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加压与握拳运动方案对PICC置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雪娇 皮红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7期3259-3262,共4页
目的 比较上肢加压与握拳对PICC 置管患者上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预防PICC 相关性血栓新策略寻求理论支持。方法 2018 年1—2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71 例 PICC 置管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在患者平静状态、PI... 目的 比较上肢加压与握拳对PICC 置管患者上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预防PICC 相关性血栓新策略寻求理论支持。方法 2018 年1—2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71 例 PICC 置管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在患者平静状态、PICC 置管侧上肢加压20、40、60 mmHg 及握拳时,测量患者腋窝处PICC 置管静脉血流峰速度。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加压后和握拳后血流峰速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平静状态下静脉血流峰速度中位数为7.61 cm/s,握拳后静脉血流峰速度中位数为20.38 cm/s,加压至20 mmHg 静脉血流峰速度中位数为18.48 cm/s,加压至40 mmHg 静脉血流峰速度中位数为23.37 cm/s,加压至60 mmHg 静脉血流峰速度中位数为25.54 cm/s,不同状态下血流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97,P < 0.01),其中,握拳及20、40、60 mmHg 加压后的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平静状态,20 mmHg 压力状态下血流峰速度低于40、60 mmHg 压力状态下血流峰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握拳后血流峰速度与20、40、60 mmHg 加压后血流峰速度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 0.66、0.72、0.71;P < 0.01)。血流动力学波形图中,患者握拳后引起的血流速度变化曲线较平缓,而上肢40 mmHg加压引起的血流速度变化曲线较陡峭。结论 上肢加压可有效增加上肢静脉血流速度,达到握拳引起的上肢血流速度水平,若使用上肢加压替代握拳预防PICC 相关性血栓,40 mmHg 可能为较适宜的加压压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PICC 相关性血栓 上肢加压 握拳 血流峰速度
原文传递
ROC曲线评估高频超声与肌电图诊断上肢神经卡压征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田依 王艳蕾 +1 位作者 王守业 宋鹏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ROC曲线对高频超声和肌电图检查在上肢神经卡压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7例上肢神经卡压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高频超声和肌电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同时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高频... 目的探讨ROC曲线对高频超声和肌电图检查在上肢神经卡压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7例上肢神经卡压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高频超声和肌电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同时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肘管尺神经、腕管正中神经入口前后径、左右径及横截面积(CS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高频超声对上肢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价值,采用四线格分析肌电图及联合检查对上肢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价值。结果肘管综合征患者尺神经入口处前后径、左右径及CS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卡压处神经变细变弯,出现肿胀,神经纤维束回声消失,CSA诊断肘管综合征的AUC为0.851,最佳截点为9.25 mm^2,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83.3%;肌电图检查诊断肘管综合征的灵敏度为88.88%,特异度为80.00%,准确度为87.27%。腕管综合征患者卡压处神经炎性肿胀,内部回声不均匀,正中神经卡压处弯曲,周围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正中神经入口处前后径、左右径及CS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SA诊断腕管综合征的AUC为0.885,最佳截点为10.24 mm^2,灵敏度为90.80%,特异度为80.00%;肌电图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的灵敏度为89.58%,特异度为78.57%,准确度为87.09%。联合检测诊断肘管综合征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92.73%;诊断腕管综合征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1.94%。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检查对上肢神经卡压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电图 上肢神经卡压征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于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析
3
作者 曾淑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20期39-41,18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于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进行检查的1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此期间选取66例确诊为上肢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的66例健康人群作为...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于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进行检查的1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此期间选取66例确诊为上肢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的6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且试验组依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与中重症组两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在豌豆骨及肘管入口水平分别测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前后径、左右经、横截面面积、杨氏模量。比较各个测量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的临床分型价值。结果:对比观察与对照两组检查结果发现,试验组杨氏模量及正中神经横截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与对照两组检查结果发现,试验组横截面积、尺神经前后径、杨氏模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与对照两组检查结果发现,轻症组正中神经杨氏模量低于中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与对照两组检查结果发现,轻症组尺神经杨氏模量低于中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效能(准确度、精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较单一高频超声高。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表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 高频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