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义刚 崔丽春 +3 位作者 葛俊伟 唐丽杰 赵丽丽 李一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6-851,共6页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393,获得阳性重组菌pPG-VP2/L.case...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393,获得阳性重组菌pPG-VP2/L.casei393。重组菌以2%乳糖为诱导物,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经SDS-PAGE、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目的蛋白获得表达。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Balb/c小鼠,收集粪便及肠黏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sIgA,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IgG,并对获得的抗体进行PPV中和活性的测定。【结果】重组干酪乳杆菌pPG-VP2/L.casei393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PPV的sIgA和IgG抗体水平,其对PP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4和1﹕128。【结论】为PPV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干酪乳杆菌 黏膜免疫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泌表达及特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微 李秀锦 +5 位作者 仲飞 王幸兴 韩冬梅 靳慧君 潘素敏 李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利用真核细胞分泌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研究其特性。【方法】为构建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VP2基因的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首先通过酶切从含有人CD5信号肽序列的质粒中将CD5信号肽基因片段切出,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 【目的】利用真核细胞分泌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研究其特性。【方法】为构建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VP2基因的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首先通过酶切从含有人CD5信号肽序列的质粒中将CD5信号肽基因片段切出,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成pcDNA3.1-CD5sp质粒。然后再通过PCR方法从含有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质粒中扩增VP2基因,并将其插入到pcDNA3.1-CD5sp载体中CD5信号肽的下游,构建成VP2基因的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D5sp-VP2。经磷酸钙介导转染293T细胞,使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并通过ELISA检测表达的VP2蛋白与犬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的活性。【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构建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结构正确,将该表达载体转染的293T细胞,在培养基中通过Western-blot检测到有VP2重组蛋白的存在。经ELISA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具有与犬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活性。【结论】利用人的CD5信号肽实现了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泌表达,表达的VP2蛋白具有与犬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蛋白 293T细胞 分泌性表达 TFR
原文传递
猪细小病毒VP_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建强 陈焕春 +2 位作者 赵俊龙 肖少波 王革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5-679,共5页
将猪细小病毒 (PorcineParvovirus,PPV)vp2 基因重组到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 ,构建了pFast vp2 质粒。在DH10 Bac大肠杆菌中 ,pFast vp2 与改造过的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NPV)基因组 (Bacmid)发生同源重... 将猪细小病毒 (PorcineParvovirus,PPV)vp2 基因重组到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 ,构建了pFast vp2 质粒。在DH10 Bac大肠杆菌中 ,pFast vp2 与改造过的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NPV)基因组 (Bacmid)发生同源重组 ,从而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 mid vp2 ,转染Sf9细胞得到重组病毒AcNPV vp2 。SDS 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可见大小约为 6 4kD的特异性带 ,表明AcNPV vp2 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PPVVP2 蛋白。红细胞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进一步证实 ,表达的VP2 蛋白具有与全病毒相同的血凝活性和相似的抗原性。电镜观察VP2 蛋白的粗提物 ,发现VP2 蛋白可自行装配成许多病毒样粒子 (VL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昆虫细胞 表达 病毒样粒子
下载PDF
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朋飞 潘鑫龙 +5 位作者 乔涵 杨兴武 朱前磊 郭晓庆 张宇 陈红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5-202,共8页
为了研制出能够同时预防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二联活疫苗,本研究将PPV VP2基因克隆到伪狂犬病毒通用转移质粒pG中,构建重组伪狂犬转移质粒pG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G... 为了研制出能够同时预防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二联活疫苗,本研究将PPV VP2基因克隆到伪狂犬病毒通用转移质粒pG中,构建重组伪狂犬转移质粒pG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GVP2和PRV HB98弱毒株DNA共转染至猪睾丸(ST)细胞,使其在ST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经5次绿色荧光空斑纯化重组病毒rPRV-VP2。分别用重组病毒rPRV-VP2、亲本PRV HB98弱毒株、商品化PPV灭活苗和DMEM细胞培养液免疫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2周后进行二免。一免后第7周用PRV强毒NY株对小鼠进行攻毒。结果获得表达VP2基因的重组病毒rPRV-VP2,经ELISA试验、血清中和试验(SN)、血凝抑制试验(HI)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重组病毒rPRV-VP2株可有效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抗PPV和PRV抗体,同时具有增强小鼠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且对PRV强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PRV-VP2可作为同时预防PPV和PRV感染的重组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vp2蛋白 重组病毒 免疫效力
原文传递
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干酪乳杆菌免疫保护效力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红丽 侯申达 +3 位作者 王嵩 王宇鹏 栾云艳 侯喜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79-1690,共12页
利用干酪乳杆菌作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抗原传递系统,探讨口服雏鸡的免疫次数、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和攻毒保护效果。用pLA-VP2重组干酪乳杆菌对5日龄雏鸡进行二次和三次免疫,并设108、109、1010 CFU/mL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组,间接EL... 利用干酪乳杆菌作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抗原传递系统,探讨口服雏鸡的免疫次数、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和攻毒保护效果。用pLA-VP2重组干酪乳杆菌对5日龄雏鸡进行二次和三次免疫,并设108、109、1010 CFU/mL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组,间接ELISA检测血清IgG和小肠洗液sIgA,末免后7 d攻毒,计算保护效果。根据确定的2次免疫和109 CFU/mL免疫剂量免疫5日龄雏鸡,分别口服、滴鼻/点眼pLA-VP2/L.casei,口服、肌注商品活苗及口服pLA/L.casei和PBS为对照,监测IgG和sIgA抗体水平;末免后7 d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攻毒,7 d后剖检,观察法氏囊损伤程度并记录病变得分和保护率。结果表明各组的特异性sIgA、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口服pLA-VP2/L.casei组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保护率高达83.3%,免疫保护效果优于滴鼻/点眼组。因此,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的安全性优于商品活苗,可以作为IBDV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vp2蛋白 重组干酪乳杆菌 黏膜免疫 免疫次数 免疫剂量 免疫途径 保护率
