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概要 被引量:94
1
作者 刘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分属于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北部的正安、道真两个铝土矿带,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泥、页岩和(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侵蚀面上,属沉积型硬水铝石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平期,铝土矿含矿岩系...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分属于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北部的正安、道真两个铝土矿带,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泥、页岩和(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侵蚀面上,属沉积型硬水铝石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平期,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岩石地层名为大竹园组(C2d)。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是在广西运动古侵蚀面上,风化残积物演化形成的成矿母质(类似红土型铝土矿)经地表径流搬运、沉积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质勘查 大竹园组 晚石炭世 黔北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宝力高庙组地层划分及其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73
2
作者 辛后田 滕学建 程银行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在1/5万内蒙古东乌旗狠麦温都尔地区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首次按照岩性组合的差异,将宝力高庙组划分出以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夹砂砾岩为主和以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炭质板岩、河流相砂砾岩为主的上、下段。在其中分别采集地层... 在1/5万内蒙古东乌旗狠麦温都尔地区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首次按照岩性组合的差异,将宝力高庙组划分出以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夹砂砾岩为主和以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炭质板岩、河流相砂砾岩为主的上、下段。在其中分别采集地层中的流纹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和安山岩夹层样品,挑选其中的锆石进行U-Pb SHRIMP同位素测年,分别获得了上段303.4±6.7 Ma、304.9±3.1 Ma和下段320.1±7.2 Ma的年龄信息,地层时代为晚石炭世。该成果对研究古亚洲洋的闭合和晚华力西期成矿地质背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力高庙组 古亚洲洋 SHRIMP年龄 晚石炭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石炭统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43
3
作者 文志刚 王正允 +1 位作者 何幼斌 彭德堂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其暗色碳酸盐岩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泥岩为较好—好的烃源岩,煤为较差的烃源岩。考虑到演化作用与风化作用的影响,推测柴北缘石炭系碳酸盐岩和泥岩均达到了好...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其暗色碳酸盐岩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泥岩为较好—好的烃源岩,煤为较差的烃源岩。考虑到演化作用与风化作用的影响,推测柴北缘石炭系碳酸盐岩和泥岩均达到了好烃源岩评价标准,其有机质演化处在成熟—高成熟阶段。认为该地区石炭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气勘探 评价标准 有机质演化 上石炭统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成熟度
下载PDF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煤微环境 被引量:23
4
作者 秦勇 王文峰 +1 位作者 宋党育 张晓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具有中硫、高灰、较高有机硫的特征,但其中各煤分层的基本性质差异较大,指示其成煤微环境显著变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a/ (Ca +Fe)、Th/U、Al/Ti、V/Zn、δEu、δCe可作为指示11号煤层沉积水介质盐...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具有中硫、高灰、较高有机硫的特征,但其中各煤分层的基本性质差异较大,指示其成煤微环境显著变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a/ (Ca +Fe)、Th/U、Al/Ti、V/Zn、δEu、δCe可作为指示11号煤层沉积水介质盐度的标志,St,d、So ,d/Sp,d可分别作为指示水介质氧化还原程度和酸碱度的标志,Ad、V/I、ΣREE可作为指示水介质动力条件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煤层成煤微环境特征及其演化历程,认为11号煤层形成于波动式海进的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在此过程中,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泥炭形成于微咸—半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第2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总体上相对较强,沼泽水体从逐渐加深演化为显著变浅;第3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环境,海水影响再次逐渐增强,在泥炭沼泽演化末期水体显著变深,动力条件明显减弱,还原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 地球化学特征 微环境 太原组 煤层 成煤 矿区 山西 水动力条件 地球化学研究 泥炭沼泽 水介质 半咸水 性质差异 氧化还原 环境特征 沉积环境 咸水环境 有机硫 标志 酸碱度 REE 演化 还原性 海水 水体 盐度 海进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古地磁新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朋武 张世红 +4 位作者 高锐 李海燕 赵庆乐 李秋生 管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23-434,440,共13页
