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菜心真空预冷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羽白 林海英 +1 位作者 赵华海 戴雪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叶菜真空预冷效果 ,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菜心进行小批量的真空预冷试验 ,考察了预冷过程中菜心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 ,以及真空预冷对菜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批量 (12 0kg/次 )... 为进一步探讨叶菜真空预冷效果 ,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菜心进行小批量的真空预冷试验 ,考察了预冷过程中菜心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 ,以及真空预冷对菜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批量 (12 0kg/次 )菜心真空预冷过程只需 15 m in,平均质量损失率为 2 .3%;冷却阶段的质量损失随预冷时间延长、物料温度降低而增大 ;菜心茎、叶冷却速度有明显差异 ,冷却均匀性稍差 ;经真空预冷处理后贮藏的菜心呼吸强度明显减弱 ,外观品质下降缓慢 ,贮藏寿命延长 ,维生素 C含量有所减少。菜心对真空预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真空预冷 冷却速度 质量损失率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深拔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凭力 李秀芝 +2 位作者 白跃华 王世昌 王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90-1295,共6页
结合国内外炼油厂减压蒸馏装置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对减压蒸馏深拔技术的可行性、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拔出率的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装置 减压 拔出率 影响因素 填料 进料分布器 液体分布器 直接接触式传热 塔顶真空度
下载PDF
真空冷却技术在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马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真空冷却技术是依据较高温度的含水物料在密封环境中真空的条件下通过水分迅速蒸发使物料自身得到迅速降温冷却的原理,这项快速蒸发冷却技术过去仅局限应用在蔬菜和鲜花的冷却保鲜等领域中,本课题研究真空冷却技术应用在熟肉制品生产的... 真空冷却技术是依据较高温度的含水物料在密封环境中真空的条件下通过水分迅速蒸发使物料自身得到迅速降温冷却的原理,这项快速蒸发冷却技术过去仅局限应用在蔬菜和鲜花的冷却保鲜等领域中,本课题研究真空冷却技术应用在熟肉制品生产的冷却工艺中,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熟肉产品从95℃冷却到20℃,真空冷却比传统自然冷却速度快20倍以上,该技术可有效防止微生物在产品中的污染和增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延长产品货架期。研究同时就真空冷却技术对产品失水率的影响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泠却技术 冷却速率 微生物 重量损耗率 熟肉制品生产 安全性
下载PDF
真空开关介质强度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邹积岩 程礼椿 秦红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14,共6页
电力系统的瞬态恢复电压对真空开关的介质强度恢复影响极大,根据是否考虑这一影响可把真空开关的介质恢复过程分为实际恢复过程和固有恢复过程。本文在相同的实验模型和电路参数下对这两种恢复过程作了比较性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鞘层... 电力系统的瞬态恢复电压对真空开关的介质强度恢复影响极大,根据是否考虑这一影响可把真空开关的介质恢复过程分为实际恢复过程和固有恢复过程。本文在相同的实验模型和电路参数下对这两种恢复过程作了比较性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鞘层”与“金属蒸气”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电力系统 介质恢复 电压
下载PDF
减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当代炼油工业的前沿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建明 江林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6期63-76,共14页
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是要把减压渣油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运输燃料,特别是柴油。现有的几种渣油加工技术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为此一些大石油公司推出了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比较先进、相对比较成熟的有EST、HDHPLUS、VRSH、BP VCC和Un... 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是要把减压渣油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运输燃料,特别是柴油。现有的几种渣油加工技术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为此一些大石油公司推出了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比较先进、相对比较成熟的有EST、HDHPLUS、VRSH、BP VCC和Uniflex。5种技术的操作条件和催化剂各不相同。BP VCC、HDHPLUS和Uniflex采用一次通过高转化率方案,EST采用低转化率未转化尾油多次循环方案,均可实现高转化率,但都不是100%,都要排出一些尾油。EST排出的尾油量是新鲜原料的2.5%~3.8%(因原料而异);HDHPLUS设计单程转化率为85%~92%(因原料而异),沥青质转化率为80%~85%,排出的尾油量低于新鲜原料的10%;BP VCC最高转化率为95%,要排出5%以上的尾油;Uniflex最高转化率为94%,排出的尾油(沥青)量约占新鲜原料油的10%。目前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在建装置不多,且各项技术均未给出运转周期数据。然而悬浮床加氢裂化的渣油原料转化率和轻油(特别是柴油)收率都比延迟焦化和沸腾床加氢裂化高得多,产品质量也好得多,工业应用前景乐观。我国炼厂加工的大多数是中重质原油,渣油加工手段不多,主要是延迟焦化装置,因此应高度重视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催化剂 转化率 沥青质 尾油 轻油收率
