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李自超 刘文欣 赵笃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选用 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 ,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 ,以 PEG作为水分胁迫剂 ,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 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 :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 ;陆稻幼芽长度、... 选用 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 ,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 ,以 PEG作为水分胁迫剂 ,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 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 :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 ;陆稻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 3周后苗高等明显比水稻表现有较强的生长势 ,因此可用这些性状与抗旱品种的相对生长势鉴定水、陆稻的抗旱性 ,未浸种处理的种子可用 15%的 PEG溶液胁迫 ,浸种处理过的种子可用 2 0 %的 PEG溶液胁迫。低浓度的 PEG溶液 ( <15% )胁迫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差异不明显 ,高浓度的 PEG溶液 ( >2 0 % )胁迫对所有试验材料损伤严重 ,达不到鉴定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的目的。因此 ,可以在 15% (未浸种 )或 2 0 % (浸种 )浓度的 PEG处理下 ,以抗旱的陆稻品种作对照比较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幼苗高度等性状的相对值 ( XU/ XP,% ,称胁迫系数 )来判别供试品种的抗旱性。以达到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PEG胁迫 抗旱性 聚乙二醇 选择剂 幼苗生长势 鉴定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层覆盖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石英 沈其荣 +1 位作者 茆泽圣 李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7,共7页
在田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物和常规淹水种植水稻 (简称水作 )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土壤NH+ 4 N、NO-3 N的动态变化 ;水作与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的动态变化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灌溉... 在田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物和常规淹水种植水稻 (简称水作 )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土壤NH+ 4 N、NO-3 N的动态变化 ;水作与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的动态变化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作条件下土壤有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旱作水稻的氮营养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均大于水作。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 ,而水作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 ,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 ;旱作水稻的产量以半腐解覆盖处理的最高。所有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水作 ,但耗水量只占水作耗水量的 7 1 4 % ,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 1 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覆盖 氮素 生物效应
下载PDF
水、陆稻根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凌祖铭 李自超 余荣穆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1,共5页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大田旱种和雾培条件下测其根系性状和叶片水势等。结果表明 ,在 2种栽培条件下水、陆稻的根长、根数、根基粗、根中粗和根体积等性状相关显著 ;水、陆稻不...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大田旱种和雾培条件下测其根系性状和叶片水势等。结果表明 ,在 2种栽培条件下水、陆稻的根长、根数、根基粗、根中粗和根体积等性状相关显著 ;水、陆稻不同的品种间根系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陆稻品种的根比水稻品种的长 ,根的基部粗。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比水稻高 ,并且与根长、根基粗相关显著 ;水陆稻幼苗 4叶期根基粗和灌浆期的根基粗相关极显著。因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根长 根基粗 叶片水势 根部性状 抗旱性
下载PDF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品种产量和生理性状比较 被引量:37
4
作者 凌祖铭 李自超 +1 位作者 余荣 穆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8,共6页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鲜重、气孔阻力、植株高度和叶片卷叶度等生理及其它地上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旱种条件下水稻、陆稻产量都低于保水栽培的产量 ,水稻品种的抗旱系数 (旱种产量 /保水产量 )低于陆稻 ;旱种下株高低于保水种植 ;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均高于水稻品种 ,且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密切相关 ;旱种条件下陆稻气孔阻力低于水稻品种 ,保水条件下并无规律性 ;品种间叶片鲜重差异不大 ,但陆稻品种稍大于水稻品种 ;陆稻的叶片卷叶度低于水稻。此外还提出苗期通过根系或旱种卷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抗旱性 产量性状 生理性状 品种产量 保水栽培 株高 叶片水势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水、旱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邹桂花 梅捍卫 +4 位作者 余新桥 刘鸿艳 刘国兰 李名寿 罗利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以中旱3号(常规旱稻)和汕优63(杂交水稻)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灌水量处理对水稻和旱稻营养生长、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处理明显影响水稻和旱稻的营养生长、光合特性以及产量。汕优63在处理A(灌溉水量为对照的25%... 以中旱3号(常规旱稻)和汕优63(杂交水稻)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灌水量处理对水稻和旱稻营养生长、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处理明显影响水稻和旱稻的营养生长、光合特性以及产量。汕优63在处理A(灌溉水量为对照的25%)和处理B(灌溉水量为对照的43.75%)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分别比对照(处理E)减产80.58%和42.98%,差异极显著;在处理C(灌溉水量为对照的62.5%)和处理D(灌溉水量为对照的81.25%)时,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中旱3号在处理A时比对照减产68.42%,差异极显著;籽粒产量在处理B^E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特点在所有测定的其他营养生长和光合指标上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汕优63、中旱3号获得最高产量的灌溉需水量分别为7 500 m3和5 250 m3/hm2。超过此值,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产量将有所下降。旱稻获得最高产量的灌溉水量比水稻约可节约30%,节水潜力巨大。在所有灌溉水量处理下,旱稻的产量比水稻的产量均低,有效穗数少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营养生长 光合特性 产量 水稻 早稻
