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上交叉综合征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检查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马明 张世民 +6 位作者 章永东 黎作旭 吴冠男 张秀江 靳蛟 刘昱彰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伴有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伴有和不伴有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各20例,以及正常志愿者10例,予以颈椎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检查,观察颈椎夹... 目的:分析伴有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伴有和不伴有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各20例,以及正常志愿者10例,予以颈椎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检查,观察颈椎夹角、角位移、相邻椎体滑移。结果:UCS组颈椎夹角为(-0.40±9.64)°,明显小于正常组的(14.35±9.01)°(P<0.05)和非UCS组的(9.55±14.69)°(P<0.05)。UCS组上颈椎前屈后伸位角位移变化为(8.18±4.81)°,明显小于正常组的(12.14±3.48)°(P<0.05)和非UCS组的(12.34±5.65)°(P<0.05)。UCS组前屈位下颈椎椎体后缘滑移为15.41±2.21,明显大于正常组的13.26±2.42(P<0.05),同非UCS组的15.64±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UCS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更倾向于变直或者反张,上颈椎屈伸活动受限,而下颈椎处于屈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 青年期 X线
下载PDF
运动机能贴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9
2
作者 丁丹阳 王艳 +3 位作者 裴飞 刘长辉 金洁 宫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52例U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共4周。采用疼痛视觉... 目的观察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52例U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共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头前伸角度(FHA)和圆肩角度(FSA)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FHA、FSA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HA、FSA降低(t>2.804,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FHA、FSA低于对照组(t>2.632,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UCS可以缓解疼痛,矫正不良姿势,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运动机能贴布 运动疗法
下载PDF
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蔡冰 眭承志 陈舒强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上交叉综合征(UCS)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头、颈、肩生物力学失衡,进而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圆肩、寒背、中背部(胸椎部位)后突增加、肩胛骨隆... 上交叉综合征(UCS)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头、颈、肩生物力学失衡,进而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圆肩、寒背、中背部(胸椎部位)后突增加、肩胛骨隆起等一系列体征的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头颈部的不良姿势、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女性青春期心理问题、交感神经激惹、吸烟等可能是UCS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头、颈、肩背部肌肉失衡。阐述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提高人们对此病的认识,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病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花佳佳 施加加 沈爱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对颈肩部肌群进行松解和调整,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对颈肩部肌群进行松解和调整,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障碍指数(NDI)、焦虑抑郁评分(HAMD)和睡眠质量评分(PSQI)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VAS、NDI、HAMD、PSQ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焦虑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能量技术 电针 颈肩综合征
下载PDF
大学生上交叉综合症运动处方干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亚楠 朱二刚 +1 位作者 马倩 赵香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研究大学生上交叉综合症的成因及运动处方干预治疗效果.对35名患有上交叉综合症的在校大学生予以运动干预,观察运动处方干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肩颈部肌群的肌力失衡和肌肉的交互抑制作用是形成“圆肩、驼背、颈前倾”体态的主要原因,... 研究大学生上交叉综合症的成因及运动处方干预治疗效果.对35名患有上交叉综合症的在校大学生予以运动干预,观察运动处方干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肩颈部肌群的肌力失衡和肌肉的交互抑制作用是形成“圆肩、驼背、颈前倾”体态的主要原因,采用小强度低负荷抗阻训练和拉伸训练干预治疗上交叉综合症,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症 运动处方 肌力失衡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上交叉综合征的PNF干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秦 冯鹏鹏 +4 位作者 王烁 王洋 伍盈 司翔月 钱菁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和强、弱动作模式与上交叉综合征出现的联系,研究与专项训练相关的PNF(propri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名北京体育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姿势评... 目的分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和强、弱动作模式与上交叉综合征出现的联系,研究与专项训练相关的PNF(propri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名北京体育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姿势评估并利用BTE primus多功能肌力诊断系统测试在正、反手动作模式下的峰值功率和速度;利用PNF技术对实验组进行5周的干预治疗。结果(1)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存在高低肩、肩胛骨外旋,头前倾等上交叉综合征症状,3种动态姿势评估阳性率较高;(2)PNF技术干预后,两肩高度差、左右肩胛下角到脊柱中线的距离显著降低,3种动态姿势评估阳性率降低;(3)PNF技术干预后,实验组DASH问卷评分显著降低(P=0.038);反手峰值功率(P=0.000)和正、反手挥拍速度显著提高(P=0.014)(P=0.002)。结论PNF技术可以改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上交叉综合征的症状,提升其专项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 PNF技术 干预效果
下载PDF
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曹颖 杜红根 +1 位作者 乔祖康 陈韶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SC-NPAD)评分、头前伸角度(FHA)及圆肩角度(FSA)。结果组内治疗前后SC-NPAD评分、FHA、FSA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C-NPAD总分、FHA、FS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NPAD评分中4个因素比较,残疾、情绪和认知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疼痛、颈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及推拿结合METs治疗UCS均有临床疗效,而推拿结合METs能够更有效的纠正患者前倾姿势,恢复肌力平衡,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能量技术 推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以改善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为目标的健身瑜伽课程设计——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8
作者 黄萍 孙梦迪 李夏雯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8期68-71,共4页