下载PDF
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蒸发速率 被引量:17
6
作者 丘克强 段文军 陈启元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阐明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地讨论金属在真空状态下蒸发的速率问题。在一定的真空度下 ,金属的蒸发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的温度下 ,金属的蒸发速率随着真空度的变化出现对应“一般蒸发”、“沸腾蒸发”和“分子蒸馏... 在阐明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地讨论金属在真空状态下蒸发的速率问题。在一定的真空度下 ,金属的蒸发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的温度下 ,金属的蒸发速率随着真空度的变化出现对应“一般蒸发”、“沸腾蒸发”和“分子蒸馏”3种蒸发形式的 3个阶段。当真空度高到一定程度以后 ,金属的蒸发速率与真空度变化无关而达到最大。同一个金属的“最大蒸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真空 蒸发速率
下载PDF
锅炉加装低温省煤器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韩中合 李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3,80,共5页
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加装低温省煤器后,烟气余热排挤汽轮机抽汽返回汽轮机继续膨胀做功,增加发电功率,降低汽轮机热耗率和机组发电煤耗率;同时导致汽轮机排汽量增... 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加装低温省煤器后,烟气余热排挤汽轮机抽汽返回汽轮机继续膨胀做功,增加发电功率,降低汽轮机热耗率和机组发电煤耗率;同时导致汽轮机排汽量增大,凝汽器真空下降,凝结水量与烟气流动阻力增加,辅机功耗增加,机组热经济性变差。对此,本文以某超临界600MW直接空冷机组TRL工况为例,考虑余热利用导致汽轮机相关级组的变工况运行特性,采用热平衡法对加装低温省煤器前、后机组热经济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排汽压力升高1.62kPa,辅机功耗增加293.854kW;但综合各因素,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热耗率降低25.711kJ/(kW·h),机组发电煤耗率降低0.960g/(kW·h),机组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低温省煤器 汽轮机 排汽压力 辅机功耗 热平衡法 热耗率 发电煤耗率
下载PDF
疏浚淤泥化学絮凝-真空预压深度脱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东星 唐弈锴 伍林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29-3938,共10页
为实现疏浚淤泥高效快速脱水减容,选取化学絮凝和真空预压相结合的脱水技术,利用自制真空预压抽滤装置对5种类型絮凝剂调理淤泥进行系列室内脱水试验,通过上清液高度、泥水分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底泥含水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疏浚淤泥沉... 为实现疏浚淤泥高效快速脱水减容,选取化学絮凝和真空预压相结合的脱水技术,利用自制真空预压抽滤装置对5种类型絮凝剂调理淤泥进行系列室内脱水试验,通过上清液高度、泥水分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底泥含水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疏浚淤泥沉降过程与深度脱水效果。结果表明:5种絮凝剂对应最优添加量分别为Ca(OH)2(1 500 mg/L)、PAFSI(200 mg/L)、PAC(200mg/L)、HCA(50mg/L)、APAM(500mg/L);与原始淤泥自然沉降过程相比(底泥高度17.14 cm、含水率96.8%),真空预压可实现絮凝调理淤泥脱水减容、底泥平均含水率降至53.5%,使底泥体积进一步压缩20.48%~36.99%;真空预压作用下,絮凝调理淤泥在50 min内达到沉降速率峰值,前120 min内淤泥絮凝效果明显、泥水分离程度占据主导;与原始淤泥真空预压对比,絮凝-真空预压大幅提升淤泥沉降速率、有效缩短峰值对应沉降时间,最优絮凝剂(APAM)底泥沉降速率峰值、淤泥总高度沉降速率峰值对应时间点缩短87.5%和83.33%,峰值速率分别增加3.56倍、5.18倍;添加适量絮凝剂能有效改善淤泥脱水性能,增大泥粒尺寸、防堵促排,加速疏浚淤泥沉降与泥水分离效率。化学絮凝-真空抽滤技术有利于实现疏浚淤泥减量化,显著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堆积占地,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絮凝剂 真空预压 泥水分离 沉降速率 底泥含水率
下载PDF
