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对Hg^(2+)和UO_2^(2+)的吸附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1 位作者 刘峙嵘 黄群武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8-772,共5页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和聚乙二胺改性制备成Fe_3O_4/壳聚糖磁性微球(PEMCS)以提高其氨基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PEMCS对Hg^(2+)和UO_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剂粒径小(15—30...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和聚乙二胺改性制备成Fe_3O_4/壳聚糖磁性微球(PEMCS)以提高其氨基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PEMCS对Hg^(2+)和UO_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剂粒径小(15—30μm),吸附速率快;当氨基含量6.47mmol/g、pH<3时可选择性分离Hg^(2+)和UO_2^(2+),因Hg^(2+)能与Cl-形成络阴离子(HgCl_3^-),以离子交换机理吸附,而UO_2^(2+)则不能。对Hg^(2+)与UO_2^(2+)的饱和吸附容量q_m(mmol/g)分别为2.19与1.38。动力学数据采用Lagergrent拟合,对Hg2+与UO_2^(2+)的吸附速率常数k_(ad)(min^(-1))分别为0.087和0.055。UO_2^(2+)和Hg^(2+)可用1mol/LH_2SO_4脱附,UO_2^(2+)还可用2mol/LHCl脱附,脱附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聚乙二胺 ^HG^2+ ^uo2^2+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Hg^(2+)和UO_2^(2+)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黄群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采用化学交联-种子溶胀法制得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EMCS),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和UO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粒径为50-80μm,氧化铁质量分数(w)为16%,该吸附剂在pH<2.5时可选择性吸附Hg2+和UO22+,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 采用化学交联-种子溶胀法制得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EMCS),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和UO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粒径为50-80μm,氧化铁质量分数(w)为16%,该吸附剂在pH<2.5时可选择性吸附Hg2+和UO22+,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其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为:ceq/Qeq=0.440 5ceq/Qm+0.584 0(Hg2+,r=0.996 0),ceq/Qeq=0.525 6ceq/Qm+1.343 4(UO22+,r=0.990 6);饱和吸附容量Qm分别为2.27,1.90 mmol/g,高于磁性壳聚糖微球MCS和壳聚糖微球CS;其吸附动力学可用Lagerg-ren方程拟合为:lg(Qeq-Q)=0.361 2-0.015 5t(Hg2+,r=0.982 1),lg(Qeq-Q)=0.302 7-0.011 2t(UO22+,r=0.992 5);对Hg2+,UO22+的吸附速率常数(kad)分别为0.036,0.026 min-1;EMCS可用1 mol/LH2SO4再生,脱附率大于90%,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磁性微球 ^HG^2+ ^uo2^2+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UO_2^(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乐乐 黄国林 +3 位作者 吕婷婷 彭炜 裘阳 张葭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4-174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MCGO,且负载的Fe_3O_4尺寸为nm级。在温度为288K、pH=5.5、UO_2^(2+)初始浓度为160 mg/L、吸附时间为1.5h时,MCGO吸附容量为266.67mg/g。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CGO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为吸热自发过程。MCGO第1次重复利用率高达98.47%,经过6次吸附-脱附后,重复利用率仍有74.4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法 ^uo2^2+ 吸附
下载PDF
胶原-单宁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霞 阮晓白 +2 位作者 孟献慈 廖学品 石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以天然牛皮为原料,经胃蛋白酶处理制得水解胶原;通过胶原-黑荆树单宁-醛反应制备了胶原-单宁树脂(C-TR)吸附材料,并表征了材料的形貌,测定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热变形温度等性质。系统研究了C-TR对水溶液中UO2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TR... 以天然牛皮为原料,经胃蛋白酶处理制得水解胶原;通过胶原-黑荆树单宁-醛反应制备了胶原-单宁树脂(C-TR)吸附材料,并表征了材料的形貌,测定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热变形温度等性质。系统研究了C-TR对水溶液中UO2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TR对UO2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3K、pH=5.0、UO22+的初始浓度2.5mmol.L-1时,吸附容量达到1.49mmolU/g。升高温度,平衡吸附量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范围为5.0-6.0。C-TR对UO2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C-TR对UO22+的吸附基本不受NaCl影响,该吸附材料可望用于海水中铀的富集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单宁 树脂 吸附剂 ^uo2^2+ 吸附
下载PDF
