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77
1
作者 顾朝林 C.克斯特洛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5-393,共9页
本文论述了北京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行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集中在:(1)城市社会极化及其动力机制;(2)新城市贫困现象及其原因;(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变化趋势等。
关键词 社会极化 社会分异 北京 空间分异 城市经济
下载PDF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0
2
作者 柴彦威 张艳 刘志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仍然缺乏。基于对北京城市520户家庭、806个通勤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借助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居住区类型、家庭及住房状况、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属性等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差异性的影响,从而折射城市转型过程中宏观制度性及结构性因素(如土地市场化改革、住房政策、单位制度改革、城市空间扩展等)对个体日常生活经历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空间差异性 市场化 单位制度改革 城市空间扩张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11
3
作者 孟雪松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崔国发 李伟峰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00-2206,共7页
为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及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 ,进而为北京城市绿化提供科学基础 ,对北京城区五环内各功能类型的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 99... 为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及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 ,进而为北京城市绿化提供科学基础 ,对北京城区五环内各功能类型的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 99科30 7属 5 36种 ,其中北京本地种 2 79种 ,占总种数的 5 2 .0 5 % ,国内引进种 15 0种 ,占总种数的 2 7.99% ,国外引进种 10 7种 ,占总种数的 19.96 %。 (2 )北京城区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占城区总属数的 2 1.0 5 % ,远低于全北京植物北温带成分占 30 .30 %的比例 ;温带亚洲物种、旧世界温带物种、世界分布物种的比例都呈减少趋势 ;除旧世界热带物种成分外 ,其它热带物种成分的比例都有所增加。(3)城区各功能区物种丰富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公园、学校校园、居民小区、道路、体育中心及单位场院、广场及公共建筑。公园、学校校园植物的总种数都占城区五环内植物总种数的 5 0 %以上 ,是城区植物的物种库。但本地植物物种比例在所有的功能区中均较低 ,甚至在公园与学校校园 ,本地物种的比例也分别只有 5 3.86 %与 5 2 .5 2 % ,居民小区和广场及公共建筑的北京本地种比例分别只有 4 1.39%和 4 0 .2 3%。 (4 )公园的乔、灌木植物多样性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地理分布 分布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 北京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6
4
作者 李延明 郭佳 冯久莹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测定的研究方法,利用1987年至2001年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建立了北京市不同年份的城市绿色空间专题图和热岛分布图,分析了13年中北京城市绿色空间及热岛效应的演变特点,评价了城市发展及城市绿化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 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测定的研究方法,利用1987年至2001年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建立了北京市不同年份的城市绿色空间专题图和热岛分布图,分析了13年中北京城市绿色空间及热岛效应的演变特点,评价了城市发展及城市绿化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城市化的影响,14年中北京城市绿色空间变化明显,城市热岛效应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原有自然植被不断减少,热岛影响范围随之扩大;随着市区内的绿化建设,绿色空间总量增加,热岛效应有缓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绿色空间 城市绿化 遥感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109
5
作者 姜世国 周一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12,i0001,共10页
基于1984、1999年Landsat TM遥感图像,根据分形理论,用半径法研究了北京城市形态,发现北京城市具有分形性质。北京市建设用地从中心向外扩散的集聚分形结构存在明显的标度区转折现象,其中第一标度区是能够揭示北京城市形态演化特点的有... 基于1984、1999年Landsat TM遥感图像,根据分形理论,用半径法研究了北京城市形态,发现北京城市具有分形性质。北京市建设用地从中心向外扩散的集聚分形结构存在明显的标度区转折现象,其中第一标度区是能够揭示北京城市形态演化特点的有效标度区。1984、1999年半径维数的数值变化反映了建设用地密度集聚扩散的不同特点。本文根据集聚分形的标度区建立了一种新的城市范围定义,这种定义可以减少通常定义中的主观因素和不可比因素,标度区大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遥感图像 分形 分维 半径法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城市蔓延的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106
6
作者 蒋芳 刘盛和 袁弘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9-658,共10页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和无序蔓延的现实问题,以北京市在1996 ̄2004年期间的城市扩展作为研究案例,提出可以从城市扩展形态、扩展效率和外部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判识城市蔓延现象,并提出基于地理空间指标体系的城市蔓延测度方法,...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和无序蔓延的现实问题,以北京市在1996 ̄2004年期间的城市扩展作为研究案例,提出可以从城市扩展形态、扩展效率和外部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判识城市蔓延现象,并提出基于地理空间指标体系的城市蔓延测度方法,主要由涉及人口、经济、土地利用、农业、环境和城市生活等方面的13项指标所组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度和量化研究区城市蔓延的特征:①建设用地斑块具有明显的破碎化和不规则化趋势,缺乏良好的规划控制,不连续开发、条带式开发和跳跃式开发特征明显,扩展形态不尽合理;②新增建设用地的建设密度和容积率较低,并且新增用地的人口密度和经济产出水平均低于原有用地绩效,扩展效率不高;③城市蔓延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开敞空间、加重了交通负担,对农业、环境和城市生活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测度方法 地理空间指标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13
7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修春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5,共8页
