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I色彩空间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34
1
作者 宋瑞霞 李达 王小春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低照度图像的质量,提出了基于HSI色彩空间的图像增强新算法。首先将待增强的彩色图像转换到HSI色彩空间,然后分别针对饱和度分量(S)和亮度分量(I)进行不同的增强处理。对分量S提出分段指数变换进行增强,以使图像色彩更适合人眼... 为了提高低照度图像的质量,提出了基于HSI色彩空间的图像增强新算法。首先将待增强的彩色图像转换到HSI色彩空间,然后分别针对饱和度分量(S)和亮度分量(I)进行不同的增强处理。对分量S提出分段指数变换进行增强,以使图像色彩更适合人眼视觉习惯;对分量I,引进新的正交多小波V-系统,先进行相应的V-变换,分离出高、低频子带,接着对低频子带进行Retinex调整,以减轻光照因素对图像的影响,而对高频子带则使用改进的模糊增强算法来实现图像的去噪与增强。最后将处理后的分量S、分量I与分量H合成为清晰的彩色RGB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改善低照度彩色图像的视觉效果,在客观评价指标上也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v-变换 RETINEX算法 模糊增强
下载PDF
基于HSI颜色空间和暗原色先验的去雾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宋瑞霞 孙相东 王小春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11-2120,共10页
为了消除雾天对图像采集的影响,提高图像的质量,解决传统去雾技术对图像信息保留不完整,清晰度不好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转换颜色空间的暗原色先验去雾改进算法.首先将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I颜色空间,然后保持色调分量H不变;对亮度... 为了消除雾天对图像采集的影响,提高图像的质量,解决传统去雾技术对图像信息保留不完整,清晰度不好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转换颜色空间的暗原色先验去雾改进算法.首先将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I颜色空间,然后保持色调分量H不变;对亮度分量I进行暗原色先验去雾,并在进行暗原色去雾时,采用更为精确的四叉树算法求取大气光值;对饱和度分量S进行V变换,低频重构出新的饱和度分量,降低纹理、噪声等信息的影响并提高饱和度.对于含有大片天空区域的图像,则通过进一步提高最小透射率,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雾和霾,同时还避免了图像出现颜色失真的状况.实验结果证明,与经典的去雾算法相比较,文章算法去雾效果明显,图像清晰度高,图像信息保留比较完整,色彩更加真实自然,且时间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原色先验 图像去雾 HSI颜色空间 四叉树 v-变换
原文传递
V-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瑞霞 王孟 王小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268,276,共7页
V-变换在表达图像时可以通过增加V-系统基函数的数量得到图像由粗到细的多尺度特征描述,但是V-系统不适宜描述图像的方向特性。为此,根据Contourlet变换的多方向性特征,将V-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图像融合算法,得到图... V-变换在表达图像时可以通过增加V-系统基函数的数量得到图像由粗到细的多尺度特征描述,但是V-系统不适宜描述图像的方向特性。为此,根据Contourlet变换的多方向性特征,将V-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图像融合算法,得到图像的多尺度和多方向特征描述,并将之应用到多聚焦图像的融合中。改进数学工具,设计加权局域统计特征的频域系数融合方案,并选用能刻画系数相关性特点的高斯分布作为权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小波变换、Contourlet变换以及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多分辨分析的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融合后的图像在边缘细节处更加清晰,视觉效果更好,信息量、清晰度以及与待融合图像的相关程度等客观评价指标也得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v-系统 v-变换 CONTOURLET变换 多聚焦图像 高斯分布
下载PDF
Single Image Dehazing with V-transform and Dark Channel Prior 被引量:5
4
作者 Xiaochun WANG Xiangdong SUN Ruixia SO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CSCD 2020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Single image dehaz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ark channel prior may cause block effect and color distortion.To improve these limitations,this paper proposes a single image dehaz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V-transform a... Single image dehaz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ark channel prior may cause block effect and color distortion.To improve these limitations,this paper proposes a single image dehaz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V-transform and the dark channel prior,in which a hazy RGB image is converted into the HSI color space,and each component H,I and S is processed separately.The hue component H remains unchanged,the saturation component S is stretched after being denoised by a median filter.In the procession of intensity component,a quad-tree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the atmospheric light,the dark channel prior and the V-transform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transmission map.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intensity component I is decomposed by the V-transformfirst,coarse transmission map is then estimated by applying the dark channel prior on the low frequency reconstruction image,and the guided filter is finally employed to refine the coarse transmission map.For images with sky regions,the haze removal effectivenes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just increasing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transmission map.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low time complexity and performs well on a wide variety of images.The recovered images have more nature color and less color distortion compared with some state-of-the-art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channel prior image HAZE removal HSI COLOR space quad-tree v-transform
