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G储罐混凝土外罐稳定工况载荷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兆慈 陶婧莹 +2 位作者 冷明 李小红 张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6,共8页
LNG储罐结构复杂,构件种类多,受力复杂,分析极限工况下储罐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对于研究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失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对储罐的罐顶结构简化,在考虑储罐受到的可变载荷的基础上,对罐体受力荷载系统进行了分类计算和... LNG储罐结构复杂,构件种类多,受力复杂,分析极限工况下储罐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对于研究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失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对储罐的罐顶结构简化,在考虑储罐受到的可变载荷的基础上,对罐体受力荷载系统进行了分类计算和等效处理,建立罐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罐顶结构载荷、预应力载荷及其他各类可变载荷的组合工况,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简化后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的1/4部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结构化网格处理和易发生应力集中处网格加密处理,对罐体各类荷载进行了等效处理,分析了储罐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罐体温度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1)空罐工况下罐顶处最大受压受拉应力发生在储罐承压环处,最大应变位于最大拉应力-2.81 MPa处;(2)空罐工况下承台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均位于罐底部与承台连接处外缘,应变最大值也位于承台与罐底接触外缘,此部位易开裂;(3)空罐工况条件下只有罐顶部与承压环应力达到混凝土破坏极限,而储罐其余部位应力均在材料安全极限范围内;(4)满罐风载/雪载工况下,罐体混凝土墙在各部位均达到混凝土材料强度极限;(5)满罐风载/雪载工况下承台与罐底连接部位处于混凝土材料受拉应力状态,且拉应力强度远远超过强度极限,该部位小裂纹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裂纹扩展;(6)罐体在热角保护部位的压应力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极限。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失效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储罐 载荷 等效处理 有限元 极限承载状态 全容式 混凝土外罐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帆 廖霖 +2 位作者 赵健 刘冠志 张昌锁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9,共7页
钢纤维可取代钢筋用作混凝土管片的受力筋,但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及承载力计算尚无统一定论。对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钢纤维混凝... 钢纤维可取代钢筋用作混凝土管片的受力筋,但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及承载力计算尚无统一定论。对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残余弯曲强度测试,得出了不同纤维含量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按照本文所提出的公式,确定了管片所需钢纤维含量,制作了2块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并进行抗弯试验。试验表明,钢纤维含量为40kg/m^(3)的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承载力为247.5kN,验证了该含量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可满足延性破坏要求,其安全分项系数高于1.1。此外,研究发现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破坏前并不能产生细而密集的裂缝,而是直接由1~2条宽大裂缝造成破坏,同时还发现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制作时需保证钢纤维分散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管片 延性破坏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应力-应变分析
下载PDF
35 m折线先张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
作者 包杰 李晓斌 +1 位作者 严猛 何苗苗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为了研究折线先张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对梁体开展开裂和破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梁体的抗裂性能、极限承载力、延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裂工况下,梁体裂缝附近区域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余区域仍处于弹性受力状态;... 为了研究折线先张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对梁体开展开裂和破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梁体的抗裂性能、极限承载力、延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裂工况下,梁体裂缝附近区域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余区域仍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梁体抗裂储备系数为1.43,抗裂性能较好;梁体的安全储备系数达到4,安全储备较高;梁体的位移延性系数达到4.67,非线性变形能力较强。综合来看,梁体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折线先张梁 四点弯曲试验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抗裂性能 极限承载力 梁体延性
原文传递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基本构件的相当安全系数的计算分析
4
作者 陈斌 侯建国 安旭文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5-68,共4页
以我国现行DL/T 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轴心受拉、受弯、受剪、受扭、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板受冲切等8种典型的基本构件为例,从相当安全系数的角度,对DL/T 5057-1996规范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 以我国现行DL/T 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轴心受拉、受弯、受剪、受扭、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板受冲切等8种典型的基本构件为例,从相当安全系数的角度,对DL/T 5057-1996规范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安全度设置水平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作用效应比值较小时,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时较为经济;当作用效应比值较大时,采用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时更为合理,使得所设计的结构构件在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之间,在不同设计条件下都能达到一种较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基本构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相当安全系数 安全度设置水平
原文传递
中美欧砌体结构设计与鉴定标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乐乐 唐曹明 +2 位作者 罗开海 程绍革 黄世敏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198,共8页
分别对中、美、欧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鉴定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鉴定标准中不进行强度折减,欧洲鉴定标准明确了分项系数调整方法;在抗震鉴定中,美、欧标准均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抗震鉴定过程中考虑了认知水平... 分别对中、美、欧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鉴定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鉴定标准中不进行强度折减,欧洲鉴定标准明确了分项系数调整方法;在抗震鉴定中,美、欧标准均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抗震鉴定过程中考虑了认知水平的影响,调整了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抗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中国规范中,鉴定与设计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相同,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来说偏保守。建议今后相关鉴定标准修订时,可引入基于性能的鉴定方法,并通过可靠性理论对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的分项系数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安全性鉴定 分项系数 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