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海勋 赵玉霞 管仕春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5期509-509,511,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与左旋精氨酸(L-Arg)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与左旋精氨酸(L-Arg)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尿激酶溶栓与L-Arg联合用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69.44%,组间比较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L-Arg治疗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溶栓引发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急性ST段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锐 李文超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诊治的96例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 目的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诊治的96例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控制情况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完成时,明显看出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对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对比,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对治疗2 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极高的安全性,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有效性及安全性 观察评价
下载PDF
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贺东辉 邓晓光 朱建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1期3103-3107,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 目的观察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以及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HIF-1α、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ng-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HIF-1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峰流速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 <0.05)。结论川芎龙蛭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管新生有关;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溶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川芎龙蛭汤 尿激酶溶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乐乐 向晶 +2 位作者 冯哲 曾鹂 程艳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因素,以及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295例,按照有无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分为血栓组60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因素,以及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295例,按照有无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分为血栓组60例和非血栓组23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血栓组分为观察组(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和对照组(尿激酶)各30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的效果。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糖尿病、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GLU)、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超滤率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 <0.05)。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糖尿病,SBP降低,LDL-C、D-D升高,超滤率增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溶栓成功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的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危险因素的血液透析患者需早期预防,严格把握超滤率。尿激酶溶栓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 尿激酶溶栓 多磺酸粘多糖
下载PDF
The intra-neuroendoscopic technique: a new method for rapid removal of acute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被引量:10
5
作者 Bo Du Ai-Jun Shan +4 位作者 Yu-Juan Zhang Jin Wang Kai-Wen Peng Xian-Liang Zhong Yu-Ping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The mortality rate of acute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i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rate of disability in survivors is high.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l... The mortality rate of acute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i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rate of disability in survivors is high.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lthough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hematoma evacuation is widely used to treat this disease, the technique still has room for improvement. Equipment for the intra-neuroendoscopic technique(INET) consists of two of our patented inventions: a transparent sheath(Patent No. ZL 200820046232.0) and a hematoma aspirator(Patent No. ZL 201520248717.8).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ET by comparing it with extraventricular drainage in combination with urokinase thrombolytic therapy. This trial recruited 65 patients with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cluding 35(19 men and 16 women, aged 53.2 ± 8.7 years) in the INET group and 30(17 men and 13 women, aged 51.5 ± 7.9 years) in the control group(extraventricular drainage plus urokinase thrombolytic therap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ET group exhibited lowe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volumes, shorter intensive care-unit monitoring and ventricular drainage-tube placement times, and fewer incidences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secondary bleeding, and mortality. Thus, the prognosis of survivors had improved remarkabl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ET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new method for treating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 This trial was registered with Clinical Trials.gov(NCT02515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ventricular hemorrhage transparent sheath extraventricular drainag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tra-neuroendoscopic technique urokinase thrombolysis prognosis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对比rt-PA与尿激酶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许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对比rt-PA与尿激酶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接收的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实验组),治疗时选择尿激酶溶栓方案;同期选择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时选择... 目的 对比rt-PA与尿激酶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接收的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实验组),治疗时选择尿激酶溶栓方案;同期选择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时选择rt-PA方案,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救治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5.88±1.01)分,对照组(6.43±1.09)分,2组比较无差距(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rt-PA与尿激酶溶栓均为可得成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分数
下载PDF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培材 饶俊平 廖伟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3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在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时对其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为求在临床上应用何种方法有效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寻求最佳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1例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在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时对其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为求在临床上应用何种方法有效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寻求最佳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1例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选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行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7、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7、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预后不良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而言,使用阿普替酶和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也均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十分注意;与尿激酶溶栓相比,阿替普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脑梗死 阿普替酶 尿激酶溶栓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尹耀慧 黄书懿 +4 位作者 沈伟冰 吕平华 陆超 林佳庆 叶少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尿激酶溶栓组(快速给药方式)28例及改良尿激酶溶栓组(缓慢给药方式)28例。比... 目的观察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尿激酶溶栓组(快速给药方式)28例及改良尿激酶溶栓组(缓慢给药方式)2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3、7、14、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7、14 d 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尿激酶溶栓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传统尿激酶溶栓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尿激酶溶栓组安全性较传统尿激酶溶栓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溶栓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范泽潮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4~2009年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17例患者,按溶栓距发病时间6 h为界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4~2009年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17例患者,按溶栓距发病时间6 h为界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中血管再通率达84.7%,高于对照组53.4%的血管再通率。