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 比较单通道与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CSR患者分别采用经皮后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PECD组,21例)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组,23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灌洗液使用量、术后引流量。评估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颈部和上肢VAS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影像学指标的变化。采用Macnab标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优良率。结果 UBED组手术时间短于PPECD组[(66.1±12.2) min vs.(87.9±19.9) min],术中出血量、灌洗液使用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多于PPECD组[(47.4±25.6) mL vs.(14.0±6.0) mL、(9.9±1.9) L vs.(7.7±2.6) L和(26.1±12.8) mL vs.(13.8±6.7) mL](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颈部和上肢VAS疼痛评分以及NDI均下降(P<0.05),术后3个月椎间盘角α、脊柱功能单位(FSU)角β和C_(2)~C_(7) Cobb角γ均增加,C_(2)~C_(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减少(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颈部和上肢VAS疼痛评分、NDI、椎间盘角α、FSU角β、C_(2)~C_(7) Cobb角γ、C_(2)~C_(7) SVA和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通道与双通道内镜技术均能有效治疗CSR,单通道技术创伤较小,而双通道技术效率较高。
文摘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UBE椎管减压术治疗的98例双节段LSS患者临床资料。男53例,女45例;年龄32~79岁,平均59.9岁。其中混合型椎管狭窄56例,中央椎管型23例,神经根管型19例。病程1.5~10年,平均5.4年。手术节段:L_(2、3)、L_(3、4)2例,L_(3、4)、L_(4、5)29例,L_(4、5)和L_(5)、S_(1)6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单侧下肢症状76例、双侧下肢症状22例。双节段均行双侧减压者29例,均行单侧减压者63例,分别行单、双侧减压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手术前后行影像学检查,测量入路侧关节突保留率、改良Pfirrmann等级、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和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canal,CAC)并计算CAC改善率。结果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6.7±25.1)min,术中出血量(67.7±14.2)mL,切口总长度(3.2±0.4)cm,住院时间8(7,9)d,术后下地时间3(3,4)d。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轻度头痛。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9.3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或再手术者。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关节突保留率为84.7%±7.3%。改良Pfirrmann等级及D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L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CAC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CAC改善率为108.1%±17.8%。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