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张萍 张敏 卢家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情况。方法:采用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1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调...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情况。方法:采用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1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等三个维度,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②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在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大学生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③外向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中国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现出总体上积极正向但又复杂多样的特点;人格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 人格
原文传递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罗晓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8-172,共5页
运用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能,突出表现为创造性人格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核心品质的新颖性表现... 运用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能,突出表现为创造性人格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核心品质的新颖性表现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典型表现中投射未来、评估力和通感特点较为明显;专业类别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社科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
下载PDF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晓文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6-38,共3页
通过团体测验的方式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总体上看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发展无显著性差异 ,但独生子在独立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 ,独生女在实验性上的得分明... 通过团体测验的方式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总体上看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发展无显著性差异 ,但独生子在独立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 ,独生女在实验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大学生 个性 心理健康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建构 被引量:54
4
作者 罗晓路 林崇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1034,共4页
通过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从医学模式以及人格角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统计技术———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从医学模式以及人格角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统计技术———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心理健康、个性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将创造力作为内源潜变量,心理健康和创造性人格作为外源潜变量,三者构成的结构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该模型表明,大学生的创造力受其创造性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创造性人格 创造力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6
5
作者 顾寿全 奚晓岚 +2 位作者 程灶火 吴正国 王国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易版(NEO-FFI)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00),对57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生的宜人性和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9.280^-6.110,P<0.001);②男生的心... 目的: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易版(NEO-FFI)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00),对57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生的宜人性和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9.280^-6.110,P<0.001);②男生的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女生(t=4.022~11.272,P<0.001);③宜人性、严谨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得分均与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34^-0.449,P<0.01),神经质与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3~0.557,P<0.01)。结论:宜人性、神经质和严谨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关联,宜人性和严谨性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五人格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张晓明 郗春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在诸多人格因素中 ,独立性、意志力、自信心是起基础作用的“核心特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发挥着前提、维持和动力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核心... 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在诸多人格因素中 ,独立性、意志力、自信心是起基础作用的“核心特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发挥着前提、维持和动力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状况普遍不佳 ,应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人格 核心特质
原文传递
医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雁 孙延超 +2 位作者 李长江 梁虹 孙宏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医学生353名。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医学生353名。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最近一学期各科成绩标准平均分作为被试学业成绩。结果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101.19±11.72。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身心健康、人格的关系在α=0.30水平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其他、神经质、内外向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中等偏上水平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神经质、内外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 大学生 学业成绩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树青 石猛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501,共7页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大学生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特别是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2)因果取向在"大五"人格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状态 “大五”人格 因果取向
原文传递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郭彩琴 肖海雁 马存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人格的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现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法使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同时对大同大学4个年级366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采... 目的通过对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人格的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现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法使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同时对大同大学4个年级366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显著;人格量表P、N与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L量表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E量表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人格相关。人格量表N、P分量表是学习倦怠的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人格
下载PDF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马壮 杨松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时代赋予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现阶段高校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团队、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却与此目标不相适应。应当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为突破点开展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育人... 时代赋予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现阶段高校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团队、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却与此目标不相适应。应当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为突破点开展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探索并设计适应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组建起高效率的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建构适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大学生的个性向正向发展,创新型人才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温义媛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6-89,共4页
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一年级学生432人,并以461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和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一年级学生432人,并以461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和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影响。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对照组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有"留守经历"男生比女生更为内向和孤僻;老一辈监护方式对学生影响最大,单亲监护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母亲一方外出打工比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更大;父母与孩子团聚频次越少,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越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初中阶段开始留守生活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最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大学生 人格特质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邵华 刘晓明 赵金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通过对316名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社会支持水平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2)人格特征对个体应对策略使用的影响力大于社会支持;(3)最容易受人格特... 通过对316名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社会支持水平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2)人格特征对个体应对策略使用的影响力大于社会支持;(3)最容易受人格特征因素影响的应对策略是解决问题;(4)高行事风格人格特征会增加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减少解决问题这种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5)高情绪性人格特征会增加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同时也会增加求助应对策略的使用;(6)高外向性人格特征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减少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这种人格特征相对于其他人格特征来说对个体应对策略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 应对策略
下载PDF
1729名大学生人格特征(16PF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小玲 龙晓东 +1 位作者 廖湘蓉 邓治文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制成网络版,对某高校172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科学生的人格因素存在差异。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社会文化环境及文化背景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制成网络版,对某高校172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科学生的人格因素存在差异。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社会文化环境及文化背景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因素 测评 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义安 李先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期望量表(UCSD)、心理控制源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即Q—RSC)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专业差异非常显著,音乐和思想政治专业...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期望量表(UCSD)、心理控制源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即Q—RSC)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专业差异非常显著,音乐和思想政治专业的大学生被试的社会期望均显著高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学生被试;2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情绪稳定性、倔强性的负相关显著,与外向、社会掩饰性的正相关显著。结论1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存在显著差异;4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显著,具有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期望 心理控制源 人格特征 心理卫生
下载PDF
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6
15
作者 梁德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人格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人格、人格教育与养成的基本含义背景为切入点,指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剖析和反思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和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面对新世纪我国... 人格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人格、人格教育与养成的基本含义背景为切入点,指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剖析和反思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和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面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需要通过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解决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养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7
16
作者 苑光宗 唐柳 +3 位作者 傅文青 孔明 郭玲玲 徐丽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的乐群性、敏感性和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恃强性和怀疑性得分低于男生(P<0.01);城市学生...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的乐群性、敏感性和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恃强性和怀疑性得分低于男生(P<0.01);城市学生的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和敏感性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5)。稳定性、有恒性和敢为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P<0.05);忧虑性、紧张性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度保护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否、过度保护与否等因子可以对学生人格特质进行预测。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原文传递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梅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5,70,共5页
网络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网络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容易诱发产生大学生人格的虚伪性、变异性、封闭性和迷失性。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规范... 网络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网络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容易诱发产生大学生人格的虚伪性、变异性、封闭性和迷失性。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网络系统,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格 网络伦理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李婷 刘远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2-86,共5页
采取集合式对某市三所大学新生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父母养育方式相关分析 ,其结果 :“人格诊断量表”总均分为 2 9.81 ,人格偏离阳性率为 1 7.1 % ,重度人格偏离阳性率为 3.7%。相关分析显示 :人格偏离得分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偏爱呈正... 采取集合式对某市三所大学新生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父母养育方式相关分析 ,其结果 :“人格诊断量表”总均分为 2 9.81 ,人格偏离阳性率为 1 7.1 % ,重度人格偏离阳性率为 3.7%。相关分析显示 :人格偏离得分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偏爱呈正相关 ,与父母情感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专业、家庭情况、父母关系是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这一结果表明 :大学生人格偏离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偏离 父母养育方式 EMBU PDQ-R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莹 陈幼贞 凤四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4-687,共4页
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与王登峰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大学一、二年级486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存在高度的相关;(2)自我价值感的所有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自我指向特点呈显著... 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与王登峰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大学一、二年级486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存在高度的相关;(2)自我价值感的所有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自我指向特点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外向性、善良、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处世态度和外向性对自我价值感的绝大多数维度都有良好的预测效果;(4)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行事风格和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价值感 人格特质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人际困扰及其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伟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7-79,共3页
为了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290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文科学生在内外向E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在其他三个分量表上,文理... 为了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290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文科学生在内外向E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在其他三个分量表上,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2)人际困扰程度与内外向、社会掩饰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3)神经质这一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所得总分的预测作用最大,模型解释总变异为37.8%,而内外向、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对人际关系的总预测系数为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困扰 艾森克人格 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