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报道常规与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广州城市报纸(2000~2002)对“农民工”报道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艳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文章以广州市的4家日报为例,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的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报纸是否为“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笔者尝试运用3个... 文章以广州市的4家日报为例,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的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报纸是否为“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笔者尝试运用3个量化指标,力图勾画出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在“农民工”新闻报道上的总体现状,并揭示城市报纸为弱势社群提供公共表达的表现。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评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媒体在弱势社群新闻报道上的已有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在新闻常规实践中开拓弱势社群之公共表达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社群 公共表达 “农民工” 新闻常规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基本社会保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红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66-70,91-92,共5页
基本社会保障是为保障国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 基本社会保障是为保障国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享有平等权利。考察了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财政体制、法律法规体系和基本社会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社会保障 弱势群体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载PDF
图书馆——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乐园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柏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7期49-51,共3页
阐述了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类型划分,结合图书馆服务理念和社会职责,论述了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为那些需要援助的群体提供多种多样的知识援助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 图书馆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审视当前欧美文学流行的“老人”作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广兴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2-66,共5页
近几年,欧美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老人为关注点的小说,并陆续获得多项文学大奖。老人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当前欧美文学的关注要点。通过详细分析爱尔兰作家塞巴斯蒂安·巴利的小说《秘密手稿》,并结合其他"老人"作品,可以发现,... 近几年,欧美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老人为关注点的小说,并陆续获得多项文学大奖。老人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当前欧美文学的关注要点。通过详细分析爱尔兰作家塞巴斯蒂安·巴利的小说《秘密手稿》,并结合其他"老人"作品,可以发现,"老人"作品不是欧美文坛上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欧美文学创作的特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关怀 弱势群体 日常生活 普遍人性
下载PDF
处境不利青少年参与校外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收益——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罗谢尔·赫尔姆斯 鲁本·福肯克 +7 位作者 基斯·范·德里尔哈里·沃斯特 哈里·沃斯特 管奕欣(译) 张欣蕾(译) 曲颖(译) 赵静洁(译) 胡多娇(译) 范家尧(译) 《中国校外教育》 2022年第6期111-125,共15页
尽管有研究表明,校外项目可对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学习产生持久的积极效果,但很少有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其收益。本研究基于194名校友(年龄15~30岁)的回顾性描述,评估了完成为期3年的周末学校项目(面向荷兰10~14岁的学生)后,学生在社会... 尽管有研究表明,校外项目可对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学习产生持久的积极效果,但很少有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其收益。本研究基于194名校友(年龄15~30岁)的回顾性描述,评估了完成为期3年的周末学校项目(面向荷兰10~14岁的学生)后,学生在社会情感学习不同维度上自我感知的收益。这些校友在完成项目后对感知到的收益进行了积极回顾。线性混合模型的结果表明,与居住于郊区的校友相比,居住于城市的校友报告的自我管理、自我意识和未来展望水平更高。与在其他类型学校接受教育的校友相比,接受中等预备职业教育的学生对项目经历的态度明显更积极。在参加后续的全国项目时,这些校友对社会情感学习各个维度的自我感知收益都有更积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项目 社会情感学习 青少年发展 回顾性研究 城市教育 贫困、风险学生 处境不利学生 社区 10~14岁年龄组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压力研究
6
作者 张盛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首先介绍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涵义,其次阐述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接着重点叙述了现阶段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学习现状,然后分析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压力的成因,最后针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压力的成因提出相应...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首先介绍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涵义,其次阐述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接着重点叙述了现阶段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学习现状,然后分析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压力的成因,最后针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压力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视角 女大学生 弱势群体 压力研究
下载PDF
On Leg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7
作者 ZHU MUZHI The author is the honorary president of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5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On Leg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下载PDF
Online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8
作者 Yihan J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10期23-33,共11页
Education problems in remote underprivileged regions in China have long been a prominent obstacle that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quality.Among all solutions,internet education has the capacity to offset ag... Education problems in remote underprivileged regions in China have long been a prominent obstacle that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quality.Among all solutions,internet education has the capacity to offset against the deficiencies of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online education of Lushi County in Henan offers an opportunity of establishing a relatively more equal educ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 EQUALITY INTERNET EDUCATION underprivileged mountainous counties
下载PDF
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 被引量:109
9
作者 杜坤林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惠及了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人本诉求。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高校资困... 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惠及了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人本诉求。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高校资困助学必须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推行"发展型资助",实行由单一资助向多元资助、由无偿资助向相对有偿使用、由解决生活保障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范式转换,真正实现其"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资困助学 发展型资助 范式转换
原文传递
学校场域: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 被引量:36
10
作者 马维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0,共7页
学校场域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关注及人文关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学校场域所呈现的关系网络、意义空间、中介形塑以及资本的争夺、惯习的潜沉等诸多特征 ,将更淋漓尽致地呈现“此时此地”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被遗忘、被贬损、被误读... 学校场域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关注及人文关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学校场域所呈现的关系网络、意义空间、中介形塑以及资本的争夺、惯习的潜沉等诸多特征 ,将更淋漓尽致地呈现“此时此地”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被遗忘、被贬损、被误读和被过度解释的经过与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学校场域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反思
