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万古霉素致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瑾 殷少军 +5 位作者 李微 陈维杰 张毅琴 陆卫东 沈瑾 董福轮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万古霉素致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万古霉素致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40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常规阳性率(P均<0.05)。老年患者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均<0.05)。结论老年人应用万古霉素较为安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万古霉素所致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肾功能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中药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娟 鲍远程 +6 位作者 谢道俊 童建兵 周磊 杨波 丁伟军 韩辉 沈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例HL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排铜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肝豆灵口服,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例HL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排铜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肝豆灵口服,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尿免疫球蛋白G(urinary immunoglobulin G,UIgG)、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UTRF)、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尿α1微球蛋白(urinary alpha 1microglobulin,Uα1M)、尿β2微球蛋白(urinary beta 2microglobulin,Uβ2M)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UTRF、MAU、Uα1M和Uβ2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UTRF、Uα1M和Uβ2M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Uα1M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讨论肝豆灵对HLD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有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尿微量蛋白 肝豆灵
下载PDF
尿微量系列蛋白测定对肥胖相关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林钧 何威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单纯性肥胖患儿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对4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尿微量系列蛋白进行检测,并对50例健康儿童测尿微量系列蛋白作为对照。同时测血脂及作肾功能检查。结果单纯性肥胖患儿40例... 目的探讨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单纯性肥胖患儿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对4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尿微量系列蛋白进行检测,并对50例健康儿童测尿微量系列蛋白作为对照。同时测血脂及作肾功能检查。结果单纯性肥胖患儿40例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发现8例异常,5例清蛋白(Alb)增高,其中1例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时增高,3例TRF增高。对其中1例行肾组织活检,结果提示异常。正常儿童50例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均正常。结论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儿童相关肾病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症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踝臂指数和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永光 严华 +3 位作者 陈湘桂 黄军章 陈丽媛 何东明 《西部医学》 2010年第7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ABI分为ABI异常组(n=36)和ABI正常组(n=88)。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测定ABI。结果 ABI异...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ABI分为ABI异常组(n=36)和ABI正常组(n=88)。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测定ABI。结果 ABI异常组的年龄、血压、mALB均较ABI正常组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BI与mALB呈正相关(r=0.524,P<0.01)。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心率、血压和血脂调整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只有ABI与mALB呈独立相关(P<0.05)。结论 ABI异常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相关,ABI对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郝良纯 赵继顺 +3 位作者 王秀丽 王弘 王欢 徐刚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0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肾脏的毒性.方法 对37例小儿APL静脉滴注As2O3患者进行肾脏毒性监测:尿常规、尿微量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肾脏的毒性.方法 对37例小儿APL静脉滴注As2O3患者进行肾脏毒性监测:尿常规、尿微量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定量、肾功能等检查.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尿5例(13.5%),治疗后第1周复查均转为正常;治疗前红细胞尿3例(8.1%);蛋白尿6例(16.2%);酮体(2+~3+)6例(16.2%),考虑与发热、进食少有关,1周后消失;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在诱导缓解期均未见异常性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尿α1-MG在第2周明显升高;β2-MG在第3周明显升高(P<0.01),但恢复较慢,第5周与α1-MG共同恢复正常.mAlb和TRF在诱导缓解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常规剂量As2O3治疗小儿APL肾脏毒性较轻,存在一过性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诱导缓解期的第2~5周是重点监测时期.As2O3累积量的变化,对小儿肾脏功能的近期影响不大.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比传统的血BUN、Cr更能反应肾小管的损害程度,动态检测其变化可以早期发现砷剂的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砷剂 肾功能试验 尿微量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杨逢永 吴玉成 +3 位作者 郭立峰 陈晨 段崇浩 李学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7期844-845,共2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既往收治MRSA感染患者96例,在我科开展PK/PD模型引导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按照常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52例及按照PK/PD模型引导给药4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既往收治MRSA感染患者96例,在我科开展PK/PD模型引导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按照常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52例及按照PK/PD模型引导给药4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差异。结果:PK/PD治疗组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给药组。结论:PK/PD模型引导万古霉素治疗优化方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肾损害,维持血清蛋白代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清蛋白 尿微量蛋白 PK/PD模型引导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及尿酶联合检测在不同程度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熙建 谭同均 +1 位作者 朱国文 邓述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对不同程度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可行性和监控作用。方法血清胱抑素C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析,对30名健康对照者和98名不同病程的肾功能损害者进行尿...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对不同程度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可行性和监控作用。方法血清胱抑素C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析,对30名健康对照者和98名不同病程的肾功能损害者进行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UT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分析,动态监测法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肌酐。