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华峰 那冬晨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5期69-70,共2页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中,传统的方法因为种种原因效果较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对该实验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改革后实验材料易获得,步骤简洁,所制装片清晰,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v”字形收集器 果蝇 唾腺染色体 三龄幼虫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多通道压力采集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秀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5-218,共4页
当前,综掘设备液压系统采用大量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采集,针对利用数据采集箱采集多路压力传感器模拟信号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案,存在模拟信号易受干扰、线路繁杂、故障点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多通道压力采集方案。... 当前,综掘设备液压系统采用大量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采集,针对利用数据采集箱采集多路压力传感器模拟信号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案,存在模拟信号易受干扰、线路繁杂、故障点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多通道压力采集方案。利用压力变送单元检测流体压力,以国产自主的RISC-V内核的高性能HPM6450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对测量数据处理及转换后通过CAN总线传输,并采用AWorksLP工业智能物联开发平台进行软件设计,集8通道压力采集、零点校正、故障诊断、CAN总线输出等功能于一体。应用结果表明:该采集器大大简化了传统压力采集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组网灵活、便于安装维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多通道 压力采集 RISC-v AWorksLP
下载PDF
V形肋片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莎莎 金东旭 张曼曼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414-418,共5页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带有多重V形肋片的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换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雷诺数5 000~20 000范围内,采用RNGk-ε湍流模型,研究了相对肋宽比(W/w)对集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集热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带有多重V形肋片的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换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雷诺数5 000~20 000范围内,采用RNGk-ε湍流模型,研究了相对肋宽比(W/w)对集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集热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形肋片增强了空气的对流换热.这是由于流体掠过肋片后,产生旋涡和回流,加强了流体扰动,从而使换热增强.相对其它肋宽比而言,W/w=6时,集热器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努塞尔数为光滑壁面的2.54倍,但肋片的存在导致摩擦损失增加,换热性能因数最大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平板型集热器 数值模拟 强化换热 v形肋片
下载PDF
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陈怀 高文峰 +2 位作者 丁祥 刘佰红 李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太阳载荷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九个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集热器的热效率、出口温度、热损和吸热板温度,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集热器的热效率随着空气流道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热损失、吸热板... 应用太阳载荷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九个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集热器的热效率、出口温度、热损和吸热板温度,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集热器的热效率随着空气流道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热损失、吸热板温度和出口温度随着空气流道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效率为34.60%,最高出口温度为355.1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v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数值模拟 热效率
下载PDF
四种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怀 高文峰 +2 位作者 刘滔 林文贤 刘雪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19,共8页
作为最常用的一类平板型空气集热器,V型波纹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和研究.采用相同几何尺寸(长2m,宽1m)的波形板,构成四种不同流道的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应用太阳载荷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集热器在倾角为3... 作为最常用的一类平板型空气集热器,V型波纹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和研究.采用相同几何尺寸(长2m,宽1m)的波形板,构成四种不同流道的交叉V型吸热板-底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应用太阳载荷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集热器在倾角为30°,入口空气流量为60m3/h的工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集热器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吸热板中心宽度0.5m处的平均努赛尔数和瞬时效率,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空气集热器的V型吸热板横向放置、底板纵向放置结构的瞬时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v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数值模拟 瞬时效率