真空预冷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恒 张洁 +2 位作者 祁照岗 邓东泉 徐烈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8,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对真空预冷的影响。提高真空度可以加快预冷过程,但会增加物料的质量损失。综合考虑物料种类、表面状况、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和预冷速率、质量损失的效果来确定真空度,可以使用单位温降质量损失来作为确定真空度的重... 通过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对真空预冷的影响。提高真空度可以加快预冷过程,但会增加物料的质量损失。综合考虑物料种类、表面状况、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和预冷速率、质量损失的效果来确定真空度,可以使用单位温降质量损失来作为确定真空度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冷工艺 实验研究 真空度 预冷速率 质量损失 单位温降质损 果蔬 保鲜
原文传递
甘薯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88,共8页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膨化甘薯脆片,对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预干燥甘薯片水分含量、真空度、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对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品质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的...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膨化甘薯脆片,对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预干燥甘薯片水分含量、真空度、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对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品质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可以提高甘薯片的膨化率和脆度,高真空度较利于甘薯片膨化;最佳真空微波干燥甘薯片的工艺参数组合为:预干燥甘薯片水分含量31.23%,微波功率771.38W,微波加热时间39s,真空度0.08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片 真空微波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 膨化率 脆度
原文传递
不锈钢材料在真空炉高温除气后的出气性能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晓天 蒙峻 +7 位作者 张军辉 张喜平 衡昌胜 张新俊 侯生军 胡振军 郝斌干 吴慧敏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根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真空系统(HIRFL-CSR)材料处理工艺要求,需要对所有不锈钢元件进行真空炉高温除气处理以降低材料出气率。本文通过一组实验测试数据,介绍了采用除气处理工艺和未经除气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出气情况对比,证明... 根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真空系统(HIRFL-CSR)材料处理工艺要求,需要对所有不锈钢元件进行真空炉高温除气处理以降低材料出气率。本文通过一组实验测试数据,介绍了采用除气处理工艺和未经除气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出气情况对比,证明采用真空炉除气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内部的H2、CO、CO2等组分大幅度减少,从而获得较低的材料出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炉 高温除气 材料出气率
下载PDF
猕猴桃果酱加工中Vc损失及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焦凌霞 李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7-139,142,共4页
探索微波、真空浓缩技术等对控制猕猴桃果酱中猕猴桃Vc损失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热烫有利于猕猴桃Vc的保存,微波热烫80s已达到较好的软化效果,还原型Vc保存率为87.15%、总Vc保存率为87.76%,明显高于蒸汽热烫。真空浓缩果酱能保持... 探索微波、真空浓缩技术等对控制猕猴桃果酱中猕猴桃Vc损失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热烫有利于猕猴桃Vc的保存,微波热烫80s已达到较好的软化效果,还原型Vc保存率为87.15%、总Vc保存率为87.76%,明显高于蒸汽热烫。真空浓缩果酱能保持猕猴桃自然的绿色,制品口感较常压浓缩果酱好,在真空浓缩条件为:真空度93.32kPa、加糖量1:0.8、浓缩温度90℃时,猕猴桃果酱还原型Vc保存率为83.47%、总Vc保存率为85.26%,分别比常压浓缩条件下提高了23.04%和7.06%。杀菌工序对果酱中Vc含量影响不大,高压短时杀菌有利于猕猴桃Vc的保存,还原型Vc和总Vc保存率分别为95.85%和9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真空浓缩 猕猴桃 保存率 VC
下载PDF
不同装载率及补水量对杏鲍菇真空预冷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斌 朱龙华 +1 位作者 叶庆银 阎瑞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真空预冷的补水可以有效降低真空预冷产品的失水率。通过试验研究了真空槽装载率、真空预冷前补水量对杏鲍菇贮藏期的影响。真空槽内的装载率分别为20%,40%和60%。预冷前的补水量分别为0、12和18g/kg。杏鲍菇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1和16℃... 真空预冷的补水可以有效降低真空预冷产品的失水率。通过试验研究了真空槽装载率、真空预冷前补水量对杏鲍菇贮藏期的影响。真空槽内的装载率分别为20%,40%和60%。预冷前的补水量分别为0、12和18g/kg。杏鲍菇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1和16℃。试验结果表明,出现沸点时的真空槽内压力值会随装载率的升高而升高,预冷时间会延长。补水量对真空槽内压力的影响较小,但是对杏鲍菇真空预冷的预冷时间和失水量具有重要影响。0℃环境贮藏14d的效果表明,补水量为18g/kg、装载率为20%时真空预冷后的杏鲍菇具有最好的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温度 贮藏 真空预冷 蘑菇 失水率 装载率