结果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NAG/Cr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BuN)、血肌酐(Cr)在早期临床无症状组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时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可明显提高,可达91.83;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肾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肾脏的早期损伤,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与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它在肾脏损伤程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微量蛋白 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尿中NGAL、mAlb、α1-MG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元明 李新建 +3 位作者 马生聘 窦翠云 董海新 孔飞飞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0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微量白蛋白(m Alb)、α1-微球蛋白(α1-MG),探讨其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3组,检测尿NGA...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微量白蛋白(m Alb)、α1-微球蛋白(α1-MG),探讨其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3组,检测尿NGAL、m Alb、α1-MG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尿中NGAL、m Alb、α1-MG浓度分别为(28.71±5.63)μg/L、(74.7±12.3)mg/L、(22.39±6.11)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86±1.02)μg/L、(11.03±4.11)mg/L、(7.80±3.21)mg/L浓度(P<0.01),随着蛋白尿的增加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尿中NGAL、α1-MG水平亦随之增加。NGAL、m Alb、α1-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组中的异常率为88.27%,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的异常率(P<0.01)。结论联合检测NGAL、m Alb、α1-MG,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对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Α1-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艾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海 郭逸 +1 位作者 陈丽 金劲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诊治的48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缬沙坦,观...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诊治的48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量(24 h-UV)、24 h尿蛋白(24 h-UP)、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转铁蛋白(TRF)、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UV、24 h-UP、MAU、TRF、α1-MG、RBP、BUN、Scr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UV、24 h-UP、MAU、α1-MG、RB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UN、Scr、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缬沙坦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减轻肾脏损伤,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缬沙坦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 肾功能
下载PDF
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秋芳 史正芳 +1 位作者 陈云燕 顾文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补肾方,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补肾方,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检测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mALB、αMG、IgG、TF、RBP、NAG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活血补肾方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小芳 王立明 +2 位作者 闵敏 左富姐 周梅生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另随机抽取拟行肾移植术而进行术前检查的尿毒症患者20例为尿毒症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6组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与尿蛋白定性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结果与术后1~3个月组比较,术后4~11个月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即开始升高(P<0.05),术后1~5年组、6~10年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变化较尿蛋白定性及Scr的改变更为敏感,宜作为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常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微量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蛋白定性 血清肌酐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皓 王玮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肾损害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若能早期发现高血压性肾损害,对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尿微量蛋白检测为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可判断肾损害的部位及程度;联合多项尿微量蛋白检测可... 肾损害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若能早期发现高血压性肾损害,对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尿微量蛋白检测为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可判断肾损害的部位及程度;联合多项尿微量蛋白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阳性率;并且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肾损害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血NGAL、CysC和尿微量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珊 董文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尿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的变化及对新生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尿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的变化及对新生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取187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90例,重度窒息97例)及95例同期入院的健康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取尿液作α1-m、β2-m、Alb、Ig G及TRF检测;取12 h内静脉血检测NGAL、CysC、BUN及血肌酐(Scr),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重度窒息组α1-m、β2-m、Alb、IgG、TRF、NGAL及CysC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窒息组α1-m、β2-m、Alb、IgG、TRF、NGAL及CysC异常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结论α1-m、β2-m、Alb、IgG、TRF、NGAL及CysC含量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监测的有效指标。而传统指标Scr及BUN在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优越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早期肾损伤 尿微量蛋白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运蛋白 胱抑素C
下载PDF
不同时间段尿液中NAG、mALB水平变化对评估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的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旭东 敬慧丹 +1 位作者 黄灶明 李晟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44-1846,185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肾积水患者不同时间段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变化对同侧肾功能的影响程度及评估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肾积水患者不同时间段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变化对同侧肾功能的影响程度及评估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肾积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病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发病在1~3 d、B组发病4~7 d。患者均在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前1 d、术中及术后3 d采集尿液检测NAG、mALB水平,对比分析各组各时间段NAG、mAL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组术前1 d尿NAG水平与术中及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1 d尿NAG水平与术中及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1 d尿mALB水平比术中、术后3 d更低(P<0.05);B组术前1 d尿mALB水平比术中、术后3 d更低(P<0.05);A组与B组术前1 d尿N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时段单侧输尿管梗阻合并肾积水所致梗阻侧肾损害、健侧肾功能代偿及梗阻解除后的肾损害恢复情况,可通过监测尿NAG、mALB水平进行动态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微量蛋白 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 肾功能恢复期 不同时间段
