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Fenton试剂的作用机理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刘勇弟 徐寿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本文研究了紫外光、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证实了紫外光和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存在协同效应,并通过研究三价铁离子与紫外光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UV-Fenton试剂对硝基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模拟废... 本文研究了紫外光、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证实了紫外光和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存在协同效应,并通过研究三价铁离子与紫外光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UV-Fenton试剂对硝基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模拟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将紫外光引入Fenton试剂可大大提高Fen-ton试剂的氧化性能,对生物难降解或难化学氧化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紫外光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光质补光对促早栽培‘瑞都香玉’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张克坤 刘凤之 +5 位作者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冀晓昊 王海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早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为试材,研究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紫外光、蓝光和红蓝光不同光质补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早栽培节能日光温室内环境属于典型的弱蓝紫光和弱紫外光环境.与对照(未补光)相比,夜间6 ... 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早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为试材,研究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紫外光、蓝光和红蓝光不同光质补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早栽培节能日光温室内环境属于典型的弱蓝紫光和弱紫外光环境.与对照(未补光)相比,夜间6 h的蓝光和紫外光补光处理可显著加快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质量和果粒纵横径的增大、果实糖含量的升高以及酸含量的下降,红蓝光效果不明显.果实成熟期紫外光补光处理果实的单粒质量最高,蓝光与红蓝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蓝光补光处理果实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最高,紫外光次之,红蓝光略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蓝光补光处理可显著加快果实中里那醇、α-萜品醇、橙花醇等萜烯类组分含量高峰的出现,而紫外光、红蓝光补光处理差异较小.果实成熟期蓝光补光处理果实中里那醇、香茅醇等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紫外光补光处理里那醇含量较高,香叶醇、己醛、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最高,而红蓝光补光处理里那醇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紫外光、蓝光和红蓝光3种光质补光处理均增加了果实中醛酮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表明蓝光补光处理果实发育最快,成熟最早,糖含量最高,里那醇等萜烯类物质含量高峰出现的时间最早;紫外光补光处理果实的单粒质量最大,主要萜烯类组分含量高;红蓝光补光处理对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促早栽培 蓝光 紫外光 红蓝光 挥发性组分
原文传递
蓝光、紫外光的受体及其对CHS表达诱导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曼 王小菁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5-271,共7页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信号反应的能力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信号。综述了蓝光、紫外光的受体及蓝光、紫外光对编码植物类黄酮合成中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苯基苯乙烯酮合酶基因CHS的诱导作用 。
关键词 蓝光 紫外光 受体 CHS 表达 诱导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紫外光助臭氧化处理活性艳红K-2BP废水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施银桃 夏东升 +1 位作者 李海燕 曾庆福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 30 0W高压汞灯为光源 ,研究了紫外光联合臭氧化、单纯臭氧氧化及单纯紫外光照处理 4 0 0mg/L的活性艳红K 2BP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光催化臭氧化可加速有机物的矿化。在同样时间条件下 ,三者氧化能力由大至小为 :UV/O3 >单独O3... 以 30 0W高压汞灯为光源 ,研究了紫外光联合臭氧化、单纯臭氧氧化及单纯紫外光照处理 4 0 0mg/L的活性艳红K 2BP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光催化臭氧化可加速有机物的矿化。在同样时间条件下 ,三者氧化能力由大至小为 :UV/O3 >单独O3 >单独UV。运用TOC、紫外 可见光谱 (UV Vis)、毛细管电泳 (CE)等分析技术初步探讨了紫外光催化臭氧化活性艳红K 2BP溶液的降解效果及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艳红K-2BP废水 紫外光联合臭氧化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
下载PDF
水溶液中α-萘乙酸的光降解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祖飞 蒋伟川 刘维屏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37,41,共4页
为了解α-萘乙酸(NAA)在环境中滞留、迁移和转化等行为,以低功率紫外灯和荧光灯为光源,对水溶液中的NAA进行光降解.研究结果表明,主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能有效降解NAA,降解呈一级动力学反应;而主波长为365n... 为了解α-萘乙酸(NAA)在环境中滞留、迁移和转化等行为,以低功率紫外灯和荧光灯为光源,对水溶液中的NAA进行光降解.研究结果表明,主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能有效降解NAA,降解呈一级动力学反应;而主波长为365nm的长波光对NAA几乎不降解;添加TiO2能有效催化NAA的降解.采用GC-MS技术鉴定了几种光解主要产物,NAA的光降解包括氧化脱羧和芳环的氧化断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 萘乙酸 紫外光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纳米级ZnO-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元华 袁方利 +1 位作者 黄淑兰 李晋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紫外线的性能,发现在200~370nm的波段范围内,约90%以上的紫外线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复合粉体 纳米材料 氧化锌 制备
