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5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活性Fe-Cr-Mn(W,V)合金相稳定性的实验与热力学计算
1
作者 余泉茂 胡本芙 陈焕铭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采用实验和Thermo Calc热力学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成分的Fe-Cr-Mn(W,V)合金(1#、2#、3#、4#合金)的相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623K、673K和773K下时效200h后的主导相为较稳定的奥氏体相.基于热力学自由能的Thermo-Calc计... 采用实验和Thermo Calc热力学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成分的Fe-Cr-Mn(W,V)合金(1#、2#、3#、4#合金)的相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623K、673K和773K下时效200h后的主导相为较稳定的奥氏体相.基于热力学自由能的Thermo-Calc计算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实验对应温度下的金相组织为稳定的奥氏体相,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稳定性 Fe—Cr—Mn(W v)合金 Thermo—Calc计算
下载PDF
Ti-6Al-2Zr-1Mo-1V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38
2
作者 洪权 张振祺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上对Ti 6Al 2Zr 1Mo 1V钛合金铸态材料进行了恒温和恒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变形实验 ,温度范围是 70 0~ 10 0 0℃ ,应变速率范围是 5× 10 -3 s-1~ 5 0s-1,测试了其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 ,观察了变形后的组... 在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上对Ti 6Al 2Zr 1Mo 1V钛合金铸态材料进行了恒温和恒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变形实验 ,温度范围是 70 0~ 10 0 0℃ ,应变速率范围是 5× 10 -3 s-1~ 5 0s-1,测试了其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 ,观察了变形后的组织。结果表明 :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其软化机制分别受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所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I-2Zr-1Mo-1v合金 动态再结晶 热压缩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热变形行为
下载PDF
TC4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清 李中华 +1 位作者 孙东立 武高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试了Ti6Al4V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观察热变形前后的组织,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原始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的作用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8.3×1...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试了Ti6Al4V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观察热变形前后的组织,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原始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的作用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8.3×10-3s条件下,合金在600℃热变形时软化机制以动态回复为主,800℃至900℃热变形时软化机制以动态再结晶为主;700℃热变形时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可同时发生。淬火和时效可提高合金的热变形抗力。合金在600℃变形时,热变形抗力对在8.3×10-2s-8.3×100s范围变化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差;当应变速率降至8.3×10-3s-1时,热变形抗力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相同的变形条件情况下,魏氏组织的流变应力高于等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热斥缩变形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在氮气介质中WC-Co/Ti6Al4V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威 何宁 李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9-442,共4页
在THT07-13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销-盘式接触形式,研究了WC-Co硬质合金/Ti6A l4V钛合金摩擦副在氮气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空气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空气介质相比,在氮气介质中WC-Co/Ti6A l4V摩擦副的... 在THT07-13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销-盘式接触形式,研究了WC-Co硬质合金/Ti6A l4V钛合金摩擦副在氮气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空气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空气介质相比,在氮气介质中WC-Co/Ti6A l4V摩擦副的摩擦系数稍低;WC-Co硬质合金比Ti6A l4V钛合金的磨损量低得多,氮气介质具有一定的减磨作用;钛合金材料的主要磨损机理为摩擦副之间产生较强的犁沟与挤压撕裂,而硬质合金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与粘结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TI6AL4v合金 摩擦磨损性能 氮气
下载PDF
Nb-V微合金钢中渗碳体周围元素分布的三维原子探针表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庆冬 褚于良 +2 位作者 王泽民 刘文庆 周邦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1-1285,共5页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然后在450℃回火4 h,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渗碳体内部和渗碳体/基体界面处的元素分布和成分变化.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C原子由于自回火而出现...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然后在450℃回火4 h,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渗碳体内部和渗碳体/基体界面处的元素分布和成分变化.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C原子由于自回火而出现轻微偏聚,其它合金原子V,Nb,Si,Mn,Mo和Al等分布均匀.450℃回火4 h样品中出现C原子偏聚区,在该区域内,Mn含量较高,Mo和V轻微偏聚,Si和Al很少,对应渗碳体析出,Si富集在渗碳体/基体界面处;另外,观察到C和V明显偏聚的单原子面,周围富集Si和Mn,对应合金碳化物析出初期形成的G.P.区,成分主要为V_4C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聚 G.P.区 渗碳体 Nb-v合金 三维原子探针