UO_2^(2+)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良树 肖志海 付仕福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78-81,共4页
研究了在温度30℃,pH 2.0的常用浸出条件下,UO_2^(2+)对氧化亚铁硫杆菌(T.f)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O2^(2+)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活性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细菌生长的停滞期和对数期均较长,Fe^(2+)的氧化速度慢。在含一定浓度U... 研究了在温度30℃,pH 2.0的常用浸出条件下,UO_2^(2+)对氧化亚铁硫杆菌(T.f)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O2^(2+)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活性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细菌生长的停滞期和对数期均较长,Fe^(2+)的氧化速度慢。在含一定浓度UO_2^(2+)的培养基中驯化的T.f菌,能耐受[UO__2^(2+)]为400~1200 mg/L,而且对Fe^(2+)的氧化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活性 uo22+ 影响
下载PDF
聚锑酸合成及吸附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启民 李茂良 程作用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44,14,共4页
采用SbCl3氧化法合成的聚锑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适合于色谱柱操作。聚锑酸在低酸度溶液中对锶吸附选择性好,在0.1mol/L硝酸溶液中对锶的吸附容量达到42mg/g。但是,聚锑酸对UO2+的吸附容量达到27.7mg/g。研究结果表明,聚锑酸只能用于... 采用SbCl3氧化法合成的聚锑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适合于色谱柱操作。聚锑酸在低酸度溶液中对锶吸附选择性好,在0.1mol/L硝酸溶液中对锶的吸附容量达到42mg/g。但是,聚锑酸对UO2+的吸附容量达到27.7mg/g。研究结果表明,聚锑酸只能用于不含铀废液中90Sr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锑酸 铀酰 吸附 氧化法
下载PDF
Stripping of uranium from an ionic liquid medium by TOPO-modifie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被引量:4
7
作者 Jing Fu Qingde Chen Xinghai She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45-550,共6页
UO2+,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the aqueous phase into the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C2mim NTf2) ionic liquid ph^ase with octyl(phenyl)-N,N-diisobutylcarbamoylmethylphosphine o... UO2+,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the aqueous phase into the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C2mim NTf2) ionic liquid ph^ase with octyl(phenyl)-N,N-diisobutylcarbamoylmethylphosphine oxide(CMPO), can be stripped by supercritical CO2. 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 the modifier added to the supercritical CO2 phase, enhances the stripping efficiency by up to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2 supercritical CO2 STRIPPING CMPO ionic liquids
原文传递
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萃取UO_2^(2+)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雷云逸 包伯荣 +2 位作者 乌东北 徐引娟 付继芳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硝酸体系中对铀(Ⅵ)的萃取性能及机制。考察酸度、萃取剂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发现,0.01 mol/L CA-100在pH 3.0~4.0之间萃取效果明显。pH为3.85时能够100%萃取铀。利用红外光谱... 研究了一种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硝酸体系中对铀(Ⅵ)的萃取性能及机制。考察酸度、萃取剂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发现,0.01 mol/L CA-100在pH 3.0~4.0之间萃取效果明显。pH为3.85时能够100%萃取铀。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成键特性,证明COO—参与了配位,萃取反应机制为阳离子交换反应,并提出了酸性条件下萃取反应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壬基苯氧基乙酸 ^uo2^2+ 萃取
下载PDF
基于DNAzyme与铀特异性反应的共振光散射法检测铀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斌 胡淦彬 +2 位作者 杨慧仙 陈丽丽 王永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建立了基于铀特异性DNA酶-Au NPs检测UO2^2+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 H 4.5的10 mmol/L MES缓冲溶液中,铀特异性DNA酶在铀作为辅助因子的条件下发生自身断链反应,释放出ss DNA,吸附在Au NPs表面,阻止Au NPs在高浓度盐下聚集,使体系的... 建立了基于铀特异性DNA酶-Au NPs检测UO2^2+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 H 4.5的10 mmol/L MES缓冲溶液中,铀特异性DNA酶在铀作为辅助因子的条件下发生自身断链反应,释放出ss DNA,吸附在Au NPs表面,阻止Au NPs在高浓度盐下聚集,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降低。在2.08×10^-9-2.00×10^-8mol/L范围内,散射光强度的改变值与UO2^2+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59.45+14761 c(μmol/L),r=0.9852,检出限为6.23×10^-10mol/L,加标回收率为95.0%-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RSD)1.9%-9.1%,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铀酰离子 铀特异性DNA酶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及氟掺杂对UO_2^(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鹏 张红平 林晓艳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50,共7页