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乡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和敖汉旗安庆沟乡晚石炭世酒局子组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宝力高庙组和酒局子组样品退磁特征表明,高温剩磁分量均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携带了... 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乡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和敖汉旗安庆沟乡晚石炭世酒局子组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宝力高庙组和酒局子组样品退磁特征表明,高温剩磁分量均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携带了岩石形成时期的特征剩磁分量。层面校正后2个组平均特征剩磁分量分别为:D=159.3°,I=-33.1°,α95=8.7°;D=328.8°,I=31.3°,α95=5.7°。这反映了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位于北纬17°—18°N。将所获得的古地磁结果与已发表的相邻地区古地磁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古生物、古气候等地质数据,推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内蒙古中部与华北地块关系密切,距离较近,而远离西伯利亚地块,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可能是华北地块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内蒙古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大地构造学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北部上石炭统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牛亚卓 魏建设 +1 位作者 史冀忠 陈高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0-1727,共8页
北山地区处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会带,其晚古生代洋陆转化备受关注,但久有争议。该区晚古生代地层学研究不足,制约了对构造演化的深入讨论。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北山北部黑鹰山地区原定为下石炭统白山... 北山地区处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会带,其晚古生代洋陆转化备受关注,但久有争议。该区晚古生代地层学研究不足,制约了对构造演化的深入讨论。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北山北部黑鹰山地区原定为下石炭统白山组火山岩的年龄分别为308.6Ma±1.0Ma和299.1Ma±2.4Ma,时代为晚石炭世。研究区内白山组时代的修订可以为该区构造演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北部 上石炭统 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统碎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重矿物和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区、构造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双应 杨栋栋 +2 位作者 王松 万秋 王道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84,共18页
晚古生代是天山构造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对南天山层序清楚尚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对于恢复南天山晚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并对其构造演化史提供约束,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统阿依里河组砂岩主要为含砾砂... 晚古生代是天山构造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对南天山层序清楚尚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对于恢复南天山晚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并对其构造演化史提供约束,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统阿依里河组砂岩主要为含砾砂岩、岩屑砂岩、次岩屑砂岩、长石砂岩和含铁岩屑砂岩,砂岩中石英颗粒含量67.41%,岩屑25.07%,长石7.52%,Q/(F+L)平均为2.07,岩石具有低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碎屑岩Sio2平均为64.78%,Al2O310.22%,TiO20.35%,TFe2O34.23%,MgO1.37%,CaO7.16%,K202.13%,Na2O0.93%。稀土总量∑REE平均为130.1×10-6,δEu异常0.74,LaN/YbN9.4。砂岩中重矿物组合主要为锆石、白钛石、赤褐铁矿和黄铁矿,其次有电气石、磷灰石、金红石、石榴子石、铬铁矿和锐钛矿。阿依里河组的源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低级-中级变质岩和沉积岩,还有少量基性岩等。根据QFL判别,砂岩物源区主要为消减杂岩源区,其次是弧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源区。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以及Th-Co-Zr/10、Th-Sc-Zr/IO和Ti/Zr-La/Sc判别图,阿依里河组碎屑岩物源区属于大陆岛弧区和活动大陆边缘区,与上地壳源区相比,有铁镁质的叠加。校正后的碎屑岩化学风化指数CIAcorr.平均为71.25(52.25~89.40),指示源区主要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砂岩碎屑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锆石年龄分为两期,主要为404542Ma,其次是1797~2436Ma,表明物源区地质体时代主要为早古生代和古元古代,它们和南天山早古生代消减带弧和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古元古代基底比较吻合。同时,进一步将南天山造山带开始碰撞的时间限制在早泥盆世末-中泥盆世,俯冲汇聚在早古生代,大规模的隆升剥露在二叠纪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成分 碎屑锆石年代学 物源分析 构造演化 上石炭统 南天山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19-22,共4页
综合应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偏光显微镜及稳定同位素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上石炭统500多个样品进行了系统观察、统计及分析。依据其对储集空间的作用性质,可以把研究工区各种沉积相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 综合应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偏光显微镜及稳定同位素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上石炭统500多个样品进行了系统观察、统计及分析。依据其对储集空间的作用性质,可以把研究工区各种沉积相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两种类型。根据成岩作用组合、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以及孔隙形成和演化规律,总结出四类成岩演化模式,即储集特性差别较大的储层对工区有利次生孔隙发育带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储集层 油气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石炭统碎屑岩—碳酸盐岩高频转换过程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小洁 马寅生 +5 位作者 李宗星 祁柯宁 郭迎春 彭博 胡俊杰 刘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9-422,共14页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别产自"外源、浑水"与"内源、清水"环境,二者的交替互层沉积可反映古水体性质、物源供给及气候等环境要素的频繁改变。