原文传递
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抗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宋远斌 何思杰 +4 位作者 余楠 陈欣欣 王斌 车小燕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及肠道病毒71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ELISA分析其抗原相关性及交叉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a/VP1-VP4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VP1-VP4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VP1-VP4可以被CVA16免疫兔血清特异识别,部分与肠道病毒71型免疫血清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M15中高效表达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经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型 vp1蛋白 vp2蛋白 vp3蛋白 vp4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抗原反应性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抗原表位多肽P22的免疫原性及生物学功能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幸辉 王睿 +6 位作者 王选年 鲍登克 杨苏珍 卢清侠 王寅彪 赵东 张改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2-697,共6页
为鉴定IBDV VP2蛋白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肽P22的免疫原性及生物学功能,作者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多肽P22,经纯化后用SMCC法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细胞穿膜肽(PNT)进行偶联,得到免疫抗原P22-BSA和检测抗原P22-PNT;用P22-BSA免疫BAL... 为鉴定IBDV VP2蛋白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肽P22的免疫原性及生物学功能,作者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多肽P22,经纯化后用SMCC法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细胞穿膜肽(PNT)进行偶联,得到免疫抗原P22-BSA和检测抗原P22-PNT;用P22-BSA免疫BALB/c小鼠3只,经3次免疫后得到多抗血清3份。应用ELISA检测了抗P22抗体的特异性,并通过抗P22多肽抗体作为特异性抗体检测了P22多肽结合CEF细胞的特性。结果经鉴定3份多抗血清均与P22多肽特异性反应,效价均达到1∶105,且能特异性检测P22多肽与CEF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本试验成功制备了P22免疫原,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较好的鼠源抗P22多抗血清,并证明P22多肽与CEF细胞能够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多肽疫苗的设计或试纸条的研制及表位单抗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vp2蛋白 P22多肽 抗原表位 免疫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8型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席娜 赵国辉 +9 位作者 孙恩成 秦永丽 孙亮 魏天 徐青元 杨涛 孙晶 刘二战 钱爱东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03TV)8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TL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03TV)8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TL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BTV8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2G4和387)。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2G4和387与BTV8均呈阳性反应,与BTV1~7、BTV9-24、茨城病毒、中山病毒以及赤羽病毒均呈阴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2G4和387均能够识别BTV8及BTV8重组VP2蛋白。Ig亚类鉴定2G4和387均为IgG1/κ链。利用原核表达的96条覆盖VP2全长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s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Ab2G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捌LCRLLSTIGRKMCNTE^296。本研究结果为BTV8型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8型 vp2蛋白 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下载PDF
口蹄疫OA/58病毒株VP2蛋白结构模拟与B细胞抗原表位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建华 丛国正 +1 位作者 高闪电 常惠芸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以口蹄疫病毒株0A/58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e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BarnHI,HindIII双酶切法鉴定。运用同源模建得到0A/58VP2蛋白三维空间结构,并结合理化性质、亲水性... 以口蹄疫病毒株0A/58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e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BarnHI,HindIII双酶切法鉴定。运用同源模建得到0A/58VP2蛋白三维空间结构,并结合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找出OA/58VP2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0A/58VP2蛋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23,40~63,71~78,82~91,102~106,113~119,131~138,148~154,166~177,189~196,212~218。应用同源模建得到的OA/58VP2蛋白三维空间结构来预测其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0A/58vP2蛋白在引起易感宿主体液免疫应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技术平台,并且为选择表达其他口蹄疫病毒株的VP2蛋白分子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2蛋白 B细胞抗原表位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表达的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旺 刘琳琳 +9 位作者 祁小乐 高玉龙 王永强 高宏雷 李凯 高立 刘长军 张艳萍 王笑梅 崔红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5-828,共4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为制备乳酸菌黏膜免疫口服疫苗,本研究采用乳酸乳球菌(L.lactis)及其Nisin诱导的表达系统,对VP2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表达IBDVVP2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lactis/p NZ-VP...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为制备乳酸菌黏膜免疫口服疫苗,本研究采用乳酸乳球菌(L.lactis)及其Nisin诱导的表达系统,对VP2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表达IBDVVP2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lactis/p NZ-VP2。经正交试验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重组VP2蛋白(r VP2)表达量比优化前明显提高,最终得到最佳诱导条件为:OD600nm=0.5开始诱导,Nisin终浓度为2 ng/m L,诱导时间为5 h,r VP2表达量达到最大值38μg/m L。