下载PDF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在华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现状及其危害,并建议从制定政策、完善法律、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消除就业歧视,推进大学生无障碍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弱势群体
下载PDF
城市体育弱势群体的行为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立和 刘宏秦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1,共2页
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进程中,城市则充分体现着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城市体育弱势群体也是其中之一,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对城市弱势体育群体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国民族体质的增强。
关键词 城市体育 弱势群体 运动行为
下载PDF
学校场域中的“规则”打造——一种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维娜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2,39,共8页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 ,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 ,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 ,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 ,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文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试图关注与阐...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 ,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 ,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 ,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 ,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文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试图关注与阐释的是 ,学生在开始置于学校场域的“此时此刻”,场域以及场域中的人如何借助分班技术、学号编码、仪式活动以及办公室与教室的双重领域打造入“场”规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角 入“场”规则 弱势群体 教育现象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主要问题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林闽钢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8,共5页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初步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通过授权条款这一方式回避了社会救助领域的许多主要问题,立法的主要框架并没有搭建起来。目前,我国社会...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初步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通过授权条款这一方式回避了社会救助领域的许多主要问题,立法的主要框架并没有搭建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立法迎来了历史的机遇期,本文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弱有所扶",围绕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框架所涉及的立法定位、纵向和横向府际关系的规范、社会救助体系的重构、社会救助对象分类管理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立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弱有所扶 社会救助体系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女童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亚华 《民族教育研究》 2004年第1期28-34,共7页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0年全国10%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三百多万6-14岁不在校人口中,西部地区就占了1 3强,其中56 96%的人口是女性,即在西部地区有65万多6-14岁的女童因为各种原因应该在校读书而没有在校。能否加快西部12省...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0年全国10%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三百多万6-14岁不在校人口中,西部地区就占了1 3强,其中56 96%的人口是女性,即在西部地区有65万多6-14岁的女童因为各种原因应该在校读书而没有在校。能否加快西部12省(区、直辖市)"普九"的步伐,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成为落实"两基"目标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女童教育 低学业成就 弱势群体 对策 中国 语言障碍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流行文化的困境——《任逍遥》中的后现代性与现代性解读 被引量:10
16
作者 伍国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以中等工业城市中无业少年的生活为题材 ,触及到当前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在题材、叙事手法、声音运用等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后现代美学的一些特征 ,但是 ,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涵则表达了另一层意义 :既现实... 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以中等工业城市中无业少年的生活为题材 ,触及到当前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在题材、叙事手法、声音运用等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后现代美学的一些特征 ,但是 ,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涵则表达了另一层意义 :既现实中的生存压力和对生活的意义的追寻并非可以被流行文化任意消解。影片以其对原生态生活的表现对中国如后现代论者张颐武等人的有关论断提出质疑 ,暗示了中国后现代话语的内在虚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现代性 后政治 第六代导演 流行文化 弱势群体 犬儒主义 非中心化
下载PDF
当代贫困大学生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九洲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3期76-80,共5页
“贫困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有其相应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对于贫困生来说面临各种压力和问题是方方面面的。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研究,综合来说,主要是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研究两个领... “贫困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有其相应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对于贫困生来说面临各种压力和问题是方方面面的。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研究,综合来说,主要是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研究两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是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PDF
伦理学视角下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建周 白海彦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伦理学为视角 ,从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追求公正的政府职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四个方面对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依...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伦理学为视角 ,从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追求公正的政府职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四个方面对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依据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弱势群体 伦理依据
下载PDF
论高校贫困学生新的资助政策体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屈柳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7-50,共4页
高校贫困学生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教育投入、资助强度、覆盖范围、资助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是这个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对贫困学生缺乏客观、科学的界定标准,资助体系缺乏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对大学生勤工俭... 高校贫困学生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教育投入、资助强度、覆盖范围、资助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是这个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对贫困学生缺乏客观、科学的界定标准,资助体系缺乏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缺乏制度性保障,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展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措施等。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资助体系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旅游区位创新论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庆雷 唐跃军 杨春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作为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位置与关系,旅游区位具有相对、系统、辩证、动态的特征,同时与游客的感知密切相关,这决定了旅游区位创新的广阔空间。通过改变旅游区位的存在属性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知,旅游区位创新可以起到化劣为优、... 作为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位置与关系,旅游区位具有相对、系统、辩证、动态的特征,同时与游客的感知密切相关,这决定了旅游区位创新的广阔空间。通过改变旅游区位的存在属性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知,旅游区位创新可以起到化劣为优、转危为机、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位弱势旅游地而言具有特别意义。在哲学、心理认知规律、旅游决策与行为原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旅游区位创新主要从改善交通、科学竞合、提升感知、凸显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位 心理感知 区位弱势旅游地 创新空间 区位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