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碘与β-环糊精结合物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占军 刘炳玉 +5 位作者 钱小红 杨松成 魏开华 郑永红 马溪 张洪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3-606,共4页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方法 ,对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 ,碘与β 环糊精结合物中碘的存在形式为游离碘、包结碘和胶束络合碘。水法工艺制备...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方法 ,对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 ,碘与β 环糊精结合物中碘的存在形式为游离碘、包结碘和胶束络合碘。水法工艺制备的样品 ,含碘量高但稳定性差。醇法工艺制备的样品 ,含碘量低而稳定性好。本实验建立的检测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的分析方法简便易行 ,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方法可用于制备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结合物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药物分析 光谱分析 质量控制 结构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萘酚绿B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颜承农 谢泽钰 +1 位作者 梅平 刘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42-2545,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萘酚绿B(NGB)作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证实了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NGB与BS...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萘酚绿B(NGB)作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证实了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NGB与BSA可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荧光猝灭作用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得到了相互作用的相关参数KLB,ΔHθ,ΔGθ和ΔSθ等的平均值分别为1.411×105L.mol-1,-5.707 kJ.mol-1,-30.25 kJ.mol-1和79.95 J.K-1,结合位点数为1.258,为研究NGB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和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酚绿B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拉贝洛尔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轲 胡志军 +2 位作者 王梦禅 于涛 陈建秋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4,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拉贝洛尔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反应的光谱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拉贝洛尔对BSA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而在中性和弱碱性时则为动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拉贝洛尔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反应的光谱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拉贝洛尔对BSA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而在中性和弱碱性时则为动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310K和pH7.41时拉贝洛尔与BSA作用的结合距离为2.74 nm;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药物与BSA的相互作用是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此外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拉贝洛尔对BSA构象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常见共存离子对结合反应有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贝洛尔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原文传递
胆石病人胆汁的光谱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沈玉华 黄方志 +2 位作者 谢安建 熊奇如 陈开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紫外光谱、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Zeta电位等测试与分析方法,对胆石病人的原胆汁及经离心处理后的胆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胆石病人的胆汁是一个非均匀体系,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离心后的胆汁聚沉物主要... 采用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紫外光谱、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Zeta电位等测试与分析方法,对胆石病人的原胆汁及经离心处理后的胆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胆石病人的胆汁是一个非均匀体系,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离心后的胆汁聚沉物主要含有胆固醇、胆红素及其钙盐、蛋白、磷脂等物质,与该病人胆石核心的主要成分非常相似。胆汁中磷脂类囊泡的破坏以及一些难溶性钙盐的生成是影响胆汁稳定性及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磷脂和蛋白等有机基质在该病人结石的成核过程中可能起诱导和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胆汁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ZETA电位 胆石
下载PDF
中性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刚珂 李杨 颜承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研究了中性红(Neutral Red,N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证实了NR有很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研究了中性红(Neutral Red,N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证实了NR有很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 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在25~43℃度时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LB(平均值为4.250×104kJ/mol)、热力学参数(ΔHθ、ΔGθ和ΔSθ的平均值分别为-6.432kJ/mol、-21.38kJ/mol和-48.68J/K)和结合位点数(平均值为1.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PLA/PHBV共混纤维溶液的紫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福斌 关立平 +2 位作者 翟震宇 朱军军 沈华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了解PLA/PHBV共混纤维的光学性能,将PLA/PHBV共混纤维溶解于NaOH溶液中,对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探讨了溶液的紫外光吸收特点,研究了溶液特征峰、吸光度与NaOH浓度、纤维浓度、溶解时间、溶解温度以及测试温度... 