采用湿化学沉淀法合成粉末状羟基磷灰石(HA)和氟掺杂羟基磷灰石(FHA93和FHA20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中UO2+2的吸附去除性能,考察了p H值、UO2+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 采用湿化学沉淀法合成粉末状羟基磷灰石(HA)和氟掺杂羟基磷灰石(FHA93和FHA20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中UO2+2的吸附去除性能,考察了p H值、UO2+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羟基磷灰石和氟掺杂羟基磷灰石去除UO2+2的影响。结果表明:HA,FHA93和FHA200 3种吸附剂对UO2+2的最大去除率均在99.5%左右;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数据与准二阶动力学方程较吻合;FHA200在p H值2~7范围内均有较高的UO2+2去除率;FHA93在60 min内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8%;热失重分析和耐酸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FHA200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因此,氟掺杂羟基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适合应用于含UO2+2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掺杂羟基磷灰石 热稳定性 耐酸性 吸附 ^uo2^2+
下载PDF
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合成及其对UO_2^(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云逸 林昆华 +3 位作者 汪福顺 徐艳丽 包伯荣 徐引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9-694,共6页
合成了一种经多胺交联的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探讨了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对铀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含U金属溶液初浓度对纤维吸附能力的影响,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求出Langmuir曲线和Freundlich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含羧基离子... 合成了一种经多胺交联的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探讨了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对铀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含U金属溶液初浓度对纤维吸附能力的影响,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求出Langmuir曲线和Freundlich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在pH>2,吸附时间为30min时对铀酰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U金属离子浓度越高,纤维的饱和吸附容量越大。红外光谱证明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在吸附铀酰离子时,与UO22+形成配合物,COO-参与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羧基离子交换纤维 uo22+ 吸附 合成
下载PDF
Mg/AlLDH对UO_2^(2+)的高效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丽萍 吴平霄 刘俊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80-3089,共10页
由于放射性污染物的不合理处置及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Mg/Al比(物质的量比)的Mg/Al 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研究其对UO_2^(2+)的吸附行为.同时,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p H、... 由于放射性污染物的不合理处置及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Mg/Al比(物质的量比)的Mg/Al 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研究其对UO_2^(2+)的吸附行为.同时,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p 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SEM、XPS等技术对吸附前后LDH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g/Al比为2∶1的Mg/Al LDH对UO_2^(2+)吸附效果要比Mg/Al比为4∶1的Mg/Al LDH好,Mg/Al比为2∶1和4∶1的Mg/Al LDH对UO_2^(2+)吸附容量分别为301.28和263.85 mg·g-1,对UO_2^(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可以作为高浓度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吸附材料和核泄漏事件的应急吸附材料.Mg/Al LDH对UO_2^(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吸附后Mg/Al LDH的Mg/Al比降低,Mg/Al LDH对UO_2^(2+)的吸附机理是UO_2^(2+)与材料中氢氧根、碳酸根相互作用,形成三元的络合物而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 LDH 高效吸附 ^uo2^2+
原文传递
罗丹明B试法鉴定UO_2^(2+)用N-烯丙基-N′-(对苯磺钠)硫脲掩蔽Fe^(3+)的干扰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万山 许春萱 +1 位作者 钟瑞琴 张秀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8-189,共2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出了用罗丹明 B试法鉴定 UO2 +2 时 ,用 N-烯丙基 - N′- (对苯磺酸钠 )硫脲掩蔽Fe3 +离子的干扰 .与传统的消除干扰的方法相比 ,具有条件容易控制 ,操作简便等优点 .