晚石炭世,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相对稳定,盆内发育巨厚的、多级次嵌套的"...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别产自"外源、浑水"与"内源、清水"环境,二者的交替互层沉积可反映古水体性质、物源供给及气候等环境要素的频繁改变。晚石炭世,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相对稳定,盆内发育巨厚的、多级次嵌套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记录了"冰室地球"冰川活动下的古海平面大幅度升降和古气候、古环境频繁交替信息。文中以柴达木盆地北缘连续完整露头剖面和钻井取心剖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前人研究成果,通过详细的岩心、露头及镜下薄片观察,在研究区重点层段识别出下切谷充填型碎屑岩沉积和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组成的频繁互层序列。碎屑岩—碳酸盐岩互层组合序列在垂向上的有序叠加,构成了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其从碳酸盐岩—改造型台地沉积开始,向上依次发育碎屑岩下切谷充填序列的底部冲积河道沉积、中部河口湾序列和顶部代表海泛面的泥岩沉积,最后转变为碳酸盐岩向海到向陆台地亚相,反映了一个显著的早期海退—中期逐渐海侵—后期再次海退的旋回过程。冰川期急剧变冷的气候和冰川型高频的大幅度海平面升降,驱动滨线及相带迁移,影响到碎屑岩供给速率和碳酸盐生产率,造成了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高频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上石炭统 混积层系 海平面变化 下切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石炭统沉积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娟萍 欧阳征健 +1 位作者 陈全红 李文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4,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羊虎沟组)沉积特征对于预测其砂体展布、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溪组(羊虎沟组)进行了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溪...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羊虎沟组)沉积特征对于预测其砂体展布、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溪组(羊虎沟组)进行了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溪组(羊虎沟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多层煤、灰岩和泥灰岩;主要发育浅海陆棚、障壁岛、潮坪、潟湖和扇三角洲沉积。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西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障壁岛和潟湖沉积相,东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潟湖、障壁岛和浅海陆棚沉积相,中间过渡带主要为潮坪沉积。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潮坪、潟湖和浅海陆棚等沉积。总体上来讲,本溪组(羊虎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具有东、西分异的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石炭统 本溪组 岩石类型 沉积相 沉积特征
下载PDF
Upper Devonian and Lower Carboniferous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outh China 被引量:12
11
作者 Wang Xunlian Li Shilong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Wang Yue (Mineral Office of Dushan County, Dushan 558200)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4,共8页
In South China four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upper part of Upper Devonian and Tournaisian. They are named SQ0 SQ1, SQ2 and SQ3 in ascending order. SQ0 is Strunian (uppermost Devonian), and the othe... In South China four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upper part of Upper Devonian and Tournaisian. They are named SQ0 SQ1, SQ2 and SQ3 in ascending order. SQ0 is Strunian (uppermost Devonian), and the other three Tournaisian in age. These four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ppear to correlate fairly well with the four sequence recognized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areas. This may suggest that these sequences are synchronous depos- its resulted from the eustatic changes. The present study 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biostratigraphy and event stratigraphy indicates that in neritic facies areas of South China,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boundary, match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Siphonodella praesulcata zone and S. sulcata zone in pelagic facies areas, is not only higher than the top of the Cystophrentis zone, but also higher than the top of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boundary event bed. In neritic facies areas, the Devonian-Carbonifrerous boundary is marked by the most distinct transgressive surface within the Cystophrentiseudouralina interval zone, i. e. at the base of the TST of the SQ1. This boundary coincides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event bed resulted from the eustatic fall, and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s to the basal part of Rseudouralina assemblag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stratigraphy boundary upper Devonian Lower carboniferous South China.