文章首先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在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评... 文章首先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在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评价结果表明:(1)各系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个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由人口导向型城市化向经济导向型城市化演变的过程;(2)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整体水平都较高,且处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并表现出与城市化划分基本一致的阶段性特征;(3)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彼此间的耦合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等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就北京市的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分析与评价可以作为城市规划明晰城市发展阶段和质量、确定城市合理规模、安排规划实施时序、制定对策建议以及检验规划效应的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北京
下载PDF
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102
8
作者 陶晓丽 陈明星 +1 位作者 张文忠 白永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64-1976,共13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提出城市公园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公园共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提出城市公园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公园共计148处,总面积7293.9 hm2,平均面积49.28 hm2,各个类型公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城市公园至少具有四种重要功能:旅游休闲、生态价值、防灾减灾和教育科普。城市公园类型与功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每个公园复合了多种功能,但是各个类型城市公园有不同的主导功能。文化遗址公园以旅游休闲和教育科普为主导功能,游乐公园相对单一的旅游休闲功能,综合性公园的功能比较全面,社区公园除科普功能较弱外,具有其它几项功能的中等水平,生态公园则以生态价值为主。对城市公园进行细化分类,识别主导功能,有助于科学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实现城市公园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类型 功能 北京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80
9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2 位作者 陶慧 李玏 王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5-1228,共14页
城市休闲商务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分类、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分异成因等方面上还缺... 城市休闲商务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分类、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分异成因等方面上还缺乏一定的实证和定量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重新定义RBD,并依据城市RBD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为大型购物中心、休闲商业街、城市休闲区三类。选取1990年、2000年、2014年三个时间截面对北京各类城市RBD点进行统计,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北京城市RBD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时序上看,北京城市RBD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增速变快,不同类型的RBD出现不同幅度的空间扩张;2北京城市RBD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RBD,存在一定的增幅和增速差异;3北京城市RBD的整体空间结构呈"单核聚集—双核发展—网状扩散"的发展模式;4城市RBD多选址在交通便利、临近旅游景区、居民和游客密度较高、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5游客密度对各类型的城市RBD规模均有较大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RBD,各因素对其规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RBD 时空格局 分布特征 成因 北京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7
10
作者 张宁 方琳娜 +2 位作者 周杰 宋金平 江君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在Landsat TM数据支持下,利用突变点方法获取北京市1994、1999、2004年城市边缘区范围,从扩展总量、扩展类型、扩展方向、扩展区域以及扩展强度等方面分析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探讨扩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边缘区扩展速... 在Landsat TM数据支持下,利用突变点方法获取北京市1994、1999、2004年城市边缘区范围,从扩展总量、扩展类型、扩展方向、扩展区域以及扩展强度等方面分析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探讨扩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边缘区扩展速率逐渐加快;扩展方向主要是东、北,类型以向外扩张为主;(2)边缘区空间扩展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同时,受经济发展、工业增长、城市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城市规划等政治因素也对边缘区空间扩展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路径及其时空特征 被引量:73
11
作者 张纯 柴彦威 李昌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通过对北京市3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24 h活动日志的问卷调查,描述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类型的一般时空特征。运用日活动路径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对一天的时间尺度... 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通过对北京市3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24 h活动日志的问卷调查,描述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类型的一般时空特征。运用日活动路径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对一天的时间尺度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通过考察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一般性规律和个性化差异,为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和谐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老年人 日活动路径 时间地理学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城市大气CO_2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7
12
作者 王长科 王跃思 刘广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7,共5页
