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29
1
作者 王小鲁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32,共13页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仍然太少。市场调节下的大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节约土地资源。但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处在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群。本文还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证明各国大城市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预测我国一百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20年可能达到30%左右,在2030年可能达到39%。这需要未来至少增加上百座百万人级别的大城市。文章还对政府在城市化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模 聚集效应 城市布局
原文传递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39
2
作者 张春梅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启焰 李红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2,共7页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城镇化质量滞后规模程度较大的滞后型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型向城镇化质量超前规模程度较大的超前型转变;②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江苏省城镇化规模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现象值得关注,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规模 协调性 江苏省
下载PDF
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 被引量:22
3
作者 饶会林 丛屹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6-58,共3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城市化阶段, 城市规模效益规律仍是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客观规律。对于这一规律, 本文从社会成本与收益对比的角度, 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笔者认为,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今天, 城市规模效益应...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城市化阶段, 城市规模效益规律仍是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客观规律。对于这一规律, 本文从社会成本与收益对比的角度, 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笔者认为,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今天, 城市规模效益应当成为制定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对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病”问题, 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缓解和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成本 社会收益 城市规模效益 中国
下载PDF
空间正义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 被引量:32
4
作者 叶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4,共9页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往重数量、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城镇化模式引发的许多空间不公正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如何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空间发展权利等方面的公平,亟需用空间正义的理论思维去反思和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往重数量、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城镇化模式引发的许多空间不公正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如何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空间发展权利等方面的公平,亟需用空间正义的理论思维去反思和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空间正义理论具有社会空间、多尺度性、批判建构三个主要特征,它们对城镇化研究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地理学界对空间正义已有较充分的理论讨论,实践案例亦很丰富,国内还处在初步了解和探索的阶段,缺少适合中国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通过对空间正义思想与理论的梳理,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尺度、多主体综合分析和案例比较,探讨和总结基于空间正义的中国城镇化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在社会空间辩证法的指导下,运用定性、多尺度、多智能体的方法,揭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演变机制,寻找改善途径进而实现城市空间正义。将空间正义思想用于城乡发展与规划,可为城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引导城镇化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及城乡的常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正义 尺度 社会空间 批判
原文传递
城市化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淑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18-2023,共6页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片断化和严重干扰等特征均会对野生动物的分布产生限制性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片断化和严重干扰等特征均会对野生动物的分布产生限制性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化程度、城市绿地斑块特征以及城市类型3个方面介绍了城市化与鸟类分布的关系,提出从局域和景观2个尺度综合分析城市结构特征对鸟类分布的影响并加强种群水平的研究将更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城市鸟类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鸟类 局域尺度 景观尺度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28
6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3-786,795,共5页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演化 规模结构 江苏省
下载PDF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7
作者 苏素 贺娅萍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100,共8页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特殊环境,通过考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建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特殊环境,通过考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建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而结构效应中农业化率与城镇化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效应则呈现出显著的倒"U"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原文传递
东北老工业地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空间格局——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宋宇宁 韩增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45,共6页
城镇化质量与规模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的关系是判断城镇化是否健康发展的主要依据。在界定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简化的象限图识别方法,选择2004和2011年两个... 城镇化质量与规模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的关系是判断城镇化是否健康发展的主要依据。在界定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简化的象限图识别方法,选择2004和2011年两个时间断面,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两者间的关系的变化以及当前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辽宁省各市的城镇化质量—规模关系基本保持不变,但偏离程度增大,各市面临的质量—规模不匹配问题值得关注。②辽宁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以"沈—大"交通线为界的分异,城镇化质量—规模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东西分异。因而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时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规模 空间格局 辽宁省
原文传递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晓冬 徐建刚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3期68-74,共7页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但也是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本文从城镇的空间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分异等几个方面,对江苏省近年来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分布的空间...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但也是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本文从城镇的空间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分异等几个方面,对江苏省近年来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分布的空间梯度依然存在,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差异 规模结构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以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但中国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不匹配,各种城镇化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出来,城镇化质量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叶裕民2001年开启城镇化质量定量评价研究以来,特别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以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但中国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不匹配,各种城镇化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出来,城镇化质量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叶裕民2001年开启城镇化质量定量评价研究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有关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明显增多。不少学者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多种方法,分别对全国、省域、地级市、县级市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尚未形成共识,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当前亟需加强评价标准的适用性、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应用性。为此,必须在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评价尺度 指标赋权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我国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红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86,共4页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政府主导 规模扩张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监控:从“人口规模论”到可持续人居环境度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论述了运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度来监控城市化进程的可能性 ,并提出了一定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监控 人口规模论 可持续人居环境度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规模、格局及社会融合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明星 黄莘绒 +1 位作者 黄耿志 杨燕珊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中国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疫情影响下非正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论文从新型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的关系出发阐释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历史产生和发展... 