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电晕放电特征及其检测 被引量:85
1
作者 张海峰 庞其昌 陈秀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31,共4页
分析了高压输变电系统中高压电晕放电的基本特征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电晕检测方法。根据高压电晕放电的光谱特征,提出应用240-280波段紫外双光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来实现电晕检测与定位,给出了实现的原理框图。
关键词 高压 电晕放电 双光谱 紫外 检测
下载PDF
新型防晒剂——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43
2
作者 祖庸雷 闫盈 俞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6-30,共5页
对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介绍了国外化妆品用的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牌号。
关键词 化妆品 防晒剂 紫外线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下载PDF
高级氧化过程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钟理 严益群 吕扬效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6-19,共4页
综述了近20年来前人在高级氧化过程,包括O3/UV,H2O2/UV,O3/H2O2,O3/H2O2/UV,TiO2/UV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探讨了高级氧化过程过程中自由基OH·形成和自由基反应在除去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氧化过程 有机物 化学反应
下载PDF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V)——防晒化妆品中的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50
4
作者 姚超 张智宏 +1 位作者 林西平 汪信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屏蔽紫外线的原理;阐述了防晒化妆品中纳米二氧化钛应具备的特点和功能;详细讨论了国内外防晒领域的纳米二氧化钛的产品种类、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另外,就国内纳米二氧化钛规模化生产状况和应用现状论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防晒化妆品 纳米二氧化钛 防晒化妆品 紫外线 日光防护因子 物理防晒剂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震晓 赵天德 +1 位作者 魏育林 李家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8,I015,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从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面考察去甲斑蝥素作用人肝癌细胞的特点,并进一步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bloting等... 目的研究新型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从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面考察去甲斑蝥素作用人肝癌细胞的特点,并进一步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bloting等分析手段研究癌基因蛋白Bcl-2在此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0mg/L去甲斑蝥素作用人肝癌细胞24h,部分细胞出现固缩、细胞质膜突起、核染色质异常凝集等,并伴有膜包被的凋亡小体的形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处理组部分细胞的DNA已降解成以约200bp为基数的DNA片断,呈现典型的“梯状”带纹。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bloting分析显示该过程伴随癌基因蛋白Bcl-2表达的减弱。结论新型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可以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螯素 肝肿瘤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下载PDF
影响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英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简述了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具体讨论了影响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四个因素:1.纤维种类及形态结构;2.织物组织结构及厚度;3.染色用染料;4.紫外线屏蔽剂整理.介绍了两类紫外线屏蔽剂、作用机理以及防紫外整理的方法.
关键词 织物 紫外线屏蔽剂 防紫外性能 防紫外整理
下载PDF
ZnO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新强 杜国同 +2 位作者 姜秀英 王金忠 杨树人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光泵浦紫外激光的获得使ZnO成为热门的新型光电材料 ,文章从ZnO的基本特性、光电特性、生长方法、用途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ZnO的最新研究与进展 ,并对ZnO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光泵浦 紫外激光 氧化锌 薄膜
下载PDF
紫外线引起皮肤光老化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8
作者 吴斯敏 杨慧龄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期341-346,共6页
人体皮肤每天都会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而长期的紫外线辐射可使其出现损伤,引起皮肤功能受损和弹性降低,最终导致皮肤光老化的发生。引起皮肤光老化的机制多种多样且极其复杂,主要涉及氧化应激、DNA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炎... 人体皮肤每天都会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而长期的紫外线辐射可使其出现损伤,引起皮肤功能受损和弹性降低,最终导致皮肤光老化的发生。引起皮肤光老化的机制多种多样且极其复杂,主要涉及氧化应激、DNA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炎症反应等方面,而皮肤光老化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防晒剂、抗氧化剂和抗炎制剂的使用等。近年来,改善皮肤光老化损伤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已成为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光老化 损伤 皮肤 机制
下载PDF
防晒化妆品用纳米氧化钛的表面处理及紫外吸收性能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国辉 李春忠 朱以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9-64,共6页
对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纳米氧化钛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纳米氧化钛的表面改性方法,以及钠米氧化钛紫外线吸收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钛 表面改性 紫外线吸收剂 防晒化妆品
下载PDF
绿色木霉LTR-2菌株的紫外线诱变改良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合同 唐文华 +2 位作者 李纪顺 王加宁 肖斌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根际土壤环境 ,而LRR在健康棉花根际的定殖能力上 ,比LTR 2有明显下降。LR对棉花立枯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但对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则高于原始菌株 ;LRR对棉花上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诱变 紫外线 棉花病害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李春雨 张丽宏 +1 位作者 张宁 杨智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16-419,共4页
光老化是人体暴露部位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其机理的阐明对防护皮肤衰老及治疗光损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近些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日光中的UV主要通过损伤DNA、进行性蛋白质交联、降低免疫应答、产生高度反应自由基... 光老化是人体暴露部位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其机理的阐明对防护皮肤衰老及治疗光损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近些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日光中的UV主要通过损伤DNA、进行性蛋白质交联、降低免疫应答、产生高度反应自由基损伤细胞和组织等机制造成皮肤光老化。UVB和UVA在诱导皮肤光老化形成中,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协同,而UVA单独对真皮深层的穿透能力及对真皮组织的损伤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光老化 机制
下载PDF
UV-Fenton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朱洪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对采用UV-Fenton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SO4.7H2O的投加量和H2O2的投加量、pH、反应时间、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显示,UV-Fenton催化氧化反... 对采用UV-Fenton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SO4.7H2O的投加量和H2O2的投加量、pH、反应时间、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显示,UV-Fenton催化氧化反应对色度和COD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0.1mol/LFeSO4.7H2O的投加量为1.5mL,30%H2O2的投加量为2mL,pH为3,反应时间为3h,H2O2分三次投加的情况下,色度去除率达到90.4%,COD去除率达到86.2%。同时与Fenton反应和UV-H2O2反应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紫外线 印染废水 催化氧化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许岩 何德良 曾凌三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51,23,共6页
