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与实践——兼谈小长梁遗址石制品的微痕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沈辰 陈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73,共12页
Use-wear an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in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Based on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e-wear technique in the West and Chin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both the high po... Use-wear an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in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Based on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e-wear technique in the West and Chin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both the high power and low power methods, their conditions in detail, the criteria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Moreover, the author give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use-wear examination of the Xiaochangliang lithic artifacts, and discuss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present-day use-wea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倍法 微痕研究 小长梁石制品 旧石器考古学
原文传递
山西武乡县牛鼻子湾石磨盘、磨棒的微痕与残留物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莉 陈星灿 石金鸣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山西省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出土了一组磁山文化的石磨盘、磨棒。我们对这两件石器进行了微痕和淀粉粒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磁山文化生业形态的地区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件工具可能用来加工多种植物,包括栎属橡子、小麦族的籽粒... 山西省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出土了一组磁山文化的石磨盘、磨棒。我们对这两件石器进行了微痕和淀粉粒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磁山文化生业形态的地区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件工具可能用来加工多种植物,包括栎属橡子、小麦族的籽粒、黍族的籽粒、豆子及栝楼根。其中黍族的粟、黍可能为驯化类型,而栎属橡子和小麦族植物显然为野生。如果磨盘、磨棒上的淀粉粒残留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的食谱,那么采集多种野生植物仍是居住在太行山西侧的磁山文化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磨盘 微痕分析 淀粉粒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尖状器功能的微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凌 高星 +2 位作者 沈辰 陈福友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54,共18页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的研究表明,虎头梁尖状器具有专业分工,并被装柄使用。这种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末期虎头梁人群通过提高工具的效能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梁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尖状器 微痕分析 功能分化
下载PDF
苏州五峰北遗址磨制石器的“操作链”及“生命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虹 孙明利 唐锦琼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2-82,共11页
五峰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木渎古城五峰段城墙的外侧。2010~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内彭家墩地点进行了发掘,发现有良渚文化时期的建筑基址和高等级墓葬等。2... 五峰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木渎古城五峰段城墙的外侧。2010~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内彭家墩地点进行了发掘,发现有良渚文化时期的建筑基址和高等级墓葬等。2013年,当地在遗址范围内进行生产活动开挖一条管道时翻出大量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北遗址 磨制石器 操作链 级差动态分类 微痕分析 生命史
原文传递
Use-wear analysis confirms the use of Palaeolithic bone tools by the Lingjing Xuchang early human 被引量:5
5
作者 LI ZhanYang 1,4 & SHEN Chen 2,3,4 1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Zhengzhou 450000,China 2 The Joint Laboratory of Human Evolution and Archaeome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China +1 位作者 3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Toronto ON M5S2C6,Canada 4 Oriental Archae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1期2282-2289,共8页
During 2007-2008 excavations at the Lingjing site near Xuchang,Henan Province,dated back to around 100-80 ka ago,a large quantity of mammalian fossil remains were recovered along with a remarkable cluster of Early Mod... During 2007-2008 excavations at the Lingjing site near Xuchang,Henan Province,dated back to around 100-80 ka ago,a large quantity of mammalian fossil remains were recovered along with a remarkable cluster of Early Modern Human(EMH) skull fragments in situ.Observably some of those animal bones were probably modified into tools.A use-wea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functions of modified bone tool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ngjing bone tools were used for drilling,penetrating,and scraping animal substances,and that some might have been hafted during the use.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early existence ofintentionally-modified bone tools at human occupations of th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China.This discovery suggests making and use of bone tools were inevitably a part of early human behavior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as such of stone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人类 磨损分析 旧石器时代 工具 许昌 哺乳动物化石 现代人类 动物骨头
原文传递
陶寺遗址陶铃功能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邓玲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46,共11页
