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檀树皮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明安 王明奎 +1 位作者 彭树林 丁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从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药用植物青檀 (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 .)的树皮中分离鉴定出 10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为 :N p 香豆酰酪胺 (paprazine,1)、丁香脂酚 4 O β D 葡葡糖甙 (2 )、丁香脂酚 4 ,4′ 二 O β D 葡萄糖甙 (liriodend... 从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药用植物青檀 (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 .)的树皮中分离鉴定出 10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为 :N p 香豆酰酪胺 (paprazine,1)、丁香脂酚 4 O β D 葡葡糖甙 (2 )、丁香脂酚 4 ,4′ 二 O β D 葡萄糖甙 (liriodendrin ,3)、甲基丁二酸 (4 )、香草酸 (5 )、甲基肌醇 (6 )、β 谷甾醇 (7)、胡萝卜甙(8)、α 香树素 (9)和 β 香树素混合物 (10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青檀树皮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 3为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树皮 榆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东 崔征 +2 位作者 董焱 付明耀 宋德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研究榆科植物榆树 (UlmuspumilaL )根皮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榆树根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 目的研究榆科植物榆树 (UlmuspumilaL )根皮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榆树根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mansononeE(UE Ⅰ )、滨蒿内酯 (UE Ⅱ )、mansononeF(UE Ⅲ )、齐墩果酸 (UE Ⅳ )、1 亚油酸甘油单酯 (UE Ⅴ )、maslinicacid(UE Ⅵ )和 β 谷甾醇 (UE Ⅶ )。 结论化合物UE Ⅱ、UE Ⅳ~Ⅵ为从榆属植物内首次分离 ;UE Ⅰ、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榆树 根皮 化学成分 mansonone E mansonone F
下载PDF
石灰岩地区几种树种抗旱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傅松玲 刘胜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0,94,共3页
为保护石灰岩山地植被以及加速石灰岩山地绿化 ,对青檀、朴树、榉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树种生理特性、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这几种榆科树种水分利用效率高、体内水势值偏低 ,叶样 Ca,Mg,Cu,Zn含量高 ;根系庞大且穿透力强 ,叶肉... 为保护石灰岩山地植被以及加速石灰岩山地绿化 ,对青檀、朴树、榉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树种生理特性、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这几种榆科树种水分利用效率高、体内水势值偏低 ,叶样 Ca,Mg,Cu,Zn含量高 ;根系庞大且穿透力强 ,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明显 ,细胞间隙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榆科树种 抗旱特征
下载PDF
皖东石灰岩山地次生林演替趋势与树种的生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傅松玲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在研究分析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演替趋势、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 ,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宜造林树种 ,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青檀、榉树、琅琊榆、... 本文在研究分析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演替趋势、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 ,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宜造林树种 ,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青檀、榉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 ,由于在生理上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较好适应性 ,同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榆科树种 生理特性 生态特性 次生林 演替趋势 树种选择
下载PDF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东 崔征 +1 位作者 董焱 付明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64-767,801,共5页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即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1 heptadecanoyl glycerol,1)、花生...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即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1 heptadecanoyl glycerol,1)、花生酸(eicosanoic acid,2)、1十六烷酸甘油单酯(1 hexadecanoyl glycerol,3)e、pifriedelanol(4)、无羁萜(friedelin,5)c、amaldulenic acid(6)、arjunolic acid(7)、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2、3、6、7、8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榆树 根皮 化学成分 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
