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盆地哈达图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伟涛 李子颖 +3 位作者 李西得 刘武生 康世虎 吕永华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研究该矿床铀的赋存状态直接关系到铀的矿床成因研究及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α径迹蚀刻等分析方法研究哈达图矿床铀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铀主要...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研究该矿床铀的赋存状态直接关系到铀的矿床成因研究及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α径迹蚀刻等分析方法研究哈达图矿床铀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铀主要以超显微状(粒径<1μm)、显微状(粒径1~1.5μm)铀矿物及其集合体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黄铁矿及有机质表面。识别出的铀矿物有沥青铀矿、铀石、铀的磷酸盐,另有部分超显微状铀矿物因粒径较小而无法定名。此外,还有少量铀以含铀矿物形式存在如含铀稀土矿物、独居石、锆石、钍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砂岩型铀矿 哈达图 赛汉组上段 铀的赋存状态
下载PDF
二连盆地那仁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永华 苗爱生 +2 位作者 王果 李曙光 高峥嵘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2-671,共10页
经过近年来的区域评价工作,在内蒙古二连盆地那仁地区赛汉组上段发现了铀矿化信息,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铀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明显不足。通过对钻孔、地震等资料的综合整理,结合系统取样、分析测试结果,对那仁地区铀源、构造、地层... 经过近年来的区域评价工作,在内蒙古二连盆地那仁地区赛汉组上段发现了铀矿化信息,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铀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明显不足。通过对钻孔、地震等资料的综合整理,结合系统取样、分析测试结果,对那仁地区铀源、构造、地层、沉积相、氧化-还原及古气候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铀源充足,在温暖半湿润—干热气候转变期,蚀源区大量的铀被活化、迁移;晚白垩世—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提供了适宜氧化带发育的斜坡带及深部还原流体上逸通道;赛汉组上段一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规模大,具备稳定的泥-砂-泥结构和有利的氧化-还原条件,是铀矿形成的理想空间。在铀成矿条件最佳部位预测Ⅰ级远景区1片,有望落实为新的铀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那仁地区 铀成矿地质条件 赛汉组上段一亚段 远景区
下载PDF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关键控矿要素与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吕永华 康世虎 +2 位作者 刘武生 苗爱生 杜鹏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84-592,共9页
通过对哈达图铀矿床矿体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为赛汉组上段建造间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其矿床成因属于“渗入与渗出叠加型”,铀矿化具有“预富集—富集—迁移—再富集”的滚动富集特征,矿体的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反转、岩性-岩相、氧... 通过对哈达图铀矿床矿体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为赛汉组上段建造间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其矿床成因属于“渗入与渗出叠加型”,铀矿化具有“预富集—富集—迁移—再富集”的滚动富集特征,矿体的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反转、岩性-岩相、氧化带发育程度和还原残留体等关键要素控制,在分析这些关键控矿要素的基础之上,初步总结了哈达图铀矿床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达图铀矿床 赛汉组上段 关键控矿要素 成矿模式
下载PDF
二连盆地芒来矿床砂体的非均质性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国安 乔鹏 +3 位作者 康世虎 彭瑞强 任晓平 黄镪俯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73-381,共9页
芒来地段位于巴彦乌拉铀矿床西部,近年来随着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在该地段落实了中型规模铀矿床。在对芒来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发现,铀成矿与赛汉组上段砂体的非均质性有一定的关系。统计钻孔含矿砂体与隔水层,在平面和垂向上均表... 芒来地段位于巴彦乌拉铀矿床西部,近年来随着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在该地段落实了中型规模铀矿床。在对芒来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发现,铀成矿与赛汉组上段砂体的非均质性有一定的关系。统计钻孔含矿砂体与隔水层,在平面和垂向上均表明非均质性与铀成矿的关系密切。平面上砂体表现为西侧厚,东侧薄,具有由主干辫状河道向分支河道迁移的特征,铀矿化多出现在砂体厚度45~65 m,含砂率60%~70%,砂体由厚变薄的区域。垂向上,铀矿化多出现在隔层层数少,厚度薄地区,当隔层数为4~6层,厚度25~40 m时,最有利于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来矿床 赛汉组上段 砂体非均质性 铀成矿
下载PDF
阿其图乌拉地区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特征研究
5
作者 谢明宏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4期733-742,共10页
研究区位于腾格尔坳陷的北西部,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的古河道砂体中,因此,厘清找矿目的层赛汉组结构,尤其是砂体发育特征,有助于快速推进找矿工作进程,提升铀矿勘查效果。本文以研究区完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研究区位于腾格尔坳陷的北西部,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的古河道砂体中,因此,厘清找矿目的层赛汉组结构,尤其是砂体发育特征,有助于快速推进找矿工作进程,提升铀矿勘查效果。本文以研究区完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石电阻率特征及钻孔资料,对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赛汉组顶板埋深约150 m,由凸(隆)起向凹陷中心倾伏,都日木凹陷最大厚度约550 m,总体上为“泥—砂—泥”三层结构;其中上层泥岩厚度为80~100 m,中层主要发育辫状河及三角洲相砂体(主要分布于都日木凹陷),横向连续稳定,宽约8~13 km,厚度由北西向南东增厚至220 m,底层泥岩厚度为100~280 m。找矿目的层上述发育特征,为区内铀矿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地球物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其图乌拉地区 赛汉组上段 CSAMT 地电结构 砂体