紫外光固化涂料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涂料。在此详细阐述了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特点、固化原理、涂料组成及应用。此外,介绍了我国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固化 涂料 紫外光固化
下载PDF
基于UV光谱技术的高压电晕放电检测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海峰 庞其昌 +1 位作者 李洪 张工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分析高压电晕放电的光谱特性,提出应用紫外光+可见光的双光谱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系统来探测高压电晕放电.该双光谱系统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DM642为核心,为了采集紫外信号而设计了光路、光谱转换和图像增强等技术,同时采用多... 通过分析高压电晕放电的光谱特性,提出应用紫外光+可见光的双光谱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系统来探测高压电晕放电.该双光谱系统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DM642为核心,为了采集紫外信号而设计了光路、光谱转换和图像增强等技术,同时采用多种优化设计的硬件结构、快速融合算法及管理多进程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实现具备手动像素平移配准功能的双通道数字图像的实时融合处理.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和定位高压电晕放电紫外信号,且具有响应速度快、作用距离远、不受日光和雨雾的干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双光谱 图像融合 电晕放电 数字信号处理
下载PDF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景翠 张雪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直今还没有一致的观点,该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紫外线过强刺激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还有风沙、粉尘等,现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直今还没有一致的观点,该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紫外线过强刺激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还有风沙、粉尘等,现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有了较新的认识,本文就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发病机制 紫外线
下载PDF
给水处理消毒技术发展展望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文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共4页
消毒技术是给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氯消毒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消毒技术 ,但由于氯消毒产生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等原因 ,消毒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目前优化消毒主要包括优化常规的氯消毒和采用其他方式的... 消毒技术是给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氯消毒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消毒技术 ,但由于氯消毒产生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等原因 ,消毒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目前优化消毒主要包括优化常规的氯消毒和采用其他方式的消毒技术。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消毒技术的发展历程 ,比较了氯、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消毒各自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消毒 二氧化氯 臭氧 紫外线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治理恶臭污染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洪伟 古国榜 +1 位作者 吴志伟 胡毅刚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应用光催化氧化法对 5 0 0 0 0m3 h饲料生产废气进行恶臭污染治理 ,具有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省、废气停留时间短、高效稳定、反应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工程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法对废气的预处理要求较高 ,除此之外运行效果还受到催... 应用光催化氧化法对 5 0 0 0 0m3 h饲料生产废气进行恶臭污染治理 ,具有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省、废气停留时间短、高效稳定、反应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工程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法对废气的预处理要求较高 ,除此之外运行效果还受到催化剂的固定方式的影响。在此指出如何更大程度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吸附作用和吸光效率从而增加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污染 光催化氧化 饲料工业 废气治理
下载PDF
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刁海鹏 吕俊杰 曹晓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的 建立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比色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太原地区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本方法在 5~ 5 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 =0 .0 84A - 0 .0 0 2 0 ,r =0 .9996 ,总... 目的 建立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比色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太原地区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本方法在 5~ 5 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 =0 .0 84A - 0 .0 0 2 0 ,r =0 .9996 ,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2 %。太原地区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含量为 0 .889%。结论 比色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花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比色法 植物药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采用UV/H_2O_2体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马双忱 马京香 +2 位作者 赵毅 赵莉 苏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寻求一种高效的烟气多污染物脱除技术,采用UV/H2O2体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研究。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上考察模拟烟气成分、H2O2溶液浓度和催化剂等影响因素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当pH值保持在3.3左右,氧气体积... 为寻求一种高效的烟气多污染物脱除技术,采用UV/H2O2体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研究。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上考察模拟烟气成分、H2O2溶液浓度和催化剂等影响因素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当pH值保持在3.3左右,氧气体积浓度大于6%,溶液温度在45℃以下,加入金属催化离子时,SO2及NOx的脱除效率可达到95%以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该技术有望用于现有传统湿式脱硫技术的改造,使其具有同时脱硫脱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脱硝 过氧化氢 实验研究 紫外线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磺化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2
20
作者 庞煜霞 杨东杰 +1 位作者 邱学青 张娜娜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40,共3页
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木质素磺酸进行定量,对测定木质素磺酸盐磺化度的“离子交换-电导滴定法”进行改进,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吸附作用使传统方法测得的磺化度偏低,改进方法测得的... 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木质素磺酸进行定量,对测定木质素磺酸盐磺化度的“离子交换-电导滴定法”进行改进,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吸附作用使传统方法测得的磺化度偏低,改进方法测得的磺化度数值较传统方法的高11.6%,标准偏差仅为1.01%,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磺化度 测定 紫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