原文传递
Image Defogging Algorithm Based on Sky Region Segmentation and Dark Channel Prior 被引量:4
5
作者 Zuyun JIANG Xiangdong SUN Xiaochu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CSCD 2020年第5期476-486,共11页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and the dark channel prior,this paper proposes a fog removal algorithm in the HSI color space.Usually,the dark channel prior based defogging methods easily produce color distortion and halo...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and the dark channel prior,this paper proposes a fog removal algorithm in the HSI color space.Usually,the dark channel prior based defogging methods easily produce color distortion and halo effect when applied on images with a large sky area,because the sky region does not meet the prior assumption.For this reason,our method presents a new threshold sky region segmentation algorithm using 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map of the intensity component I.Based on the segmentation result,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map is modified in turn,and finally refined by the guided filter.The saturation components S is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low frequencies of the V-transform to reduce noise,and stretched by multiplying a constant related to 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map.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low time complexity and compelling fog removal result in both visual effect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channel prior image haze removal image segmentation transmission map v-transform
原文传递
尺度不变V变换信号消噪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延研 蔡占川 +2 位作者 李坚 齐东旭 唐泽圣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9-1942,共14页
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用于信号的逼近、重构和消噪,通常会引起信号失真,例如在信号奇异点处的Gibbs现象,这是由于小波基函数的连续特性所引起的.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尺度不变V变换(SIVT),可用于信号重构和消噪,并能有效消除信号逼近过程中的G... 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用于信号的逼近、重构和消噪,通常会引起信号失真,例如在信号奇异点处的Gibbs现象,这是由于小波基函数的连续特性所引起的.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尺度不变V变换(SIVT),可用于信号重构和消噪,并能有效消除信号逼近过程中的Gibbs现象.V系统是Haar小波基函数的扩展,并且是一种不变集上的多小波.信号消噪的困难点在于奇异点处的局部信号重构.该文通过对信号奇异点的分析,创新地提出采样信号局部尺度变换结合正交变换的方法(称为尺度不变V变换)进行信号消噪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消噪重构的信号比基于小波变换重构的信号有着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信噪比值.尺度不变V变换的理论表明了这种新的技术框架在某些信号重构问题上比小波变换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v变换 逼近 重构 消噪 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一种空域和频域相结合的图像消噪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瑞霞 李亚楠 +2 位作者 张巧霞 姚东星 陈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84-186,21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剖分和V变换相结合的图像消噪新方法。非均匀剖分逼近在空域上视像素的灰度值为拟合数据,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含噪图像进行非均匀三角剖分,使图像表示为一个分片多项式,它能保持图像的边缘及细节特征,并通过对剖分... 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剖分和V变换相结合的图像消噪新方法。非均匀剖分逼近在空域上视像素的灰度值为拟合数据,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含噪图像进行非均匀三角剖分,使图像表示为一个分片多项式,它能保持图像的边缘及细节特征,并通过对剖分精度的控制来实现图像的消噪;V系统是一类L2[0,1]空间上的完备正交系,具有多小波的多分辨特性,利用相应的V变换将图像变换到频域,通过对高频低频的系数处理来达到消噪的目的。结合非均匀剖分逼近和V变换两者的优势,将两个方法的消噪结果加权平均,得到一种新的消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消噪效果比很多经典方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剖分 v系统 离散v变换 图像消噪 空域 频域
下载PDF
