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9
1
作者 贺毅 李星晨 +4 位作者 马海军 周红刚 杨贺军 王必胜 任莹莹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应用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行病变节段全椎管减压,包括椎管成形术、椎间盘摘除术、黄韧带及纤维环成形术。...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应用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行病变节段全椎管减压,包括椎管成形术、椎间盘摘除术、黄韧带及纤维环成形术。术前及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VAS评分和ODI评价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时应用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8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 d、1周、3个月及6个月时,腰腿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75分±0.75分、1.72分±0.43分、1.63分±0.72分及1.57分±0.76分,与术前8.56分±0.7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分别为10.05%±3.49%、10.90%±3.82%、11.06%±4.59%及11.12%±3.56%,与术前65.60%±7.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按照Mac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脊柱稳定结构所产生的破坏小,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管狭窄症 uless技术 椎管减压 老年人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ULESS技术治疗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方建波 陈翔 +2 位作者 王海胜 陈卓坤 衷球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孔镜ULESS技术治疗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行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及微创射频消融术,其中取得完整随访30例患者,收集手术前及手术后1 d、术后...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孔镜ULESS技术治疗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行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及微创射频消融术,其中取得完整随访30例患者,收集手术前及手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腿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采用ODI评分评价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手术后6个月运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获得6个月随访的患者30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21±0.80)分、(1.75±0.75)分、(1.65±0.58)分及(1.50±0.78)分,与术前(6.21±1.2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2.36±4.11)%、(12.56±3.25)%与术前(61.65±4.80)%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运用MacNab标准对疗效评估:优15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3.33%。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治疗腰椎单侧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 uless技术
下载PDF
椎间镜下ULES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运用
3
作者 杨娜 杨宇 +1 位作者 张浩 张智文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ULES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个旧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椎间孔镜ULESS技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ULES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个旧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椎间孔镜ULESS技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根据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硬脊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56±0.72)分,观察组术前VAS评分为(7.86±0.8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为(2.48±0.14)分,观察组术后为(1.56±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8 5,P=0.000 0,P<0.05)。以改良后的MacNab标准为参考依据,观察组优良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 3,P=0.047 5)。结论 ULES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广阔的镜下视野,手术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uless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