北京大气CO2 浓度日变化强烈 ,全年北京时间 1 5 :0 0时前后为全天最低值 ,最高值则出现在夜间 ,日变化幅度为 2 3 2~ 3 9 0 μmol·mol- 1,夏季和秋季日变化幅度比冬季和春季大 .北京城区大气CO2 浓度季节变化明显 ,最大值出现... 北京大气CO2 浓度日变化强烈 ,全年北京时间 1 5 :0 0时前后为全天最低值 ,最高值则出现在夜间 ,日变化幅度为 2 3 2~ 3 9 0 μmol·mol- 1,夏季和秋季日变化幅度比冬季和春季大 .北京城区大气CO2 浓度季节变化明显 ,最大值出现在冬季 ,月平均浓度为 42 1 5~ 441 0 μmol·mol- 1;最小值则在夏季 ,月平均浓度 3 67 4~ 3 71 6μmol·mol- 1.北京CO2 浓度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高于附近的华北兴隆区域站和瓦里关山大陆本底站等的相应值 ,其原因是北京CO2 浓度季节变化主要受人为取暖活动控制 ,同时植被的季节变化也起一定作用 .1 993~ 1 995年北京大气CO2 浓度上升较快 ,平均增长率为 3 7%·a- 1,1 995年平均浓度达到最高 ,为 40 9 7± 2 5 9μmol·m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 温室气体 城市环境 北京
下载PDF
城市扩展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59
13
作者 黄庆旭 何春阳 +3 位作者 史培军 赵媛媛 杨洋 刘洪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21,共8页
厘清土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 厘清土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三种城市扩展空间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北京城市扩展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过程显著,城镇用地在区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9.80%增长到2004年的17.93%;②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城市化三种基本模式;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驱动因子影响城市扩展过程。宏观尺度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政府行为和过去三千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在中观尺度上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城市扩展提供了驱动力,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观尺度的地形、区位和交通限制决定了城市扩展的可能性,最利于城市扩展的因子是距高速公路的距离。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1991—2004年北京城市化强度出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城市扩展 驱动力 GIS 北京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方法、数据和案例 被引量:59
14
作者 龙瀛 茅明睿 +2 位作者 毛其智 沈振江 张永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3,共7页
以地块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并以城市活动主体作为模拟对象的精细化模拟是未来城市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本文重点对精细化城市模型的主流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 以地块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并以城市活动主体作为模拟对象的精细化模拟是未来城市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本文重点对精细化城市模型的主流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基于主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ling,ABM)和传统的微观模拟(Microsimulation,MSM)这三种自下而上的微观模拟方法。之后结合精细化城市模型的高标准数据需求问题,对国际上通行的用于精细化模拟数据合成(population synthesis)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给出笔者近年来在精细化城市模拟方面的多项实践案例,最后提出了以GIS为平台,结合CA/ABM/MSM方法,构建我国精细化城市模型的框架体系和关键技术,以期支持我国大城市地区空间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模型 大数据 精细化 规划支持系统(PSS) 北京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北京城区土壤的重金属累积特征 被引量:55
15
作者 李晓燕 陈同斌 +4 位作者 雷梅 郭庆军 宋波 周广东 谢云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85-2293,共9页
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土壤的采样调查表明,北京市城市土壤Cd、Cu、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其相应的土壤背景值,As、Ni与背景值无显著差异.在工业、住宅、商贸、交通边缘带(道路)、公园、城市广场和校园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工业区土壤Cd... 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土壤的采样调查表明,北京市城市土壤Cd、Cu、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其相应的土壤背景值,As、Ni与背景值无显著差异.在工业、住宅、商贸、交通边缘带(道路)、公园、城市广场和校园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工业区土壤Cd、Cu、Ni、Pb和Zn含量均居首位,且Cu、Pb和Zn含量达到污染等级;公园土壤的As水平最高,但仍处于清洁水平.As、Cd、Cu、Ni、Pb和Zn综合累积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工业区>公园>商贸区≈校园>住宅区≈城市广场>交通边缘带.工业区土壤总体表现为重金属轻度污染;公园、商贸区、校园和住宅区土壤重金属处于尚清洁水平;城市广场和交通边缘带土壤重金属处于清洁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地利用方式 城市土壤 北京市
原文传递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in urban soil from Beijing, China 被引量:50
16
作者 LI Xing-hong MA Ling-ling +3 位作者 LIU Xiu-fen FU Shan CHENG Hang-xin XU Xiao-b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4-950,共7页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EPA-PAHs) in the urban surface soils from Beijing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GC-MS). It is significantly complement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EPA-PAHs) in the urban surface soils from Beijing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GC-MS). It is significantly complement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Hs pollution in soil of integrated Beijing 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known in the outskirts.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16 EPA-PAH was from 0.467 to 5.470 μg/g and was described by the contour map. Compound profiles presented that the 4-, 5- and 6-ring PAHs were major composition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Hs have the similar source in the most sampling sites and BaP might be considered as the indicator of PAHs. Characteristic ratios of anthracene (An)/(An+ phenanthrene (Phe)), fluoranthene (Flu)/(Flu/ pyrene (Pyr)) and benzo[a]pyrene (BaP)/laenzo[g,h,i]perylene (BghiP) indicated that the PAHs pollutants probably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coal combustion and it was not negligible from vehicular emission. The level of PAHs in our study area was compared with o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urban soil SOURCE beijing