下载PDF
水稻和陆稻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8
6
作者 程旺大 赵国平 +1 位作者 张国平 姚海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应用 Richards方程对水作和旱作水稻与陆稻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 ,研究两种稻灌浆特性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水作相比 ,水稻旱作穗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产量下降 ;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速率降低 ,活跃灌浆期缩短 ,... 应用 Richards方程对水作和旱作水稻与陆稻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 ,研究两种稻灌浆特性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水作相比 ,水稻旱作穗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产量下降 ;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速率降低 ,活跃灌浆期缩短 ,强势粒和中势粒的起始生长势减弱 ,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延迟 ,强、弱势粒进入灌浆盛期的间距缩短 ,从而影响弱势粒的灌浆 ,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差异增大 ,最终导致粒重和结实率降低。陆稻旱作与水作相比 ,除活跃灌浆期略有缩短以及强、弱势粒进入灌浆盛期的间隔略有延长外 ,整体上灌浆过程变化不大。与水稻相比 ,陆稻在两种水分条件下灌浆过程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较小 ,表现为籽粒灌浆的起始生长势特别是强、中粒位势的起始生长势低 ,灌浆前、中期灌浆较强 ,强、中势籽粒对同化物的激烈竞争使弱势粒灌浆变差 ,籽粒灌浆期短 ,特别是灌浆后期持续时间短 ,导致结实率和粒重低 ,最终影响产量。旱作条件下 ,水稻与陆稻相比 ,籽粒灌浆速率较小 ,活跃灌浆期较长 ,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灌浆特性 水稻 陆稻 水分管理 生长分析
下载PDF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熊正英 张志勤 +2 位作者 王致远 拉元来 唐峰波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过氧化物酶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下载PDF
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0
8
作者 程建峰 潘晓云 刘宜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0-598,共9页
采用“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三种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条件下,根系入土深度均在 60 cm左右。2.不同土壤类型中,根系体积(V)、总表面积(St)、活跃表面积(Sa)、长度(L)、干重(Wd)、密度(D)... 采用“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三种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条件下,根系入土深度均在 60 cm左右。2.不同土壤类型中,根系体积(V)、总表面积(St)、活跃表面积(Sa)、长度(L)、干重(Wd)、密度(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少,Sa/St大致在同一水平;潮砂土以上层粗根为多,生长居中:红壤土以下层细根为多,生长最好;水稻土最差。3 不同地下水位中,L、Wd、V、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在不同垂直土层中的分布,均为水层深6cm(A处理)>水层深4cm(B处理)>水层深2cm(C处理),但 A处理在 30~50 cm处有较大的回升,即深层(30~60cm)根细、多;A、B处理的St、Sa有升有降,但三种处理的Sa/St均随垂直深度增加而增加。4.不论何种土壤温度,V、L、D、Wd、St、Sa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升高和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明显减少;在不同垂直土层中,5月8日播种(b)、6月8日播种(c)间V无明显差异,与4月8日播种(a)有较大差别:a、b间Wd无明显差异,但与c有较大差别;Sa/St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日益升高、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增强,且处理a<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条件 陆稻 根系生长 影响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陆稻和水稻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亚洁 许德美 +3 位作者 孙斌 刁广华 林强森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目的】揭示种植方式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以中旱3号(陆稻)和武香粳99-8(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旱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水种(对照)相比,陆稻覆膜旱种的产量显... 【目的】揭示种植方式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以中旱3号(陆稻)和武香粳99-8(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旱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水种(对照)相比,陆稻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而水稻覆膜旱种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陆稻旱种(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后强、弱势粒的相对起始灌浆势(R0/W)、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均大于对照,活跃灌浆时间(D)小于对照,粒重均高于对照,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水稻旱种后强、弱势粒的R0/W、Tmax和粒重与陆稻旱种的结果相反。水稻覆膜旱种的垩白粒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垩白粒率显著下降。水稻和陆稻旱种的垩白度均显著减小。稻米的垩白粒率与籽粒的Gmax和G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结论】水稻和陆稻旱种可以增大籽粒的灌浆速率,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水稻 早种 籽粒灌浆 垩白
下载PDF