V系统在图像消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欧梅芳 宋瑞霞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47-1452,共6页
小波变换是一种强有力的图像消噪方法,选取合适的小波变换具有重大意义。k次V系统是一类在L2[0,1]空间上新建立的完备正交系,它由分段k次多项式组成,具有多小波(multi-wavelet)的多分辨(multi-resolution)特性,特别是它的基函数中既有... 小波变换是一种强有力的图像消噪方法,选取合适的小波变换具有重大意义。k次V系统是一类在L2[0,1]空间上新建立的完备正交系,它由分段k次多项式组成,具有多小波(multi-wavelet)的多分辨(multi-resolution)特性,特别是它的基函数中既有连续的函数又有间断的函数,这是它与其他经典正交系的不同。文中利用线性V系统及其相应的正交V变换,探索V系统在数字图像消噪中的应用。将V系统的消噪效果与经典的小波消噪进行比较,采用PSNR作为评价标准,利用MATLAB进行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V系统对高斯白噪声、椒盐噪声以及乘性斑点噪声的消除均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系 v系统 离散v变换 图像消噪小波
下载PDF
三维电场传感器微弱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玮 张海涛 +1 位作者 李治中 袁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8,23,共5页
针对场磨式三维电场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微弱、信噪比不足,且存在零点漂移等现象,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A/D转换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包含I-V积分变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以及偏置电路的放大电路,对传感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平移处理达到A/... 针对场磨式三维电场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微弱、信噪比不足,且存在零点漂移等现象,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A/D转换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包含I-V积分变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以及偏置电路的放大电路,对传感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平移处理达到A/D转换要求。通过Multisim 12.0仿真对I-V积分变换电路中的反馈电阻与积分电容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了电路的通频带的中心频率和带宽;设计了一种二级差分放大电路及偏置电路,满足了信号的A/D转换要求。将场磨式三维电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设计的放大电路进行实际测试,实验证明了本电路有效提高了信号放大电路的灵敏度,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同时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积分变换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 A/D转换
下载PDF
限值双积分V—T变换电路的研究
10
作者 刘生春 邵思飞 +1 位作者 李学春 樊延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6-47,共2页
提出一种限值双积分 V- T变换电路 ,给出了 V- T变换公式 。
关键词 v-T变换 限值双积分 电路
下载PDF
微机械振动式陀螺接口电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懿 金仲和 +2 位作者 王慧泉 焦纪伟 王跃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6-732,共7页
介绍了一种电磁驱动电容检测的微机械振动式陀螺的接口电路,电路由自激驱动电路和信号检测处理电路组成。自激驱动部分利用陀螺自身的谐振特性配合反馈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同时为检测部分提供了稳定的同步信号;检测部分利用该同步信号和... 介绍了一种电磁驱动电容检测的微机械振动式陀螺的接口电路,电路由自激驱动电路和信号检测处理电路组成。自激驱动部分利用陀螺自身的谐振特性配合反馈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同时为检测部分提供了稳定的同步信号;检测部分利用该同步信号和陀螺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解调,得到角速度信号。最后对该电路的性能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振动式陀螺 自激驱动 电容电压变换 同步解调 自动增益控制
下载PDF
干式变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忠 向瑛 赵珂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V/F变换的高精度干式变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采用LM2 3 1A/F变换芯片和89C5 2单片机实现工业现场测量对象的A/D转换。V/F变换器具有高精度 ,高线形度 ,且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采用单片机直接与V/F变换器连接进行A/D转... 介绍了一种基于V/F变换的高精度干式变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采用LM2 3 1A/F变换芯片和89C5 2单片机实现工业现场测量对象的A/D转换。V/F变换器具有高精度 ,高线形度 ,且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采用单片机直接与V/F变换器连接进行A/D转换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 ,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精心设计软件 ,系统分辨率可达 12位 ,转换精度可达 0 .0 2 %。当传感器与上位机距离较远时 ,可以采用RS -4 85接口或无线数据发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v/F转换 单片机控制 数据采集
下载PDF
木材缺陷识别新方法——改进C-V模型与小波变换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阿川 仇逊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1-214,235,共5页
分析了木材缺陷、单板节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C-V模型、小波变换及背景填充技术的缺陷识别算法。采用symlet5小波,对原图像进行一级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得到低频分量和高频细节,对低频分量用背景填充技术进行处理得到新的低... 分析了木材缺陷、单板节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C-V模型、小波变换及背景填充技术的缺陷识别算法。采用symlet5小波,对原图像进行一级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得到低频分量和高频细节,对低频分量用背景填充技术进行处理得到新的低频图像,分别使用改进的C-V模型对各子图像识别,利用二维离散小波重构图像,进行Gauss滤波,得到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缺陷 改进的C-v模型 小波变换 多目标分割 背景填充技术