下载PDF
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兰秀风 刘莹 +3 位作者 高淑梅 沈中华 陆建 倪晓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79,483,共4页
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上对紫外光激励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所产生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波长为 2 5 4nm的紫外光激励下 ,乙醇溶液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 ,其峰值为 395nm ,经研究认为该荧光是由乙醇分子中C OH基团的孤... 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上对紫外光激励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所产生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波长为 2 5 4nm的紫外光激励下 ,乙醇溶液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 ,其峰值为 395nm ,经研究认为该荧光是由乙醇分子中C OH基团的孤对电子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激励 乙醇溶液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光助Fenton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芳艳 倪建玲 唐玉斌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3期12-16,共5页
光助Fenton技术是将紫外或可见光引入到Fenton体系中形成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绿色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染料、酚类、炸药、农药、造纸等各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目前,人们对光助Fenton技术的研究主要集... 光助Fenton技术是将紫外或可见光引入到Fenton体系中形成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绿色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染料、酚类、炸药、农药、造纸等各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目前,人们对光助Fenton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光助Fenton体系中引入草酸盐络合物、TiO2等物质或将光助Fenton与其它技术联用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二是将铁离子固定化形成非均相光助Fenton技术以减少催化剂流失与铁泥生成量、降低二次污染。开发聚光式反应器、探寻良好的光敏剂以便充分利用太阳光以及开发高效、廉价的非均相光助Fenton催化剂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紫外光 羟基自由基 非均相反应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介孔RGO/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翠霞 金海泽 +3 位作者 杨志忠 杨轩 董其铮 厉婷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7-36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氧化石墨烯(GO)、钛酸四丁酯(TBT)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引导剂,柠檬酸为水解抑制剂和表面活性剂原位合成不同GO含量的介孔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GO/TiO_2),再经过紫外灯辐照还原获得介孔还原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氧化石墨烯(GO)、钛酸四丁酯(TBT)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引导剂,柠檬酸为水解抑制剂和表面活性剂原位合成不同GO含量的介孔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GO/TiO_2),再经过紫外灯辐照还原获得介孔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RGO/TiO_2)。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BET)、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RGO/TiO_2的形貌、孔径分布情况,RGO的引入对光生电子–空穴对寿命、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别在紫外光和太阳光条件下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在紫外光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多次回收循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iO_2均匀地生长于RGO表面,RGO/TiO_2为介孔材料;RGO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光催化剂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7wt%RGO/TiO_2显示出对甲基橙的最佳吸附效果;5wt%RGO/TiO_2对甲基橙具有最佳光催化效果和稳定的催化活性,经过4次循环后,紫外光照50 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仍能达到首次降解效率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二氧化钛 介孔 紫外光 太阳光
下载PDF
细菌发酵生产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乐晓洁 王昌禄 +2 位作者 顾晓波 王秀霞 程玉汝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1期67-69,35,共4页
本文利用紫外线诱变方法 ,对出发菌株干酪乳杆菌YBQ1- 1进行诱变处理 ,以CaCO3 -溴甲酚紫平板、高锰酸钾 -溴化钾平板、高糖平板、乳酸梯度平板、纯乳酸平板进行筛选 ,最后得到一株正向突变株YBQH2 -14 ,其L -乳酸产量达到 93g/L ,对糖... 本文利用紫外线诱变方法 ,对出发菌株干酪乳杆菌YBQ1- 1进行诱变处理 ,以CaCO3 -溴甲酚紫平板、高锰酸钾 -溴化钾平板、高糖平板、乳酸梯度平板、纯乳酸平板进行筛选 ,最后得到一株正向突变株YBQH2 -14 ,其L -乳酸产量达到 93g/L ,对糖转化率达到 77.5 % ,比出发菌株产酸提高 4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生产菌株 紫外线诱变 选育 干酪乳杆菌 发酵
下载PDF
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 被引量:23
11
作者 桑文 朱智慧 雷朝亮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920,共6页
趋光性是昆虫的固有行为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害虫物理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几种主流的昆虫趋光性假说,着重介绍了昆虫在趋光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受光胁迫后生理应激和补偿效应,提出了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以期为昆虫趋光性理论研... 趋光性是昆虫的固有行为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害虫物理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几种主流的昆虫趋光性假说,着重介绍了昆虫在趋光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受光胁迫后生理应激和补偿效应,提出了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以期为昆虫趋光性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光性 光胁迫 紫外线 行为 生理应激 生殖补偿效应