不同灌溉处理对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俊芳 杨晓光 +3 位作者 陈斌 王化琪 王志敏 B.A.M.Bouman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对不同灌溉处理下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根系大部分根干重都集中在地表以下30cm内;不同灌水处理对根量及其分布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灌水量越少,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根系系统在30cm以下分布相对越多,中下... 通过对不同灌溉处理下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根系大部分根干重都集中在地表以下30cm内;不同灌水处理对根量及其分布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灌水量越少,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根系系统在30cm以下分布相对越多,中下层土壤中根系占的百分率越高;其中限量灌溉Ⅱ产量较充分灌溉处理减幅最小,穗粒数减幅也最小,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根冠比次高,增加了对土壤深层水的利用,减少了灌溉水的投入。在水资源缺乏的北京地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处理 旱稻 根系生长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鲁雪林 王秀萍 张国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在旱作与水作条件下,对旱稻抗旱性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借引了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评价指标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对旱作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相对株高>综合抗旱力指数>相对结实率>... 在旱作与水作条件下,对旱稻抗旱性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借引了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评价指标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对旱作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相对株高>综合抗旱力指数>相对结实率>相对出穗日数。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科学的、可行的、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产量 抗旱性 评价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利用水、旱稻DH系定位产量性状的QTL及其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穆平 张洪亮 +2 位作者 姜德峰 刘立峰 李自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5-1733,共9页
为研究水、旱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粳型陆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其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定位了千粒重、结实... 为研究水、旱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粳型陆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其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定位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QTL。结果表明,水田条件共检测到11个加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旱田条件下检测到18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千粒重的2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及控制有效穗数的1个加性QTL在水田、旱田条件下都检测到。检测到11个控制产量性状QTL区域存在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其中3个区域也是控制根系性状QTL的热点区。发现8个加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以下简称贡献率)大于10%(其中4个加性QTL和5对上位性QTL为旱田条件下检测到),这些高贡献率QTL特别是旱田条件下的高贡献率QTL对旱稻产量性状分子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产量性状 QTL定位 环境互作 产量性状 水稻产量 QTL 环境互作 定位 旱稻 分子连锁图 RFLP标记 栽培条件
下载PDF
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艳敏 刘小京 +1 位作者 孙宏勇 李伟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加快 ,叶片光合速率提高 ,对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地膜栽培的旱稻产量提高6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膜覆盖 生态学效应 高温季节
下载PDF
铵态氮和硝态氮营养对水、旱稻根系形态及水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勇 周毅 +1 位作者 郭世伟 沈其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稻和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水培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混合)的方法培养水稻和旱稻,并对水稻和旱稻的根系形态进行了扫描分析;同时,通过测定根系伤流液和采用HgCl2抑...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稻和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水培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混合)的方法培养水稻和旱稻,并对水稻和旱稻的根系形态进行了扫描分析;同时,通过测定根系伤流液和采用HgCl2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方法,比较了水稻和旱稻根系对不同氮素形态响应的差异。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干质量明显低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但单位根表面积的水分吸收与根系伤流液量比硝态氮营养高;3种形态氮素营养水稻(或旱稻)运输水分的主要方式均是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途径,但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系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途径运输水分的能力明显高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与水稻相比,旱稻对硝态氮营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 氮素形态 水通道蛋白 根系伤流液 水分吸收 根系形态
下载PDF
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旱稻、水稻生长及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邹春琴 范晓云 +1 位作者 石荣丽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9,共5页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不同铁供应水平对旱稻和水稻生长与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铁显著促进了水稻和旱稻的生长,提高了铁吸收量;与铵态氮相比,不供铁时硝态氮加重了缺铁旱稻和水稻的铁缺乏状况。就氮素形态的...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不同铁供应水平对旱稻和水稻生长与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铁显著促进了水稻和旱稻的生长,提高了铁吸收量;与铵态氮相比,不供铁时硝态氮加重了缺铁旱稻和水稻的铁缺乏状况。就氮素形态的影响而言,铵态氮明显促进了旱稻和水稻的生长,表现在株高、地上部干重的显著增加,植株铁营养状况的显著改善,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铁吸收量的显著增加,尤其是不供铁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铵态氮还促进了植物体内铁的转移。硝态氮的作用则与此相反,特别是在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硝态氮的供应降低了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加重了铁缺乏症状。以上结果表明,铵态氮有利于旱稻摄取更多的铁营养,并改善生长状况;土壤中氮素以硝态氮为主可能是水作转为旱作后旱稻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旱稻 水稻 生长 铁营养
