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褶合光谱分析法和UV/Vis-W褶合光谱仪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玉田 方慧生 +5 位作者 王志华 王桂芳 金文祥 宋洪杰 龚华礼 陆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1-506,共6页
我们自1983年1月始,提出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新原理,研究发明了褶合(曲线)光谱分析法和实施这一新方法的光机电算一体化全新概念的智能型多功能分光光度计──UV/Vis-W褶合光谱仪,实现了分析仪器由“数据提供者”到“... 我们自1983年1月始,提出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新原理,研究发明了褶合(曲线)光谱分析法和实施这一新方法的光机电算一体化全新概念的智能型多功能分光光度计──UV/Vis-W褶合光谱仪,实现了分析仪器由“数据提供者”到“问题解决者”的飞跃。它可广泛应用于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等学科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发明专利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合光谱仪 光谱分析 计量学
下载PDF
电聚合苯胺过程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贵荣 张爱健 +2 位作者 王欢 刘秀丽 陆嘉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7,共7页
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方法对0.5mol/L硫酸水溶液中苯胺在ITO导电玻璃电极上的电化学聚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条件下苯胺发生了电聚合,聚合速率与苯胺浓度成正关系;而且在线紫外-可见电化学光谱表明,在0.01mol/L苯... 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方法对0.5mol/L硫酸水溶液中苯胺在ITO导电玻璃电极上的电化学聚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条件下苯胺发生了电聚合,聚合速率与苯胺浓度成正关系;而且在线紫外-可见电化学光谱表明,在0.01mol/L苯胺溶液的电聚合过程的诱导期较长.恒电位条件下的在线紫外-可见电化学光谱显示苯胺浓度为0.05mol/L,电位为0.8V时,在ITO电极上苯胺低聚合物中间体可能产生于聚苯胺形成之前;而0.01mol/L苯胺在0.8V电位下不发生聚合,但在线紫外-可见光谱又显示此时在电极上可能存在小的苯胺低聚物的中间体;在线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这种中间体是可能产生并存在电极表面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苯胺 聚苯胺 电聚合
下载PDF
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纸张中单糖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继民 王彦吉 +1 位作者 邹宁 姚丽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建立了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纸张样品水解液中单糖组成的方法。纸张样品水解后点样在以丙酮处理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吡啶:水=7:20:12:7:6:5(体积比)为展开剂,以苯胺-草酸为显色... 建立了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纸张样品水解液中单糖组成的方法。纸张样品水解后点样在以丙酮处理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吡啶:水=7:20:12:7:6:5(体积比)为展开剂,以苯胺-草酸为显色剂,测定了单糖的Rt值。以1-萘酚为显色剂,测定了纸张样品水解液中的单糖含量,方法的线性关系较好,5种单糖的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0%~98.18%。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可用于纸张样品水解液中5种单糖的同时测定,从而为法庭科学中纸张的检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糖 纸张 薄层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亚麻籽油中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梁少华 王金亚 杨瑞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麻籽油中木脂素类物质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含量.根据SDG在200 ~400 nm紫外区有特征吸收,由光谱扫描曲线可知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DG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显著...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麻籽油中木脂素类物质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含量.根据SDG在200 ~400 nm紫外区有特征吸收,由光谱扫描曲线可知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DG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显著的线性关系.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甲醇振荡提取亚麻籽油中的SDG,且排除此波长处可能的干扰物质,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SDG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7%,RSD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亚麻籽油 SDG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英 贝玉祥 高云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通过计算获得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比为1∶3,结合常数β=3.63×1013。灯盏花素与DNA作用强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DNA 循环伏安法 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ITO导电玻璃电极上苯胺与对苯二胺的电化学共聚及其产物的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贵荣 徐承天 +2 位作者 张爱健 陈丽 陆嘉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84,共9页