原文传递
纳米Ag/ZnO光催化剂及其催化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性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靖峰 杜志平 +1 位作者 赵永红 台秀梅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7-462,共6页
采用氨浸法制备了不同Ag负载量的纳米Ag/ZnO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Ag/ZnO的晶型结构、比表面积、表面组成和光谱特征.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10)为模型污染物,分别在紫外... 采用氨浸法制备了不同Ag负载量的纳米Ag/ZnO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Ag/ZnO的晶型结构、比表面积、表面组成和光谱特征.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10)为模型污染物,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纳米Ag/ZnO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能成功地负载到ZnO表面,且随着Ag负载量的增加,ZnO的粒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与纳米ZnO样品相比,Ag/ZnO中Ag 3d5/2结合能减小,而Zn 2p和O 1s结合能增大,ZnO表面的羟基氧和吸附氧含量增加.当Ag负载量大于0.5%时,Ag/ZnO样品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在可见光区出现吸收.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0.5%Ag/ZnO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3 h后NPE-10降解率分别约为77%和56%,而ZnO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仅约为61%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紫外光 可见光 光催化 降解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Fe^(3+)改性纳米ZnO光催化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靖峰 杜志平 +1 位作者 赵永红 台秀梅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1-566,共6页
采用氨浸法制备了不同Fe3+含量的Fe3+/ZnO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纳米Fe3+/ZnO进行了表征.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10)为模型污染物,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考察了纳米Fe3+/ZnO的光催... 采用氨浸法制备了不同Fe3+含量的Fe3+/ZnO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纳米Fe3+/ZnO进行了表征.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10)为模型污染物,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考察了纳米Fe3+/ZnO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地将Fe掺杂到ZnO晶体上,且随着Fe3+添加量的增加,ZnO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比表面积逐渐增大.与纳米ZnO样品相比,Fe3+/ZnO中Fe2p结合能减小,而Zn2p和O1s结合能增大,ZnO表面的羟基氧和吸附氧含量增加,光催化活性提高.当Fe3+的添加量大于0.5%时,Fe3+/ZnO样品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在可见光区出现吸收.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0.5%Fe3+/ZnO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3h后对NPE-10的降解率分别比纯ZnO提高18%和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可见光 紫外光 光催化降解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短波紫外照射对汗潜手印DNA检测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邵丽芳 郝金萍 +5 位作者 常柏年 陈松 刘寰 刘开会 曲会英 李孝君 《刑事技术》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测短波紫外灯的照射是否会对汗潜手印DNA检测产生影响。方法由每名志愿者在纸张上捺印4枚拇指指印使每枚指印的脱落细胞量保持基本相同,抽取每名志愿者所捺印的一枚指印作为一组,共有四组,将三组指印置于短波紫外灯的照射下,照射... 目的探测短波紫外灯的照射是否会对汗潜手印DNA检测产生影响。方法由每名志愿者在纸张上捺印4枚拇指指印使每枚指印的脱落细胞量保持基本相同,抽取每名志愿者所捺印的一枚指印作为一组,共有四组,将三组指印置于短波紫外灯的照射下,照射时间分别设置为10min﹑30min和1h,还有一组不照射,然后用磁珠法对所有指印提取DNA并进行定量。结果短波紫外灯的照射会对汗潜手印中的DNA造成减损,照射时间越长,减损得越多。结论尽量减少短波紫外灯对汗潜手印照射的时间(可控制在10min内),以保证汗潜手印有足够量的DNA而能被用于STR分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潜手印 短波紫外 DNA定量 STR分型
下载PDF
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生化出水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小熙 张进岭 +3 位作者 谢岩 高鹏云 朱日欣 魏文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生化出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溶液初始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反应温度。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生化出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溶液初始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反应温度。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溶液pH 4.0,H_2O_2投加量3.00 mL/L,n(H_2O_2)∶n(Fe^(2+))=10,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COD可降至60.33 mg/L,COD去除率达61.3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US)-Fenton氧化和紫外光(UV)-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生化出水,COD去除率分别达76.77%和80.23%。但单一Fenton氧化、US-Fenton氧化和UV-Fenton氧化工艺对NH_3-N的去除效果均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石化含油废水 生化出水 超声波 紫外光
下载PDF
UV照射—壳聚糖涂膜复合处理用于鸡蛋高温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武标 程颖 +2 位作者 孙海东 李扬 夏梁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78-382,共5页
采用紫外线 (uv)照射并以 2 %壳聚糖对鸡蛋进行涂膜复合处理 ,然后将其在 3 4±1℃高温条件下放置一个月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 (ck)相比 ,鸡蛋失重率降低 5 .3 % ,散黄出现时间推迟 ,散黄率降低 5 8.3 % .此外 ,蛋清中溶菌酶活性、... 采用紫外线 (uv)照射并以 2 %壳聚糖对鸡蛋进行涂膜复合处理 ,然后将其在 3 4±1℃高温条件下放置一个月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 (ck)相比 ,鸡蛋失重率降低 5 .3 % ,散黄出现时间推迟 ,散黄率降低 5 8.3 % .此外 ,蛋清中溶菌酶活性、蛋清透明度、表面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壳聚糖 紫外线照射 高温保鲜 涂膜复合处理 失重率 散黄率
