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它杆状病毒关系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丽荣 肖强 +3 位作者 冷杨 徐海君 章亦卿 张传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0,共6页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IrfaNPV)是新分离的一种杆状病毒.本研究克隆和分析了IrfaNPV的AcORF47 同源基因和VP80基因.AcORF47同源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IrfaNPV)是新分离的一种杆状病毒.本研究克隆和分析了IrfaNPV的AcORF47 同源基因和VP80基因.AcORF47同源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MNPV,AcMNPV)的ORF47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的ORF38有42%的同源性,与薄荷灰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Rachiplusia ou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RaouMNPV)的ORF44有40%的同源性.IrfaNPV的VP80 C端222氨基酸与17种NPV特有结构蛋白VP80/P87有25%~58%同源性.在18种VP80/P87分子进化树上,IrfaNPV与AcMNPV、BmNPV和RaouMNPV的亲源关系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刺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AcORF47同源基因 vp80基因 分子进化
下载PDF
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st I-G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2
作者 常润磊 林同 +2 位作者 张宇宏 张琪 温秀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73-2379,共7页
【目的】测定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diNPV)pst I-G片断的序列,了解OpdiNPV的遗传结构和与其它昆虫病毒的进化关系。【方法】用pstⅠ酶切病毒基因组,电泳分离并回收pst I-G片段,连接到PUC18,转化入E.coli DH 5α,挑取阳性菌落测序... 【目的】测定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diNPV)pst I-G片断的序列,了解OpdiNPV的遗传结构和与其它昆虫病毒的进化关系。【方法】用pstⅠ酶切病毒基因组,电泳分离并回收pst I-G片段,连接到PUC18,转化入E.coli DH 5α,挑取阳性菌落测序。【结果】该片段长度为5056bp,有4个ORF,分别编码ODV-E66的C末端(EU 623602),P87/VP80的C末端(EU 732665),ODV-Ec43(EU 617337)和Ac108(EU 732666)。ac108基因和odv-ec43起始密码子上游都有1个晚期启动子结构域TAAG,odv-ec4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有2个早期转录起始元件CAGT;由odv-ec43推导的蛋白有2个跨膜螺旋、3个N-糖基化位点、1个N端酰基化位点、7个PKC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4个CKⅡ磷酸化位点;p87/vp80基因终止密码子下游有polyA信号。【结论】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Ac108、ODV-E66和P87/VP80与其它昆虫病毒差异较大,ODV-Ec43的保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dv-e66基因 odv-ec43基因 ac108基因 p87/vp80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