苯胺与对苯二胺在ITO导电玻璃上发生了电化学共聚合,在0.5mol/LH2SO4水溶液的纯苯胺和苯胺与对苯二胺共聚时的循环伏安曲线以及其对应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除了发生共聚外,也使聚合的速率明显加快;而且纯苯胺在循环伏... 苯胺与对苯二胺在ITO导电玻璃上发生了电化学共聚合,在0.5mol/LH2SO4水溶液的纯苯胺和苯胺与对苯二胺共聚时的循环伏安曲线以及其对应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除了发生共聚外,也使聚合的速率明显加快;而且纯苯胺在循环伏安电化学聚合时在430nm处出现的吸收带因对苯二胺的加入而消失,说明对苯二胺的加入使聚合的机理与纯苯胺的聚合机理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苯胺产生的反应中间体可能很快与对苯二胺的阳离子自由基反应聚合.在导电玻璃ITO上的聚合物膜的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可能产生了具有1,2取代模式结构,这说明了对苯二胺结合进入到聚合物中.这种共聚使得产物的表面形貌也发生了变化,聚合物扫描电镜图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有利于纤维状的表面形貌产生,纤维的直径可达到50nm粗细;同时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纯聚苯胺和共聚物随电位变化的电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0~0.6V之间共聚物与纯聚苯胺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有明显的不同,且共聚物的电变色可逆性比纯聚苯胺好;同时SEM图也表明在0.8V电位下聚苯胺和共聚物表面形貌发生了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对苯二胺 电化学共聚 紫外-可见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CHOICE APPROACH OF THE OPTIMAL CERTIFICATION METHOD FO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被引量:5
7
作者 靳京民 赵华 +2 位作者 张辉 冯典英 李本涛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将田口方法中代表设计研究或生产工艺研究中功能稳定性的信噪比概念用于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的研究.为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的优化提供数据处理模式和选择思路。以锌合金标准物质为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锌合金标准... 将田口方法中代表设计研究或生产工艺研究中功能稳定性的信噪比概念用于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的研究.为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的优化提供数据处理模式和选择思路。以锌合金标准物质为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锌合金标准物质中的铜元素定值,分别计算这两种方法定值数据的信噪比值,通过比较信噪比值的大小来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分析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标准物质 原子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
下载PDF
间甲基苯胺电化学聚合以及它与对苯二胺电化学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贵荣 张静波 +2 位作者 肖丽平 赵淑凤 陆嘉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7-664,共8页
在0.5mol·dm-3硫酸介质中,循环伏安法电解间甲苯胺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图表明聚间甲基苯胺产生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上.在恒电位条件下,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较详细地研究了间甲基苯胺在氧化铟锡(ITO)上的电化学聚合.结果表明... 在0.5mol·dm-3硫酸介质中,循环伏安法电解间甲苯胺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图表明聚间甲基苯胺产生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上.在恒电位条件下,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较详细地研究了间甲基苯胺在氧化铟锡(ITO)上的电化学聚合.结果表明间甲基苯胺只能在较高电解电位和单体浓度足够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电化学聚合.在0.7V(相对于饱和的Ag/AgCl),0.2mol·dm-3的间甲基苯胺和0.9V,20mmol·dm-3的间甲基苯的实验条件下,尽管在ITO电极上没有发生电化学均聚合,但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在电极表面上可能还形成低分子量的齐聚物.在低电位0.8V下,电化学聚合200mmol·dm-3间甲苯胺时,有明显的诱导期存在.在恒电位电解的条件下,相应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和聚合物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间甲基苯胺和对苯二胺能发生电化学共聚反应,由于对苯二胺可能与间甲基苯胺形成了具有较强反应活性的中间体,使得对苯二胺的加入不但促进和加速了聚合反应,而且还结合进聚合物中形成了phenazine或类似于phenazine的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苯胺 对苯二胺 电化学共聚 紫外-可见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Cr^(3+)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Cr_2O_7^(2-)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雅琼 陈昌平 许文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以二氧化铅为阳极,硫酸介质中Cr^(3+)电化学氧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r_2O_7^(2-)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测定了该反应过程的现场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以350nm作为Cr_2O_7^(2-)的定量吸收波长,可以测定Cr^(3+)电化学氧化过...