下载PDF
一种低碳钒微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与析出行为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礼清 赵阳 +1 位作者 徐香秋 刘相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5-1222,共8页
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术、OM及TEM等,研究了一种低碳含V微合金钢在温度为900—1150℃及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和析出行为.采用回归法确定了该微合金钢的热变形激活能和表观应力指数,建立了该钒微合金钢的热加工... 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术、OM及TEM等,研究了一种低碳含V微合金钢在温度为900—1150℃及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和析出行为.采用回归法确定了该微合金钢的热变形激活能和表观应力指数,建立了该钒微合金钢的热加工方程;根据应变硬化率与应力的P-J方法,结合高阶多项式拟合,精确确定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值,获得了临界应变、峰值应变与Z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低应变速率变形时该钢中V(C,N)粒子的动态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某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随着应变的进行,V(C,N)粒子的平均尺寸增加,且尺寸分布范围变宽;再结晶驱动力和钉扎力的计算结果表明,一旦动态再结晶开始发生,动态析出就不能阻止动态再结晶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合金 动态再结晶 激活能 临界应变 动态析出
原文传递
TA6V钛合金疲劳断口形貌及断口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光菊 钟蜀晖 邓建华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进行TA6V钛合金疲劳小裂纹实验的基础上,使用KYKY2800B型扫描电镜(SEM)对TA6V钛合金疲劳断口形貌进行疲劳源区及其裂纹扩展形状、扩展区、瞬断区形貌的观察,分析TA6V钛合金疲劳断口形貌形成的原因,为其结构疲劳安全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在进行TA6V钛合金疲劳小裂纹实验的基础上,使用KYKY2800B型扫描电镜(SEM)对TA6V钛合金疲劳断口形貌进行疲劳源区及其裂纹扩展形状、扩展区、瞬断区形貌的观察,分析TA6V钛合金疲劳断口形貌形成的原因,为其结构疲劳安全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TA6V钛合金在我国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6v合金 疲劳断口 断口分析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车削Ti6Al4V钛合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国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8,共3页
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用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和TiAl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车削试验,通过对切削过程中刀具寿命、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得出了两种刀具车削钛合金的切削性能,为钛合金车削试验提供... 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用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和TiAl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车削试验,通过对切削过程中刀具寿命、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得出了两种刀具车削钛合金的切削性能,为钛合金车削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刀具 TI6AL4v合金 切削性能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6Al4V钛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英文)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婉颖 林元华 +2 位作者 陈宇海 施太和 Ambrish Singh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4-639,共6页
通过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析了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拉伸试验、示波冲击试验测试。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Ti6Al4V钛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ESEM)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析了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拉伸试验、示波冲击试验测试。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Ti6Al4V钛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ESEM)进一步分析了钛合金的组织、冲击断口特征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钛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塑韧性先增加后降低。优化热处理工艺后,Ti6Al4V钛合金经960℃/1 h+WQ和500℃/4 h+AC处理,获得优良综合性能,σ_(0.2)为1050 MPa,σ_b为1120 MPa,A_k为46.22 J·cm^(-2)。钛合金固溶时效后的组织由β基体和析出的α相组成,片层状β相和小针丛状α相组织能提高合金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TI6AL4v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钒钢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才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7,共12页
介绍了V在钢中的应用及V微合金化技术最新进展。通过含V钢中增N,利用廉价的N元素,优化了V的析出,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达到节约V用量及降低成本的目的。V-N钢中V(C,N)在奥氏体中析出,起到晶内铁素体核心作用,明显细化铁素体晶粒。V在... 介绍了V在钢中的应用及V微合金化技术最新进展。通过含V钢中增N,利用廉价的N元素,优化了V的析出,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达到节约V用量及降低成本的目的。V-N钢中V(C,N)在奥氏体中析出,起到晶内铁素体核心作用,明显细化铁素体晶粒。V在贝氏体中的析出起到明显强化作用,提高了贝氏体的强度。V-N微合金化技术在高强度钢筋、高强度型钢、非调质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高强度带钢等产品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合金 析出强化 晶内铁素体 薄板坯连铸连轧 非调质钢
原文传递
高速切削Ti6Al4V钛合金时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满林 李一民 赵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3,共4页