下载PDF
黔南Triticites带旋回层序碳同位素特征及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2-350,共9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麦粒(竹蜓)(Triticites)带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层序分析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测定,识别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准层序,其可与北美中大陆同期地层中发现的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亚层序对比,是晚...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麦粒(竹蜓)(Triticites)带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层序分析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测定,识别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准层序,其可与北美中大陆同期地层中发现的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亚层序对比,是晚石炭世Gzhelian期存在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佐证。同时探讨了碳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沉积层序内碳同位素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层序地层 碳同位素 冰川型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现军 王月华 +4 位作者 玛丽克 曾昌民 冯晓军 韩利军 曲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盖提斜坡西段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顶部,是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推测该不整合面是受晚石炭世海退作用及构造运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 上石炭统 不整合面 油气远景
下载PDF
贵州罗甸上石炭统罗苏阶和滑石板阶牙形刺序列的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志浩 祁玉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贵州罗甸纳水上石炭统罗苏阶 (L uosuan)和滑石板阶 (Huashibanian)的牙形刺序列 ,自上而下可详细划分为 :Diplognathodus ophenus- D.ellesmerensis,Idiognathoides ouachitensis,Streptognathodus expan-sus,Idiognatho... 本文详细描述了贵州罗甸纳水上石炭统罗苏阶 (L uosuan)和滑石板阶 (Huashibanian)的牙形刺序列 ,自上而下可详细划分为 :Diplognathodus ophenus- D.ellesmerensis,Idiognathoides ouachitensis,Streptognathodus expan-sus,Idiognathoides sulcatus parva,Idiognathodus primulus- N eognathodus bassleri,Idiognathodus primulus-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 I.pacificus,I.sinuatus,I.sulcatus sulcatus和 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等带。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Idiognathoides ouachitensis和 Mesogondolella clarki的首次出现分别代表罗苏阶、滑石板阶和达拉阶的开始。根据牙形刺和有孔虫的序列 ,罗甸纳水剖面上石炭统的罗苏阶和滑石板阶可与俄罗斯的巴什基尔阶 (Bashkirian)、莫斯科阶 (Moscovian)以及北美的莫罗阶 (Morrowan)和阿托克阶 (Atok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序列 罗苏阶 滑石板阶 贵州罗甸 上石炭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上石炭统上层序火山岩岩相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牟中海 刘继山 徐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地质、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对上石炭统上层序火山岩岩性、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陆西地区上石炭统可分为上、下2个层序,上层序的顶、底界均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上超/... 采用地质、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对上石炭统上层序火山岩岩性、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陆西地区上石炭统可分为上、下2个层序,上层序的顶、底界均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上超/削蚀的反射终端类型。上层序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沉凝灰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英安岩等。火山岩岩相有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主要根据地震剖面上的锥状体来识别;爆发相岩性主要为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电性特征为高电阻率、高速度,伽玛值变化大,但以低伽玛为主,具有变振幅、断续或杂乱反射特征;溢流相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电性特征为高电阻率、高速度,伽玛值变化大,具有中—强振幅、较连续反射特征;火山沉积相主要由正常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组成,电性特征表现为高伽玛、低电阻率、低速度,具有强振幅、高连续反射特征。爆发相主要分布于达巴松凸起—夏盐凸起西部和东部;火山沉积相主要分布于夏盐凸起中部、玛湖凹陷南部;其他地区则为溢流相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岩相 地震相 上石炭统 陆西地区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贵州罗甸纳水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地层的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浩 祁玉平 +1 位作者 王向东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29,共19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贵州罗甸纳水上石炭统 (宾夕法尼亚亚系 )剖面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其牙形刺序列自上而下可详细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S. wabaunsensis,S. tenuialveus,S. firmus,Idiognathodusnashuiensis,Streptognatho... 本文详细描述了贵州罗甸纳水上石炭统 (宾夕法尼亚亚系 )剖面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其牙形刺序列自上而下可详细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S. wabaunsensis,S. tenuialveus,S. firmus,Idiognathodusnashuiensis,Streptognathodus simulator,S.guizhouensis,S.gracilis- S.excelsus,S.cancellosus,S.clavatulus,S. nodocarinatus,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Mesogondolella clarki - Idiognathodus robustus,Diplognathodusophanus- D.ellesmerensis,Idiognathoides ouachitensis,Streptognathodus expansus,Idiognathoides sulcatus parva,Idiognathodus primulus- N eognathodus bassleri,Idiognathodus primulus- 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 I. pacificus,I. sinuatus,I. sulcatus sulcatus,Declinognathodusnoduliferus和 Gnathodus bilineatus bollandensis等带。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首次出现分别代表上石炭统 (宾夕法尼亚亚系 )和二叠系的开始。根据牙形刺和有孔虫的序列 ,罗甸纳水剖面的上石炭统 (宾夕法尼亚亚系 )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罗苏阶 (L uosuan)、滑石板阶 (Huashiba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统 贵州 宾夕法尼亚亚系 地层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牙形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缘上石炭统泥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世明 唐书恒 +3 位作者 霍婷 谭富荣 刘达成 王金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69-1081,共13页