根据对陶寺遗址陶铃的器身使用痕迹及出土背景分析,本文认为陶寺遗址发现的陶铃为悬挂使用的一种实用器,配合铃舌使用,是人类在移动中佩戴的一种响器,并非为乐器。陶铃出土地点同窑址的分布联系紧密,推测与制陶业的从业人群有关,陶铃很... 根据对陶寺遗址陶铃的器身使用痕迹及出土背景分析,本文认为陶寺遗址发现的陶铃为悬挂使用的一种实用器,配合铃舌使用,是人类在移动中佩戴的一种响器,并非为乐器。陶铃出土地点同窑址的分布联系紧密,推测与制陶业的从业人群有关,陶铃很可能是陶器生产负责人身份的象征物,是一种不以原料、技术和装饰为依凭的特殊权威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陶铃 制陶业 使用痕迹
原文传递
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磨制石器功能初步研究:基于微痕分析的证据
7
作者 陈虹 沈易铭 +1 位作者 徐征 司红伟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本研究运用微痕分析方法,对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进行功能研究,推测其可能的使用方式与加工对象。结果显示:石锛和石凿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石斧主要用于砍砸中—硬性物质(如木或骨),石铲主要用于掘土,石刀的形制与使用方式较... 本研究运用微痕分析方法,对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进行功能研究,推测其可能的使用方式与加工对象。结果显示:石锛和石凿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石斧主要用于砍砸中—硬性物质(如木或骨),石铲主要用于掘土,石刀的形制与使用方式较为多样,石镞多为投射之用,砺石则主要用于磨制加工材料。本研究对凤凰山遗址各类磨制石器的用途以及当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了初步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南方早期遗址的认识,相关图像及数据为今后从石器角度理解宁镇地区早期文化的内涵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遗址 磨制石器 微痕分析 功能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史前时期石磨盘、石磨棒功能研究——来自科技考古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涛 《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124-130,共7页
石磨盘、石磨棒作为中国史前时期一种重要的石制工具组合,出土数量多,流行时间长,很早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其功能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以往诸多学者借助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以及类型学分析和文献记载,对石磨盘、... 石磨盘、石磨棒作为中国史前时期一种重要的石制工具组合,出土数量多,流行时间长,很早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其功能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以往诸多学者借助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以及类型学分析和文献记载,对石磨盘、石磨棒的主要功能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包括加工谷物、坚果、动物皮毛、植物纤维以及矿物颜料等。但这些研究基本都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缺乏来自石器本身的直接证据。近年来随着科技考古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微痕分析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开始被应用于石磨盘、石磨棒的功能研究,并逐渐积累了一批实验数据。本文对国内已开展的石磨盘、石磨棒微痕分析和淀粉粒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5个进行了石磨盘和石磨棒微痕分析的遗址中,基本都加工过植物,具体种类主要为谷物、坚果类和块根块茎类。而在46个已开展石磨盘和石磨棒淀粉粒分析的遗址中,也是谷物、坚果类和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85%,63%和54%。这表明中国史前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是一种多功能石器,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包括野生类)、坚果和块根块茎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磨盘 石磨棒 功能研究 微痕分析 淀粉粒分析
下载PDF
角页岩雕刻器的微痕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霞 陈虹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52,共12页
本文以丁村遗址角页岩为原料打制实验标本,设计展开雕刻器微痕实验,并对其中部分标本按照序贯试验原理进行分阶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角页岩雕刻器雕刻刃的使用微痕基本特征为:轻度到重度磨圆,片疤数量较少,多小中型片疤,终端形态多为... 本文以丁村遗址角页岩为原料打制实验标本,设计展开雕刻器微痕实验,并对其中部分标本按照序贯试验原理进行分阶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角页岩雕刻器雕刻刃的使用微痕基本特征为:轻度到重度磨圆,片疤数量较少,多小中型片疤,终端形态多为羽状和阶梯状,以分散分布为主,大片疤常单独出现。分阶段实验结果表明,磨圆是以从快到慢速度生成的,片疤在不同阶段发生改变。本文旨在通过对角页岩雕刻器使用微痕的研究,为探讨考古标本功能提供可参照的数据与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痕分析 角页岩 雕刻器 分阶段实验 序贯试验
下载PDF
淀粉粒分析在石制品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梦霞 陈虹 《草原文物》 201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考古学作为一门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科学(1),其研究对象——实物遗存(或称'文化遗存')... 考古学作为一门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科学(1),其研究对象——实物遗存(或称'文化遗存'),通常包括人工制品、遗迹/建筑和生境遗存三个类别。而人工制品、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石制品 功能研究 微痕分析
下载PDF
石峁遗址出土陶、石器功能反映的礼仪和生计活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莉 Maureece Levin +1 位作者 孙周勇 邵晶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51,共21页
石峁城址是四千年前中国北方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一个主要中心遗址。本文对石峁遗址的东门和韩家圪旦居住区出土的19件陶、石工具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分析,以便了解遗址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点出土的石... 石峁城址是四千年前中国北方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一个主要中心遗址。本文对石峁遗址的东门和韩家圪旦居住区出土的19件陶、石工具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分析,以便了解遗址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点出土的石器功能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两地点人群活动特点。东门的石刀和石杵具有厨房用具的特征,包括制作发酵酒一类的食物,可能与宴饮备餐有关。韩家圪旦的多种类型陶、石工具显示出比较复杂的使用功能:有些专用于收割谷物、加工韧皮纤维或加工粟黍,有些为厨刀,还有一些为多功能工具;其中有些工具也具有加工发酵食物的特征。制作发酵食物的原料主要包括红曲霉、大米、粟黍及小麦族植物,可能与酿造红曲酒等食物有关。这些结果丰富了我们对石峁东门的礼仪性功能及其城内居民生计模式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初期城内不同区域的社会生产分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城市 石器微痕 残留物分析 发酵酒 红曲霉 稻米
原文传递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燧石石制品的技术、功能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意愿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1,共10页