下载PDF
真空紫外/过二硫酸盐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物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昕 史路肖 +2 位作者 张燚 杨娌 唐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95-2201,共7页
为解决饮用水嗅味问题,系统研究了真空紫外光(VUV)活化过二硫酸盐(PS)对典型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S浓度0.5 mmol·L^(-1)的条件下,PS难以去除2-MIB和GSM,VUV/PS联用工艺比VUV... 为解决饮用水嗅味问题,系统研究了真空紫外光(VUV)活化过二硫酸盐(PS)对典型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S浓度0.5 mmol·L^(-1)的条件下,PS难以去除2-MIB和GSM,VUV/PS联用工艺比VUV对2-MIB和GSM去除率分别提高76%和74%.VUV/PS联用工艺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主要受PS浓度和VUV光强影响,在PS浓度0.25~2 mmol·L^(-1),VUV光强113.2~618.5μW·cm-2增加过程中,2-MIB的去除率分别增加42%和39%,GSM去除率分别增加34%和16%.p H值变化对2-MIB和GSM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HCO-3离子、腐殖酸的存在则导致2-MIB和GSM去除率的减小,减少程度随HCO-3离子、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VUV/PS联用工艺可有效降解水中致嗅物质,降低后续水处理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过二硫酸盐 硫酸根自由基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原文传递
温度与光照对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毒力发挥的效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慧冬 罗万春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系统研究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小菜蛾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阿巴菌素(abamectin)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16... 系统研究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小菜蛾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阿巴菌素(abamectin)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16倍左右,在22~28℃范围内增幅较大;依维菌素(iver-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9倍左右,并在22~25℃范围内增幅较大;埃玛菌素(ema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0倍左右。胃毒毒力结果表明,阿巴菌素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30多倍;伊维菌素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近40倍。另外,埃玛菌素表现出了极高的胃毒作用且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其毒力在16~28℃范围内可提高1000倍以上。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表明,阿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与浓度及施药后无光照时间有正交互关系,而与紫外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负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 毒力 小菜蛾
原文传递
气体二氧化氯的光降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崔超 胡双启 +1 位作者 晋日亚 张晓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56,共5页
为研究气体二氧化氯的光降解规律,利用自行设计的光降解装置,考察不同波长光源、温度和气体二氧化氯初始质量浓度对其降解速率的影响,同时以暗室降解作为参比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365 nm紫外光、日光、254 nm紫外光以及400~700 nm荧... 为研究气体二氧化氯的光降解规律,利用自行设计的光降解装置,考察不同波长光源、温度和气体二氧化氯初始质量浓度对其降解速率的影响,同时以暗室降解作为参比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365 nm紫外光、日光、254 nm紫外光以及400~700 nm荧光照射下,相同初始质量浓度的气体二氧化氯的降解速率逐渐下降;当温度在15~25℃范围变化时,相同初始质量浓度的气体二氧化氯的日光降解速率基本相同;不同质量浓度的气体二氧化氯在日光照射下,降解速率随气体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气体二氧化氯的光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波长是在365 nm附近的紫外光;温度对其降解速率基本没有影响;在日光照射下,气体二氧化氯的降解速率与质量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属于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与初始质量浓度无关,仅与反应速率常数k有关,半衰期约为6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二氧化氯 日光 荧光 紫外光 降解速率
下载PDF
无线日盲紫外光测距定位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太飞 余叙叙 +1 位作者 包鹤 宋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4-2332,共9页
在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及着陆引导中,测距与定位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的测距定位方法,对无线紫外光直视通信模型和非直视通信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直视和非直视情况下的距离计算公式。根据四节点定位算法,可以... 在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及着陆引导中,测距与定位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的测距定位方法,对无线紫外光直视通信模型和非直视通信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直视和非直视情况下的距离计算公式。根据四节点定位算法,可以解出未知节点的位置坐标。使用波长为255nm的"日盲"紫外LED及光电倍增管作为收发器件,测距信号采用10kHz的方波信号,在不同天气情况下进行测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直视情况下,被测距离真值为0~100m的测距误差均小于5m;在非直视情况下,由于多径散射的影响,有效测距距离降为0~70m。当发送仰角和接收仰角均小于10°时,测距误差较小,均小于5m,当发送仰角和接收仰角均大于10°时,随着发送仰角和接收仰角的增大,有效测距距离明显降低。总的来说,该算法有着较高的精度,在GPS无法正常使用时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导航数据,基本能够满足自主降落和飞行引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紫外光 定位方法 测距误差 飞行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