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谈红
宋秉斌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 ,对该群体进行深入探折 ,认清其本质 ,对于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揭示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六个特点 ,分析了其存在的诸种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论述了其不容忽视的五种作用 ,并着重提出了五项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
-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unofficial groups
study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体育积极分子和骨干加强对我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 2
-
-
作者
何福洋
任得利
-
机构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54-59,共6页
-
文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校体育积极分子及体育骨干在1994~1998年度中的34份违纪档案进行分析.同时对1996~1998年度在各种运动会和体育课中发生矛盾纠纷时的表现,以及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的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积极分子在非正式群体中占有较大比例,表现较好,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威信,特别是在群体中的体育骨干分子。而且他们在矛盾纠纷中有淡化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在此,提出对他们进行分类管理并纳入到正式群体的管理中去,及利用骨干和积极分子的影响力,对我校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的结论和几点建议。
-
关键词
体育积极分子
体育骨干
非正式群体
管理
分类管理
分布特点
影响力
-
Keywords
Sports Core Members
Sports Activists
unofficial groups
Supervision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80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青年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屈琳琳
宋菁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
-
出处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5-76,93,共3页
-
文摘
青年时期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对其影响不可小视,所以对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也是一个应当引起必要重 视的问题。本文对青年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原则、观念、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
关键词
青年
非正式群体
教育
引导
-
Keywords
youth
unofficial group
education
guidance
-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