光谱是不相同的。用133 nm的波长激发时出现了双峰的结构;用193nm的波长激发时出现了三峰的结构;而用252nm的波长激发时仅出现一个显著的峰。对于不同的组织,真空紫外光谱中峰的位置和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反映出了不同类型病变组织的特异性,说明真空紫外光谱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光谱 乳腺肿瘤 同步辐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