该文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产生的原因,系统阐述了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及解剖学原理,明确运动疗法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并研发了改善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健身瑜伽课程。该课程按照“循序渐进、... 该文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产生的原因,系统阐述了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及解剖学原理,明确运动疗法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并研发了改善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健身瑜伽课程。该课程按照“循序渐进、全面均衡、安全有效”的原则制定了一学期16周32学时的教学内容,并规范了健身瑜伽单次2学时的课程安排,以期帮助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上交叉综合征 高校体育课程 健身瑜伽课程
下载PDF
马王堆导引术对上交叉综合征的作用探讨与相关动作分析
9
作者 陈烨彤 黎珊妃 +4 位作者 张斯琦 屈家宁 瞿启睿 许明 姚敬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头前倾、含胸、翼状肩等一系列体征为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典型表现,不良的身体形态可影响胸廓功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睡眠质量。马王堆导引术作为民族传统养生术,注重调身、调息、调心,即三调合一,以循经导意、形意相随为主要特点,... 头前倾、含胸、翼状肩等一系列体征为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典型表现,不良的身体形态可影响胸廓功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睡眠质量。马王堆导引术作为民族传统养生术,注重调身、调息、调心,即三调合一,以循经导意、形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利用肢体的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提落和开合动作锻炼,舒缓肌肉、调和气血。此文就马王堆导引术中的第一式挽弓、第四式龙登、第七式鸱视对UCS的作用展开探讨与动作剖析,以期为传统运动康复治疗UCS提供新的途径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 上交叉综合征 马王堆导引术 运动康复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配合针刺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珊 戴家超 +2 位作者 娄梅 李姣妹 徐文文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配合针刺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UCS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PNF+针刺治疗,针刺组采...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配合针刺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UCS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PNF+针刺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PNF组采用PNF疗法。比较3组颈部疼痛程度、颈部障碍指数、富贵包最大厚度、颈前倾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3组颈部疼痛程度、颈部障碍指数、富贵包最大厚度、颈前倾角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及PNF组(P<0.05)。结论:PNF疗法配合针刺治疗UCS具有协同增强作用,可更好地改善UCS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 针刺疗法 上交叉综合征
下载PDF
推拿联合龙氏正骨牵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建峰 周小炫 郑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龙氏正骨牵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龙氏正骨牵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氏正骨牵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前倾角(FHA)、圆肩角(FSA)、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NPAD)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FHA、FSA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NPAD评分、N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FEV_1/FVC%、P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龙氏正骨牵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可纠正肩颈部姿势,改善颈部功能、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推拿 正骨 牵引 颈部功能
下载PDF
基于实时应变弹性成像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肌肉功能的康复评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彬 丁杰 +4 位作者 陈根 王峥 冯学会 解强 丁一 《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5-41,共7页
上交叉综合征(UCS)在伏案工作者等群体中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头部前倾姿势、颈痛、肌肉僵硬。以U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应变弹性成像(RTE)技术,对康复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评定,明确了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UCS颈痛的... 上交叉综合征(UCS)在伏案工作者等群体中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头部前倾姿势、颈痛、肌肉僵硬。以U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应变弹性成像(RTE)技术,对康复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评定,明确了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UCS颈痛的潜在机制。评定指标包括:头夹肌及上斜方肌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活动度(ROM)。ESWT康复治疗后,UCS患者的头夹肌SR、上斜方肌SR、颈痛VAS、N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颈部前屈-后伸ROM显著高于治疗前。相关性分析提示,ESWT可通过降低UCS患者头夹肌、上斜方肌的相对硬度,使疼痛程度降低,颈椎ROM提高,从而改善了患者颈椎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功能康复评定 实时应变弹性成像 体外冲击波疗法
原文传递
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鲍珊菊 赵鹏 +2 位作者 周筱 李萌 何雨薇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28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某体育大学未受过专项运动训练的学生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n=29)和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n=31)。运动疗法组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的运动疗法干预,运动疗法联合太...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某体育大学未受过专项运动训练的学生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n=29)和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n=31)。运动疗法组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的运动疗法干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结果:运动疗法组的头前倾角和圆肩角测量结果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较实验前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对屈曲角度改善显著偏高,但运动疗法组实验前后屈曲角度显著降低;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右旋角度显著性改善,其余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颈椎活动障碍指数实验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进行运动疗法或联合太极拳均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症状,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均可有效平衡颈肩肌群肌力、纠正姿势异常,从而缓解颈肩疼痛,且后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运动疗法 太极拳 运动康复
下载PDF
上交叉综合征与颈源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昭华 李欣餘 +1 位作者 万磊 李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上交叉综合征与颈源性疼痛(颈枕部及颈肩部疼痛)的相关性,以及颈、胸部肌肉训练项目对颈源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临床呈现典型上交叉综合征表现,伴颈源性疼... 目的探讨上交叉综合征与颈源性疼痛(颈枕部及颈肩部疼痛)的相关性,以及颈、胸部肌肉训练项目对颈源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临床呈现典型上交叉综合征表现,伴颈源性疼痛患者45例。记录患者职业、工作特点、每日工作时间、疼痛部位、VAS疼痛评分、颈椎侧位X线片应用Borden测量法判断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位置,分为两组:CO组:颈枕部疼痛;CS组:颈肩部疼痛。分别设计不同的肌肉训练项目,训练时间设计为2周。记录训练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并与训练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1)疼痛程度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相关,生理弯曲度越小,疼痛程度越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训练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值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部疲劳和不良姿势是导致上交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与颈源性疼痛相关。肌肉训练项目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交叉综合征,缓解颈源性疼痛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颈源性疼痛 相关性 肌肉训练
