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DAC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辽源 吴杰英 +5 位作者 刘绍远 杨明 罗子寰 张凌霄 高新 孟占鳌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DACH2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4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1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DACH2的表达... 目的探讨DACH2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4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1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DACH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ACH2蛋白在肿瘤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5);随分级、分期增高,DACH2蛋白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RT-PCR显示DACH2的m RNA表达在肿瘤组(2-△△Ct 18.25)高于正常膀胱黏膜(2-△△Ct 1.00)(P<0.05);复发组(2-△△Ct 19.70)高于原发组(2-△△Ct 7.57)(P<0.05);随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增高,DACH2的m RNA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ACH2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侵袭性明显相关,检测DACH2有助于膀胱癌的分期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膀胱 DACH2 分期 分级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术后继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贺佳 吴吉涛 +2 位作者 门昌平 杨典东 高振利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术后继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3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52例不合并膀胱癌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手术方式为经尿道电切镜电切患侧输尿管口...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术后继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3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52例不合并膀胱癌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手术方式为经尿道电切镜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约1.5cm范围膀胱壁至膀胱外脂肪组织,电凝输尿管口,然后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L.RNU),随访时间5-1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结果252例患者中,32例(12.7%)继发膀胱癌,年龄〉65岁患者膀胱癌发病风险较年龄≤65岁患者明显升高,且肿瘤同时位于肾盂和输尿管的患者术后继发膀胱癌的风险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是否合并肾积水、肿瘤的分级、分期以及切缘是否阳性并没有增加术后继发膀胱癌的风险(P〉0.05)。结论对于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患者,继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龄和肿瘤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尿路上皮癌 危险因素 继发 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