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善达克沙地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果厚 贾宝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浑善达克沙地榆 ( Ulmuspumila var. sabulosa)是白榆的一个变种 ,天然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 ,在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 RAPD技术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地位进行了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榆六个居... 浑善达克沙地榆 ( Ulmuspumila var. sabulosa)是白榆的一个变种 ,天然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 ,在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 RAPD技术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地位进行了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榆六个居群和对照白榆两个居群中 ,1 6个有效引物共获得了 1 1 5个位点 ,其中居群水平多态性位点为 49个 ,占 42 .6 ,高于 H amrick等的统计得出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 ( 3 4 ) ,表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居群内发生了较高的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多态性位点为 89个 ,占 77.4。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得出 :居群水平上以 0 .1为阈值 ,浑善达克沙地榆和对照白榆聚为明显的两支 ,本实验结果支持浑善达克沙地榆作为白榆一个变种的结论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个体水平上浑善达克沙地榆各居群之间遗传距离有一定的差异 ,并与地理分布范围相关。浑善达克沙地榆由于各居群都存在相对较大的遗传变异 ,反映了在居群内具有较大的变异潜力。本实验结果也表明 ,RAPD可应用于浑善达克沙地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的研究。文中还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遗传变异与繁育系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榆 遗传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 RAPD技术 地位 地理 繁育系统 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种群结构、格局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丽 王晓江 +2 位作者 刘果厚 牛海亮 潘臻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榆疏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地榆疏林种群结构、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①丘间低地沙地榆种群呈衰退型种群。固定沙丘沙地榆种群呈增长型种群;②沙地榆种群总体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都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呈减... 以浑善达克沙地榆疏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地榆疏林种群结构、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①丘间低地沙地榆种群呈衰退型种群。固定沙丘沙地榆种群呈增长型种群;②沙地榆种群总体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都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呈减小的趋势;③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表明,丘间低地沙地榆种群,幼、中树随着立木级增大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大树则在5 m×5 m尺度上呈现出随机分布;固定沙丘沙地榆种群,小、中树随着立木级的增大其聚集强度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而大树则在10 m×10 m的尺度上呈现出随机分布。物种分布格局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境有关,育林作业面积应不低于25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榆 增长种群 衰退种群 聚集分布 浑善达克沙地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种子雨的扩散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谷伟 岳永杰 +2 位作者 李钢铁 潘文杰 哈丽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40-3448,共9页
于2010年采用定点连续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树龄(23年生、40年生、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种子雨的数量、组成及散布过程,分析沙地榆种子雨的扩散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孤立木种子雨的总量随其年龄... 于2010年采用定点连续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树龄(23年生、40年生、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种子雨的数量、组成及散布过程,分析沙地榆种子雨的扩散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孤立木种子雨的总量随其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6年生孤立木>40年生孤立木>23年生孤立木,其种子雨的总量分别为(7744±16.26)粒/m2、(5236±18.87)粒/m2、(2456±12.67)粒/m2;(2)40年生孤立木的种子质量较好,成熟种子的比例最高,未成熟、空粒和虫害种子的比例较低,56年生孤立木次之,23年生孤立木质量最差,56年生沙地榆和40年生沙地榆是自然更新种子的主要来源;(3)榆树种子于当年5月下旬开始成熟并于6月初开始脱落,6月中旬达到降落高峰期,落种持续到6月下旬结束,落种期持续近1个月;(4)种子雨的前扩散过程中种子集中降落在主风向的下风向50 m和树冠周围20 m的范围内;(5)在种子的后扩散过程中,种子沿下风向继续运动,散落在下风向50 m范围或更远处,后扩散对前扩散表现为"削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地榆 种子雨 扩散规律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内竞争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昭日格 李钢铁 +1 位作者 岳永杰 邹受益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1-455,共5页
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沙地榆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地榆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8m,沙地榆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植株径... 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沙地榆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地榆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8m,沙地榆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植株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从模型预测结果可知,当沙地榆胸径在30 cm以内时,竞争强度变化显著;当沙地榆胸径达30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竞争木范围,较好地反应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内竞争关系。应在沙地榆胸径达30 cm前采取适当的人工疏伐措施来促进植株生长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榆 竞争范围 种内竞争 竞争指数 浑善达克沙地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榆种子扩散及成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雪 胡春元 +1 位作者 李钢铁 左合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2-547,共6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榆为研究对象,以种子扩散规律及成苗率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平沙地、沙丘迎风坡、丘间草地、稀疏灌木地、灌木地5种不同地表类型下沙地榆种子数量。分析种子分布数量与母树距离、地表状况、植被种类、盖度和... 以浑善达克沙地榆为研究对象,以种子扩散规律及成苗率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平沙地、沙丘迎风坡、丘间草地、稀疏灌木地、灌木地5种不同地表类型下沙地榆种子数量。分析种子分布数量与母树距离、地表状况、植被种类、盖度和高度及成苗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证明:影响种子分布数量的主要因子是母树的距离,其他因子对沙地榆种子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影响种子萌发成苗的主要因子是6~8月的降水量以及由此导致的沙层含水率,其他因子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 种子 扩散 幼苗 浑善达克 内蒙古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境内沙地榆的自然更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利红 刘果厚 +1 位作者 赵丽 桂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90,共5页