下载PDF
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阮晶 蒋红平 胡贵廷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于取红外线照射结合肌肉能... 目的:探究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于取红外线照射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曲值变化、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变化、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变化、头前伸角度(FHA)、圆肩角度(FSA)值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6/48,95.83%)高于对照组(39/48,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47/48,97.92%)高于对照组(40/48,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疼痛缓解,睡眠质量好,心理状态佳,未见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小针刀松解术 红外线照射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下载PDF
孙善斌辨主症分期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坤 孙善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介绍孙善斌主任对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项部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气血输布是导致人身肌肉失衡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孙善斌主任以该病的主症转变为特点分期论治,急性期运用... 介绍孙善斌主任对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项部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气血输布是导致人身肌肉失衡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孙善斌主任以该病的主症转变为特点分期论治,急性期运用毫火针点刺结筋灶点,松解局部粘连,解结止痛迅速。缓解期指导患者练习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式进行身姿矫正,平衡肌肉力量,极大地降低了因生活习惯姿势固定导致该病复发的可能,临床验证疗效良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毫火针 结筋病灶点 易筋经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梦莉 陈朝晖 +3 位作者 徐寒 张文娣 王婷婷 韦祥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评价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特别是头前倾的治疗效果。方法:招募患有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大学生志愿者30名,接受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30min/次,1次/2d,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 目的:评价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特别是头前倾的治疗效果。方法:招募患有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大学生志愿者30名,接受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30min/次,1次/2d,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量表、头前倾角度(FHA)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FHA角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以缓解疼痛,减小头前倾角度,矫正不良体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正骨手法 运动疗法 上交叉综合征 头前倾
下载PDF
呼吸训练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允兰 孙鹏 +2 位作者 龚心怡 吕倩 王元姣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6期34-37,41,共5页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训...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0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呼吸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测,在M型超声下观察平静呼吸、用力呼吸两组呼吸状态时的膈肌运动幅度。肺功能检测参数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及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实/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C(实/预)、FVC(实/预)、MVV(实/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C(实/预)、FVC(实/预)、MVV(实/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两种呼吸状态时膈肌运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种呼吸状态时的膈肌运动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恢复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正常膈肌运动及肺功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上交叉综合征 肺功能 膈肌运动
下载PDF
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进展
19
作者 王荣欢 刘力萌 +1 位作者 景韵瑶 马志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6期240-242,247,共4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上交叉综合征康复治疗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可以采用运动疗法、中国传统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体能训练...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上交叉综合征康复治疗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可以采用运动疗法、中国传统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体能训练等方法。运动疗法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康复治疗对于缓解上交叉综合征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减少久坐时间等,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下载PDF
身体功能训练干预小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麦全安 李志敢 张未贞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研究身体功能性训练干预小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96名小学生患者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的试验组、强化力量训练的肌肉拉伸综合组、正常体育锻炼的对照组;试验时间为20 min/次、3次/周,持续16周;同等条件下对... 目的研究身体功能性训练干预小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96名小学生患者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的试验组、强化力量训练的肌肉拉伸综合组、正常体育锻炼的对照组;试验时间为20 min/次、3次/周,持续16周;同等条件下对试验前、后上交叉综合征和类型评价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头部前倾角度(°)轻、中、重度干预前分别为4.17±0.61、7.58±0.97、16.67±2.80,干预后分别为0.00±0.00、3.58±0.66、13.75±3.03;耳眼连线与水平面夹角(°)轻、中、重度干预前分别为3.98±0.43、7.17±0.75、14.00±1.10,干预后分别为1.25±0.69、3.08±0.66、11.17±2.04;背屈角度(°)轻、中、重度干预前分别为4.25±0.42、7.50±1.00、18.17±1.13,干预后分别为1.08±0.66、3.25±0.9414.91±0.92;肩胛骨下角间距(cm)轻、中、重度干预前分别为4.17±0.61、6.75±0.61、12.58±1.36)cm,干预后分别为1.25±0.27、3.42±0.49、10.25±1.17;肩胛骨偏离角度(°)轻、中、重度干预前分别为4.08±0.20、6.92±0.38、13.83±1.51,干预后分别为1.58±0.38、3.92±0.74、11.25±1.54,上述结果均优于综合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症状加重。结论需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及早进行干预,身体功能训练具有较佳的干预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身体功能训练 运动处方 小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