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1
作者
莫莉
王雪梅
倪文波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机车制动系统的特点,文中首先确定采用V型内锥式节流件作为该流量计的前端充风差压检测部件;然后根据机车制动机相关尺寸要求对流量计一次装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接着采用TMS...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机车制动系统的特点,文中首先确定采用V型内锥式节流件作为该流量计的前端充风差压检测部件;然后根据机车制动机相关尺寸要求对流量计一次装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接着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将该流量计安装于机车制动系统上,并在列车编组定置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流量计不仅能对制动系统的充风流量进行准确测量,而且还可应用于列车制动系统其他流量测量的场合,同时也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流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机车制动系统
DSP
数据采集与显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多传感器时间融合的塞状流测量研究
2
作者
张福生
董峰
李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5-1688,共4页
气液两相流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流型、流量等流动参数的测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测量气液两相流可以从多角度揭示流体信息,提高流动参数的测量精度。多传感器系统主要由截面信息测量系统和V型内锥式流量...
气液两相流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流型、流量等流动参数的测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测量气液两相流可以从多角度揭示流体信息,提高流动参数的测量精度。多传感器系统主要由截面信息测量系统和V型内锥式流量计构成,在利用相关技术对截面测量信息与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时间融合的基础上,对水平管气液塞状流经行了分段式的流量测量.测量中将气塞和液塞分开计算,并引入了等效干度的计算,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误差比较,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截面信息测量技术
v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时间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型内锥式流量计
被引量:
55
3
作者
孙延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按照 2 0 0 3年 3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执行的ISO 5 16 7最新国际标准的要求 ,孔板和文丘里管上游要求更长的直管段 ,“V”型内锥式流量计将取代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流量计。介绍了新一代的差压式流量计———“...
按照 2 0 0 3年 3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执行的ISO 5 16 7最新国际标准的要求 ,孔板和文丘里管上游要求更长的直管段 ,“V”型内锥式流量计将取代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流量计。介绍了新一代的差压式流量计———“V”型内锥式 (VNZ)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整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 ,对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流量计抗污染能力强 ,工作稳定 ,可解决湿气体流量测量和焦炉煤气测量的难题 ;还可有效完成对低静压、低流速流体的测量。因此适用于天然气、煤气、供热蒸气、污水等介质以及环境监测工程中的流量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标准
气体流量计
压差流量计
技术指标
国际标准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环境监测工程
管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志民
《中国仪器仪表》
2005年第7期103-106,共4页
长期以来,标准孔板由于其发展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在过热蒸汽流量计量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孔板流量计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如流出系数不稳定、线形差、重复性不高、准确度受客观因素制约而无法达到设计要...
长期以来,标准孔板由于其发展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在过热蒸汽流量计量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孔板流量计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如流出系数不稳定、线形差、重复性不高、准确度受客观因素制约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量程比小、压损大等。本文介绍“V”型内锥式差压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如何解决孔板流量计的这些缺陷,并通过计算实例介绍“V”型内锥式流量计在节能方面的优点,最后介绍在恶劣条件下“V”型内锥式流量计是如何提供准确计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结构设计
技术参数
标准化
工作原理
节能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传感器的研究
5
作者
莫莉
王雪梅
+2 位作者
倪文波
李芾
陈勇
《内燃机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5,共5页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V”型内锥式流量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流量传感器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制动系统流量,可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的安全...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V”型内锥式流量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流量传感器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制动系统流量,可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流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制动系统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传感器
试验
仿真
原文传递
题名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1
作者
莫莉
王雪梅
倪文波
机构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基金
铁道部科技开发研究项目(2003J013)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资助项目(西交校研[2006]5号-13)
成都大学2010年校基金项目(2010XJZ18)
文摘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机车制动系统的特点,文中首先确定采用V型内锥式节流件作为该流量计的前端充风差压检测部件;然后根据机车制动机相关尺寸要求对流量计一次装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接着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将该流量计安装于机车制动系统上,并在列车编组定置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流量计不仅能对制动系统的充风流量进行准确测量,而且还可应用于列车制动系统其他流量测量的场合,同时也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流量检测要求。
关键词
v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机车制动系统
DSP
数据采集与显示
Keywords
v
type internal cone
flow meter
locomoti
v
e braking system
DSP
data acquisition and display
分类号
U260.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P216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多传感器时间融合的塞状流测量研究
2
作者
张福生
董峰
李伟
机构
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5-168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776063)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No.08JCZDJC17700)
文摘
气液两相流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流型、流量等流动参数的测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测量气液两相流可以从多角度揭示流体信息,提高流动参数的测量精度。多传感器系统主要由截面信息测量系统和V型内锥式流量计构成,在利用相关技术对截面测量信息与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时间融合的基础上,对水平管气液塞状流经行了分段式的流量测量.测量中将气塞和液塞分开计算,并引入了等效干度的计算,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误差比较,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精度。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截面信息测量技术
v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时间融合
Keyword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cross-section information technique
v
-cone flow meter
time fusion
分类号
TP274.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型内锥式流量计
被引量:
55
3
作者
孙延祚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文摘
按照 2 0 0 3年 3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执行的ISO 5 16 7最新国际标准的要求 ,孔板和文丘里管上游要求更长的直管段 ,“V”型内锥式流量计将取代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流量计。介绍了新一代的差压式流量计———“V”型内锥式 (VNZ)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整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 ,对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流量计抗污染能力强 ,工作稳定 ,可解决湿气体流量测量和焦炉煤气测量的难题 ;还可有效完成对低静压、低流速流体的测量。因此适用于天然气、煤气、供热蒸气、污水等介质以及环境监测工程中的流量计量。
关键词
ISO标准
气体流量计
压差流量计
技术指标
国际标准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环境监测工程
管道
Keywords
Flow measurement
Flow of fluids
Nozzles
Pollution control
Pressure effects
分类号
TH814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志民
机构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动力事业部仪表计量中心
出处
《中国仪器仪表》
2005年第7期103-106,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标准孔板由于其发展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在过热蒸汽流量计量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孔板流量计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如流出系数不稳定、线形差、重复性不高、准确度受客观因素制约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量程比小、压损大等。本文介绍“V”型内锥式差压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如何解决孔板流量计的这些缺陷,并通过计算实例介绍“V”型内锥式流量计在节能方面的优点,最后介绍在恶劣条件下“V”型内锥式流量计是如何提供准确计量的。
关键词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计
结构设计
技术参数
标准化
工作原理
节能设计
Keywords
Orifice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 meter
v
-cone flow meter Energy consumption
分类号
TH814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传感器的研究
5
作者
莫莉
王雪梅
倪文波
李芾
陈勇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内燃机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5,共5页
基金
铁道部科技开发研究项目(2003J013)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资助项目(西交校研[2006]5号-13)
文摘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V”型内锥式流量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流量传感器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制动系统流量,可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流量检测要求。
关键词
机车
制动系统
“
v
”
型
内
锥
式
流量传感器
试验
仿真
Keywords
locomoti
v
e
braking system
v
type internal cone
flow transducer
test
simulation
分类号
U260.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
莫莉
王雪梅
倪文波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多传感器时间融合的塞状流测量研究
张福生
董峰
李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V”型内锥式流量计
孙延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应用前景
孙志民
《中国仪器仪表》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机车制动系统流量传感器的研究
莫莉
王雪梅
倪文波
李芾
陈勇
《内燃机车》
北大核心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