下载PDF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中的光纤驱动及检测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鹏 肖岚 《电源学报》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非并网风电最主要的应用前景为具有直流负载特性的高耗能产业,非常适合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HVDC Light)。HVDC Light中,增加传输信号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信号的速度和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了将变换器的功率电路地与控制电路地进... 非并网风电最主要的应用前景为具有直流负载特性的高耗能产业,非常适合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HVDC Light)。HVDC Light中,增加传输信号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信号的速度和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了将变换器的功率电路地与控制电路地进行电气隔离,使电源安全稳定地工作,设计了基于高压环境的光纤隔离驱动策略和光纤隔离检测策略。为了满足高压信号实时检测的需要,采用"V/F转换-光纤传输-F/V转换"方式进行转换、传输和检测;为了满足高压驱动的需要,采用M57962AL结合光纤来实现。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它具有隔离电压等级高、传输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 光纤检测 光纤驱动 电压/频率转换 频率/电压转换
下载PDF
高压整流装置的信号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超峰 古俊红 《电源技术应用》 2011年第9期48-51,共4页
主要介绍一种涉及高压直流电压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整流装置悬浮式直流电压测量电路,适用于高压装置要求悬浮不接地,对地具有高电位的信号测量检测方法。
关键词 高压整流装置悬浮式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v/F转换 F/v转换
下载PDF
CMP终点监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学军 王姝媛 +2 位作者 贺敬良 柳滨 周国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0-673,共4页
对CMP工艺过程中的一种终点监测技术进行论述,分析了国外某公司抛光机的电机电流变化监测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电流监测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流监测基于LTC6102高精度电流监测放大器,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基于MAX472高精度... 对CMP工艺过程中的一种终点监测技术进行论述,分析了国外某公司抛光机的电机电流变化监测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电流监测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流监测基于LTC6102高精度电流监测放大器,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基于MAX472高精度电流传感放大电路和MAX951微功耗/比较放大电路。改进的电路构成简单,监测精度高,成功实现了从安培级的负载电流中辨别出微安级电流变化的精度。实验证明,该电路精度好于1%,显著提高了终点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终点监测 电流电压转换
下载PDF
变压器温度智能监控仪
17
作者 闻春敖 周子春 《机电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给出一种以ATMET公司的 89C5 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智能监控仪 ,监控仪具有自动记录断电前的三相温度、相位。
关键词 变压器 温度智能监控仪 单片机 v/F转换器
下载PDF
生理参数热舒适评价中的穿戴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朝晖 王春生 张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95,共4页
基于生理参数的热舒适评价是热环境质量评估的新方法。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设计了一种穿戴式、多生理参数采集模块。以Zig Bee技术为核心,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和Ω/V变换原理分别检测脉搏、皮肤温度... 基于生理参数的热舒适评价是热环境质量评估的新方法。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设计了一种穿戴式、多生理参数采集模块。以Zig Bee技术为核心,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和Ω/V变换原理分别检测脉搏、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实验结果表明:模块可靠采集腕部的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并从脉搏信号获取心搏间期序列,数据发送正常。该模块适合在自然状态下采集生理信号,有利于研究和应用多种生理参数综合评价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评价 生理参数 穿戴式数据采集 聚偏氟乙烯传感器 Ω v变换原理
下载PDF
利用神经元数字接口实现交流V/F信号特性辨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卫东 《山东电力技术》 1999年第6期8-12,共5页
分析了神经元MC143120数字接口的特点,提出了直接利用其接口和最小二乘方滤波器实现交流V/F信号特性辩识的方法及过程。
关键词 v/F变换 特性辨识 交流信号 神经元 数字接口
下载PDF
电流法高放射性环境测量系统设计
20
作者 宋立军 胡颖睿 +1 位作者 郭凯 李小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96-1100,共5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电流法测量高放射性环境的系统,避免了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在高放射性环境下出现的过载问题。同时在满足相对固有误差不大于±10%的条件下,获得了较宽的量程。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电子学简洁,线性好,量程宽,测量精确... 介绍了一种采用电流法测量高放射性环境的系统,避免了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在高放射性环境下出现的过载问题。同时在满足相对固有误差不大于±10%的条件下,获得了较宽的量程。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电子学简洁,线性好,量程宽,测量精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特殊领域或区域中高放射性环境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法 高放射性 过载 I/v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