下载PDF
应用微波真空方法膨化蓝靛果脆片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成海 霍俊伟 +2 位作者 郑先哲 贾暑花 高晓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为了分析蓝靛果脆片的微波真空膨化工艺参数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在确定蓝靛果果浆制成果团的配方基础上,用微波真空干燥机在单因素工艺条件下膨化蓝靛果脆片,用质构仪分析了脆片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真空压力对脆片的膨化率... 为了分析蓝靛果脆片的微波真空膨化工艺参数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在确定蓝靛果果浆制成果团的配方基础上,用微波真空干燥机在单因素工艺条件下膨化蓝靛果脆片,用质构仪分析了脆片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真空压力对脆片的膨化率,硬度以及脆性有显著性影响;初始微波强度对膨化率有显著性影响,而对硬度和脆性的影响不显著;在蓝靛果鲜片初始含水率为35%(W.B.)时,获得较好质构特性的微波真空膨化条件为:微波功率为2.59kW,真空压力为80kPa,初始微波强度为20W·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 膨化 蓝靛果脆片 膨化率 硬度 脆性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对凝汽器真空及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中合 李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14-4119,共6页
为解决国内某电厂600MW直接空冷机组5#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抽汽被排挤回汽轮机继续膨胀做功,增加汽轮机发电功率,降低汽轮机热耗和机组发电煤耗;同时汽轮机排汽量增加,... 为解决国内某电厂600MW直接空冷机组5#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抽汽被排挤回汽轮机继续膨胀做功,增加汽轮机发电功率,降低汽轮机热耗和机组发电煤耗;同时汽轮机排汽量增加,凝汽器真空下降,机组热经济性变差。本文以TRL工况为例,对该电厂加装低温省煤器后进行了计算,得出凝汽器真空下降1.617k Pa。利用热平衡法与等效焓降法,对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机组热经济性进行计算。最终结果为:热平衡法得到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热耗下降25.711k J/(k W·h),机组发电煤耗降低0.959g/(k W·h);等效焓降法得到,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热耗下降26.832k J/(k W·h),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001g/(k W·h)。说明加装低温省煤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也证明了等效焓降法与常规热平衡法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凝汽器真空 热平衡法 等效焓降法 热耗 发电煤耗
下载PDF
高精度真空材料放气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艳 王魁波 +1 位作者 吴晓斌 王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材料放气率是评价真空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高精度真空材料放气测试系统集成了定容升压法、小孔流导法和双通道转换法三种材料放气率测试方法。其独特的系统设计与加工并配备先进的泵阀计组件,使系统获得无污染清洁的超高真空,极限真空... 材料放气率是评价真空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高精度真空材料放气测试系统集成了定容升压法、小孔流导法和双通道转换法三种材料放气率测试方法。其独特的系统设计与加工并配备先进的泵阀计组件,使系统获得无污染清洁的超高真空,极限真空度最低达6.8×10^(-9)Pa。低的本底真空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放气率测量下限,三种方法的测量下限依次可达:6.20×10^(-12),2.90×10^(-12)和2.78×10^(-12)Pa·m^3/(s·cm^2)。针对三种方法,对应选取聚四氟乙烯(PTFE)、304和316 L不锈钢作为样品,测试了不同时间的放气率。测试结果表明:三类样品10 h内的总放气率分别在10^(-8),10^(-11)和10-12Pa·m^3/(s·cm^2)数量级,对应的最大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9.4%,12.5%和13.8%。结合四极质谱计,进一步获得样品的放气组分和PTFE各组分的放气分率,总放气率和放气分率均随抽气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材料 放气率 测试方法 极限真空 放气组分
下载PDF
玉米真空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志军 徐成海 张世伟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研究了供热温度、真空度、物料层厚度等对玉米干燥速率,裂纹率和发芽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供热温度使干燥速率加快,但玉米裂纹率增加,发芽率下降;真空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燥的初始阶段,压力越低,初始的干燥速率越大;... 研究了供热温度、真空度、物料层厚度等对玉米干燥速率,裂纹率和发芽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供热温度使干燥速率加快,但玉米裂纹率增加,发芽率下降;真空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燥的初始阶段,压力越低,初始的干燥速率越大;料层厚度的增加使干燥时间增加,但在一定厚度内提高了设备的干燥强度;初始水分低的玉米,干燥后的裂纹率和发芽率要好于初始水分高的玉米。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初始水分较高(37%)的玉米可以采用真空度为9000Pa,供热温度为70℃的干燥条件;而对于初始水分为25%的玉米可以采用真空度为9000Pa,供热温度为80℃的干燥条件;两者可选5cm为参考料层厚度,以保证干燥后玉米的品质和较高的干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干燥 玉米 谷物 干燥速率 裂纹 发芽率