下载PDF
二连盆地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东 刘武生 +2 位作者 张梓楠 史清平 刘持恒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23-334,共12页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煤、铀能源盆地,盆地内铀矿主要发育砂岩型铀矿。对盆地内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中氧化带、过渡带及还原带砂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样品中相对富集的元素有Rb、Mo、Sb、Ba、W、Tl、Pb、U,相对亏损的...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煤、铀能源盆地,盆地内铀矿主要发育砂岩型铀矿。对盆地内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中氧化带、过渡带及还原带砂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样品中相对富集的元素有Rb、Mo、Sb、Ba、W、Tl、Pb、U,相对亏损的元素有Li、Sc、V、Cr、Ni、Cu、Sr、Y、In、Nb、Ta、Zr、Hf,且过渡带具有极高的U峰值(499.00×10^-6~3887.00×10^-6),平均值为2007.80×10^-6,呈现出强烈的富铀特征。Eu均表现为负异常,Ce表现为弱负异常,Eu的亏损反映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与铀成矿的形成机理相符。同时过渡带的△Eh和pH值均有利于铀矿床的形成,说明该地区具有比较好的铀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 赛汉组上段 地球化学 哈达图 二连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岩石学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永华 封志兵 +2 位作者 康世虎 李满根 苟冽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17,共9页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长达150 km古河道砂体。已先后在该古河道内探明了多个规模较大的铀矿床。以该区含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铀矿石和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长达150 km古河道砂体。已先后在该古河道内探明了多个规模较大的铀矿床。以该区含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铀矿石和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开展岩石学特征对比研究,探讨铀矿石与围岩的岩石学特征差异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表明,古河道砂体粒度总体较粗,分选性差;碎屑岩以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云母和重矿物,岩屑种类多。该结果反映了古河道沉积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的特征。与古河道毗邻的花岗岩体可能是重要物源和铀源。铀矿石中富含炭屑、黄铁矿等还原介质,且其与铀矿物相邻。与围岩相比,铀矿石中碎屑物粒度较小、黏土矿物含量更高,影响后期氧化流体的渗入,起保矿作用。上述岩石学特征是今后二连盆地古河道铀矿勘查良好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岩石学特征 赛汉组上段 古河道 乌兰察布坳陷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乔尔古-齐哈地区赛汉组上段砂体成因分析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惠丽 李西得 +3 位作者 刘武生 吕永华 刘旭 史清平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54-361,共8页
二连盆地乔尔古-齐哈地区研究和勘探控制程度较低,而砂体结构、规模及成因分析是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的首要任务。通过露头调查、钻孔岩心观察、砂岩粒度分析及砂体展布特征,对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沉积体系进行恢复。研究发... 二连盆地乔尔古-齐哈地区研究和勘探控制程度较低,而砂体结构、规模及成因分析是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的首要任务。通过露头调查、钻孔岩心观察、砂岩粒度分析及砂体展布特征,对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沉积体系进行恢复。研究发现,赛汉组上段砂体呈条带状,总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沉积环境为河流体系,中下部(Ⅰ、Ⅱ旋回)为辫状河沉积,可识别出心滩沉积、河道滞留沉积及泛滥平原沉积等沉积微相,砂体规模大,连通性好;顶部(Ⅲ旋回)为曲流河沉积,可识别出边滩沉积、河道滞留沉积及泛滥平原沉积等沉积微相,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增强,连通性差。辫状河相为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有利沉积相带,铀矿化垂向上分布于赛汉组上段中下部(Ⅰ、Ⅱ旋回)辫状河心滩及河道滞留沉积砂体中,其中Ⅱ旋回铀矿化最为发育,平面上分布于辫状河道拐弯、交汇、心滩短轴两侧向泛滥平原过渡部位。目的层沉积体系分析,对铀成矿空间定位及指导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成因 沉积体系 砂岩型铀矿 赛汉组上段 二连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赛汉组上段物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颜小波 李华明 +3 位作者 康世虎 张锋 杜鹏飞 彭瑞强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67-878,共12页
哈达图铀矿床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的齐哈日格图凹陷内,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为主要含矿层位。目前该矿床已完成普查阶段找矿工作,成果颇丰,但是其赛汉组上段沉积物的物源、物源与铀源时空关系等认识仅停留在初步推测阶段,缺少系统的... 哈达图铀矿床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的齐哈日格图凹陷内,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为主要含矿层位。目前该矿床已完成普查阶段找矿工作,成果颇丰,但是其赛汉组上段沉积物的物源、物源与铀源时空关系等认识仅停留在初步推测阶段,缺少系统的研究与归纳。文章通过对哈达图铀矿床赛汉组上段岩石学及沉积体系特征研究,结合赛汉组上段砂岩与周边源区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初步认为哈达图铀矿床赛汉组上段物源主要来自苏尼特隆起中的花岗岩,其次为火山岩及变质岩,还有赛乌苏及塔木钦凸起侧向补给;同沉积期初始富集的铀元素在层间氧化阶段迁出构成了重要的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赛汉组上段 哈达图铀矿床 二连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