关键词 ^uo2^2+ 罗丹明B试法 N-烯丙基-N′-(对苯磺钠)硫脲 ^掩敝Fe^3+ 掩蔽剂 分析化学 离子鉴定 干扰消除
下载PDF
UO_2^(2+)·nH_2O和PuO_2^(2+)·nH_2O(n=2,4,5,6)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忠华 陈琦 +1 位作者 郑秀梅 魏锡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2-576,F005,共6页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结合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UO22+?5H2O和PuO22+?5H2O分别为铀酰和钚酰系列水合离子中最稳定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2+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计算结果 水合离子 DFT方法 电子结构 几何构型 铀酰 化合物 重原子 结合能 水分子 集居数 配合物 配体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研究UO_2^(2+)在人体细胞液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树斌 王和义 +3 位作者 钟志京 杨勇 田军华 罗顺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24,共5页
建立了由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细胞液热力学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UO22+在组织液和细胞液的形态分布及CO32-、氨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对细胞液中UO22+形态分布的影响。在组织液中,正常生理pH下,当各形态UO... 建立了由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细胞液热力学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UO22+在组织液和细胞液的形态分布及CO32-、氨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对细胞液中UO22+形态分布的影响。在组织液中,正常生理pH下,当各形态UO22+总摩尔浓度[U]=1.0×10-6mol/L或[U]=1.0×10-3mol/L时,UO22+均主要以[UO2(CO3)3]4-和[UO2(CO3)2]2-形态存在。在细胞液中,当[U]=1.0×10-6mol/L时,UO22+主要以[UO2(CO3)3]4-和[UO2(CO3)2]2-存在;当[U]=1.0×10-3mol/L,pH为6.0~6.8时,细胞液中存在大量的固相(UO2)3(PO4)2·4H2O,当pH为6.8~7.4时,UO22+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和[(UO2)2CO3(OH)3]-存在。细胞液中(UO2)3(PO4)2·4H2O含量随[U]升高而增加。通过调节细胞液pH和增加细胞液CO32-浓度均能降低其固相UO22+配合物含量。在细胞液中增加NTA会增加(UO2)3(PO4)2·4H2O含量,当添加EDTA时会显著降低(UO2)3(PO4)2·4H2O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2+ 细胞液 热力学平衡 形态
下载PDF
3D Gr/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铀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业安 吴煕 +6 位作者 卢长海 熊川宝 舒欣杰 陈禹铮 崔瑾昊婕 谢宗波 乐长高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8-411,415,共5页
以苯为前驱物,采用原位MgO模版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道结构的中空三维石墨材料(3D Gr);以尿素为分散液,尿素与3D Gr超声复合后热缩聚合成3D Gr/g-C3N4复合材料。3D Gr与g-C3N4复合,通过3D Gr的三维中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光生电... 以苯为前驱物,采用原位MgO模版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道结构的中空三维石墨材料(3D Gr);以尿素为分散液,尿素与3D Gr超声复合后热缩聚合成3D Gr/g-C3N4复合材料。3D Gr与g-C3N4复合,通过3D Gr的三维中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光生电荷迁移率,提高g-C3N4基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吸收强度、光生电子跃迁和利用率,从而实现高效光催化还原去除UO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r/g-C3N4 三维碳材料 光催化还原 ^uo2^2+
下载PDF
UO2^2+在水杨醛功能化UiO-66-NH2上的吸附
17
作者 李博林 代爽 +5 位作者 罗婷 王海军 李新政 曹其如 刘东彬 张杰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261-265,共5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水杨醛功能化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iO-66-Sal,采用傅里叶红外谱图(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13C固体核磁(13C CP-MAS NUM)、比表面分析(N2B.E.T)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批式法...