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以二氧化铅为阳极,硫酸介质中Cr^(3+)电化学氧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r_2O_7^(2-)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测定了该反应过程的现场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以350nm作为Cr_2O_7^(2-)的定量吸收波长,可以测定Cr^(3+)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Cr_2O_7^(2-)浓度,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98×10~3L·mol^(-1)·cm^(-1),体系中Pb^(2+)的存在对测定没有干扰。该反应过程的现场光谱测定表明,在以硫酸为介质、二氧化铅为阳极的Cr^(3+)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Cr_2O_7^(2-)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盐 电化学氧化 紫外可见光谱法 铬酸根离子 三价铬离子 氧化剂
下载PDF
蛋白质与笃斯越桔花色苷结合提高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丹 于情情 +4 位作者 马越 王宇滨 张敏 赵煜炜 赵晓燕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4,共5页
为揭示笃斯越桔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及提高其稳定性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及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笃斯越桔花色苷与BSA的结合情况、花色苷结构对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BSA结合... 为揭示笃斯越桔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及提高其稳定性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及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笃斯越桔花色苷与BSA的结合情况、花色苷结构对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BSA结合后笃斯越桔花色苷吸光值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光谱有红移现象,且液相吸收峰下降,证明花色苷与BSA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液相单峰面积变化情况及单体结果揭示矢车菊-3-芸香糖苷与BSA的结合强度大于芍药-3-葡萄糖苷大于矢车菊-3-葡萄糖苷。与BSA结合后提高了花色苷的稳定性,提高稳定性的程度与结合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桔 花色苷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可见光谱 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多金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红求 陈俊名 +2 位作者 尹冬航 李勇刚 阳春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8-1004,共7页
针对Cu^(2+),Co^(2+),Zn^(2+) 3种金属离子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光谱重叠而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Monte Carle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方法的多金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在MC-UVE的基础上引入指数衰减函数(E... 针对Cu^(2+),Co^(2+),Zn^(2+) 3种金属离子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光谱重叠而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Monte Carle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方法的多金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在MC-UVE的基础上引入指数衰减函数(EDF),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UVE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料液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波长筛选;然后,利用筛选出的波长建立PLS模型并进行各组分浓度检测计算;最后,分别对基于MC-UVE方法和改进型MC-UVE方法 PL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MC-UVE方法可筛选出对模型贡献度高的变量,基于该变量选择方法的PLS模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MONTE Carle无信息变量消除 变量筛选 重叠光谱分离 偏最小二乘法 光化学 计算化学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健那绿B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迎进 郭敏敏 +2 位作者 孔丽霞 闫军 张海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8-640,643,共4页