经western blot检测,r VP2能够持续性表达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乳酸菌的构建为进一步体内免疫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重组乳酸菌 vp2蛋白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晓苗 汪丽 张丹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10-14,共5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之一,文章主要从IBDV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其作用、抗原变异、毒力变化、新型疫苗的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抗原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其免疫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玉梅 周景明 +3 位作者 刘东民 马丽萍 冯景 刘运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为了研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结合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经密码子优化,合成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随后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再... 为了研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结合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经密码子优化,合成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随后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再转入伴侣蛋白质粒pTf16构建共表达载体,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在L-阿拉伯糖质量浓度为2 mg/mL、IPTG浓度为0.1 mmol/L、温度为30℃、诱导12 h时重组蛋白VP2可溶性表达量最高,经硫酸铵沉淀和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度约90%的VP2蛋白,体外装配可形成直径约20 nm的具有血凝活性的VLPs。用制备的VLPs免疫昆明鼠并对其进行免疫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VLPs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ELISA效价高达1∶25600。可见,制备的VLPs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病毒样颗粒 疫苗 免疫评价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玉婷 何勇 +3 位作者 许革学 朱艳平 马秀园 王选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利用VP2蛋白制备IBDV重组疫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IBDV VP2蛋白的作用及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用VP2蛋白制备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BD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疫苗
下载PDF
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E290多肽与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在干酪乳杆菌中的共表达及免疫小鼠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义刚 崔丽春 +4 位作者 葛俊伟 赵丽丽 李一经 马广鹏 唐丽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672,共6页
将分别编码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E290多肽和猪细小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重组基因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G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G-VP2-E290,将其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获得了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E290多... 将分别编码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E290多肽和猪细小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重组基因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G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G-VP2-E290,将其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获得了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E290多肽与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乳酸菌共表达系统,经2%乳糖在MRS培养基中的诱导表达,对诱导表达的菌体及培养上清液进行SDS-PAGE检测表明,有约70kDa蛋白得到了表达,表达蛋白的大小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与天然病毒蛋白一样的抗原特异性。以诱导表达上清液作为抗原进行的间接ELISA实验也表明,重组的目的蛋白获得了分泌表达。将该重组干酪乳杆菌经口服接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收集粪便样品检测小鼠产生抗PPV的特异性sIgA抗体,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抗PPV及抗E290的特异性IgG。结果表明分泌型的重组菌pPG-VP2-E290/L.casei 393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体水平,为重组猪瘟与猪细小病毒乳酸菌口服活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T细胞表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干酪乳杆菌 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可溶性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赛赛 郭玉堃 +3 位作者 舒静超 曾磊 郭婉莹 郭豫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1-2287,共7页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高可溶性的VP2-LS3蛋白笼纳米颗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将扩增的7种融合标签(GST、NusA、MBP、PpiB、γ-crystallin、ArsC和Grifin)片段连在VP2-LS3基因的N端,构建7个带有不同标签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再将其分别转化...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高可溶性的VP2-LS3蛋白笼纳米颗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将扩增的7种融合标签(GST、NusA、MBP、PpiB、γ-crystallin、ArsC和Grifin)片段连在VP2-LS3基因的N端,构建7个带有不同标签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再将其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筛选出显著促进VP2-LS3蛋白可溶性表达的融合标签,并进行大量诱导表达、纯化。纯化得到的VP2-LS3重组蛋白分别进行TEV酶酶切、电镜观察分析及免疫家兔,并对获得的兔抗VP2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6个标签相比,MBP标签促进VP2-LS3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具有显著性,可溶性表达水平达到69.5%;TEV酶可以把His6-MBP标签蛋白与VP2-LS3蛋白分开,获得高纯度的VP2-LS3蛋白;镜检显示形成了LS3蛋白笼纳米颗粒;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VP2-LS3重组蛋白可与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阴性对照血清发生反应;间接ELISA检测制备的兔抗VP2血清效价达到1∶12 800。本研究获得了高可溶性的VP2-LS3蛋白笼纳米颗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融合标签 可溶性表达 LS3蛋白笼纳米颗粒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猪细小病毒1型VP2蛋白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建慧 黄立平 +7 位作者 危艳武 吴洪丽 王一平 张辉 刘丹 陈冬杰 张智慧 刘长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为研制抗猪细小病毒1型(PPV1)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V1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后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筛选抗PPV1VP2的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免疫反应特性及亚类进... 