下载PDF
北京市环城绿化隔离带生态规划 被引量:43
17
作者 欧阳志云 王如松 +4 位作者 李伟峰 Juergen Paulussen 李迪华 肖燚 王效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5-971,i002-i004,共10页
研究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分析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布局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提出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规... 研究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分析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布局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提出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控制指标。研究表明: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已达4 0 .2 % ,现有土地景观布局零乱,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十分活跃,扩张趋势明显,要保证足够的土地资源以发展绿化控制带的难度很大。绿化隔离带土地潜力和适宜性的评价结果揭示,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充分利用各类适宜性土地发展绿地,如林地、裸地、水体、耕地,重新规划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释放一定的建设用地,则估计有6 5 .8%的潜力土地可发展为绿地。根据北京城市发展对近郊生态功能的要求以及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应是楔型环城绿化隔离带,即沿交通干线贯穿绿带,中-小型生活社区与小城镇分布在绿化隔离带之中。绿化隔离带的景观生态格局应是以森林为基质、河流道路为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隔离带 北京 生态规划
下载PDF
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 被引量:49
18
作者 谌丽 张文忠 杨翌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081,共11页
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广泛重视,然而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服务设施可达性下降的问题。从居民的视角出发,构建影响中国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的分析框架。在此... 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广泛重视,然而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服务设施可达性下降的问题。从居民的视角出发,构建影响中国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北京市2005年居住环境调查主观数据对居民的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利用北京城市服务设施空间数据借助GIS评估居民的客观服务设施可达性,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讨论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的错位情况和相关因素并侧重验证城市空间结构和住房获取渠道的影响,这些因素与中国的城市发展和住房政策变化紧密相关并将基于此提出促进居民实现其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服务设施可达性 偏好 错位 城市扩张 住房市场化 北京
原文传递
基于约束性CA方法的北京城市形态情景分析 被引量:48
19
作者 龙瀛 沈振江 +1 位作者 毛其智 党安荣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55,共13页
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Constrained CA)在模拟城市增长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已有文献常利用各种反映土地利用需要、区位影响、管理制度等的政策参数,设定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情景以反映未来的城市形态。在基于约... 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Constrained CA)在模拟城市增长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已有文献常利用各种反映土地利用需要、区位影响、管理制度等的政策参数,设定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情景以反映未来的城市形态。在基于约束性CA进行城市形态情景分析时,以各种政策参数作为情景条件的研究实例较多。而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用于建设管理的审批,对应明确的城市形态,因而如何利用城市形态作为情景条件分析所需政策,也有实践意义,可以解决一些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例如已有的发展政策是否与期望的城市形态相匹配,不同规划方案所需采取的政策有什么区别等。本文提出了以城市形态作为情景条件(即形态情景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约束性CA,改变了传统的约束性CA情景条件的设置方法,以期望的未来城市形态为目标,识别相应需要的发展政策。并将北京市域的4个规划城市形态作为情景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多个规划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和政策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是将约束性CA的应用扩展到城市规划领域的又一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城市形态 期望情景 城市规划 北京
原文传递
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韩冰 王效科 欧阳志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19,共4页
通过监测降雨径流水质,研究了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地表径流水排入任何地表水体都会对其造成污染,且城市地表径流水的大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的三级标准,因此,我们对待城市地表径流水应该如... 通过监测降雨径流水质,研究了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地表径流水排入任何地表水体都会对其造成污染,且城市地表径流水的大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的三级标准,因此,我们对待城市地表径流水应该如对待污水一样处理。对于TN、TP、CODCr、BOD5浓度,路面径流要高于屋顶径流,而对于SS浓度,屋顶径流高于路面径流。总磷TP颗粒吸附态的污染物对总污染物的贡献最大,对于路面径流高达83.1%,对于屋顶径流为68.6%,其次是CODCr,总氮TN的颗粒吸附态的贡献较低。通过沉积或过滤去除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可以提高城市地表径流的水质。所有污染物随降雨过程变化的总体趋势为雨水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初期径流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面源污染 城市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