目的:研究健那绿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健那绿B与BSA的结合平衡常数Kb、结合位点数n,结合距离r及其热力学函数ΔH、ΔS、ΔG。结果:健那绿B与BSA在300 K,305 K和310 ... 目的:研究健那绿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健那绿B与BSA的结合平衡常数Kb、结合位点数n,结合距离r及其热力学函数ΔH、ΔS、ΔG。结果:健那绿B与BSA在300 K,305 K和310 K时结合常数分别为1.5410×106,1.4077×106和1.3709×106L/mol,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结合距离r为1.55 nm。结论:健那绿B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是以静态猝灭为主,二者之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健那绿B的介入对BSA的构象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那绿B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原文传递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余静 施梓胜 +1 位作者 刘健明 王小兵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等.采用荧光光谱法(F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研究了CMC-N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MC-Na对BSA猝灭类型为动静态联合猝灭;得到的结合常数表...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等.采用荧光光谱法(F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研究了CMC-N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MC-Na对BSA猝灭类型为动静态联合猝灭;得到的结合常数表明CMC-Na与BSA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得到的结合位点数表明CMC-Na在BSA上存在1个结合位点;得到的3个不同温度(293 K、298 K、303 K)下的热力学参数ΔS^(θ)、ΔH^(θ)和ΔG^(θ)均小于零表明CMC-Na与BSA的结合过程是自发的;作用力类型研究结果表明CMC-Na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紫外-可见光谱研究结果表明,CMC-Na诱导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
下载PDF
不同市场销售中药紫草的质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道英 张小英 +2 位作者 黄浩 张恬恬 刘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131-132,共2页
[目的]调查市场上不同批次中药紫草的质量情况。[方法]优选提取方法后同时采用冷浸法和温浸法,以95%乙醇作为溶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个不同批次的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结果]13批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差异较... [目的]调查市场上不同批次中药紫草的质量情况。[方法]优选提取方法后同时采用冷浸法和温浸法,以95%乙醇作为溶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个不同批次的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结果]13批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只有3个批次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在冷浸法和温浸法2种方法提取时均大于0.8%,另有2个批次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只在温浸法时大于0.8%。[结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药紫草质量品质参差不齐,且有很大一部分紫草的质量并不过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市场销售 羟基蔡醌总色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质量
下载PDF
牛血清蛋白与6,6′-(3H-21-苯并噁硫醇-3-叉)二百里酚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兴明 董发勤 丁立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9-313,共5页
应用UV-Vis光谱法 ,研究了在pH =1 . 61的酸性缓冲溶液中 ,牛血清蛋白 (BSA)与 6,6′-(3H-2 1-苯并硫醇-3-叉 )二百里酚 (TB)的相互作用。测得生成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 440nm ,与试剂相比蓝移 1 0 5nm。微环境的影响使BSA-TB复合物... 应用UV-Vis光谱法 ,研究了在pH =1 . 61的酸性缓冲溶液中 ,牛血清蛋白 (BSA)与 6,6′-(3H-2 1-苯并硫醇-3-叉 )二百里酚 (TB)的相互作用。测得生成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 440nm ,与试剂相比蓝移 1 0 5nm。微环境的影响使BSA-TB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之间红移约 3 0nm。应用平衡透析法、摩尔比法和双波长法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B=1 . 40× 1 0 4L·mol-1·cm-1,平均结合数n =7,表观结合平衡常数K =2 . 5 9× 1 0 6。研究发现 ,该反应基本符合Scatchard模型 ,认为是BSA与TB之间以静电引力和疏水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百里酚 硫醇 苯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最大吸收波长 最大吸收峰 平衡透析法 缓冲溶液 相互作用 双波长法 摩尔比法 平衡常数 综合作用 静电引力 复合物 BSA 光谱法 vis 微环境 结合数 应用 TB 酸性 平均
原文传递
温度和时间对肌红蛋白血红素铁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乾 曹洪玉 +1 位作者 王静云 郑学仿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4期548-551,共4页
