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9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2 位作者 孙坚 朱朝晖 张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 (下称通心络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 6例UAP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和通心络组 (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 )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 2...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 (下称通心络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 6例UAP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和通心络组 (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 )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 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变化 ,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low mediateddilatation ,FMD)变化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 0 1) ,NO水平和FMD均升高 (P<0 0 5或P <0 0 1) ;通心络组血清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而常规组血清sV CAM 1和sICAM 1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治疗后通心络组血清vWF、ET、sVCAM 1和sICAM 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 <0 0 1) ,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vWF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水平 ,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血管内皮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2
2
作者 刘进军 张恒 +3 位作者 张宁汝 王洪巨 吴士礼 宣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2-1008,共7页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亲环素A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可能作用机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亲环素A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可能作用机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亲环素A(CypA)、相关炎性因子和血脂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χ^2=5.315,p〈0.05);血清亲环素A(Cyp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V-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e)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760,t=5.668,t=5.321,t=12.256,t=6.632,p〈0.05,p〈0.001);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343,t=5.965,t=7.415,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并降低血清中CypA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替格瑞洛 亲环素A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1
3
作者 张德龙 殷莉 +2 位作者 姜芳 郭芳 郝伟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1454,共4页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对比两组心功能及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肌酶谱和血脂代谢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绞痛积分显著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心绞痛换届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SV、EF、NYHA和SAQ,以及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保护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 疗效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O、ET-1的影响 被引量:59
4
作者 夏静雯 李岩松 奚茵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8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8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心电图中ST段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NO、ET-1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2周的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2周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和心绞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有所升高,ET-1水平降低,但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行,能够显著提高ET-1水平,抑制NO水平,对改善内皮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凝血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罗助荣 盖晓波 +1 位作者 郑卫星 郑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的临床疗效及对 UAP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 UAP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 (A组 ) 4 0例和对照组 (B组 ) 30例 ,2组均予心绞痛常规治疗 ,A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分...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的临床疗效及对 UAP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 UAP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 (A组 ) 4 0例和对照组 (B组 ) 30例 ,2组均予心绞痛常规治疗 ,A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治疗 2 0日前后心绞痛疗效 ,并检测血浆中凝血纤溶活性指标包括抗凝血酶 (AT )、纤溶酶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 (t 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PAI:a)、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 87.5 %明显优于 B组 6 0 .0 % (P<0 .0 5 ) ;经葛根素治疗后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素含量均明显改善 ,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和 P<0 .0 1)。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且可改善凝血纤溶系统活性 ,调节内皮舒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葛根素 凝血 纤溶 内皮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金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简称丹参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4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简称丹参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4周,丹参组还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天3次,治疗前后采用ELISSA法检测血浆GMP-140水平,并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变化。同时选择22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健康人组。结果:治疗前丹参组、对照组血浆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治疗后丹参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同时血浆GMP14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与健康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GMP-140水平仍高于健康人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抑制UAP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异常,并具良好的抗心绞痛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GMP-140 冠心病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55
7
作者 陈秋芳 朱晓峰 +3 位作者 韩莉 朱诗平 金玲 罗雪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 Meta分析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 Meta分析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12篇关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更具优势,但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0
8
作者 罗助荣 郑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RP的影响。方法 :5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 (32例 )及抵克力得组 (2 7例 ) ,并对照观察治疗 4周前后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健康人及稳定性心绞痛 (SAP)对照组比较 ,UAP患者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随着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分级的加重 ,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亦增加 ;(2 )治疗 4周后 ,葛根素组及抵克力得组CD6 3、CD6 2P、PAI 1及C 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P <0 0 1) ;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异常及炎症反应物这三者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葛根素抗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的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葛根素 血小板活化 纤溶酶原激活物 C-反应蛋白 治疗 CD63 CD62P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徐珠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川参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川参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和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SV、EF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与川参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川参通注射液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黏附分子、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肖延民 蔡柳燕 孙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HD-UA)的临床疗效及对黏附分子、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D-UA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20例,替格瑞洛半量)、B组(120例,替格瑞洛全量)、C组(120例,氯吡格...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HD-UA)的临床疗效及对黏附分子、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D-UA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20例,替格瑞洛半量)、B组(120例,替格瑞洛全量)、C组(120例,氯吡格雷),三组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BNP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UA总有效率依次为90.83%、95.00%、88.33%,心电图总有效率依次为80.83%、85.83%、76.6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用药及用药第7天,服药1、3、12 h后,A组、B组的IPA高于C组(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血清sICAM-1、sVCAM-1、BNP均降低,A组、B组低于C组(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A组、B组、C组的MACCE发生率依次为5.83%、2.50%、10.00%,B组低于C组(P<0.05),但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67%、4.17%、0.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HD-UA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更快、更强,能够下调黏附分子及BNP表达水平,降低MACCE发生风险,半量替格瑞洛的安全性优于全量替格瑞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黏附分子 脑钠肽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李明 赵鸿彦 +1 位作者 张亚玲 赖金川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8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术,于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并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片5 mg,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记录心绞痛再发作、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有6、4例患者脱落。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降低,ET-1、cTnⅠ、CK-M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ET-1、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再发作发生率及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Ⅲ级患者的比例以及MACE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尼可地尔可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其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水平,减少PCI术后心绞痛再发作和MACE的发生,且不影响常规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肌损伤 炎症因子 心绞痛再发作