中国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疫情影响下非正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论文从新型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的关系出发阐释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历史产生和发展要求,基于人口普查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测度了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格局特征,总结了非正规就业者当前面临的社会融合难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路径。结果发现:①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之间关系密切,非正规就业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非正规就业模式,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②经多源数据估算,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总就业的33.2%~44.7%,就业人数达1.38亿~1.55亿,以隐性就业部分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东、中、西逐渐减少的特征;在雇佣类型上以从事各类非正规工作的被雇型就业为主;行业结构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与制造业等。③非正规就业者主要面临职业困境、户籍限制、公共服务差距、风险应对能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改革,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市民化和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非正规就业 估算规模 行业类型 脆弱性 社会融合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协调发展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兴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适度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以维持二者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模型 土地规模 产业结构
下载PDF
省域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韦福雷 胡彩梅 鞠耀绩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共6页
本文运用2007~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城镇化金融支持综合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金融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其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在城镇... 本文运用2007~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城镇化金融支持综合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金融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其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在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区位因素显著影响金融支持城镇化资源配置效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并不比中西部地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省域城镇化 金融支持 规模效率 房地产业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多尺度考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少星 颜培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通过对单体区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和对多个区域面板数据集综合水平的横向比较,本文在多个尺度上验证了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的"资源诅咒"假说,并且通过在省际层面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也得出"资源诅... 通过对单体区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和对多个区域面板数据集综合水平的横向比较,本文在多个尺度上验证了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的"资源诅咒"假说,并且通过在省际层面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也得出"资源诅咒"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的结论。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资源产生限制作用的作用机理,认为这种效应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项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禀赋 城市化水平 资源诅咒 尺度 机制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地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侯慧丽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8,112,共8页
城市化对降低生育意愿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时期,人们的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是否生育二孩的意愿上。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农村流动人口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他们在二孩生育意愿上也存在差异,基本趋势是流... 城市化对降低生育意愿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时期,人们的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是否生育二孩的意愿上。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农村流动人口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他们在二孩生育意愿上也存在差异,基本趋势是流入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城市化降低生育意愿的机制除了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来降低生育意愿,还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降低程度的不同。我国流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流动特点加剧了生育意愿的降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城市化 流动人口 城市规模
下载PDF
城市的最优发展规模:基于宜居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浦阳 武力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40,共10页
在城市发展经历了高速期后,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迅速膨胀,会产生诸如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均,城市能源的瓶颈效应,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以上可以统称为"城市居民的宜居性问题"。本文首... 在城市发展经历了高速期后,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迅速膨胀,会产生诸如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均,城市能源的瓶颈效应,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以上可以统称为"城市居民的宜居性问题"。本文首先在理论上使用比较简明的数学模型对古典的最优城市发展规模进行研究,阐述其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建立较为全面及新颖的实证计量模型,在模型中我们结合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模最优化"和现实意义上的"城市宜居最优化",组建了一个以中国省级数据库为主的面板计量模型,提出中国最优城市规模的新标准,并且对这个以城市发展宜居性为基准的城市最优发展规模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在考量最优城市规模的问题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是综合市民教育,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就业方式,产业结构以及城市房价等一系列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上,综合研究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最优规模 宜居性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论城市化进程对中国义务教育班级、学校规模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傅维利 张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规模产生了强烈的扩张效应,这给城乡义务教育班级与学校规模的合理调整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义务教育城市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一些人口大省的小学城市化水平低于城市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二是初中城市...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规模产生了强烈的扩张效应,这给城乡义务教育班级与学校规模的合理调整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义务教育城市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一些人口大省的小学城市化水平低于城市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二是初中城市化水平不仅明显高于小学而且大大超越城市总体城市化水平。受人口自然增长放缓、农村人口迁移流向不确定、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隐性城市化人口激增等因素影响,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学校数量和规模方面呈现总量基本合理、城乡差异化发展、隐性生源压力日增、一些地方大班额问题突出等特征。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是: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两个向度,在数量和规模间寻找不同的平衡点;保持教育城市化水平与区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协调一致;善于利用小班额预存的人数弹性空间,以应对流动人口流向的不确定性;对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人口大省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向实施科学监测,并建立有效控制班级和学校规模的预警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协调层次,保证各级政府在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责权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义务教育 班级规模 学校规模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不同尺度空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海涛 刘海猛 张芳芳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70,共11页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四种不同尺度空间地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热点、主要进展和差别进行了梳理对比。研究认为...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四种不同尺度空间地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热点、主要进展和差别进行了梳理对比。研究认为:全球尺度面向人类发展,侧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机制与规律研究;国家尺度面向发展阶段和需求,侧重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阶段、关系类型的研究;区域尺度具有差异化自然和经济本底,存在多种类型的区域,较多对省级行政区、功能区和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城市尺度的地域范围小,侧重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虽然不同尺度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和参照,但不同尺度空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不能混为一谈,需要设计面向空间尺度特征的研究框架,挖掘针对性问题,切实服务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U-E关系 空间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