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l4V钛合金材料进行了高速车削和高速铣削试验,研究分析了干切削、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射流及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明显低于干切削条件下的切削温度,而氮气射流条... 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l4V钛合金材料进行了高速车削和高速铣削试验,研究分析了干切削、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射流及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明显低于干切削条件下的切削温度,而氮气射流条件下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则略低于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高速切削 切削温度
下载PDF
Ti-V复合低碳钢在回火过程中MC型碳化物的析出与强化行为 被引量:14
12
作者 康俊雨 孙新军 +1 位作者 李昭东 雍岐龙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4,共5页
利用维氏硬度计、OM(光学显微镜)、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和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在600℃回火不同时间后的Ti-V复合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的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及析出相随回火时间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回火时间的增长,实验钢的硬度... 利用维氏硬度计、OM(光学显微镜)、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和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在600℃回火不同时间后的Ti-V复合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的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及析出相随回火时间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回火时间的增长,实验钢的硬度变化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前期由于位错密度降低,引起实验钢硬度下降。回火开始后,由于析出相的沉淀强化作用,硬度逐渐上升,并在回火1 h时达到峰值。回火1 h后,析出相开始粗化并引起位错密度降低,实验钢的硬度又开始下降,并在100 h时达到最低值。在回火过程中析出相的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回火1 h时实验钢的主要强化机制为沉淀强化,沉淀强化增量占总强度的34.9%,而在回火100 h时沉淀强化仍是钢中的主要强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v合金 沉淀强化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类金刚石碳膜/Ti6Al4V钛合金梯度材料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书文 尹光福 +2 位作者 郑昌琼 张利 孟永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了DLC膜 /Ti6Al4V梯度材料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组成的摩擦副的生物摩擦学特性。方法采用面接触方式 ,摩擦试验采用OptimolSRV高温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并分别在干摩擦、Hank’s溶液和生理盐水润滑条件下进行 ,实时记录摩... 目的研究了DLC膜 /Ti6Al4V梯度材料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组成的摩擦副的生物摩擦学特性。方法采用面接触方式 ,摩擦试验采用OptimolSRV高温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并分别在干摩擦、Hank’s溶液和生理盐水润滑条件下进行 ,实时记录摩擦系数 ,并与同样条件下Ti6Al4V UHMW PE摩擦副的生物摩擦学特性作了对比。结果DLC梯度膜具有减摩效应 ,与Ti6Al4V相比 ,摩擦系数明显减小 ,在干摩擦、Hank’s溶液和生理盐水润滑条件下 ,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 2 4 %、5.0 %和 1 0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摩擦表面形貌并探讨了DLC膜的减摩机理。结论DLC膜 /Ti6Al4V梯度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系数 ,其减摩机理与DLC膜表面结构有关。DLC膜表面为光滑非晶态的硬碳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类金刚石碳 Ti6A14v合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生物摩擦学
下载PDF
热机械加工Ti-6Al-4V钛合金的流变行为和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立颖 杨友 刘春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7~70 s-1的热压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热机械加工参数下的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随着变形温度从900℃...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7~70 s-1的热压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热机械加工参数下的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随着变形温度从900℃上升至1100℃,对Ti-6Al-4V钛合金的峰值应力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在相同变形温度下,应变速率越高则峰值应力越大。950℃/70 s-1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连续屈服现象,但可见流变波动现象;而变形温度为1050和1100℃、应变速率为0.07和70 s-1时,Ti-6Al-4V钛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均存在不连续屈服的现象。当变形温度为950℃时,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其他变形温度下,m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Ti-6Al-4V钛合金在950℃/70 s-1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相变,而使得部分等轴α相向板条α相转变,而单相区热变形时主要发生了α相向β相的转变以及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从而出现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热压剪 流变行为 软化机制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V和V-N微合金化低碳钢碳氮化物的形变析出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立军 王凯 +1 位作者 任海鹏 刘春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考察了V和V-N微合金化低碳锰钢在860~740℃范围内多道次变形时的组织演变和碳氮化物析出规律及其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含V钢中添加少量的N促进了变形奥氏体中V的碳氮化物(尤其是氮化物)的析出和形变诱导铁索体相变... 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考察了V和V-N微合金化低碳锰钢在860~740℃范围内多道次变形时的组织演变和碳氮化物析出规律及其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含V钢中添加少量的N促进了变形奥氏体中V的碳氮化物(尤其是氮化物)的析出和形变诱导铁索体相变.V的碳氮化物析出降低了奥氏体中固溶的V,从而减弱了固溶V对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抑制作用.碳氮化物析出在奥氏体的局部区域造成贫碳区,也促进了铁素体形核.在相同处理工艺下与V钢相比,V-N钢中铁素体内碳氮化物开始析出的时间短,析出相的数量多,长大速度慢,分布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合金化钢 v-N微合金化钢 碳氮化物 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下载PDF