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水杨醛功能化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iO-66-Sal,采用傅里叶红外谱图(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13C固体核磁(13C CP-MAS NUM)、比表面分析(N2B.E.T)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批式法对比研究了UO2^2+在未功能化的UiO-66-NH2和水杨醛功能化UiO-66-Sal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水杨醛功能化基团的引入仅使UiO-66-NH2的表面积和孔体积有所减小,其孔结构并未被破坏,但对UO2^2+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室温下,水杨醛功能化UiO-66-Sal对UO2^2+的吸附能力优于未功能化的UiO-66-NH2,其最大吸附容量为2.01×10^-4 mol/g;UO2^2+在UiO-66-NH2和UiO-66-Sal上的吸附均较为迅速,150 min达到吸附平衡,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几乎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但受pH的影响较为显著,吸附为吸热过程;在一系列干扰离子存在下,水杨醛功能化的UiO-66-Sal对UO2^2+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2 ^uo2^2+ 水杨醛 吸附
下载PDF
TRPO中Am^(3+),Pu(Ⅳ),UO_2^(2+),TcO_4^-的反萃及其红外光谱和裂解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秋林 韩宾兵 +1 位作者 刘秀琴 朱永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硝酸、草酸、碳酸钠和碳酸铵对 4种不同来源的TRPO/煤油中Am3 + ,Pu(IV) ,UO2 2 + 和TcO-4的反萃 ,观察了碳酸钠溶液反萃铀时的乳化现象 ,比较了上述 4种TRPO的红外光谱、裂解色谱。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TRPO具有相似的基团 。
关键词 ^Am^3+ Pu(Ⅳ) ^uo2^2+ ^TcO4^- TRPO 反萃 红外光谱 裂解色谱 高放射性废液 处理 镅(Ⅲ) 钚(Ⅳ)
下载PDF
PO-Cu-BDC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19
作者 肖静水 刘敏 彭安国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对苯二甲酸和四丁基溴化铵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法合成Cu-BDC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其进行氧磷基修饰,得到PO-Cu-BDC材料,将其用于对含铀废水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吸附底液的p H处于5. 0~7. 0间,吸附时间50 min... 以N,N-二甲基甲酰胺、对苯二甲酸和四丁基溴化铵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法合成Cu-BDC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其进行氧磷基修饰,得到PO-Cu-BDC材料,将其用于对含铀废水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吸附底液的p H处于5. 0~7. 0间,吸附时间50 min以上时对UO2^2+的吸附率在90%以上;吸附铀饱和后的材料用1. 5 mol/L Na NO3洗脱时,洗脱体积4倍以上,洗脱时间30 min以上时对UO2^2+的洗脱率达95%以上;材料重复吸附三次后对UO2^2+吸附率降为原来的66. 8%,该材料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作吸附剂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氧磷基 修饰 PO-Cu-BDC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吸附剂 ^uo2^2+
下载PDF
X-ray Examination of the Complex Adenosine with UO2^2+ and Th4^+ Ions
20
作者 Aibassov Erkin Zhakenovich Yemelyanova Valentina Stepanovna +6 位作者 Shakieva Tatyana Tussupbaev Nessipbay Nakisbekov Narymzhan Abenov Bakhyt Bulenbayev Maxat Dossumova Binara Blagikh Evgeniy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年第7期477-479,共3页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dioxouranium (VI) UO2^2+ and thorium Th^4+ ions with ATP (5'-adenosine 5'-triphosphate) and obtained a complex of adenosine with uranium UO2^2+ and thorium Th^4+ ions a...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dioxouranium (VI) UO2^2+ and thorium Th^4+ ions with ATP (5'-adenosine 5'-triphosphate) and obtained a complex of adenosine with uranium UO2^2+ and thorium Th^4+ ions and used X-ray method to explore these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Adenosine dioxouranium ^uo2^2 ^Th^4+ ions X-r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