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军 寇佳丽 赵培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7-146,共10页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经济增长 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 广义矩估计(GMM)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纪建悦 郭慧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8-76,共9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实现陆海统筹,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重大议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实现陆海统筹,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重大议题。首先基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其次运用2006-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沿海1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以及对外开放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中风险投资对海洋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远高于信贷融资;政府的过度干预则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
下载PDF
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3
作者 张鸽子 李庆满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期30-34,91,共6页
文章基于沿海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沿海省份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结... 文章基于沿海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沿海省份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大。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但从短期来看,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环境规制产生影响较微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环境规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PVAR
下载PDF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80,共9页
在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 在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涉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并呈“N”型变化趋势;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提高并呈“M”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2)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区域内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区域间相互作用较小。(3)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主导、人力资本是次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协调度 空间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海洋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伟呈 冯潇毅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沿海地区整体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从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环渤海地区不显著,而在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显著;海洋科技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未来应加快完善海洋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海洋科技创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华 李琪程 李琦 《新疆财经》 2022年第4期69-80,共12页
共建“一带一路”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07年—2018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 共建“一带一路”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07年—2018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共建“一带一路”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共建“一带一路”能够持续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2)共建“一带一路”通过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介效应显著;(3)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具有异质性,在海洋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表现出更强的影响效果。今后应持续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对外开放,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消除投资壁垒,重点发展海洋科技,提高技术的市场转化率,从而更好地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海上丝绸之路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