下载PDF
榆科榉属的植物地理学 被引量:13
6
作者 萨仁 苏德毕力格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榉属是东亚 -地中海间断分布属 ,分属于东亚植物区、地中海植物区及伊朗 -土兰植物区。根据现存榉属植物的形态演化趋势、细胞学、孢粉学证据及其化石资料和古地质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 ,该属植物是第三纪温带森林的孑遗成分而且第三纪末... 榉属是东亚 -地中海间断分布属 ,分属于东亚植物区、地中海植物区及伊朗 -土兰植物区。根据现存榉属植物的形态演化趋势、细胞学、孢粉学证据及其化石资料和古地质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 ,该属植物是第三纪温带森林的孑遗成分而且第三纪末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的冰川作用是榉属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在欧洲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较强烈 ,使分布于此的榉属植物受到严厉的生存竞争 ,未能适应环境的物种遭受灭绝 ,少数进行适应性变异的物种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了下来。而东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较稳定 ,便成了榉属植物的避难所 ,因此也保留了榉属植物种较为古老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榉属 植物地理学 分类 演化 现代地理分布格局
下载PDF
皖东石灰岩山地榆科树种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傅松玲 郑兴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琅琊山天然次生林中琅琊榆、醉翁榆、青檀、榉树、扑树等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皖东石灰岩山地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榆科树种抗旱、耐瘠、喜钙,是石灰岩山地适宜造林树种。具体表现在:(1)榆科树种光补偿点高,5种榆科... 以琅琊山天然次生林中琅琊榆、醉翁榆、青檀、榉树、扑树等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皖东石灰岩山地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榆科树种抗旱、耐瘠、喜钙,是石灰岩山地适宜造林树种。具体表现在:(1)榆科树种光补偿点高,5种榆科树种光补偿点分别为6.35,4.45,5.03,3.32,5.53W/m2;(2)水分利用效率高,分别为3.16×10-2,2.92×10-2,2.65×10-2,2.48×10-2,2.98×10-2g/g(DM/H2O);(3)水势值偏低,5月份中午叶片水势为-8.4,-7.2,-9.1,-8.0,-9.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炭山地 榆科树种 生理生态特性 安徽
下载PDF
榆树转录组EST-SSR引物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左力辉 张双 +2 位作者 梁海永 王进茂 杨敏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目前榆树已有的分子标记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榆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需要。本研究对白榆叶片转录组数据进行EST-SSR标记的检测和开发,检测引物在不同榆树资源中的可用性,并对不同榆树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本研究... 目前榆树已有的分子标记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榆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需要。本研究对白榆叶片转录组数据进行EST-SSR标记的检测和开发,检测引物在不同榆树资源中的可用性,并对不同榆树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共检测到8828个精确型和569个复合型SSR位点,SSR序列长度主要以10~22 bp的短序列为主。SSR重复单元比例最大的为A/T(3330,40.18%),其次为AG/CT(1211,14.61%)和AAG/CTT(568,6.85%)。随机挑选90对EST-SSR引物进行验证,有效扩增率为51.11%(46对),其中有63.04%的引物(29对)为高多态性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54~0.683间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榆树的SSR引物资源。聚类分析表明,绝大部分榆树无性系均按其起源聚类,从侧面也证明了本研究开发的EST-SSR引物的有效性。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可将绝大部分榆树资源进行区分,与传统分类学相吻合,为榆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转录组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陕北榆林王阳畔遗址的植硅体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秀敏 孙周勇 +4 位作者 杨利平 康宁武 陈相龙 王昌燧 吴妍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榆林地处农牧交错带,是研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植硅体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王阳畔遗址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过渡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农业对环境的适应等。遗址剖面及灰坑样品的植硅体分析表明:仰韶晚期,粟和黍是先民的... 榆林地处农牧交错带,是研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植硅体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王阳畔遗址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过渡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农业对环境的适应等。遗址剖面及灰坑样品的植硅体分析表明:仰韶晚期,粟和黍是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而黍较粟始终保持着种植优势;龙山早期,粟作农业逐渐衰落。植硅体组合图谱显示,先民在此遗址活动期间,气候是略偏凉偏干的,整体上较为稳定,呈现出干凉化的趋势。综合来看,农业活动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环境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该遗址榆科植硅体的大量发现,不仅补充了史前植物利用史,同时也对丰富植硅体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 仰韶晚期 王阳畔遗址 植硅体