下载PDF
CoCrFeMnNi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的Cu/304不锈钢扩散连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丁文 王小京 +1 位作者 刘宁 秦亮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4-1090,共7页
将CoCrFeMnNi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采用真空固态扩散方法实现Cu/304不锈钢的连接,通过SEM、EDS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温度对扩散反应机理及性能的影响,采用Fick第二定律计算Cu/Fe原子在高熵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借助XRD以及高熵合金中固溶... 将CoCrFeMnNi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采用真空固态扩散方法实现Cu/304不锈钢的连接,通过SEM、EDS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温度对扩散反应机理及性能的影响,采用Fick第二定律计算Cu/Fe原子在高熵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借助XRD以及高熵合金中固溶体相形成判据分析扩散界面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800~900℃下,高熵合金与Cu和304不锈钢分别实现了稳固连接,界面处发生了元素的互扩散,随着温度的升高,Cu/Fe在高熵合金中的平均扩散系数增加;Cu/CoCrFeMnNi高熵合金和CoCrFeMnNi高熵合金/304不锈钢扩散界面处均未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扩散界面处硬度呈连续变化趋势。研究表明,CoCrFeMnNi高熵合金是一种可用于Cu/304不锈钢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的阻挡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真空扩散 扩散速率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鱼香肉丝真空冷却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琛 蒋士龙 李云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90-594,共5页
采用真空冷却工艺,对中餐鱼香肉丝的冷却速度、质量损失、感官、质构、色泽以及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温度从70℃冷却到10℃,真空冷却比自然冷却速度快36倍,且在感官评定、质构分析和色泽上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 采用真空冷却工艺,对中餐鱼香肉丝的冷却速度、质量损失、感官、质构、色泽以及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温度从70℃冷却到10℃,真空冷却比自然冷却速度快36倍,且在感官评定、质构分析和色泽上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真空冷却又有效地减少了微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却 冷却速率 感官评定 质构分析 微生物
下载PDF
高黏性新近吹填淤泥真空预压试验颗粒流宏微观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雷华阳 王铁英 +2 位作者 张志鹏 卢海滨 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4-1794,共11页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颗粒组成对淤堵层形成机理和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依托天津某新近吹填造陆工程,先进行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试验,然后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2D程序,在解决模拟过程中颗粒级配和孔隙比的二维转换、排水边界的...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颗粒组成对淤堵层形成机理和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依托天津某新近吹填造陆工程,先进行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试验,然后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2D程序,在解决模拟过程中颗粒级配和孔隙比的二维转换、排水边界的等效模拟、真空渗流场的施加等问题后,对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计算,进而将结果推广,开展了不同颗粒组成吹填土真空预压试验的颗粒流模拟,总结了排水速率变化及颗粒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对吹填土真空预压过程进行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是有效可行的;真空预压过程中细颗粒沿渗透路径迁移,在沿途滞留,导致渗透路径变短变窄,从而形成淤堵层;对于高黏性新近吹填淤泥,在相同真空荷载作用下,黏粒质量分数越大,初期排水速率增长越快,并且随着土体不均匀系数的提高,淤堵层变得易于形成且致密,排水速率衰减越快;粉粒质量分数越大,土体孔隙率变化越均匀,尤其当粉粒质量分数大于黏粒质量分数时,真空预压加固效果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土 真空预压 颗粒流 颗粒组成 淤堵 排水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