对不同生境下浑善达克沙地榆(Ul mus pumila L.var.sabulosa J.H.Guo Y.S.Li)林下幼苗的密度、生长情况及林缘、单株下幼苗扩散分布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运用种群生态学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其更新规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榆幼... 对不同生境下浑善达克沙地榆(Ul mus pumila L.var.sabulosa J.H.Guo Y.S.Li)林下幼苗的密度、生长情况及林缘、单株下幼苗扩散分布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运用种群生态学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其更新规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榆幼苗的密度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幼苗生长较差且流动沙丘幼苗死亡现象严重,半固定沙地幼苗生长较好更适于沙地榆的更新;幼苗主要集中分布于距林缘20m范围内,20m外幼苗密度显著降低;风向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榆 幼苗 更新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径向生长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晶晶 黄荣凤 +5 位作者 李钢铁 侯向阳 秦艳 张国盛 刘洪娥 Oxana Vishnyakova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7,共7页
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宝绍岱苏木和那日图苏木的天然沙地榆为材料,测定沙地榆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分析其偏心生长状况、径向生长规律和径向生长动态,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种群保护和天然更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宝绍岱和那日... 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宝绍岱苏木和那日图苏木的天然沙地榆为材料,测定沙地榆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分析其偏心生长状况、径向生长规律和径向生长动态,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种群保护和天然更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宝绍岱和那日图生长的沙地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心生长,且偏心形态比较复杂,形状不规则;宝绍岱和那日图沙地榆的径向生长过程中均出现了2个生长高峰期,其中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的径向生长规律非常相似,2次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完全一致,径向累积生长曲线均呈双S型;早材宽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幅度很小,高峰期出现的时期与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相差比较大,累积生长曲线呈线型;宝绍岱和那日图沙地榆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2.25和2.30 mm,无显著差异,但宝绍岱沙地榆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的变异系数达到20%以上,明显大于那日图沙地榆;宝绍岱沙地榆径向生长第1次高峰出现在第17-21年,那日图沙地榆径向生长第1次高峰出现在第15-19年,二者的成熟龄相差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地榆 径向生长 生长动态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哈丽雅 岳永杰 +2 位作者 李钢铁 左合君 谷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8,共7页
在浑善达克沙地以沙地榆为研究对象,针对60年生、46年生、30年生3种不同树龄沙地榆林进行了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了沙地榆土壤种子库的组成、数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沙地榆林结实量差异明显,结实量大小顺序为60年生林分... 在浑善达克沙地以沙地榆为研究对象,针对60年生、46年生、30年生3种不同树龄沙地榆林进行了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了沙地榆土壤种子库的组成、数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沙地榆林结实量差异明显,结实量大小顺序为60年生林分>46年生林分>30年生林分,结实量分别为2101粒/m2、451粒/m2、24粒/m2;2)在整个观测期内,不同树龄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内种子总数呈下降趋势。2011年9月各林分种子总数比2011年6月分别减少了75.17%、47.46%和96.15%。3)从成熟种子组成及动态变化趋势来看,60年生和30年生沙地榆林土壤中成熟种子在整个观测期内呈逐月下降趋势,46年生沙地榆土壤中成熟种子总数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2011年7月,成熟种子的比例最小,种子质量最差,2011年9月,成熟种子的比例最大,不存在腐烂虫害种子,种子质量最好。4)不同树龄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枯枝落叶层>0-2cm土层>2-4cm土层。枯枝落叶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随时间呈持续减少的趋势,0-2cm土层和2-4cm土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沙地榆 结实量 数量特征 动态规律 浑善达克沙地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群生活史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钢铁 昭日格 +1 位作者 余新晓 岳永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165,共5页
采用公顷级样地调查,对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群落进行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编制白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沙地榆的存活曲线、生存率估计曲线和累计死亡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 采用公顷级样地调查,对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群落进行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编制白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沙地榆的存活曲线、生存率估计曲线和累计死亡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沙地榆种群在幼体向成树发育过程中存在两个死亡高峰,沙地榆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从整体上反映了沙地榆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并坚定了沙地榆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地榆 生命表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麻云霞 李钢铁 +3 位作者 蓝登明 姚庆智 王少雄 邹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4-132,共9页
