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市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及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淑婷 王丽涛 +9 位作者 齐孟姚 鲁晓晗 王雨 刘振通 刘营营 谭静瑶 张雨 汪庆 许瑞广 张海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50-2261,共12页
本研究在河北工程大学监测站点开展了大气中56种VOCs、NO_(x)以及气象参数的长期在线监测,结合2013—2019年国控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对邯郸市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2013—2019年复合污染天数波动较大,近几... 本研究在河北工程大学监测站点开展了大气中56种VOCs、NO_(x)以及气象参数的长期在线监测,结合2013—2019年国控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对邯郸市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2013—2019年复合污染天数波动较大,近几年呈现增加趋势,且集中在每年的春夏季.2013—2017年复合污染天数峰值均出现在6月,2018年和2019年出现在3月和4月.气象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气压对邯郸市复合污染影响较明显,当温度为21.0~29.0℃、湿度较高、气压偏低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复合污染,而风速对邯郸市复合污染影响较小.对PM_(2.5)与O_(3)相互作用分析发现,冬季高浓度PM_(2.5)对O_(3)有抑制作用,夏季PM_(2.5)浓度不超标时,O_(3)浓度随其升高而上升,PM_(2.5)浓度超标后变化趋势相反,当PM_(2.5)浓度大于125μg·m^(-3)时不再出现PM_(2.5)-O_(3)复合污染.虽然近年来PM_(2.5)、SO_2和NO_2浓度下降,但二次转化率依然较高甚至有加强趋势.利用VOCs/NO_(x)值分析邯郸市O_(3)生成敏感性,结果显示邯郸市春冬季属于VOCs控制到NO_(x)控制的过渡区,夏秋季属于NO_(x)控制区,且复合污染日VOCs/NO_(x)值(6.3)最小,清洁日(9.3)最大.复合污染时NO^(-)_(3)和OC浓度较高,OC/EC值与其他污染日相比最大,说明复合污染时二次污染严重,有效治理PM_(2.5)-O_(3)复合污染必须减排能同时形成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高活性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O_(3)复合污染 气象条件 vocs-NO_(x) 二次颗粒物
原文传递
上海城区典型臭氧浓度偏低年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琼 耿福海 +3 位作者 陈勇航 郑巧利 高伟 毛晓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0-907,共8页
利用2006~2010年上海徐家汇、崇明、宝山、金山和浦东5个监测站的臭氧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不同功能区臭氧的浓度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上海地区臭氧平均浓度是这5a的最低值,以徐家汇和浦东两个站臭氧浓度年际差异最为明... 利用2006~2010年上海徐家汇、崇明、宝山、金山和浦东5个监测站的臭氧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不同功能区臭氧的浓度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上海地区臭氧平均浓度是这5a的最低值,以徐家汇和浦东两个站臭氧浓度年际差异最为明显。2006年各站春末和夏季的臭氧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年份,而秋冬季臭氧浓度却差别不大。以徐家汇地区为例的综合分析表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温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不是造成2006年上海城区臭氧浓度偏低的原因,臭氧前体物(VOCs和NOx)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006年4~8月NOx和VOCs浓度明显偏低,典型臭氧日变化情况下2006年VOCs/NOx比值较小,平均值为1.22,比2007、2008年低了近65%,而O3的生产率也分别减少了65%和59%。OZIPR模式的结果也表明较低的VOCs浓度以及VOCs/NOx比值,是导致2006年上海城区臭氧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汇 日照时数 温度 nox vocs vocs nox
原文传递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光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苏雷燕 赵明 +1 位作者 李岩 陈长虹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1期178-182,共5页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其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采用羟基(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表征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主要有...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其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采用羟基(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表征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主要有芳香烃中的二甲苯、甲苯、乙苯以及C2到C5的烯烃;采用FAC估算法和有机碳/元素碳(OC/EC)比值法来估算VOCs对SOA生成的贡献,SOA的主要前体物有萜烯和芳香烃;采用VOCs/NOX比值定性分析大气中O3浓度与NOX和VOCs的关系,国内外城市O3的生成对VOCs和NOX浓度的变化敏感性不一致。基于国内外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光化学行为的研究动态,阐述了环境空气中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贡献以及与NOX、O3的关系,为VOCs、细粒子以及O3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大气反应活性 二次有机气溶胶 研究
下载PDF
以宜春市万载县大气污染治理为案例落实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措施
4
作者 龙小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逐渐凸显,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和PM... 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逐渐凸显,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和PM2.5。“十四五”期间落实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势在必行,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大气污染治理为案例进行剖析,从污染物的关联性、污染成因、协同管控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协同管控 vocsnox 联防联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