下载PDF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除草剂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俊周 王晓飞 +2 位作者 张静 杜彦修 赵全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6,共6页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旱稻田除草剂,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5种常用除草剂达93.3%的防治剂量及复配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旱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播后20 ...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旱稻田除草剂,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5种常用除草剂达93.3%的防治剂量及复配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旱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播后20 d是杂草萌发高峰期。3 000~3 150 mL/hm2旱稻除草剂1号和3 750 mL/hmm2农思它对旱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3.39%。2种除草剂之间相互复配的效果都不好。多种除草剂复配可采用旱稻除草剂1号+丁草胺+农思它、旱稻除草剂1号+丁草胺+二甲四氯、旱稻除草剂1号+农思它+果尔,此3种方案防效较好,防效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杂草 稻田除草剂 筛选研究 rice Field 旱稻田 杂草发生规律 除草剂复配 丁草胺 重要因素 杂草种类 药效试验 旱稻产量 防除效果 发生情况 二甲四氯 高峰期 萌发 结果 剂量 防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亚洁 林强森 +2 位作者 孙斌 刁广华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9-544,共6页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抽穗期植株的含N率较低,抽穗至成熟期植株含N率下降速率为水种>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N量大小为水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旱种稻成熟期茎鞘中的N素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籽粒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叶片有所不同。抽穗期旱种稻的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覆膜旱种N素物质生产效率最低。旱种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中旱3号覆膜旱种除外)和N素收获指数较对照增加,大小为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水种。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抽穗后植株含N率下降快,植株N素积累量较小,叶片和籽粒中N素分配比例高,茎鞘低;N素物质生产效率(成熟期)、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N素收获指数高,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水稻 氮素 吸收利用效率 水稻旱作
下载PDF
水、陆稻在水田、旱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Ⅱ.稻株碳、氮代谢的生态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郑丕尧 杨孔平 +1 位作者 王经武 周殿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9-74,共6页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时发现:贮藏性物质的增加是水稻旱种条件下的重要生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水田 旱地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水、陆稻细胞膜透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姜孝成 周广洽 +2 位作者 陈良碧 黄亮群 李训贞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4-38,共5页
在开花灌浆期对三个水、陆稻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发现,叶片中自由水含量较高的湘粳2号(粳型水稻)在复水后细胞膜透性仍然较高,束缚水含量下降,平均减产幅度最小,表现出明显的耐旱特性。而湘中籼3号(籼型水稻)的表现相反... 在开花灌浆期对三个水、陆稻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发现,叶片中自由水含量较高的湘粳2号(粳型水稻)在复水后细胞膜透性仍然较高,束缚水含量下降,平均减产幅度最小,表现出明显的耐旱特性。而湘中籼3号(籼型水稻)的表现相反,是不耐旱品种。陆稻品种奉爱的抗旱性明显较强,但产量较低,有待进一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水稻 陆稻 膜透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土壤温度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程建峰 陈素珍 +3 位作者 潘晓云 陈凤梅 方加海 刘宜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自创的“三维坐标容器法” ,研究了全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1)根系总体积、根系总长、根系总干重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生育期内土温的日益升高、全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明显减少 (a >b >... 采用自创的“三维坐标容器法” ,研究了全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1)根系总体积、根系总长、根系总干重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生育期内土温的日益升高、全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明显减少 (a >b >c) ,且随土温的日益升高、全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减慢 ;递减速度在 0~15cm范围内 ,随土温的日益升高、全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加快 (a <b <c) ,15~ 6 0cm间递减速度较平稳 ;(2 )根系体积各层分布量占总根量的百分比b、c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但它们与a有很大差别 ,主要发生在 0~ 15cm(a <<b≈c)、30~ 6 0cm(a >>b≈c)间 ,15~ 30cm较平稳 (a≈b≈c) ;根系干重各层分布量占总根量的百分比a、b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但它们与c有很大差别 ,主要发生在 0~ 15cm(a≈b >>c <<)、30~ 6 0cm(a≈b<<c)间 ,15~ 30cm较平稳 (a≈b≈c) ;根长各层分布量占总根量的百分比a、b、c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3)根密度垂进分布规律与根长分布规律相一致 ,根系总表面积、活跃表面积垂直变化规律均与根系体积参数相一致 ;(4)活跃表面积 总表面积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生育期内土温的日益升高、全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增强 ,且处理a <b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根系 土壤温度 生长发育 全生育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