为了探明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的生态分布规律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填补我国浑善达克沙地顶级群落榆树疏林在菌根真菌方面的空白。2016年10月在浑善达克沙地样地内采集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5~30cm范... 为了探明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的生态分布规律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填补我国浑善达克沙地顶级群落榆树疏林在菌根真菌方面的空白。2016年10月在浑善达克沙地样地内采集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5~30cm范围内根系和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AM侵染率、孢子密度等,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榆AM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AM)在不同样地和立地类型下的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AM真菌能与沙地榆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但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菌根结构为Paris-type;2)正镶白旗、正蓝旗、克什克腾旗样地总侵染率平均值分别为71.86%、79.94%、71.74%,孢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3.99、7.02、1.90个·g-1,孢子密度和总侵染率均值为正蓝旗>正镶白旗>克什克腾旗,丘间地>阴坡>阳坡;3)孢子密度和总侵染率、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球囊霉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侵染率与总球囊霉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4)第1、2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5.663%,第1主成分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因子对决定土壤生态起主要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浑善达克沙地榆与AM真菌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这对进一步筛选和接种优势AM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 沙地榆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因子
原文传递
干旱对浑善达克沙地榆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3
11
作者 张红霞 刘果厚 崔秀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顶部、丘间草地处的浑善达克沙地榆及呼和浩特市白榆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 ,以期探讨浑善达克沙地榆在解剖学方面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表明 ,虽然属同种植物 ,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顶部、丘间草地处的浑善达克沙地榆及呼和浩特市白榆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 ,以期探讨浑善达克沙地榆在解剖学方面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表明 ,虽然属同种植物 ,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叶片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境条件最差的流动沙丘顶部的浑善达克沙地榆的抗旱性最强 ,具体表现为 :叶片厚 ,表皮细胞大 ,具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外壁与角质层 ;栅栏组织发达 ,细胞缩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浑善达克沙地榆 叶片 解剖结构 石蜡切片法 抗旱性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靖媛 李钢铁 +2 位作者 崔利强 张金旺 孙颖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214-5217,共4页
基于6个样带的实测数据研究浑善达克沙地处于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了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6种立地类型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图均呈壶形,基部、顶部较窄而中部较宽,均为典型衰退型的种群;沙地榆均为处于X1... 基于6个样带的实测数据研究浑善达克沙地处于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了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6种立地类型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图均呈壶形,基部、顶部较窄而中部较宽,均为典型衰退型的种群;沙地榆均为处于X1、X9、X10这3个年龄级最少,这3个年龄级沙地榆株数百分比之和在0~5%,几乎出现断代现象;X3、X4这2个年龄级最多,沙地榆株数百分比之和在61%~86%。经不平衡方差分析显示,虽然立地类型不同,6种立地类型的面积不同,沙地榆分布的株数不同,但沙地榆种群的个体年龄级却比较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几乎都处于幼树与成年树阶段,缺乏幼苗,更新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榆 年龄结构 年龄级 立地类型
下载PDF
锡盟沙地榆(Ulmus pumila L.var.sabulosa)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方祯 宛涛 +1 位作者 伊卫东 蔡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1-76,共6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法对内蒙古浑善达克锡盟沙地榆6个居群和对照家榆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14条引物共获得118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4,个体水平上呈多态性的条带83条,占70.34%。根据遗传距离和...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法对内蒙古浑善达克锡盟沙地榆6个居群和对照家榆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14条引物共获得118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4,个体水平上呈多态性的条带83条,占70.34%。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锡盟沙地榆和对照家榆明显聚为两大类,表明经过漫长的进化,锡盟沙地榆产生并保留了较大的遗传变异,因此支持其作为家榆变种的结论。锡盟沙地榆各居群间遗传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其地理分布位置有极大的相关性,表明RAPD可用于锡盟沙地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遗传多样性 锡盟沙地榆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沙地榆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14
作者 苏楞高娃 王晓江 田桂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由西向东、南向北典型8个样地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研究了该地区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和种群年龄级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沙地的地理位置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沙地榆株高、胸径、冠幅平均值逐渐下...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由西向东、南向北典型8个样地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研究了该地区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和种群年龄级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沙地的地理位置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沙地榆株高、胸径、冠幅平均值逐渐下降,沙地榆在西南部个体较大,东北部个体逐渐变细小,与沙地榆自然更新有较大关系;沙地榆树疏林8个不同地区沙地榆年龄结构呈衰退型种群,但不同地区所占的主要年龄级不同;8个样地中中部样地4有X1年龄级(幼苗)的更新,靠近东部样地6和南部样地8缺失幼苗和幼树;整体上X3、X4、X5成熟龄级沙地榆株数在60%~80%之间龄林,X1、X7、X8、X9、X10年龄级最少,甚至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榆 生长指标 年龄结构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