变形工艺参数对Ti-6Al-4V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卫新 李淼泉 罗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应变速率以及三者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对Ti-6Al-4V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显著,在中等变形程度和较大的应变速率下成形时微观组织较为细小均匀,可以获得... 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应变速率以及三者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对Ti-6Al-4V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显著,在中等变形程度和较大的应变速率下成形时微观组织较为细小均匀,可以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不容忽视,在变形温度稍低于相变点时,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对强度和塑性的影响显著。因此,优化成形工艺参数应根据强度、塑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在考虑工艺参数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工艺参数 交互作用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武立志 解念锁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直流稳压电源,选用3种不同PH值的碱性微弧氧化电解液,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凹凸不平,带有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的孔洞,孔洞周围呈现火山... 采用直流稳压电源,选用3种不同PH值的碱性微弧氧化电解液,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凹凸不平,带有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的孔洞,孔洞周围呈现火山丘状形貌特征;微弧氧化电解液PH值越大,火花放电时间越长;在给定电压条件下,电解液PH值越大,微弧氧化膜层厚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微弧氧化 形貌特征
下载PDF
激光参数对Ti6Al4V钛合金激光冲击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任旭东 张永康 +2 位作者 周建忠 张兴权 鲁金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50-1854,共5页
研究在Ti6Al4V合金激光冲击成形过程中,不同激光参数对板料弯曲角及表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密度小于3GW/cm2时,弯曲角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线性增加,激光功率密度超过3GW/cm2时,由于表面熔化现象的出现,弯曲角出现减小的趋势;... 研究在Ti6Al4V合金激光冲击成形过程中,不同激光参数对板料弯曲角及表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密度小于3GW/cm2时,弯曲角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线性增加,激光功率密度超过3GW/cm2时,由于表面熔化现象的出现,弯曲角出现减小的趋势;板料弯曲角随冲击次数的增加也呈线性增长,但弯曲阻力的增加使得弯曲角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材料表面冲击区的硬度增高,表面硬化层的显微硬度最高达HV490,硬化层厚度约为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激光冲击成形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氮气油雾介质下Ti-6Al-4V钛合金高速铣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威 何宁 +1 位作者 李亮 满忠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4-638,共5页
通过以氮气油雾作为切削介质的切削方法,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对T i-6A l-4V钛合金材料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分析了铣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成、刀具磨损、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变化。对氮气油雾介质下的钛合金高速铣削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通... 通过以氮气油雾作为切削介质的切削方法,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对T i-6A l-4V钛合金材料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分析了铣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成、刀具磨损、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变化。对氮气油雾介质下的钛合金高速铣削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氮气油雾介质、空气油雾介质以及干切削状况下的钛合金高速铣削对比试验,证明了以氮气油雾为切削介质进行钛合金高速铣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气油雾介质及干切削相比,氮气油雾介质下的钛合金切屑表面较为平整,刀具磨损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均相对较低。利用氮气油雾作为切削介质,是实现钛合金绿色高速切削加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高速铣削 氮气 绿色切削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热成形极限图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雪飘 王耀奇 +2 位作者 侯红亮 孙宾 吴向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在650℃、700℃和750℃温度条件下进行Ti-6Al-4V钛合金成形极限试验,建立其热态成形极限,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Ti-6Al-4V钛合金热态成形的破裂缺陷进行预测,并通过试验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 在650℃、700℃和750℃温度条件下进行Ti-6Al-4V钛合金成形极限试验,建立其热态成形极限,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Ti-6Al-4V钛合金热态成形的破裂缺陷进行预测,并通过试验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Ti-6Al-4V钛合金的热成形极限增加,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文所建立的韧性断裂预测模型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热成形 成形极限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