目的:研究在生理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肌红蛋白血红素铁与各种金属离子直接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肌红蛋白活性中心的铁和外加金属离子(CuSO4、ZnSO4、MgSO4、CoCl2和MnSO4)的直接相互作用;改变作用温度(4、21、3... 目的:研究在生理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肌红蛋白血红素铁与各种金属离子直接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肌红蛋白活性中心的铁和外加金属离子(CuSO4、ZnSO4、MgSO4、CoCl2和MnSO4)的直接相互作用;改变作用温度(4、21、37和52℃)和作用时间(2、4、6、8和10 d),研究肌红蛋白活性中心铁卟啉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紫外光谱数据表明,金属离子与肌红蛋白活性中心的Fe(Ⅱ)发生直接相互作用,且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增强。作用10 d后,金属离子与肌红蛋白活性中心的铁的作用强度依次为Mn(Ⅱ)>Zn(Ⅱ)>Co(Ⅱ);温度升至52℃时,作用强度依次为Cu(Ⅱ)>Mg(Ⅱ)>Zn(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肌红蛋白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间甲基苯胺和邻甲基苯胺恒电位电化学聚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贵荣 赵学如 +3 位作者 徐晓明 何丽 吴靓 陆嘉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1277,共7页
在0.5 mol·L-1H2SO4水溶液中,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跟踪恒电位电聚合间甲基苯胺和邻甲基苯胺.结果表明邻甲基苯胺的电化学聚合要比间甲基苯胺快.在0.9 V(vs.饱和Ag/AgCl)恒电位电解时的电流-时间响应... 在0.5 mol·L-1H2SO4水溶液中,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跟踪恒电位电聚合间甲基苯胺和邻甲基苯胺.结果表明邻甲基苯胺的电化学聚合要比间甲基苯胺快.在0.9 V(vs.饱和Ag/AgCl)恒电位电解时的电流-时间响应曲线表明聚间甲基苯胺和聚邻甲基苯胺在导电玻璃上的沉积方式是不同的,在电解初期两者均可能以时间累积成核方式沉积,但随着电解的进行,邻甲基苯胺电化学聚合发生支链化,而间甲基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反应却变慢.扫描电镜图表明聚邻甲基苯胺具有多孔颗粒状的表面形貌,而聚间甲基苯胺却具有致密的表面形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6-31**/B3LYP)表明,半氧化态的间甲基苯胺四聚体发生了明显的卷曲而与此对应的邻甲基苯胺四聚体却没有明显的卷曲;这说明尽管聚邻甲基苯胺和聚间甲基苯胺在化学结构上是类似的,但它们的空间结构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导致其聚合和在电极沉积的方式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基苯胺 间甲基苯胺 电化学共聚 紫外-可见光谱
原文传递
盐酸阿霉素与人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芳静 冯荣荣 +1 位作者 胡晓琴 李晓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6-969,共4页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研究盐酸阿霉素(DOX)与人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方法。实验发现,在p H 6.0 PBS缓冲溶液中,DOX在-0.585 V和-0.638 V处有1对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流与DOX的浓度在0.03-0.8μmol/L和0.8-10μmol/L范围内分...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研究盐酸阿霉素(DOX)与人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方法。实验发现,在p H 6.0 PBS缓冲溶液中,DOX在-0.585 V和-0.638 V处有1对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流与DOX的浓度在0.03-0.8μmol/L和0.8-10μmol/L范围内分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1μmol/L。对0.5μmol/L的DOX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5%。将不同浓度的人端粒DNA加入DOX,DOX的氧化峰电流明显降低,且紫外光谱有蓝移增色效应,表明二者发生了相互作用,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1.11×10^3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盐酸阿霉素 人端粒DNA 相互作用 紫外吸收光谱
下载PDF
一氧化氮标准储备水溶液浓度的测定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得胜 黄曜 黄郁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使用酸性和中性两种G riess-Saltzm an(GS)试剂对NO标准储备液的浓度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O在酸性GS试剂中其检测灵敏度远大于中性GS试剂中的灵敏度(近19倍),但在酸性GS试剂中NO2-对NO的检测有干扰...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使用酸性和中性两种G riess-Saltzm an(GS)试剂对NO标准储备液的浓度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O在酸性GS试剂中其检测灵敏度远大于中性GS试剂中的灵敏度(近19倍),但在酸性GS试剂中NO2-对NO的检测有干扰,其灵敏度约为NO的1/3;而在中性GS试剂中,当NO2-浓度小于10μmol/L时,NO2-对NO的检测没有影响。实验室制备的一氧化氮饱和溶液的浓度在10℃时为2.7 mmol/L,20℃时为2.0 mmol/L,其稳定期均为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Griess-Sahzman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稳定性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法在监测水体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建华 李福帅 +1 位作者 贝秋平 陈志强 《中华纸业》 CAS 2013年第10期84-86,共3页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监测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并与重铬酸钾法测试COD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特定的水体而言,紫外可见光谱法有快速、试样量少、实时在线等特点,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 重铬酸钾法 COD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