为研制抗猪细小病毒1型(PPV1)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V1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后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筛选抗PPV1VP2的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免疫反应特性及亚类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显示,共获得8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抗体效价均达1∶51 200,其中7株的重链亚类为IgG1,另1株(4A1)为IgM;6株的轻链为κ型,另2株(8D7和4A1)为λ型。这些单克隆抗体均可与PPV1感染的猪睾丸细胞呈阳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这些单克隆抗体可与自然PPV1VP2蛋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以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8E4)建立了间接ELISA,通过对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V1VP2蛋白产物进行的动力学检测表明,第72小时蛋白表达量最高;对PPV1感染细胞增殖规律的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6小时可检测到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说明该病毒复制周期小于24h。本研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重组VP2蛋白抗原的检测及病毒繁殖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1型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甄洪花 沈志强 +3 位作者 单虎 王金良 付石军 张松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88,共4页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该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流行和报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新型诊断试剂及疫苗的研究迫在眉睫。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该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流行和报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新型诊断试剂及疫苗的研究迫在眉睫。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具有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类病毒粒子,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PV中和抗体,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等特性,故VP2蛋白在猪细小病毒诊断试剂及新型疫苗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论文就VP2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该病诊断与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分子生物学 诊断与预防
下载PDF
虹鳟IPNV分离株VP2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景壮 贺文斌 +4 位作者 徐黎明 纪锋 曹永生 胡朝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性,对其特定区段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利用表达蛋白制备鼠抗血清及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得到的分离株与中国已报道的毒株具有不同的来源;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纯化的VP2蛋白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ELISA分析显示,利用表达蛋白制备的鼠抗血清与IPNV分离株细胞培养物的效价为1∶20 000,与VP2蛋白的效价为1∶40 000;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细胞感染IPNV病毒24、48 h后,该鼠抗血清均能与IPNV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呈现出特异性绿色荧光。研究表明,本研究中表达的VP2蛋白与IPNV病毒的VP2蛋白具有相近的免疫原性,这一结果为IPN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疫苗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 蛋白表达 vp2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VP2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建乐 林铱婷 +9 位作者 姬康 谭姗姗 陈新新 晋怡 王颖 牛胜 梁立滨 李俊平 赵宇军 田文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8-688,共11页
[目的]制备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期为SVA致病机制及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VP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2,... [目的]制备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期为SVA致病机制及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VP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2,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皮下多点注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ting和中和试验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性和中和活性。以VP2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矩阵优化、临界值确定、特异性鉴定及敏感性和重复性分析建立检测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集50份临床血清样品,分别用间接ELISA与IFA方法进行检测,分析间接ELISA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重组VP2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为40 ku。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与重组VP2蛋白和SVA特异性结合,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且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经对间接ELISA条件的优化,确定VP2包被浓度为4μg/mL,阳性血清稀释浓度为1∶250,封闭液为5%脱脂乳+5%BSA,血清样品和二抗孵育时间均为90 min, TMB底物反应时间为10 min,临界值为0.182。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常见的猪病毒阳性血清不反应,与IFA符合率达94.0%。[结论]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与SVA和VP2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高,与IFA符合率高,适用于临床SVA抗体检测和疫苗效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病毒(SVA) vp2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Asia Ⅰ口蹄疫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单抗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向敏 张克山 +6 位作者 卢顺 蔡利军 罗勇 张建民 何华 王勤刚 吴斌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4-1669,共6页
制备AsiaI口蹄疫病毒vp2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方法。用纯化的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分别用ELISA、Western ... 制备AsiaI口蹄疫病毒vp2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方法。用纯化的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分别用ELISA、Western blotting检测mAb腹水的效价及其特异性。筛选到杂交瘤细胞2株,腹水效价均在100×29以上;以纯化后的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利用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单抗酶标物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用来检测AsiaI型口蹄疫抗体。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与UBI公司的口蹄疫全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总符合率达89.0%,和荷兰赛迪公司的口蹄疫病毒LP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总符合率达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单抗竞争ELISA 单克隆抗体 vp2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