下载PDF
狭叶山黄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媛 邱澄 +1 位作者 张东明 丁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 :研究狭叶山黄麻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 β 谷甾醇 (Ⅰ ) ,熊果烷 (Ⅱ ) ,熊果酸 3 乙酰... 目的 :研究狭叶山黄麻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 β 谷甾醇 (Ⅰ ) ,熊果烷 (Ⅱ ) ,熊果酸 3 乙酰酯 (Ⅲ ) ,齐墩果酸 (Ⅳ ) ,paprazine(Ⅴ ) ,moupinamide(Ⅵ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山黄麻属 狭叶山黄麻 化学成分 硅胶柱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波谱法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Ⅲ)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东 夏明钰 +3 位作者 姜楠 代英辉 辛妤 崔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 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榆树根皮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lyoniside(1)、(...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 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榆树根皮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lyoniside(1)、(+)-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2)、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pyranoside,3)、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n-butyl-O-α-D-fructofuranoside,4)、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furanosid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2-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榆树 根皮 化学成分
下载PDF
trnK基因5′端内含子区序列在榆科(广义)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葆华 李法曾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本文测定了广义榆科Ulmaceaes.l.及其近缘类群的trnK基因 5′端内含子区序列。在尝试利用该内含子区进行榆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同时 ,探讨了其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利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仅得到 1棵最简约树。该简约树... 本文测定了广义榆科Ulmaceaes.l.及其近缘类群的trnK基因 5′端内含子区序列。在尝试利用该内含子区进行榆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同时 ,探讨了其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利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仅得到 1棵最简约树。该简约树的树长为 6 6 5步 ,其一致性指数 (CI)和保持性指数(RI)分别为 0 .771 4和 0 .796 5。分析结果表明 :广义榆科为多系群 ;狭义榆科Ulmaceaes.str.为荨麻目Urticales其他类群的姊妹群 ;大麻科Cannabacea嵌在朴科Celtidacea中 ,即朴科为一并系群 ;系统位置有争议的 2个属———白颜树属Gironniera和糙叶树属Aphananthe与朴科类群聚为一支。本研究还表明trnK基因 5′端内含子区序列分析在植物较低分类等级 (如近缘属间 ,属下种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朴科 trnK基因 内含量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中国榆科植物果实、种子形态及聚类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宪威 孙大立 胡冬梅 《河北林果研究》 1997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对中国产榆科8属、26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果核表面的电镜扫描。编制了种子、果实分属检索表,简要记载了榆科8属果核表面电镜扫描特征。以果实、种子形态特征为主,参阅花粉和种子油脂肪酸资料及腊叶标本,进行... 对中国产榆科8属、26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果核表面的电镜扫描。编制了种子、果实分属检索表,简要记载了榆科8属果核表面电镜扫描特征。以果实、种子形态特征为主,参阅花粉和种子油脂肪酸资料及腊叶标本,进行了36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参阅其他有关文献,支持把刺榆属Hemiptelea及榉属Zelkova划归榆亚科Ulmoideae,把朴亚科由榆科中独立成朴科Celtidaceae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果实 种子 形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9种榆科植物叶表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同兴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4期1-8,共8页
利用叶表皮离析法观察了榆科6属9种植物叶片的表皮结构。结果表明,榆科植物叶片气孔器仅分布在远轴面,不规则型,不具副卫细胞;叶片毛状体主要有腺毛和非腺毛两种类型,腺毛由基细胞、柄细胞和膨大的顶细胞构成,非腺毛均由单细胞发育而来... 利用叶表皮离析法观察了榆科6属9种植物叶片的表皮结构。结果表明,榆科植物叶片气孔器仅分布在远轴面,不规则型,不具副卫细胞;叶片毛状体主要有腺毛和非腺毛两种类型,腺毛由基细胞、柄细胞和膨大的顶细胞构成,非腺毛均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基部具或不具钟乳体,多数非腺毛顶部发育成长锥状,少数非腺毛顶部极短呈喙状。根据气孔器的类型和分布位置,尤其是表皮毛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类型等特征,不支持将广义榆科分为两个独立科的观点。但榆科这9种植物叶表皮特征具有属间或种间差异,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叶表皮 气孔器 毛状体
