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4例非计划性转入神经外科ICU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浪平 刘艳辉 +6 位作者 刘劲芳 肖芳 吴秀娟 高辉 陈鑫 刘子源 王健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调查非计划性转入NICU患者的转入原因,分析其临床指标,探讨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NICU的175例非计划转入患者,利用自制量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生理指标、是否死亡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目的调查非计划性转入NICU患者的转入原因,分析其临床指标,探讨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NICU的175例非计划转入患者,利用自制量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生理指标、是否死亡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纳入分析显示:16∶00~23∶59转入患者数量最多,脑肿瘤患者占转入患者的比例最高,转入原因以呼吸系统问题最多,转入NICU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4.06±8.16)次/min,P(O_(2))为(117.27±54.55)mmHg,P(CO_(2))为(37.01±9.58)mmHg,心率为(90.40±38.74)次/min,休克指数为(0.87±0.37),GCS评分为(7.74±3.58)分,血Na^(+)为(138.00±8.06)mmol/L,血K+为(3.74±0.57)mmol/L。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普通病房应提高风险评估及早期干预治疗水平,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做好患者的气道、容量管理,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排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转入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临床分析 护理策略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非计划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邹泽西 梁园园 +1 位作者 陈美 张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ST)患者非计划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创伤病房收治的231例ST患者住院资料,其中男性161人,女性70人;年龄14~85岁,平均(47.93±14....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ST)患者非计划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创伤病房收治的231例ST患者住院资料,其中男性161人,女性70人;年龄14~85岁,平均(47.93±14.72)岁;道路交通伤125人,高坠伤42人,其他64人。根据ST患者有无非计划转入EICU将其分为未转组(197例)和转入组(34例),非计划转入EICU的ST患者占比14.72%;纳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在急救创伤病房是否有手术及输血,受伤时间,创伤类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创伤部位,是否首诊,高血压,糖尿病。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T患者在急救创伤病房有手术(χ^(2)=3.925,P=0.048)、输血(χ^(2)=6.296,P=0.012)、高ISS(Z=-3.550,P<0.001)和有腹部创伤(χ^(2)=9.474,P=0.002)与非计划转入EICU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ISS[OR=1.106,95%CI:1.025~1.193,P=0.010]、有腹部创伤[OR=2.662,95%CI:1.215~5.833,P=0.014]是ST患者非计划转入EICU的危险因素。结论高ISS、有腹部创伤是ST患者非计划转入EICU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非计划转入EICU ISS 腹部创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麻术后患者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及结局分析
3
作者 丁卫卫 张璐瑶 +2 位作者 张会 张伟 张加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3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从不同场所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术后因不良事件非计划转入ICU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由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 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从不同场所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术后因不良事件非计划转入ICU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由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直接转入ICU或由PACU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后又转入ICU,分为PACU组和病房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PACU停留时间、转入ICU的主要不良事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主要结局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结局为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转入PACU患者共122 546例,其中689例(0.56%)因不良事件术后非计划转入ICU,445例(0.36%)由PACU转入,244例(0.20%)由普通病房转入。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显著长于PACU组(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非计划转入ICU率较低,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长于PACU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PACU 非计划转入ICU 麻醉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程序在普通病区患者病情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慧 邹军 熊华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程序在普通病区患者病情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及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普通病房98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住院的4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护士进行人工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程序在普通病区患者病情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及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普通病房98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住院的4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护士进行人工早期预警评分;2023年1月至6月住院的4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由护士收集数据、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程序进行高、中、低危分层,比较两组患者计算评分时间、非计划转入ICU及分级护理准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计算评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转入ICU率低于对照组,分级护理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程序对于普通病区患者危重症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降低计算评分时间以及非计划转入ICU人数,提高分级护理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自动评分系统 普通病区 风险管控 非计划转入ICU
下载PDF
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转入前MEWS与ICU住院时长及死亡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唐蓉 石兰萍 +2 位作者 魏莹莹 陈小菊 罗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转入前24 h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ICU住院时长及死亡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 目的探讨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转入前24 h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ICU住院时长及死亡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转入前24 h MEWS得分,分析MEWS得分与ICU住院时长及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转入前24 h(每4 h记录1次)MEWS预警人数分别为32例、37例、38例、40例、46例、77例;患者转入前0~4 h的MEWS得分与ICU住院时长存在弱度正相关关系,即MEWS得分越高,患者ICU住院时长越长[r(127)=0.185,P<0.05];转入前0~4 h的MEWS得分与患者死亡情况存在弱度正相关关系[r(127)=0.161,P<0.05]。结论非计划性转入ICU者转入前24 h MEWS预警人数逐渐增加,且转入前0~4 h的MEWS得分与ICU住院时长及患者死亡情况存在相关关系,可将MEWS作为非计划性转入ICU患者住院情况的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转入ICU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住院时长 死亡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方案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婧 朱琳 +1 位作者 刘志钢 王纯婕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4,132,共7页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定期地受大客流冲击,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是应对大客流压力的重要手段。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是因突发情况临时采取的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即临时载客"跳停"。为研究&qu...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定期地受大客流冲击,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是应对大客流压力的重要手段。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是因突发情况临时采取的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即临时载客"跳停"。为研究"跳停"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建立轨道交通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评价体系,从维护正常运营和乘客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选取上车率均衡度、人均候车时间、人均换乘时间及人均旅行时间4个评价指标,并给出各指标计算方法及评价说明。以上海地铁9号线某日早高峰非计划性"跳停"方案为例,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在车站因某些临时、偶发性因素发生大客流时,实施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方案可有效缓解车站客流滞留和堆积,达到了在保障乘客出行的条件下,消除车站大客流安全隐患、降低运营压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常规线路非计划性“跳停” 上车率均衡度 人均候车时间 人均换乘时间 人均旅行时间
下载PDF
术后计划与非计划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李书文 +7 位作者 沈锋 李亮 高代秀 刘博 谢璐璐 刘贤 王迪芬 吴春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后非计划与计划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对高危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务人员评估手术患者术后是否转入ICU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术后转入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后非计划与计划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对高危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务人员评估手术患者术后是否转入ICU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术后转入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肝衰竭、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是否择期手术、术前是否全院会诊、手术时长、入ICU后24 h内实验室指标最差值、是否需要有创机械通气(IMV)、IMV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及术后30 d生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将非计划转入患者按转入时机再分为术后直接转入组和延迟转入组,比较两组间的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转入ICU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377例术后转入ICU患者,其中计划转入组232例,非计划转入组145例(术后直接转入42例,延迟转入103例)。与计划转入组相比,非计划转入组患者在转入ICU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更高〔×109/L:10.86(7.09,16.68)比10.11(6.56,13.27)〕,总住院时间更长〔d:23.00(14.00,34.00)比19.00(12.00,29.00)〕,术后30 d病死率更高〔29.66%(43/145)比17.24%(40/232)〕,血红蛋白(H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2/FiO2)、转入时IMV需求率更低〔Hb(g/L):95.00(78.00,113.50)比98.00(85.00,123.00),PaCO_(2)(mmHg,1 mmHg≈0.133 kPa):36.00(29.00,41.50)比39.00(33.00,43.00),PaO2/FiO2 (mmHg):197.00(137.50,283.50)比238.00(178.00,350.25),IMV需求率:82.76%(120/145)比93.97%(218/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非计划转入组术后30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计划转入组(Log-Rank检验:χ2=7.659,P=0.00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非计划转入、APACHEⅡ评分、转入时是否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非计划转入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