对彭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燧石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表明石器技术属典型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与北方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特征相近。微痕分析显示石制品使用率较高,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对象以动物软性物质居多,推测其主要用于... 对彭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燧石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表明石器技术属典型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与北方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特征相近。微痕分析显示石制品使用率较高,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对象以动物软性物质居多,推测其主要用于食物资源的处理。"细小石器"个体形态普遍较小的特点主要是受石料性能影响的结果,也反映了这一区域先民在原料开发利用策略上的变化。它作为一个文化因素共存于澧阳平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应是打制石器传统的延续,这种现象也见于华南、华北的很多同时期文化遗存中,因此以往过分强调"细小石器"作为文化纽带的认识可能有必要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头山遗址 细小石器 技术类型学 微痕分析
原文传递
数据挖掘在考古遗址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以乌兰木伦遗址第一地点微痕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虹 黄永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8-218,共11页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未知信息的过程,能够有效处理大批量数据。基于2012-2017年对内蒙古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地点全地层石制品的微痕观察数据和测量数据,利用Apriori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和聚类分析...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未知信息的过程,能够有效处理大批量数据。基于2012-2017年对内蒙古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地点全地层石制品的微痕观察数据和测量数据,利用Apriori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和聚类分析,探索其遗址结构,结果显示:一方面,乌兰木伦遗址第一地点确实存在一个动物屠宰加工的场所,并在某一阶段被集中使用;另一方面,被用来进行某种行为的石制品在长度、宽度、长宽比、厚度和重量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同时,主要运动方式、加工材料、行为所对应的石制品的规格比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木伦遗址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遗址功能 微痕分析
原文传递
也谈石器研究中的微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仪明洁 余官玥 《考古学集刊》 2020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微痕分析通过对石器表面使用痕迹的分析为石器功能的解读提供较为客观、直接的途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性研究;一类是针对具体遗址的考古标本研究,是在考古学研究框架和问题导向下的微痕研究。目前国内的微痕分析以第一类研究为... 微痕分析通过对石器表面使用痕迹的分析为石器功能的解读提供较为客观、直接的途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性研究;一类是针对具体遗址的考古标本研究,是在考古学研究框架和问题导向下的微痕研究。目前国内的微痕分析以第一类研究为主,第二类研究较少。石器是古人类行为的载体,在史前考古的"透物见人"中,微痕研究是石器分析的手段,借助微痕分析推测石器功能,实际运用中应将之置于考古学问题框架之下和宏观考古学推理的需求中,架起从考古遗存到人类行为、进而到古代社会之间的桥梁,在解决农业起源、人类的生存策略选择、生产专业化、社会组织与结构等大的学术问题上发挥作用,进而就相关学术问题做更深层次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痕分析 石器功能 史前时期
原文传递
Use-wear evidence confirms the earliest hafted chipped-stone adzes of Upper Palaeolithic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
15
作者 ZHANG XiaoLing1,2,3, SHEN Chen1,2,4 GAO Xing1,2 CHEN FuYou1,2 & WANG ChunXue1,2,3 1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 2Laboratory of Human Evolution and Archaeome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 +1 位作者 3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4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Toronto M5S 2C6, Canad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268-275,共8页
Chipped-stone "adze-shaped objects" (ASOs) were identified from a few Upper Palaeolithic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Its morpho- logical form resembles to ground-stone type-specific adze, but the function of th... Chipped-stone "adze-shaped objects" (ASOs) were identified from a few Upper Palaeolithic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Its morpho- logical form resembles to ground-stone type-specific adze, but the function of the ASO has never been assess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use function of this particular tool type recovered from the Hutouliang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of norther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lithic use-wear analysis is applied to examining microscopically edge-damages and sur- face-rounding of the tools in order to assess how they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ASO might have been used as woodworking tools with a hafted shaft,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earliest hafted chipped-stone adzes prior to 10000 years ago in northern China. This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use-wear technique is an innovated and effective analytic appraoch to the study of stone tool functions that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treated by typo-technological analyses. Stone tool use-patterns revealed by use-wear evidence would shed new insights on prehistoric adaptive strategies of modern human in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北方 磨损 证据 石材加工工具 木工工具 中国网站 技术分析
原文传递
十里岗遗址石制品微痕初步研究
16
作者 李意愿 《湖南考古辑刊》 2016年第1期196-214,共19页
本文选择对十里岗遗址发掘出土的118件石片和5件工具标本进行了低倍法显微观察。其中36件标本有明确的使用微痕,4件标本有疑似装柄痕迹。共分辨出切割、锯、刮、削和刻划5种工具的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材料类型以软性和中软性... 本文选择对十里岗遗址发掘出土的118件石片和5件工具标本进行了低倍法显微观察。其中36件标本有明确的使用微痕,4件标本有疑似装柄痕迹。共分辨出切割、锯、刮、削和刻划5种工具的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材料类型以软性和中软性物质较多,中硬性和硬性物质较少。综合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加工材料,推测肉类加工和皮革处理可能是当时遗址最主要的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岗遗址 石制品 微痕研究 低倍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