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澜沧岩群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徐云飞 丛峰 +2 位作者 刘军平 孙柏东 黄晓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虽然前人对澜沧岩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此次研究针对澜沧江南段菖蒲塘-大田山地区澜沧岩群绢白云母石英片岩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为澜沧岩群的形成时代增添年代学证据。极大多数(129粒)锆石阴极发光(CL)图... 虽然前人对澜沧岩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此次研究针对澜沧江南段菖蒲塘-大田山地区澜沧岩群绢白云母石英片岩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为澜沧岩群的形成时代增添年代学证据。极大多数(129粒)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其有明显的结晶振荡环带,指示其为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129粒碎屑锆石具有多组峰值年龄,最年轻一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52±26Ma,表明澜沧岩群最早沉积时限不早于452±26Ma;极少数(1粒)锆石具弱阴极发光,缺乏内部结构特点,认为其为变质重结晶锆石,变质结晶锆石U-Pb年龄为255±3Ma,与前人研究所得澜沧岩群变质时代基本吻合。综合分析,澜沧岩群的沉积时限不早于452±26Ma,在二叠纪末期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岩群 碎屑锆石u-pb定年 滇西
下载PDF
西藏许如错地区洁居纳卓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士贞 秦雅东 +2 位作者 李勇 李奋其 巩小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西藏许如错地区新识别出的洁居纳卓组为一套固结—半固结的粗碎屑岩建造。为探讨该地层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物源,对1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了4组有效年龄:10.1~17.2Ma、41.7~72.2 Ma、77.9~87.8Ma、463~1610Ma。... 在西藏许如错地区新识别出的洁居纳卓组为一套固结—半固结的粗碎屑岩建造。为探讨该地层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物源,对1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了4组有效年龄:10.1~17.2Ma、41.7~72.2 Ma、77.9~87.8Ma、463~1610Ma。结合岩石组合特征、ESR测试结果和区域年龄资料,认为洁居纳卓组可能形成于上新世。物源分析结果显示,许如错以南的查孜及附近地区的林子宗群、布嘎寺组火山岩是洁居纳卓组沉积物质的主要来源,古新世—中新世的侵入岩和晚古生代地层也为其提供了少量的沉积物质。洁居纳卓组发育于许如错南北向地堑盆地之内,是上新世高原隆升在冈底斯地区的沉积响应,是青藏高原局部构造差异隆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如错地区 上新世 洁居纳卓组 碎屑锆石u-pb定年 物源分析 高原隆升
下载PDF
冈底斯中段厅宫地区比马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3
作者 周鹏 荣峰 +3 位作者 多吉卫色 李强 唐华 范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桑日群广泛分布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中东段,是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代表性记录。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厅宫地区桑日群比马组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比马组所含的碎屑锆石具有85.7~143.5Ma、160.2~191.2M... 桑日群广泛分布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中东段,是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代表性记录。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厅宫地区桑日群比马组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比马组所含的碎屑锆石具有85.7~143.5Ma、160.2~191.2Ma、334.4~364.1Ma和904Ma四个年龄段,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85.7±1.9Ma,结合古生物资料,认为比马组形成于早—晚白垩世,其物源主要来自于拉萨地块,尤其是冈底斯岩基剥蚀源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比马组沉积主要来源于长英质岩石,是上地壳源区物质经风化剥蚀后搬运沉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中段 比马组 碎屑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卡拉麦里东段下古生界的形成时代和演化
4
作者 田晓莉 李振生 +1 位作者 聂峰 石永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1-331,354,共12页
文章依据卡拉麦里构造带东段下古生界中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重新标定东准噶尔造山带下古生界的形成时代和物源区,并约束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有助于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增生和拼贴过程。测年结果显示:卡拉麦里东段原奥陶纪—... 文章依据卡拉麦里构造带东段下古生界中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重新标定东准噶尔造山带下古生界的形成时代和物源区,并约束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有助于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增生和拼贴过程。测年结果显示:卡拉麦里东段原奥陶纪—志留纪地层中荒草坡群第一亚群、第二亚群和红柳峡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表面年龄特征相似,以早古生代和新元古代年龄峰为主;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及侵入花岗岩年龄约束荒草坡群第一亚群、第二亚群和红柳峡组的形成时代介于426~413 Ma,应为志留纪罗德洛世—普利道利世,与阿尔泰造山带哈巴河群同期。物源分析表明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碎屑物质分别来源于野马泉早古生代岩浆弧和准噶尔微陆块,支持准噶尔盆地存在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基底。东准噶尔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寒武纪—早奥陶世(523~480 Ma)阿尔曼太洋发育阶段、中奥陶世—志留纪早期(480~432 Ma)阿尔曼太洋南北双向俯冲闭合阶段和志留纪中晚期(432~416 Ma)构造转折期弧后盆地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早古生代 砂岩 碎屑锆石u-pb定年 物源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始新统的源汇过程:碎屑锆石定年及物源示踪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晓东 彭光荣 +4 位作者 吴静 蔡国富 汪晓萌 索艳慧 周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7,共14页
阳江东凹为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取得重要勘探突破的凹陷。为阐明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恩平组物源区、物源转换等源汇过程,以锆石U-Pb定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研究区文昌组和恩平组7件砂岩的碎屑锆石形态和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文... 阳江东凹为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取得重要勘探突破的凹陷。为阐明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恩平组物源区、物源转换等源汇过程,以锆石U-Pb定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研究区文昌组和恩平组7件砂岩的碎屑锆石形态和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文昌组时期,阳江东凹以周缘凸起的中生代岩浆岩为物源区,为珠江口盆地内部(简称“盆内”)近物源输入,且物源输入量小,利于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文昌组的优质烃源岩为本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物质基础。(2)在恩平组下段沉积期,凹陷主体的物源来自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西侧较远区域出露的加里东晚期岩浆岩或其再循环沉积物,局部仍由周缘凸起供源,洼陷由盆内近物源转变为盆内远物源为主;恩平组上段沉积期,洼陷兼具盆内物源和珠江口盆地外部(简称“盆外”)物源的贡献,其中盆外物源来自华南板块,并且从该时期开始,华南板块物源供给增强,并逐渐控制了整个凹陷的沉积充填。整个恩平组时期,物源供给持续增强及控洼断裂活动性减弱造成洼陷被浅水辫状三角洲所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统 源汇过程 碎屑锆石u-pb定年 物源示踪 物源转换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盆地沉积物示踪源区山脉隆升剥露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林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5-89,共5页
简要介绍了盆地沉积物示踪山脉隆升剥蚀的几种方法并给以实例分析。与造山带隆升过程相伴生的沉积盆地记录了造山带隆升的许多宝贵信息,但长期以来,利用盆地沉积物反演源区背景常局限于盆地沉积物碎屑组分、副(重)矿物组合及元素地... 简要介绍了盆地沉积物示踪山脉隆升剥蚀的几种方法并给以实例分析。与造山带隆升过程相伴生的沉积盆地记录了造山带隆升的许多宝贵信息,但长期以来,利用盆地沉积物反演源区背景常局限于盆地沉积物碎屑组分、副(重)矿物组合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近年国外已开始利用盆地沉积物中颗粒锆石U-Pb年龄谱、Nd同位素组成、矿物(如黑云母、磷灰石等)热年代学方法示踪盆地沉积物物源性质及物源贡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沉积物 示踪源区 山脉隆升 铀-铅 剥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