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岩 梅勇 +4 位作者 李洲 陈凤梅 付丹 吴家兵 凌瑞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5,183,共6页
[背景]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电焊工作业大部分以手工作业为主,作业时经常需要观察焊点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不良工效学因素较多。对于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症状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背景]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电焊工作业大部分以手工作业为主,作业时经常需要观察焊点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不良工效学因素较多。对于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症状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WMSDs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整群随机选择汽车制造厂972名电焊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近一年内上背部WMSDs的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率为42.2%(410/972)。在工作中暴露比例较高的不良工效学因素是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72.5%,705/972)、长时间大幅度弯腰转身(71.8%,698/972)和躯干重复性动作(64.7%,629/9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工龄、是否长时间大幅度转身、是否长时间大幅度弯腰、是否长时间大幅度弯腰转身、是否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是否以不舒服体位搬举重物、是否躯干重复动作、是否姿势不适使不上劲、是否工作中涉及寒冷或气温变化、是否人员短缺以及工间休息时间是否充足、不同每周工作时间、是否以不舒服姿势工作,人群间WMSD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以不舒服姿势工作(很频繁)、以不舒服体位搬举重物、姿势不适使不上劲者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2.37、1.46、1.76、1.44、1.50,P<0.05),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0 h(41~50 h,51~60 h,61 h及以上与40 h及以下工作时间比较),症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5%、157%和196%;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的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风险降低(OR=0.70,95%CI:0.49~0.98)。[结论]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率较高,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焊工 上背部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汽车制造
原文传递
上背部夹脊与肩胛内侧缘原始点埋线治疗乳痛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靖 邱石源 +4 位作者 农馥铭 李春燕 黄文华 符显昭 李星婵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0期262-264,共3页
目的:观察上背部夹脊与肩胛内侧原始点埋线治疗乳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痛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和肩胛内侧缘压痛区内进行埋线治疗,对照组以乳房部位及辨证取穴相结合... 目的:观察上背部夹脊与肩胛内侧原始点埋线治疗乳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痛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和肩胛内侧缘压痛区内进行埋线治疗,对照组以乳房部位及辨证取穴相结合行电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焦虑量表(HAD-A)和抑郁量表(HAD-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背部夹脊和肩胛内侧原始点埋线治疗乳痛症能有效减轻患者乳房部位疼痛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痛症 上背部 夹脊 肩胛内侧缘 原始点 埋线
原文传递
基于Autoform汽车后围上盖板拉延成形模拟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宫晓峰 于仁萍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53,共5页
以汽车后围上盖板零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利用Autoform软件对零件拉延成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并基于CAE分析结果预测拉延中出现的拉裂、起皱等成形缺陷。利用调整拉深筋参数、改变工艺补充面等方式,对成形结果进行优化。通过多次... 以汽车后围上盖板零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利用Autoform软件对零件拉延成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并基于CAE分析结果预测拉延中出现的拉裂、起皱等成形缺陷。利用调整拉深筋参数、改变工艺补充面等方式,对成形结果进行优化。通过多次模拟给出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优化模具方案提供依据。为了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对生产零件的实际数据进行测量,对比发现实际测量结果与CAE模拟结果比较吻合。实践证明:应用有限元分析可以达到预测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并进行缺陷分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FORM 汽车后围上盖板 拉延成形 起皱 拉裂
原文传递
Differenc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patients with distinct sites of chronic pain:A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 被引量:7
4
作者 Cuiping Mao Longxiao Wei +3 位作者 Qiuli Zhang Xia Liao Xiaoli Yang Mi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2981-2990,共10页
A reduction in gray matter volume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k pain,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ain are associated with gray matter abnormalities in distinct brain regions. To examine differ- ences in brain mo... A reduction in gray matter volume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k pain,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ain are associated with gray matter abnormalities in distinct brain regions. To examine differ- ences in brain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or neck and upper back pain, we investi- gated changes in gray matter volume in chronic back pain patients having different sites of pain using voxel-based morphometry. A reduction in 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was found primarily in the left postcentral gyrus and in the left precuneus and bilateral cuneal cortex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In these patients,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sub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bilateral putamen and accumbens, right pallidum, right caudate nucleus, and