下载PDF
肌钙蛋白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评价 被引量:45
12
作者 林宏海 冯玉宝 +4 位作者 刘凡 郝玉明 王秉臣 惠波 刘金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 I(c Tn I)的变化 ,探讨其与 ECG改变、心绞痛分级、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心脏事件的短期预报价值。方法 :34例 UAP患者分别在入院时 ,入院后 1 2 h、2 4 h、48h、1 0 d各采血...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 I(c Tn I)的变化 ,探讨其与 ECG改变、心绞痛分级、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心脏事件的短期预报价值。方法 :34例 UAP患者分别在入院时 ,入院后 1 2 h、2 4 h、48h、1 0 d各采血一次。用免疫发光法测定 c Tn I浓度 ,并分析其与临床状况、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在 30 d内 ,UAP患者中 c Tn I≥ 0 .4μg/L者 46.67%发生心脏事件 ;c Tn I<0 .4μg/L者 1 0 .53%发生心脏事件 (P <0 .0 5)。心绞痛 级 c Tn I阳性率高 ,c Tn I有否升高与心电图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部位无关 (P >0 .0 5)。c Tn I对预测发生心脏事件的敏感性 77.8%、特异性 68%、阳性预测值 46.7%、阴性预测值 89.5%、准确性 70 .6%。结论 :c Tn I定量测定对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肌钙蛋白I 预后 UAP CINI
原文传递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赵明明 王海蓉 +2 位作者 熊峰 聂晨 周游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3名研究者独立筛选试验、提取资料、评估方法学质量。交叉核对后,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10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方面,尼可地尔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3,95%CI:1.13~1.35)。在改善心电图表现方面,尼可地尔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4,95%CI:1.43~2.12)。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尼可地尔与硝酸酯类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50~1.02)。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面,尼可地尔不逊于硝酸酯类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研究样本量少、方法学质量偏低,疗程不一致且皆为国内研究,所以本研究结论应谨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异山梨酯 不稳定型心绞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美托洛尔剂型选择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李智 李庆淑 于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缓释片组和平片组各75例,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给予缓释片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 mg,1/日,给予平片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1/日,疗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时的HRV及QTd,并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0 d后所有患者24 h的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平均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以及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的心博次数占总心动周期的比值(PNN50)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释片组提高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0 d后所有患者QTd以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 interval dispersion,QTcd)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释片组缩短更加明显;治疗3个月后,缓释片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平片组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RV和QTd的效果高于平片,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美托洛尔 剂型 心率变异性 QT间期离散度
下载PDF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袁华 胡国恒 陈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疾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IL-6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hs-CRP和IL-6含量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化痰祛瘀通脉汤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发严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2
16
作者 冯丽芬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严重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雪玲 邱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指标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ET)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而观察组的NM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考虑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钙 氯吡格雷 血脂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晚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1
18
作者 滕树恩 黄铮 +4 位作者 谢晋国 朱庭延 洪承路 陈燕玉 刘深荣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晚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择期PCI术135例患者,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55例)... 目的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晚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择期PCI术135例患者,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55例)、氯吡格雷组(80例),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随访指标包括心绞痛复发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等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3.0±3.2个月、氯吡格雷组为13.7±3.0个月;替格瑞洛组心绞痛复发率为18.2%(10/55),氯吡格雷组27.5%(22/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1);MACE发生率(替格瑞洛组3/55、氯吡格雷组6/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出血事件(替格瑞洛组9/55、氯吡格雷组17/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8),呼吸困难发生率(替格瑞洛组9/55、氯吡格雷组4/80)在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3)。结论替格瑞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晚期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谈世进 郭慧峰 陆燕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 d。分别使用硝...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 d。分别使用硝酸还原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明显增加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O水平,降低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
下载PDF
Plasma levels of omentin-1 and visfatin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被引量:38
20
作者 Xiu-Hua Wang Ling-Zhi Dou +1 位作者 Can Gu Xiao-Qing Wa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1期55-62,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lteration of plasma levels of omentin-1 and visfat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nd heart failure.Methods:Plasma omentin-1 and visfatin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9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lteration of plasma levels of omentin-1 and visfat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nd heart failure.Methods:Plasma omentin-1 and visfatin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90 subjects(29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cases,30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cases and 31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controls(age≥60 years)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59 CHD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functional I class,11 cases;functional II/III class,36 cases;and functional IV class,12 cases.Results:The plasma level of omentin-1in CHO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i of the control group.Otnenlin-lin SAP group and UA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UAP group and SAP group;P>0.05).The plasma level of visfatin in CHD patients was significand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imilarly,visfatin in SAP group and UAP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UAP group,and SAP group.The plasma omentin-1 leve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BP(r=-0.264,P<0.05),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DL-c level(r=0.271,P<0.05);the plasma visfatin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C(r=0.292,P<0.05),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DL-c level(r=-0.266,P<0.05).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omentin-1 and visfatin levels(r=-0.280,P<0.05).Moreover,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mentin-1 and visfatin levels might be affected by HDL-c level.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visfatin could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HD.Conclusions:Decreased levels of omentin-1 and increased levels of visfati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D.Omentin-1 and visfatin,independently,may be protective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Additionally,both omentin-1 and visfatin may be related to lipid metabolism.Visfatin may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menlin-1 VISFATIN NYHA class Stable angina pectori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