为了了解PLA/PHBV共混纤维的光学性能,将PLA/PHBV共混纤维溶解于NaOH溶液中,对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探讨了溶液的紫外光吸收特点,研究了溶液特征峰、吸光度与NaOH浓度、纤维浓度、溶解时间、溶解温度以及测试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LA/PHBV共混纤维溶液的紫外特征峰位于231nm处。NaOH的浓度越大,对溶液的吸光度影响越大,当纤维浓度较高时,溶液的吸光度与纤维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纤维分子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降解,但溶液在常温状态下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V 纤维 紫外光谱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7
作者 吴刚珂 李素丽 +1 位作者 颜承农 刘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硝酸咪康唑(Miconazole Nitrat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硝酸咪康唑(Miconazole Nitrat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在16~37℃温度范围内的作用常数KLB及热力学参数;发现MIN与BSA可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作用力可能主要是静电力;同时探讨了MIN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MIN的治病机制和生物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蚯蚓提取物的紫外光谱特征及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琼 键谷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6-259,共4页
本文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各种蚯蚓提取物(912)在热处理及透析后,其在416nm处吸收峰有改变,且细胞毒毒性减低,该吸收峰高低与细胞毒毒性强弱有关。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细胞毒性 蚯蚓
下载PDF
曙红Y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颜承农 梅平 +1 位作者 熊丹 刘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06-2310,共5页
研究了曙红Y(EOS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实验证明EOSY具有较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了25℃时反应的结合常数为3... 研究了曙红Y(EOS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实验证明EOSY具有较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了25℃时反应的结合常数为3.601×105L.mol-1,反应的ΔHθ,ΔGθ和ΔSθ分别为-20.66,-31.70 kJ.mol-1和37.06 J.K-1,为研究在人体生理条件下EOSY与BSA的结合方式、EOSY对BSA构象影响和细胞染色机理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红Y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珺瑫 王东跃 +3 位作者 郗国宏 刘伟华 李超 王春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4.37×106(27℃)、6.45×106(37℃)和6.76&... 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4.37×106(27℃)、6.45×106(37℃)和6.76×106(47℃)。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64 nm(27℃)、2.68 nm(37℃)和2.71 nm(47℃)。热力学数据表明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染料木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电喷雾电离源-质谱(ESI-MS)鉴定杜仲叶功能组分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玲 刘青梅 杨性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6,共8页
为纯化、鉴定杜仲叶功能组分,采用70%乙醇对杜仲叶进行超声波辅助水提。经大孔树脂NKA-Ⅱ、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层析逐步分离纯化,从粗提物中得到4种组分。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电喷雾电离源-质... 为纯化、鉴定杜仲叶功能组分,采用70%乙醇对杜仲叶进行超声波辅助水提。经大孔树脂NKA-Ⅱ、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层析逐步分离纯化,从粗提物中得到4种组分。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电喷雾电离源-质谱(ESI-MS)对4种组分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表明:从杜仲叶中分离纯化的活性物质,经鉴定主要为绿原酸(Ⅰ)、金丝桃苷或陆地锦苷(Ⅱ)、槲皮素-3-乙酰葡萄糖苷(Ⅲ)、槲皮素(Ⅳ),其中槲皮素-3-乙酰葡萄糖苷(Ⅲ)在相关文献中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提取物 薄层色谱 紫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源-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全光谱的紫外分析仪在电石法PVC生产中的应用
12
作者 戴开瑛 周大军 《中国氯碱》 CAS 2008年第8期30-33,共4页
阐述了在电石法PVC中对HCl总管过程气进行在线气体分析的必要性,分析了检测难点。在介绍了全光谱测量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分析仪的关键技术和基本结构,及在HCl总管过程气在线检测应用中的优势及特点。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 电石法PVC 氯化氢 氯气
下载PDF
热处理紫水晶的工艺研究及光谱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婉仪 岳素伟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7-55,共9页
天然黄水晶颜色金黄,犹如黄金,深受人们的追捧,市场上常出现紫水晶经加热处理得到的黄水晶。主要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不同色调的紫水晶,通过加热处理实验,确定紫水晶的变色温度,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发... 天然黄水晶颜色金黄,犹如黄金,深受人们的追捧,市场上常出现紫水晶经加热处理得到的黄水晶。主要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不同色调的紫水晶,通过加热处理实验,确定紫水晶的变色温度,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发现:紫水晶经过热处理后改色成黄水晶,可通过颜色、光泽、内部包裹体及表面特征与天然黄水晶进行辨别;热处理过程中,紫水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改变颜色,由紫色到无色到黄色,且变色温度(400~500℃)与恒温时间长短有关;经热处理后的紫水晶在红外光谱带中存在3 854、3 738、3 585、3 436、2 675、2 362、2 233cm^(-1)处吸收峰并没有消失,天然黄水晶则不存在特征的3 585cm^(-1)处吸收峰;紫水晶在紫外吸收光谱中540nm处吸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水晶 黄水晶 热处理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