下载PDF
槽式光伏聚光器能流密度均匀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后环 杨谋存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00-2004,共5页
从理论上推导了常规槽式光伏聚光器能流聚光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该聚光器能流密度极不均匀的原因,探讨了改善聚光器能流密度均匀性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形式,即太阳能电池呈V形槽式的抛物槽式聚光器,从理论上... 从理论上推导了常规槽式光伏聚光器能流聚光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该聚光器能流密度极不均匀的原因,探讨了改善聚光器能流密度均匀性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形式,即太阳能电池呈V形槽式的抛物槽式聚光器,从理论上推导了新型聚光器结构的能流聚光比计算模型,分析了聚光器参数对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新型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和优化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的能流聚光比的标准差小于常规聚光器的30%,极大地改善了槽式光伏聚光器能流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聚光器 能流聚光比 v形槽式太阳能接收器 粒子群优化方法
下载PDF
交叉V形太阳空气集热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崇强 李明 +1 位作者 罗熙 季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59-2666,共8页
提出一种交叉V形空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湍流大。设计制作两台不同的交叉V形空气集热器(1型、2型)和一台平板空气集热器(3型),分别对3台空气集热器在不同空气流速、倾角、辐照强度下的效率和进出口温差进行模拟、实验对比研究。... 提出一种交叉V形空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湍流大。设计制作两台不同的交叉V形空气集热器(1型、2型)和一台平板空气集热器(3型),分别对3台空气集热器在不同空气流速、倾角、辐照强度下的效率和进出口温差进行模拟、实验对比研究。在初始条件下,模拟结果显示,1型集热器的效率、进出口温差高于2型和3型集热器,分别为1%、0.1℃,17%、2.5℃。实验结果显示:1型集热器的效率、进出口温差高于2型和3型集热器,分别为1%、0.1℃,18%、2.6℃。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大,3台空气集热器的效率明显增大,同时其进出口温差变小;集热器放置倾角和辐照强度对3台空气集热器的性能影响小;但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大,集热器的进出口温差增大,呈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v形空气集热器 效率 进出口温差 倾角 空气流速 辐射强度
下载PDF
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用于游泳池工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瑞华 马瑞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3-57,共5页
介绍了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攀枝花市典型气象数据,分析了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攀枝花学院游泳馆的应用情况。对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系统的应用优势,为... 介绍了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攀枝花市典型气象数据,分析了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攀枝花学院游泳馆的应用情况。对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系统的应用优势,为钒钛黑瓷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黑瓷太阳能系统 空气源热泵 游泳池
原文传递
发射极δ掺杂的InGaAs/InP DHBT的特性分析
9
作者 陈雷东 曹俊诚 +2 位作者 齐鸣 徐安怀 李爱珍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3-447,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InGaAs/InP双异质结晶体管(DHBT),其中发射结采用δ掺杂和阻挡层结构,集电极采用N^+掺杂复合结结构。考虑隧穿作用和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复合电流的影响,计算了δ掺杂浓度和N^+、n^-层厚度等参数变化对InGaAs/InP DHBT... 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InGaAs/InP双异质结晶体管(DHBT),其中发射结采用δ掺杂和阻挡层结构,集电极采用N^+掺杂复合结结构。考虑隧穿作用和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复合电流的影响,计算了δ掺杂浓度和N^+、n^-层厚度等参数变化对InGaAs/InP DHBT电流、I-V输出特性、电流增益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这些参数值增大,InGaAs/InP DHBT输出特性逐渐改善。当δ掺杂浓度大于2×10^(12)cm^(-3)时,电流增益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InPDHBT δ掺杂层 阻挡层 复合集电极 I-v输出特性 双异质结晶体管
原文传递
50 GHz高效率螺旋线通信行波管研究
10
作者 苏小刚 李紫琳 +3 位作者 郝保良 郑玲丽 王娟 孟晓君 《真空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94-98,103,共6页
针对50 GHz通信行波管高通量卫星上行链路的应用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和样管试制对Q/V波段螺旋线行波管总效率和线性工作效率的提升开展技术研究。在确定行波管电参尺寸、电子注互作用后,采用三级降压收集极,在收集极电子入口处设计“偏心... 针对50 GHz通信行波管高通量卫星上行链路的应用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和样管试制对Q/V波段螺旋线行波管总效率和线性工作效率的提升开展技术研究。在确定行波管电参尺寸、电子注互作用后,采用三级降压收集极,在收集极电子入口处设计“偏心”带“挡板”结构,实现电子注能量回收并抑制返流,研制出总效率优于40%、饱和输出回退6 dB效率优于20%的50 GHz螺旋线行波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v波段 螺旋线行波管 效率 三级降压收集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