下载PDF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正二 姜哲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3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探讨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探讨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尿微量蛋白测定可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 早期 肾病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春艳 《中外医疗》 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了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共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根据伴有疾病不同分为两组,糖尿病组(n=5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了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共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根据伴有疾病不同分为两组,糖尿病组(n=54),高血压组(n=46),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50名为该研究对照组,观察3组人群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数值,并且检测阳性率以及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66±0.52)mg/L、(38.22±10.97)mg/L,明显高于高血压组(1.40±0.66)mg/L、(33.03±9.75)mg/L和对照组(0.67±0.22)mg/L、(9.62±1.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2 0、25.056 7、2.480 6、18.157 0,P<0.05);高血压组检测数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7.390 3、16.616 7,P<0.05)。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4.44%、97.83%,均明显高于尿微量蛋白79.63%、78.26%,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77.78%、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8 8、11.602 8、18.192 7、20.839 7,P<0.05)。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特异度50.00%,明显高于血清胱抑素C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 3,P<0.05)。结论联合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检验 早期 肾功能损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抗纤灵冲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及再通后大鼠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锋 沈丽萍 +3 位作者 张新志 黄迪 董飞侠 何立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及再通后大鼠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和抗纤灵对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120只和UUO再通模型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和科素亚组。于造模后各时间点检测大鼠尿转铁蛋白...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及再通后大鼠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和抗纤灵对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120只和UUO再通模型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和科素亚组。于造模后各时间点检测大鼠尿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在UUO模型中,模型组各时间点TRF、RBP、β2-M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UUO再通模型中,各时间点TRF、RBP、β2-M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能明显降低两模型中TRF、RBP、β2-M。结论抗纤灵冲剂能减少UUO模型和UUO再通模型中的尿微量蛋白尿,改善两种模型中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冲剂 单侧输尿管梗阻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再通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在伴有糖尿病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华 许芳杰 赵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3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在早期检测肾功能异常发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伴有糖尿病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肾功能胱抑素C及... 目的研究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在早期检测肾功能异常发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伴有糖尿病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肾功能胱抑素C及尿白蛋白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是反映脑卒中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内源性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脑卒中 肾功能
下载PDF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静 戴小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8期778-779,共2页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尿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u)、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尿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u)、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养肝益水颗粒,疗程均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MA、TRF、IgGu、α1-MG、和β2-MG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MA、α1-MG、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肝益水颗粒可更有效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益水颗粒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尿酸、尿微量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邱小军 陈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尿酸(UA)、尿微量蛋白(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0例)、早期肾功能异常...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尿酸(UA)、尿微量蛋白(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0例)、早期肾功能异常组(66例),同期选择60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mALB、UA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与研究对象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早期肾功能异常组的Cys-C、mALB和UA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组的Cys-C、mALB和U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mALB及U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面积均>0.5,且Cys-C曲线下面积>m ALB、UA面积,mALB面积>UA;Cys-C的敏感性高于mALB、UA,且mALB的敏感性高于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的特异度高于mALB、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LB的特异度与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表现为Cys-C、UA、m ALB水平异常,且三种指标均可有效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功能,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尿酸 妊娠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