观察组中仅有2例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快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幅度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对患者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至更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5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对患者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因急性脑梗死于雷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对患者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因急性脑梗死于雷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状况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44%vs73.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2.52±1.80)vs(16.35±1.8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PCT)[(0.17±0.04)vs(0.32±0.06)]、C反应蛋白(CRP)[(5.25±0.72)vs(7.96±0.69)]、白介素6(IL-6)[(9.17±1.56)vs(12.90±1.6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72.45±4.44)vs(63.18±4.36)]、躯体功能[(71.54±6.40)vs(60.18±6.03)]、社会功能[(78.65±5.48)vs(63.51±6.03)]、情感职能[(72.65±7.61)vs(64.35±6.3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联合用药明显提高了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可考虑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清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用药剂量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用药剂量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注射液2万U/kg,观察组使用尿激酶注射液3万U/kg,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溶栓患者死亡率为5.00%,对照组溶栓患者死亡率为40.00%,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溶栓再通率高,还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塞 基层医疗机构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联合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浩然 喻伟 +1 位作者 胡威 况小波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天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天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行尿激酶溶栓联合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日常生活能力、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01、6.331、106.822,P<0.05)。术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8、6.782,P<0.05)。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1,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尿激酶溶栓 日常生活能力 预后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鹏 朱定君 +1 位作者 曹学敏 陈志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溶栓治疗(氯化钠+尿激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新发死亡病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中6例溶栓治疗失败后转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EMI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诊护理流程与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清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70-71,90,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急性心梗急诊溶栓护理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急性心梗急诊溶栓护理流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得到救治。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溶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中可显著缩短就诊至溶栓、住院时间,为患者的及时救治与溶栓提供最佳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15
作者 钟东文 曹东辉 +3 位作者 邓小娟 张志广 朱海清 胡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P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按常规扩容、24 h后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P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按常规扩容、24 h后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2~12 h)开始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及3、7、30 d,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7、30 d NIHSS评分分别为(6.16±1.85)、(4.22±1.86)、(2.16±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10±2.32)、(5.67±2.22)、(3.69±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75.94±5.43)分高于对照组的(71.02±5.53)分,MRS评分(1.90±0.77)分低于对照组的(2.43±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4.08%(2/49)与对照组的2.04%(1/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治疗PCI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尿激酶溶栓 神经功能 出血事件
下载PDF
颅骨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海林 宋业纯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32-32,34,共2页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9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行颅骨钻孔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47例和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43例。结果:微创手术组与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9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行颅骨钻孔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47例和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43例。结果:微创手术组与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相比,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颅骨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患者住院时间短,大幅度提升引流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 尿激酶溶栓 急性硬膜外血肿
下载PDF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玉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凝血与纤溶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且对神经功能的缺损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溶栓 大剂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晓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临床有效率情况而言,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临床效果 脑血栓 常规 改善
下载PDF
中等量基底核区脑出血两种早期干预方案的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尚明 尚明超 +2 位作者 李军 胡晓芳 王守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中等量基底核区出血病人早期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血肿穿刺抽吸联合尿激酶溶栓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出血量在20~40 ml基底核区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血肿穿刺抽吸联合尿激... 目的探讨中等量基底核区出血病人早期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血肿穿刺抽吸联合尿激酶溶栓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出血量在20~40 ml基底核区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血肿穿刺抽吸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微骨窗颞中回或外侧裂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血肿清除率比较:术后1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5 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水肿带体积比较:术后1 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5、10 d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术后3周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神经导航辅助下血肿穿刺抽吸联合尿激酶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出血能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带,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使病人更早进入康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核区 血肿穿刺抽吸 神经导航 尿激酶溶栓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行经皮血管腔内治疗后2年随访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湘兰 宋利 +9 位作者 符霞 全梓林 赵立艳 崔冬梅 彭银燕 陈诚 冯仲林 陶一鸣 叶智明 梁馨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144-415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取栓和经皮腔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后2年次级通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所有病人资...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取栓和经皮腔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后2年次级通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所有病人资料。根据病人动静脉内瘘首次出现功能不良(血栓闭塞或血管狭窄伴有内瘘流量不足)时干预方法分为3组:单纯尿激酶溶栓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和外科手术取栓组。观察不同干预治疗后2年内瘘次级通畅率、干预成功率和动静脉内瘘干预失功影响因素。结果:动静脉内瘘首次出现功能不良病人133例(血栓闭塞99例,血管狭窄伴有内瘘流量不足34例),干预成功112例(84.2%);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干预治疗后2年,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内瘘失功31例(45.6%),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内瘘失功10例(25.6%),外科手术取栓组内瘘失功6例(23.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内瘘使用中位时间为[1.24(0.50,2.00)]年,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内瘘的使用中位时间为[0.59(0.32,0.96)]年,外科手术取栓组内瘘使用中位时间为[1.18(0.63,2.00)]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3组间动静脉内瘘2年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经过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血钙、血磷和钙磷乘积校正后,外科手术取栓组动静脉内瘘2年次级通畅率[HR(95%CI)为0.31(0.11,0.82),P=0.02]、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HR(95%CI)为0.60(0.26,1.38),P=0.23]均高于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内瘘使用时间≥3年和钙磷乘积≥66 mg^(2)/d L^(2)与内瘘干预后2年失功率相关。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取栓治疗可以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后2年通畅率,术后需加强钙磷管理,有助于改进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手术取栓治疗 尿激酶溶栓 通畅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