left amygdala. In upper back pain patients, reduced 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was found in the left precentral and left postcen- tral cortic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gional gray matter volume abnormalities in low back pain patients are more extensive than in upper back pain patients. Sub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creases are found only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chronic low back pain upper back pain voxel-based morphometry gray mat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asal ganglia ATROPHY chronic pain grants-supported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830nm半导体微激光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雪梅 钟会清 +14 位作者 杨辉 周艳 刘智明 赵仓焕 晏锦胜 叶丙刚 苏成康 吴秀丽 侯雨晴 姜万玲 刘键雄 王振 林锦 龙佳 郭周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0,共8页
探讨了830 nm半导体微激光光灸穴位和肌筋膜扳机点(MTr Ps)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预实验收集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光灸1组4例、光灸2组6例、光灸3组7例和针灸组6例,光灸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治疗(中心波长为830 nm,功... 探讨了830 nm半导体微激光光灸穴位和肌筋膜扳机点(MTr Ps)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预实验收集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光灸1组4例、光灸2组6例、光灸3组7例和针灸组6例,光灸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治疗(中心波长为830 nm,功率密度0.335 W/cm2),时间分别为每次1、2和4 min对患者的养老穴、承山穴背部MTr Ps进行照射;针刺组选用毫针对养老穴、承山穴常规针刺,MTr Ps处斜刺进针贯穿结节得气后留针20 min,中间行针1次。光灸组和针刺组每周治疗3次,一周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正式试验背肌筋膜炎患者38人,治疗方法如预实验光灸3组。采用视觉模糊量表评分(VAS)和简易麦吉尔量表-2(SFMPQ-2)对患者主观症状进行评定,手持式压力测痛仪测定MTr Ps的压力疼痛阈值(PPT)。预实验VAS评分结果表明,除光灸1 min外,其他三组治疗后均有显著减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组疗效最好,其次为光灸3组;SFMPQ-评分显示,只有针刺组治疗后有显著减低(P<0.05)。光灸组可显著提高MTr Ps的PPT数值。正式试验结果发现,830 nm微激光可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SFMPQ-2评分,改善患者酸痛、轻压痛和疲惫无力感症状,且可提高肌筋膜扳机点的压力疼痛阈值。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对背肌筋膜炎患者无论从主观评分和半客观的压痛阈值改善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背肌筋膜炎 肌筋膜扳机点 压力疼痛阈值
下载PDF
STK 18G套管针在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汪鸿 杨荔 于福全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在2007-09—2010-05期间26例后上肺小结节穿刺的使用效果。结果:26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除1例因气胸后患者不能继续配合,导致取材不足... 目的:探讨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在2007-09—2010-05期间26例后上肺小结节穿刺的使用效果。结果:26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除1例因气胸后患者不能继续配合,导致取材不足未能做出正确病理诊断外,对其余病例均做出了准确的病理诊断,准确率达96%。结论: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推荐,但选择合适病例并精确控制穿刺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K18G-130mm穿刺针 18G-90mm套管 后上肺小结节 穿刺活检
下载PDF
北京事业单位女性颈肩、上背部疼痛现状及工作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婧楠 郑茹 +4 位作者 姜学文 云青萍 史宇晖 纪颖 常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事业单位女性颈肩、上背部疼痛现状及工作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8月,利用“健康北京人——十年行动终末评估”专项调查数据,对4654名事业单位女职工颈肩及上背部疼痛程度、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程度疼... 目的分析北京市事业单位女性颈肩、上背部疼痛现状及工作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8月,利用“健康北京人——十年行动终末评估”专项调查数据,对4654名事业单位女职工颈肩及上背部疼痛程度、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程度疼痛特点,为改善事业单位女性肌肉骨骼疾病现状积累经验。结果4654名女性职工中颈肩部和上背部疼痛占67.0%。无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加班是不同程度颈肩及上背疼痛的危险因素。中等年龄、高文化程度、年收入在5万元~的职工,高体力要求工作是中度及以上颈肩及上背疼痛的危险因素。工作环境提供健康宣传材料是中度以上颈肩及上背疼痛的保护因素(OR=0.675,95%CI=0.522~0.873;OR=0.434,95%CI=0.311~0.606)。结论北京市事业单位女性颈肩及上背部疼痛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提高职工健康意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女性 颈肩痛及上背部疼痛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滚切式双边剪啃边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张庆 张茂川 李丁 《南方金属》 CAS 2002年第2期32-34,共3页
介绍了韶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滚切式双边剪及剪切原理,对剪切时啃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使得啃边板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的930块减少到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的41块.
关键词 滚切式双边剪 啃边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
9
作者 潘守强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病人139例。计算各年份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对比病人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各年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1.11%、19.05%、26.92%、34.38%、40.00%;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吸烟、右位病变、单光子弥散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异常,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是1.123(1.038~1.215)、5.951(1.778~9.919)、3.547(1.104~10.397)、3.565(1.096~11.598)、18.638(4.974~29.843)、7.357(2.265~13.010)、7.639(3.107~14.697)。结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值得重视;危险因素为老龄、吸烟、右位病变、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异常,临床医师需谨慎对待,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叶后段占位 CT影像表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