下载PDF
中国榆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法曾 张学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12-41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榆科 系统分类 系统演化
下载PDF
基于序列trnL-trnF和ITS的榉属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格局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璐 雷耘 张明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7-414,共8页
榉属(Zelkova)是包含6个种的榆科小属,呈东亚、西亚和南欧间断分布。该文基于DNA序列trnL-trnF和ITS构建了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大体上把此属分为3个分支,分别对应东亚、西亚和南欧的种类,与前人仅依据ITS序列的结果不同。生物地理的... 榉属(Zelkova)是包含6个种的榆科小属,呈东亚、西亚和南欧间断分布。该文基于DNA序列trnL-trnF和ITS构建了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大体上把此属分为3个分支,分别对应东亚、西亚和南欧的种类,与前人仅依据ITS序列的结果不同。生物地理的扩散和隔离分化分析(DIVA)表明,榉属的原始祖先分布区可能是欧亚北温带,包括了东亚、西亚和南欧的某个大的区域。分化过程以隔离分化为主要特征,即3个分布区域是逐步隔离分化的。由于东亚的物种多样性,北太平洋有可能是起源中心。榉属的现代分布格局可能主要是由于渐新世发生的古地中海西退、中新世发生的青藏高原大范围隆升,以及第四纪冰川活动引起的分布区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格局 分子系统发育 榆科 榉属
原文传递
华南榆科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志敏 黄少伟 +1 位作者 李秉滔 罗富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1-55,共5页
将华南产的榆科植物划成30个分类单位,以形态为主,兼顾解剖学、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列出42项性状,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用最短距离法、类平均法等7种方法系统聚类。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不完全吻合。我们认为,取消柔毛... 将华南产的榆科植物划成30个分类单位,以形态为主,兼顾解剖学、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列出42项性状,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用最短距离法、类平均法等7种方法系统聚类。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不完全吻合。我们认为,取消柔毛糙叶树这一变种为宜;应恢复山油麻为种一级地位;滇糙叶树的分类位置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数量分类 华南
下载PDF
山东榆科植物叶表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昭洁 郑亦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3期374-382,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山东榆科植物共6属16种的叶表皮结构,对叶表皮上气孔类型,气孔大小作了统计和测量,根据叶表皮结构对榆科分类作了初步探讨,并作了分属检索表。
关键词 榆科植物 表面结构 山东
原文传递
曼宋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世亮 简华培 +2 位作者 王星元 黄志纾 古练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4-946,共3页
曼宋酮类化合物(mansonones)主要是从梧桐科植物的心材及榆科无毛榆的心材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醌类结构(大部分邻醌或其前体)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较为新颖,具有抗菌、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及一定... 曼宋酮类化合物(mansonones)主要是从梧桐科植物的心材及榆科无毛榆的心材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醌类结构(大部分邻醌或其前体)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较为新颖,具有抗菌、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及一定的致敏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曼宋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宋酮 醌类 梧桐科 榆科
下载PDF
A novel bacteriohopanoid from Celtis australis L.bark 被引量:1
20
作者 Ruchi Badoni Deepak Kumar Semwal +2 位作者 Prabhakar P.Badoni Sudhir Kumar Kothiyal Usha Rawat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A novel bacteriohopanoid elucidated as 3fl-hydroxy-35-(cyclohexyl-5′-propan-7′-one)-33-ethyl-34-methyl-bactereohopane (1)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Celtis australis (Ulmaceae) together with three know... A novel bacteriohopanoid elucidated as 3fl-hydroxy-35-(cyclohexyl-5′-propan-7′-one)-33-ethyl-34-methyl-bactereohopane (1)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Celtis australis (Ulmaceae) together with three known compounds apigenin, quercetin and its glucoside. The structure of 1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methods including advanced 2D NM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tis australis ulmaceae Bacteriohopa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