我国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具有成熟度适中及厚度大等特点,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前人研究主要聚焦于页岩气成藏条件、模式及生烃潜力,而对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及复杂程度的定量表征研究较少。为了探讨海陆过渡相泥页岩的孔隙结... 我国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具有成熟度适中及厚度大等特点,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前人研究主要聚焦于页岩气成藏条件、模式及生烃潜力,而对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及复杂程度的定量表征研究较少。为了探讨海陆过渡相泥页岩的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以柴达木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15件泥页岩样品采用低温液氮吸附及扫描电镜进行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参数与分形维数的关系,进而揭示泥页岩孔隙结构发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泥页岩孔隙形态主要有2类,第一类为楔形—狭缝型和细颈瓶—墨水瓶状型,第二类为四周开放的平行板状孔,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质孔最为发育。②应用FHH分析模型计算出了泥页岩孔隙分形维数,以P/P0=0.45为界,泥页岩存在2种不同吸附解吸机制,用D1和D2分别表示P/P0<0.45和P/P0>0.45范围内的孔隙分形维数。泥页岩孔隙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D1分形维数与黏土矿物和T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D2分形维数与黏土矿物和TOC含量呈正相关性。表明影响分形维数的主要因素为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含量。D1和D2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性都较好,但D1趋势线比D2拟合性更好,说明小孔对孔隙结构参数影响更为重要。③分形维数D1和D2之差△D=0.393,表明其结构复杂程度相差很大,双重分形特征明显。但分形维数D2越大,孔隙结构趋于复杂,孔隙表面积更加粗糙,不利于气体的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缘 上石炭统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海陆过渡相
原文传递
新疆博乐科克赛花岗闪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玉萍 王瑞 王德贵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科克赛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年龄为(317±6)Ma.结合区域地质及物探成果分析,判定科克赛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据近年发现的与该岩体有关的铜钼矿产情况分析,认为该岩体具有寻找铜钼矿产的前景.
关键词 博乐市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 SHRIMP定年 晚石炭世
下载PDF
四川江油—广元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微相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锦龙 贾志海 +2 位作者 王伟 罗雷 李俊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4-846,共13页
四川江油—广元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发育良好,厚度不大,化石丰富,含多层紫红色砾屑生物碎屑灰岩和泥岩韵律层,在整个华南同期沉积中颇具特色。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显微分析,共识别出15种微相类型。根据这些微相类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组... 四川江油—广元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发育良好,厚度不大,化石丰富,含多层紫红色砾屑生物碎屑灰岩和泥岩韵律层,在整个华南同期沉积中颇具特色。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显微分析,共识别出15种微相类型。根据这些微相类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组合与分布特点,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和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利用微相组合分析将这些微相组合划分到4个相带,即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浅滩。沉积相带的变化特征表明研究区晚石炭世存在着多期海侵—海退旋回,其中在黄龙组上段沉积中期海侵达到最大值,使得川西北大部分地区和川东地区广泛接受碳酸盐岩沉积。江油—广元地区上石炭统特殊岩层的研究表明:黄龙组下部4套红层具有浅海陆棚上部近积风暴岩的特征;船山组核形石灰岩粒序层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核形石的形成可能与晚石炭世晚期全球冰期事件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组合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上石炭统 江油—广元地区
下载PDF
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地球化学和富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英利 陈雷 +2 位作者 王坤明 王刚 郭现轻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26,共19页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阐明本溪组锂富集特征,探讨本溪组的源岩、岩石风化程度、沉积物分选状况和古环境特征,进而分析本溪组锂富集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溪组锂资源丰富,主要富集在泥岩中(Li平均质量分数为1487×10^(-6)),而铝土矿Li含量较低;沉积序列表明,本溪组主要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形成于潟湖环境;B/Ga、Sr/Cu值等参数表明沉积时期海水为微咸水,气候条件为温湿-干热气候,处于还原环境;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图解分析表明,物源区母岩以长英质岩浆岩为主,灰岩和泥岩等是次要物源,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指数参数及图解表明源岩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经历沉积再旋回作用。本溪组富锂泥岩的物源、沉积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锂资源的富集与泥岩中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关系密切,本溪组源岩为锂富集提供物质基础,沉积物的再旋回过程、沉积环境等沉积特征影响锂资源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泥岩 碎屑物源 锂富集 本溪组 上石炭统 潟湖 河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